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園醫話》生理學合參卷一 一、西醫生理學:腦子分大腦、小腦二部,大腦主知覺,比如痛啦癢啦,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止園醫話》生理學合參卷一 一、西醫生理學

止園醫話

生理學合參卷一 一、西醫生理學

腦子分大腦、小腦二部,大腦主知覺,比如痛啦癢啦,一有刺激,它就能知道。

小腦主運動,比如手足的運動,身體的運轉,全是小腦的機能,大腦的位置在頭前,小腦的位置在頭後。

小腦之下,緊接著就是延髓,在人之脖項後面。

主管著呼吸及腦與脊髓之傳達作用,這是很重要的地方。

延髓之下就接著脊髓,繫在人之脊骨內包藏著。

它能受腦的命令,運動全身,並能傳達全身的知覺,到了腦子裡,叫它知曉,所謂反射作用是也。

人身上無有一處無神經系的,好比電線一樣,它的總機關,就是腦子、延髓、脊髓,所以這三種東西,是全身神經系的根本。

血液

血液是養人的要素,好比人是一個花草,血液就是它的汁水。

若是有一枝一葉,汁水於了,這一枝一葉,馬上就要出毛病。

若是全身的汁水干了,這花草就會死的。

人也是如此,所以血脈一不流通,馬上就不行啊!血之來源,是從吾人所飲食的東西造成的。

因此欲講血之來源,不得不連同腸胃的生理,大概說一說。

凡吾人當食物之時,必與口內之唾液混合,此液為亞爾加裡性作用,可變化澱粉質而為糖分。

到了胃內,復有胃液作用,胃液的成份,為鹽酸與配普新。

其中的鹽酸,能溶解蛋白質,變為配普新。

(小腸之經過頗長,是為吸收之主部,且腸壁具有絨毛及皺壁。

故收縮時能將乳糜等管壓迫,使乳糜向乳糜管內輸送,大腸亦有吸收機能。

)凡食由胃入十二指腸,此時即有腸液、膵液、膽汁為消化作用。

因唾液、胃液之作用,只能化澱粉質及蛋白質,而不能化脂肪及其它物質,腸之粘膜及膵(胰腺的舊稱)分泌汁液,能破碎脂肪球為小分子。

膽汁可化胃不能消化之物,且能使消化之物,變為透明體至腸內由粘膜之毛細血管吸收,漸漸彙集於門靜脈,入肝臟,造成血液。

(肝臟能分泌膽汁,製造肝糖,又能提淨血液中之毒質,使已成乳糜佯之血液,化為赤色,而入於心臟。

)肝為人身造血機關,凡食物由乳糜管集合入門脈,再由門脈入肝臟,再由肝臟毛細管,通過之際,受肝細胞作用(肝臟含有多量之鐵)即變為紅色血液。

從肝靜脈至下大靜脈放流而至心臟。

(肝臟能將食物化為潔淨之血液,故食物若含毒質,到此則能濾清將毒汁送回膽囊。

由腸壁吸收之營養質,其輸送之道路有二:一由門脈經肝臟入大靜脈中以達於心臟;一經腸淋巴管,彙集於胸管,混入血液中,以達於心臟。

(水鹽類糖分及蛋白質,由門脈輸送之,脂肪類則由腸淋巴管輸送之。

血之周流全身,系由心臟左邊(左心室,發出來,先入大動脈。

動脈血是鮮紅的,等著周遍全身,血的功用就乏了,好像已經燒殘的煤炭,火力是不中用了。

此時的血已經到了極細的動脈毛細血管(乎足指尖,的尖端。

由此尖端,就過入靜脈毛細血管中,漸漸往回流,又總匯到大靜脈血管。

所以,靜脈血管又叫做回血管。

此時的血,全成了暗紫色,即由此靜脈而回到心臟的右半邊內(右心房之內),這就叫做大循環。

血既回到了心的右邊(右心房、,再由右邊出來,流到肺動脈血管裡頭去。

此時血皆廢料,色皆暗紫。

血既到了肺中,就利用肺的呼吸,呼出碳氣,吸入氧氣,自然把廢料排出去,又添上新料(氧氣)。

又成了鮮紅的有用之血了,於是乎再由肺靜脈管,回到了心臟的左心房,再至左心室。

而後再周流全身,這就叫做肺循環。

(中醫書說營衛交會於手太陰肺,即是說的血由心臟至肺臟循環的道理,此種研究,中西競能相合,互證自明。

心臟的機能,系左右收縮和開張,它能叫血液從一邊收進來,一邊噴出去,好像人握拳一樣,一緊一鬆,好像一個吸水筒,一邊吸,一邊噴。

人之一生,一時也不能停止,若是心臟一停止,血就不流動,人也就死了。

所以心臟是人全身的主宰,腦子神經雖靈;若是離了血之榮養,也是不中用的。

血的用處最大:1.可以滋養全身。

2.可以發熱力,溫暖身體。

3.可以抵抗病毒。

4.凡人之一切生活現象,全仗著它的作用。

血有赤血球、白血球,混合在一起。

可是白血球可以自由出入於血管壁,所以身體無論何部,有了異狀,例如病菌侵入,白血球就去包圍它,與它抵抗,非把它排除去了不可,若是抵抗不了,白血球受了傷,那麼人也就覺著受不了病之纏繞了。

中醫說血為營,氣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正是這個道理,可以細參。

(血為營,不是說營就是血的代名詞,氣為衛,也不是說衛就是氣的代名詞。

此二字乃指氣血以外之脂肪而言,因為此物在脈中脈外與氣血同行,有微妙的關係故也。

皮膚

人身上第一層皮名表皮,這個表皮,無神經,刺之也不痛(俗稱油皮)。

第二層名真皮,這個皮內有神經,有血管,所以刺之覺疼,破了就出血,又有汗腺,所以身上熱度太高了,它就出汗,排出廢物,可以放散體溫。

又有皮脂腺,可以時常出油,保護皮膚,又有毛囊。

消化器

消化器可分為五部:1.口腔。

2.咽喉。

3.食道。

4.胃。

5.腸。

茲將胃和腸的生理,大概說一說。

胃之上口名賁門,下口名幽門,幽門緊接著十二指腸。

胃裡頭有一種液體,所以消化食物用的叫做胃液,是合百弗聖游離鹽酸及水所成的。

腸之構造,和胃是一樣的,由三膜而成。

其外層為漿液膜,中層為筋織膜,內層為粘膜。

粘膜又有很多的絨毛和小腺,所以能吸收食物之精華,血液來源之第一步也。

腸的上部名十二脂腸(近接胃之下口),再下則名小腸,再下則名大腸,(大腸和小腸接連的地方有一小突起,名曰盲腸。

它的位置正當著吾人之右少腹下部,即右腸窩,所以盲腸痛最易診斷。

又迴腸、盲腸辦所以防食物逆流於小腸者。

)再下則名直腸,再下則名肛門。

我們吃的東西,無論軟硬,皆在口內先嚼碎,和唾涎混合嚥下。

到了胃裡,胃液就分泌出來,胃筋也蠕動起來,兩三點鐘的工夫,就把食物消化成糜粥的樣子,然後由幽門送入十二指腸,再由十二脂腸到小腸。

經過睜液、膽汁、腸液的化合,把糜粥樣的東西,化成乳糜,然後由腸內之粘膜吸收,分別運入乳糜管及淋巴管內(食物在小腸內吸收最多)。

這時候消化不了的東西,就由小腸再下,經過盲腸辦,藉著腸蠕動的力量,而入於大腸。

食物在大腸內尚有一部分能吸收,此後再殘留下的渣滓,就完全成了廢料,水分也少了,漸漸的成為固質,由肛門排瀉出去,所謂糞便是也。

循環器

循環器即前講之血液,參看自明。

呼吸器

呼吸器人何以能呼吸,固然是呼吸神經的作用,然呼吸的器官,可不是只依賴呼吸神經這一樣,所以肺,及肋間筋、橫膈膜,必須略講一講。

1.肺臟在人之胸間,由左右二部而成,包被於心臟。

由大氣管而至氣管枝,愈分管愈細,到盡頭為盲管『不透氣)。

凡人之呼吸即藉著胸廓的一張一弛,而肺.就活動起來了,吐故納新,與心臟的活動相輔而行。

西醫說,成人一分鐘,凡呼吸十九次。

中醫說,一呼一吸,謂之一息,是相合的。

2.肋間筋分內外兩層,它的生理,是彼此反對的。

它的外層能將肋骨(俗名肋條骨)舉上,使胸廓擴大。

內層能將肋骨牽下,使胸廓縮小。

所以這樣一上一下才能讓肺臟容易活動,而營呼吸的工作。

3,橫膈膜橫亙於肺之下方,平時穹窿凸於上,若收縮時,則凹下,而增加胸廓之深。

橫膈膜與肋間筋之一張一弛,是呼吸運動的一定之動作,它與肺之活動,有密切的關係。

肺呼吸,也叫外呼吸,因身體內不斷的攝取空氣中之酸素,又不斷的將體內由酸化分解,所生之碳酸及水蒸氣,向空氣中排出,此機能叫做外呼吸。

組織呼吸也叫內呼吸,與外呼吸之氣體交換作用正相反。

何以呢?因為人身上諸組織由血液中赤血球取出酸素,因此而起燃燒作用。

消費酸素,發生碳酸,再送回於血液,這就叫內呼吸。

因此而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成了暗紫色。

皮膚呼吸,也叫作不感性呼吸,是由人週身上之皮膚(毛孔,排瀉少量之碳酸,且能攝取少量之酸素。

但於發汗時,則其排瀉與攝取之量增加。

(光緒三十三年,余應陸軍部檢閱軍醫考試,論病者發熱惡寒之原理。

余曾以中醫肺主皮毛之說與此理互相闡明,是時中醫之有西醫知識者尚少,故得上考與五鎮正醫官陸叔丞君同列(九十五分)前茅,雖淺陋答案不足以質高明,然回憶當年,彌覺趣味橫生也。

人體溫度,平均為攝氏表(檢溫器)三十六度半。

脈搏,一分間(成年人)約七八十動,小孩較快。

若按中醫說,脈是一息四、五至的為無病。

若是太快,就是熱,太慢就是寒,若太無力,就是虛,有力就是實。

(此應參看脈學。

排瀉器

排瀉器將體內之廢物,放送於體外,就叫作排瀉。

這一類器官,就叫作排瀉器。

這一類的器官,約分三種,即1.肺臟,2.皮膚,3.泌尿器。

一二兩項,前已說明,茲再略談談泌尿器,因為泌尿器是專營此排瀉的啊(消化器參照)。

泌尿器

分為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

1腎臟 (俗稱腰子)腎臟系兩個,蠶豆狀,相對位於上部腰椎之左右兩側。

它的凹部,叫作腎盂。

腎內通過動脈和靜脈,好比一個濾斗一樣。

腎內有很多的細尿管,總歸二個大輸尿管,它能把人身上無用的水及血中的廢物,由此處濾出,送於輸尿管,而達於膀胱,再由尿道排瀉於體外,所謂尿是也。

2膀胱 膀胱有三口,其二口通左右二輸尿管,其一口通尿道。

膀胱接尿道處,有括約肌環繞之,以資啟閉,而司排瀉尿液。

中醫書謂膀胱有下口無上口,一由於缺乏解剖,二由於專講無形的氣化。

雖然是錯誤,可是它那消息陰陽的道理,是極其微妙,不可不知。

神經系

神經系(已詳前論腦)

五官器

五官器分五種,略述於下:

1.觸覺器 皮膚內有神經,所以一觸外物,它就能報告給腦子,而能知其何如。

2.嗅覺器 鼻內粘膜有多數之嗅神經,所以外界香臭,一入鼻內,既能知之。

3.味覺器 舌內含有多數之舌咽神經,故食物入口,而能辨別其何味也。

4.視覺器 眼球內含視神經,故一遇外界之物映入,既能知之。

眼球又有虹彩,能令暱孔散大或縮小。

5.聽覺器 耳之極深處,有聽神經,故外音送入鼓膜,就可以次傳到聽神經,而知之也。

生殖器

西醫講的生理,非常詳細,除以上諸器官外,尚有細胞、組織、骨骼、筋肉、腺、辦膜、體溫等重要生理,必須詳參。

本篇限於篇幅,只講大概,簡略太甚,不足以言醫學也。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止園醫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