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韓非子簡介: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韓非子》韓非子簡介

韓非子

韓非子簡介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

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子》二十卷。」

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

《韓非子》的版本自宋以後略分二系。

第一系的祖本是南宋乾道元年福建刻本,這一宋刻本今已不存,但尚有幾部明清時期據此影抄本的本子傳世。

從這一系出的略分兩支,第一支是明萬曆間趙用賢《管韓合刻》系統,趙本據以宋本為底本並據他本改正,且本身有初印本與後印挖改本的區別,這一支還有萬曆間周孔教黃策刊本、吳勉學刊本、凌濛初刊本、沈景麟刊本、趙如源王道焜校刻本、葛鼎刻本,但這些翻刻本都受到下面第二系《韓子迂評》本的「干擾」;另一支則是清代吳鼒仿宋刻本,此本直接據宋乾道本影刻。

並有據吳鼒本校勘翻刻的《二十二子》本。

第二系祖本也應該是一個宋本,這個本子在元代櫱分成兩支,第一支現存最早的是據宋代道藏翻刻的明正統《道藏》本,此後有明嘉靖張鼎文刻本、明正德嚴時泰刻本。

第二支和第一支的差別是刪去第一支所有的小注,最初是元代何犿校本,但元刻本已片紙不存,從這一支出的是明萬曆七年《韓子迂評》本和萬曆十一年的修補本以及這兩本的翻刻本數種。

韓非子在繼承和發展先秦法家思想的同時,也對各家學說加以改造。

如把荀子「法後立」的思想發展為「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的歷史進化觀,顯現了對歷史和時勢的深刻審視以及超越歷史和現實的勇氣。

《韓非子》不僅是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論鮮明、論談犀利、文勢充沛、氣勢磅礡的散文傑作。

其中的寓言故事不僅數量多,而且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許多寓言故事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我國文學創作史上的寶貴財富。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韓非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