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白話文
王勱傳
王勱,字公濟,是王通的弟弟。
他風儀俊美,廣泛地研讀過詩書典籍,一愛一清靜儉樸,未嘗把個人利益和欲一望放在心上,梁世為國子《周易》生,成績名列榜首,任秘書郎、太子舍人、宣惠武陵王主簿、輕車河東王功曹史。
河東王出鎮京口,王勱也隨他到了那裡,范一陽一張纘當時掌管選舉,王勱去張纘處話別,張纘稱頌他的風采,就說:「王生有才學,怎能到外府去呢?」
起奏任命他為太子洗馬。
遷任中舍人、司徒左西屬。
出任南徐州別駕從事史。
大同末年,梁武帝朝拜帝王陵,取道經過朱方,王勱按例在那裡迎接等候,詔令王勱跟在武帝身邊,凡所經過的名山大川,武帝沒有不問及的,王勱隨照事情應答,全有典故事實可考,又隨武帝登北顧樓,賦詩,文辭和詩義高潔典雅,武帝非常賞識他。
那時河東王任廣州刺史,便任王勱為冠軍河東王長史、南海太守。
河東王抵達嶺南,做了不少侵略掠奪之事,因害怕被治罪而稱病,棄州返回朝廷,王勱主持廣州事務。
越地土地肥沃富饒,在他前後的官吏多恣意貪一污,惟王勱以清正廉潔聞名,入朝任給事黃門侍郎。
侯景叛亂,王勱向西投奔江陵,元帝秉承帝旨任他為太子中庶子,執掌相府管記,出任寧遠將軍、晉陵太守。
當時正值兵荒剛過,晉陵民生凋弊,王勱為政清廉,官吏和百姓便安定下來。
後徵召為侍中,遷任五兵尚書。
等到西魏進犯江陵,元帝命湘州刺史、宜豐侯蕭循前來援救,以王勱代管湘州,江陵陷落,敬帝秉承帝旨任命他為中書令。
紹泰元年(555),加任侍中。
高祖為司空,以王勱兼任司空長史。
高祖為丞相,以王勱兼任丞相長史,侍中、中書令不變。
當時吳中遭禍亂,許多老百姓困乏之極,就以王勱督管吳興郡。
等到蕭勃被平定後,又因王勱先前在嶺表早有政績,就任命為使持節、都督廣州等二十州諸軍事、平南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
沒有到任,改任衡州刺史,持陳書節、都督都不變。
王琳佔據上游一帶,衡州、廣州心思背離,王勱不能到那裡去鎮守,被留在大庾嶺。
天嘉元年(560),徵召為侍中、都官尚書,尚未就職,又任中書令。
遷任太子詹事,主管東宮事務,侍中等職都不變。
晉陞為金紫光祿大夫,兼度支尚書。
廢帝繼位,晉陞為散騎常侍。
太建元年(56一9),遷任尚書右僕射。
當時東境發生水災,百姓遭受飢餓,任王勱為仁武將軍、晉陵太守。
他在晉陵郡很有恩德和威望,郡中人上表請求為王勱樹碑,頌揚他的政績,皇帝下詔同意此事。
徵召他為中書監,再任尚書右僕射,兼右軍將軍。
太建四年(572)五月去世,時年六十七歲。
追贈為侍中、中書監,謚號溫。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