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園醫話
病症卷 二、雜病類 盲腸炎
盲腸炎此為西醫病名,或名蟲樣突起炎,說者謂即中醫所稱之腸癰,然絕對非是,不可混為一談,余以此症極多,中醫最易溟治,順氣、消食,破滯,甚至大用熱藥,殺人易如反掌,故采此西醫病名,以定標準。
【原因】本病因病菌或不易消化之物侵入腸突起中,因而構成糞石,促炎症之發生。
此症急性者,中醫率包括於腹痛,及絞腸痧等病名之內,並有種種俗名,例如(中寒)率皆以其急劇腹奇痛而致命也。
其慢性者,又有俗名(肚子痛病根)之俗稱,皆此症也。
【症候】右腸窩部,即右下腹之近大腿凹處頓發劇痛,遂波及於腹部,嘔吐,便秘或體溫增高,惡寒,腹部膨脹,甚則熱度不退,腹部炎腫,致發腹膜炎而死。
此症有慢性者,時常右少腹部疼痛,時發時止,亦愈發愈劇。
但至不能挽回之時,亦發腹膜炎而致命。
其急性者,則右少腹部忽發劇烈之疼痛,遲延三,五日,即有化膿之傾向,熱愈高因而全腹腫痛,卒致不可救藥,發生腸穿孔,誘起腹膜炎,而喪其生命,女子患此症者更多,且系危症。
中醫缺乏此症之正確認識,往往遲誤病機,致人死命,故將表而出之。
【治法】以用西醫外科手術割治為唯一根本治法,然此法宜及早施行,且須身體強壯,手術完備者,方保無虞。
否則因割治而反喪其生命者,亦數見不鮮,最近余友王悅之(美專校長)君,即因割治盲腸炎身故。
故適用外科手術,亦必須加以慎審。
余長子漢真患盲腸炎,繫在濟南醫院割治而愈。
中藥內服藥,歷試多無效,不必諱言,西醫之麻醉內服及注射藥,與外用消炎藥膏,比較有效,然非根治療法。
乃近忽得一中藥外治之法,試之屢驗,若此法果能特效,則嗣後患此症者得免割治之險而治癒,亦一快事也。
方用鮮槐樹皮一方約寸許,先將外層老皮刮去,留其中層,再用真正麝香一分,置病人臍內,而後上覆槐皮,再以艾球即針灸之艾團,如指頂大即可一個,置槐皮上燃之,約灸四、五壯即四、五次,若灸時太痛,可將槐皮略略抬起少許,令其距離肉皮稍有一線之縫,不可距離太遠稍緩,仍可將槐皮放下,令其覆蓋臍上,灸畢,臍內起一泡,內含汁水,刺破之,用消毒棉花拭淨,其盲腸炎症則立消,漸漸止痛、消腫,此方縱身熱腹痛,病在垂危,亦能救治。
吳君曾舉一例雲其友某君,供職於北京某有名之大醫院,忽患盲腸炎重症已數日,右腹部已高腫且痛不可忍,然病者絕不願割治,該院多方勸導,卒不聽,乃舁回家中,此時已有化膿險象,熱度甚高,右腹部高腫更甚,稍以手擬按,尚未著肉皮,即感覺痛不可忍(內外皆痛)醫院同人,甚為惋惜,以為必無生望矣。
曾有病者同鄉,告以用槐皮、麝香灸治之法,(據雲江浙間,對腹痛用此法者,已成習慣,並非專治盲腸炎)病家不得已照法醫治,乃竟獲大效,臍內水泡,亦未刺破,漸即痛止腫消,不數日即告痊癒。
此例吳君能舉其住址姓名,惜余忘記,吳君為篤實君子,且系研中西醫藥,而又現供醫職者,其言當可信也。
余思此法,頗具誘導之至理,槐皮苦澀,麝香竄透,又得艾火灸引,同氣相求,則盲腸附近之瘀血充血,得其引轉此二字頗費解,系余杜撰,而透出臍腹之外,內部炎症,自然消失,亦是最有趣味之醫理也,惜余得此法太晚,照此法試驗,僅有二例,然皆結果園滿,茲錄其較重之一例於下:
【醫驗】
鄭君,住北京西四大拐棒胡同八號,年二十四歲,於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延診,患者右下腹部奇痛,不能步行,嘔吐,身熱,已三日,盲腸部高腫,大小便均少,脈沉數有力。
余當勸其速赴醫院割治,奈以病家甚貧,無力住院,懇求施治,乃為免費治療。
以槐皮灸法,開明方箋,令其照法施行,並與硫苦一五·○,令其頓服,按此症西醫禁用瀉劑,然以余之經驗,得病之初,先使腸內容物清潔,而後再與以麻醉劑止痛,比較速效。
又以鹽酸莫爾比涅○·○○一合以乳糖一·五作為一包,與以三包,令其一日夜分服。
因其痛苦太甚,實不能忍受也。
一方面即用槐皮麝香灸法,照法灸治。
第二日來診,竟大見奇效,據雲只灸二壯,痛即止,臍內並未生泡。
嘔吐腹痛均止,腹腫亦漸消,乃又與以阿片丁劑五十滴,囑其每隔兩點鐘服五滴,約六日,完全病癒。
此症余認為炎症太甚,恐有延及腹膜之險,竟以此方治癒,殊出意料之外也。
五十年前,余嫂陳氏,即死於此症,邇時余尚不知醫,猶憶其每患腹痛,即痛不可忍,且必須令人捶背,時或嘔吐,每隔數十日,或數日,輒腹痛一次,蓋慢性之盲腸炎也,所服藥餌,強半不能記憶,但其臨危時,所服之藥,則記得系巴豆,蓋以其便秘故也。
瀕危時,所瀉之物極多,極腐敗臭氣,皆如膿血,遂即全腹皆腫。
死後全身皆種,口鼻出血,頭大如斗,手大如箕,狀極可怖。
邇時尚無西醫,且亦無盲腸炎之名,以此推知,死於此病者,不知凡幾,尤以慢性之盲腸炎症,人多忽略失治,可慨也已。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