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白話文
蔡景歷傳
蔡景歷字茂世,濟一陽一考城人。
其祖父蔡點,為梁尚書左民侍郎。
父親蔡大同,輕車岳一陽一王記室參軍,掌管京師行選。
景歷年少時英姿俊爽,特別孝敬父母。
他家貧好學,善於寫文章,長於寫草隸。
景歷初任諸王府佐,出任海一陽一縣令,治政賢能。
侯景之亂時,梁簡文帝被侯景幽禁,蔡景歷與南康嗣王蕭會理商量,想挾帶簡文帝出逃,事情被發覺後被捉,後因得到賊一黨一王偉的保護,才得以免禍。
以後寓居京口。
侯景之亂平,高祖鎮守朱方,素聞其名,便寫信請他。
景歷給使者答信,一氣呵成,不曾有塗改。
曰:
承蒙寄來書信,屈意垂一愛一引進,伏案反覆閱讀,深感欣慰。
我以為世上廣求名馬,必求能一日行千里者,時人喜一愛一奇珍異寶,必求能光照車輛前後之寶物。
既然奏起《雲》、《鹹》之舞樂,《巴渝》舞樂就廢止了,既然有杞梓般可以造就的優秀人才,何必冀望我這種樗櫪般的庸才。
仰惟明將軍使君侯節下,才能卓越秀異傑出,超凡脫俗英秀出眾,命逢時世艱辛,志在匡正時亂,振拔衡岳,撫平五嶺,塗蕩贛源,澄清九派,有十萬甲士,數千輕一弩一,盟誓勤王之師,集結勇夫之力,未經一個時辰的戰役,就翦除了凶逆之人,兵不血刃就澄清妖氛邪霧。
盡避漢代誅滅呂祿、呂產,朝廷上下實際上仰賴的只是絳侯周勃,晉朝討伐祖約、蘇峻,內外全靠的是刺史陶侃,依事論功,他們哪裡算得上是君侯一流的人物?加以與齊國分庭抗禮,使者車乘得以順利通行北方,出兵征伐徐方,歌舞之一聲遍佈東道,能使邊境偃旗息鼓,行旅之人可以露宿於外,在路巷中不拾他人的遺失之物,市場上沒有不同的價格,真是功德無量,教化廣遠,曠古無雙,想必不是我膚淺之人所能說的。
所以天下之人,嚮往您的風範,仰慕您的大義,接踵而至誠心歸附者,絡繹不絕。
其中有出身帝室的英賢之才,名門望族的在野之人,有齊國、楚國的優異人才,荊地、吳地的聰穎少年。
武夫往往是富有威猛之氣,雄心勃勃彷彿要籠蓋天下,在陸上力拔山嶽,在水中斬斷蛟龍,六鈞之一弩一,左右開弓,萬人莫敵之劍,可當作短兵器交戰,像文鴦那樣善於攻壘,像黃蓋那樣火燒敵軍戰艦,百戰百勝,勝似群聚的貔貅一樣勇一猛善戰。
文人往往是通曉古今博學多識,才能卓越氣宇非凡,金雕玉琢文采渙然,洋洋灑灑絢麗無比,揚子雲的文采不能與之匹敵,元瑜的文章也不比之更高妙,一封書信寄到就讓聊城不攻自破,魯仲連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使秦軍退回。
又有三河善辯之客,須臾之間就更定了哀樂,像陳平那樣六出奇計,瞬息之間就判斷出謀反之人。
像子賤那樣治理天下百姓,讓老百姓都獲得好收成,像子路那樣判案,三言兩語便道出其中內情。
像一毛一遂那樣直言自薦,能宣揚主人之威德,像藺相如那樣奉命出使,做到不辱使命。
懷抱忠義,感恩戴德以至於以身相殉,至誠所至能使黃金自斷,一精一氣所凝使白虹貫日,海內雄傑,全為君所籠絡。
明將軍禮賢下士,同甘共苦,加官晉爵讓他們得到榮顯,建築館舍讓他們安居,陳書輕錢財重義氣,卑躬屈節厚待士子,真是盛德無比啊!
又曾聽說,戰國將相,全都推薦引進賢士與他們作賓客之遊,漢晉仕宦,都是廣泛接納幕僚好友,人才濟濟,所以能成就公卿之貴顯。
只是考量其才能,因才施用,各施所長,各盡其宜,受委任就要有所成就,誰能不盡心盡力。
至於托大之人,只不過是狂妄無知而已。
寒窗苦讀,終究還是比有專長之人稍遜一籌,長時間為刀筆吏,終竟未能特異出眾。
出身於寒門微族,不曾名聲遠揚,職位低下家產微薄,怎能想望遠大前程?自從劫亂發生,國遠艱難,我跟顯貴子弟一樣,陷溺於賊寇之手,身處危險之境,如履薄冰。
現下王室中興,多亂興邦,我得以保存微芥之一性一命,實在是幸運之至,正該珍惜現在美好的日子,好比得到重生的喜悅一般。
然而皇上未能返都,京師之地荒蕪,宮牆四壁已是戰後余灰,漫漫長夏顆粒無收,奔走於故人之間,暫且以借貸度日,身臨如此樂土,樂而忘返。
我欽服您的高尚德義,權且投靠門下,明將軍對我另眼相待,諸位朋友言詞中也有褒美之意,像我這種微賤之人蒙您不棄,賜信挽留,將要以雞鶩之身置於鴛鴻成群的池沼之中,將要以瓦礫之才分沾琉璃之身價。
從前張儀屈身遊說秦國,忽然間就被重用了,虞卿躡睞簷笠遊說趙孝成王,也被留用了,我今日雖是寄居在外,與他們不能相提並論,我已是人到中年,哪裡還堪重任。
只是細小之纖蘿,憑借高大喬松以出人頭地,以我這樣微小之蚊蚋,依托驂駕之尾而得以四處奔馳。
我自不量力,願效犬馬之勞,且為您身邊的小卒,權且濫竽充數,這已使我平添榮耀身價倍增,已是夠幸運了。
大海不滿足自己的深度,高山不謙讓自己的高度,斗膽說出我心裡的話,請將軍展讀。
高祖得信,大為歎賞。
旋即又賜信酬答,當日以板授任征北府中記室參軍,不久總領記室。
衡一陽一獻王陳昌當時治吳興郡,昌年紀尚小,吳興為高祖之故里,父老鄉親一親戚朋友,尊卑高下有序,高祖擔心昌年紀輕,接人待物悖禮,便派景歷輔佐昌。
承聖年間,授官通直散騎侍郎,還掌府記室。
高祖打算征討王僧辯,只同侯安都等數人謀劃,景歷不知道。
待部分準備完畢,高祖詔令景歷草擬聲討檄文,景歷一揮而就,文辭情真意切甚為感人,當事者都很滿意。
僧辯被殺,高祖輔佐朝政,任景歷為從事中郎,掌記室職務不變。
紹泰元年(555),升任給事黃門侍郎,兼掌相府記室。
高祖受禪稱帝,蔡景歷升任秘書監,中書通事舍人,掌管詔誥。
永定二年(558),蔡景歷因妻弟劉淹騙取周寶安饋贈的馬匹一事受牽連,被御史中丞沈炯彈劾,降為中書侍郎,中書通事舍人職務不變。
永定三年(559),高祖崩,當時外敵壓境,世祖鎮守南皖,朝內無重臣,宣後召見景歷、江大權和杜稜商定,密不發喪,速召世祖回京,景歷親自與宦官宮女一起,密制殮服。
當時天氣酷熱,必須制梓棺,又擔心斧鑿之一聲被人聽見,便以蠟制棺材。
文書詔誥,依舊頒行。
世祖即位,景歷再任秘書監,舍人職務不變。
因景歷擁立世祖有功,封為新封縣子,食邑四百戶。
多次遷任散騎常侍,世祖誅殺侯安都,蔡景歷促成此事。
天嘉三年(562),因殺侯安都有功升任太子左衛率,晉子爵為侯爵,增加食邑一百戶,常侍、舍人職務不變。
六年,景歷妻兄劉洽倚仗他的權勢,多次一奸一詐,並接受歐一陽一武威賄賂的一百匹絹,蔡景歷因受牽連免官。
廢帝即位,起用蔡景歷任鎮東鄱一陽一王諮議參軍,兼太舟卿。
華皎謀反,以景歷為武勝將軍、吳明徹軍司。
華皎之亂平,吳明徹在軍中擅自戮殺安成內史楊文通,又受降人馬兵器數目不清,景歷又因不能扶正,被收治罪,過了很久,他才獲得寬恕,起用為鎮東鄱一陽一王諮議參軍。
高宗即位,升任宣惠豫章王長史、兼會稽太守,代理東揚州府事務。
服官任滿後,升任戎昭將軍、宣毅長沙王長史、尋一陽一太守,代理江州府事務,因病推辭,便沒成行。
入京任通直散騎常侍、中書通事舍人,掌管詔誥,接著恢復封爵食邑。
升任太子左衛率,常侍、舍人職稱不變。
太建五年(573),都督吳明徹北伐,所向披一靡一,與北周將領梁士彥戰於呂梁,大破之,斬殺俘獲人數以萬計,正想進攻彭城。
那時高宗一心一意收復黃河以南的土地,認為進攻彭城可行,蔡景歷勸諫高宗,說士氣低落將帥驕慢,不宜過急圖求遠征之略。
高宗不喜歡他瓦解眾心,大怒,因他是朝廷舊臣,未深究罪責,詔令他出京任宣遠將軍、豫章內史。
還未成行,蔡景歷被急報的奏章彈劾,稱他在朝廷期間,受賄貪一污行為不檢,高宗詔令主管部門審理,蔡景歷只承認一部分。
於是御史中丞宗元饒上奏說:「臣知道做官者所作所為,以侍奉上司忠心耿耿為準則,要求自己廉潔奉公,如果違背此道,治罪不赦。
慎查宣遠將軍、豫章內史新豐縣開國侯蔡景歷,因得皇上恩一寵一,參與興奉王業,王朝基業初創時,他多參與權謀。
天嘉之時,他貪一污受賄行為不檢,聖上施恩起用他,他許諾改過自新,便封土賜邑,加官晉爵,沒過多久又重犯。
蔡景歷不能陳書改過自勉,以回報大家,仍然獨斷專行貪一污受賄,影響很大,犯一次已夠嚴重,怎麼能一犯再犯呢?應該按刑律處理,以昭明國法。
臣等商議,按現存的事實免除蔡景歷所有的官職,下詔鴻臚削除爵位和封土。
謹承奉彈劾簡相告。」
詔曰:「照辦。」
於是蔡景歷遷居會稽,吳明徹敗北,皇上想起景歷以前的勸諫之言,當日詔命返京,起用他為征南鄱一陽一王諮議參軍。
數日後,升任員外散騎常侍,兼御史中丞,恢復原封爵,兼任度支尚書。
按舊禮授官在午後,景歷拜官之日,恰逢皇上親臨玄武觀,在位文武百官一律陪宴,皇上擔心景歷不能參加,特詔令上午拜官,可見景歷多麼受器重。
同年,蔡景歷病死於任上,時年六十歲。
追贈為太常卿,謚號敬。
十三年,遷葬,又追贈為中領軍。
禎明元年,配祀高祖廟庭。
二年,皇上親臨其故宅,又追贈景歷為侍中、中撫將軍,謚號忠敬,賜給鼓吹一部,並在墓地立碑。
景歷寫文章,不喜歡堆砌華麗的文辭,而擅長於敘述事物,他才思敏捷,為當時的人們稱道,撰有文集三十卷。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