菜根譚
詩之靈感 不可言傳
詩思在灞陵橋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興在鏡湖曲邊,獨往時,山川自相映發。
灞陵橋上:灞陵橋在今西安市東,古人多在此送別。
林岫:林指山林,岫指峰巒。
浩然:廣大。
鏡湖:在浙江省紹興會稽山北麓。
詩的靈在寂寞的原野上出現,當文思湧一出詩一性一奔發時,彷彿廣大的山林也感染了詩意;大自然的情趣充滿山水之間,當獨自漫步在湖邊時,清澈的水面倒映著層層山峰,那種景色真令人陶醉。
唐代鄭啟善詩,有人問他:「相國最近可有新作?」
他答曰:「詩興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怎能得到?」
是呀,離開大自然的熏陶,就難有如湧的詩興。
莊子在《知北遊》中也說:「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所以聖人施行的是不用言傳的教育。
道不可能靠言傳來獲得,德不可能靠談話來達到。
沒有偏一愛一是可以有所作為的,講求道義是可以虧損殘缺的,而禮儀的推行只是相互虛偽欺詐。
所以說:『失去了道而後能獲得德,失去了德而後能獲得仁,失去了仁而後能獲得義,失去了義而後能獲得禮。
禮,乃是道的偽飾、亂的禍首。
』所以說,『體察道的人每天都得清除偽飾,清除而又再清除以至達到無為的境界,到達無所作為的境界也就沒有什麼可以作為的人。
』如今你已對外物有所作為,想要再返回根本,不是很困難嗎!假如容易改變而回歸根本,恐怕只有得道的人啊!」
分類: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