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系傳別講》上傳05章 一陰一陽之謂道:「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易經系傳別講》上傳05章 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經系傳別講

上傳05章 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傚法之謂坤。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一陰一陽一不測之謂神。

道可道非常道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這裡邊問題就很多了。

這個道,不是本體之道,是應用之道。

所以我常說,講中國文化有兩個問題最難解釋:一個是「天」字,一個是「道」字。

中國文字是從六書來的。

譬如這個道字,有時候講形而上,有時候講形而下,形而上的道是不可說、不可說的,所以說「神無方而易無體」。

有時候形而下的法則也叫道,甚至我們走的路也叫做道。

所以一個道字、一個天字,有好多種定義。

研究上古的文化,譬如我們讀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一個道字用了三四次,有時候用作名詞,有時候用作動詞。

動詞與名詞的意義就不同了。

所以我們讀古書時,對某些特定的文字,不能呆板地看。

現在《易經》上講的這一句,是應用之道。

宇宙之間任何東西,都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

譬如有個男的,一定有個女的,「之謂道」——這個道是個法則。

有一個正面,就有反面。

宇宙間萬事萬物不可能只有正面或只有反面的。

明末清初有個大文豪,與鄭板橋齊名的李漁。

他說世界本來是個活的舞台,幾千年來,唱戲的只有兩個人:一個男的,一個女的。

這句話實在不錯。

幾千年來,這個世界舞台上,歷史就是劇本,演員只有兩個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修道的人有句名言:「孤一陽一不生,孤一陰一不長。」

單一陰一獨一陽一是不能有成就的,必須要一陰一陽一配合。

不過,這句話被後世外道的人所盜用,認為修道要一一陰一一一陽一,要男一女如何如何才可成道。

那是胡說,靠不住的,不要上當。

但是宇宙間的法則的確如此,一一陰一一一陽一,缺一不可。

如果我們拿政治哲學來講,民一主政治就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

有你的一派,就有我的一派,這是必然的。

如果清一色那就不好玩了。

試想,如果人人聲音一樣、面孔一樣、思想一樣、動作一樣,沒有男的也沒有女的,大家一個面孔、一個方式,你說這個世界有什麼好玩?我想大家活不過三天就厭煩了!因為人形形色一色,又要吵架、又要吃醋、又要搗亂,一天到晚都有事情做。

人天生就是這麼一回事,懂了這個,也就懂了「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矛盾與均衡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雖然是有正有反,但是調和正反的,不是矛盾的統一而是均衡。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要達到調和、均衡,便得了道,不均衡便不得道。

所以「繼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

這就是孔子特殊的地方。

為什麼說「人這初,一性一本善」?善有什麼好處呢?為什麼一切的宗教都是提倡去惡為善?因為善的作用是完成均衡一一陰一一一陽一的。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就是一善一惡;有善必有惡,有惡必有善;有是必有非,有非必有是。

天地間的善惡是非,哪一個對?都不是絕對的,道德也不是絕對的。

譬如說道德禮貌,在某一個時候是道德,換一個時間、換一個空間,你那麼做就不道德啦!甚至在另一個時候,卻反而成罪惡了。

所以善惡是非、道德黑白,是沒有絕對的,都是人為的。

說一個絕對,就是相對了,因為絕對是從相對而來,對相對的而言,才會產生絕對的觀念。

形而上的統統被佛說完了,所謂「不可說,不可說」、「不可思議」。

但是他老人家已經犯了錯誤啦!明明說不可說,但他已經說了。

說了什麼?說了一句「不可說」。

可知形而上就是這樣一個東西。

形而下是沒有絕對的,只有靠人為來調整它。

所以說:「繼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

這個「善」字,到孔子的學生曾子作《大學》時,加了一個「至」字,成為「在止於至善」。

什麼叫至善呢?至善是沒有善,也沒有惡。

有一個善的存在,就有一個惡的存在,善過了頭就變成惡了。

像父母對兒女的一愛一,關心過度,最後會令你很痛心。

所以一愛一人是痛苦的,被一愛一是幸福的。

一點沒有錯!但是一個人如果幸福得太過頭了,那又一點都不幸福了。

你什麼都關心我,我會很討厭。

被一愛一得太過分了,不是好事,善得過分了就是惡。

這個宇宙間相對的法則,善惡是非與利害都是相對的。

為什麼會如此?你說人活著真麻煩!有那麼多麻煩,那你不要活去死好了。

有人說死了倒好,一了百了。

我說如果你到了那邊,發現那邊的痛苦、麻煩比這裡更多,想想還是回來的好。

可是老兄,你要叫我為你回來作擔保,替你去領入境證,我可辦不到啊!有位同學傷心了來找我,說:「老師!我還是死了的好。」

我說:「死了就真解脫了嗎?」

他說:「我認為。」

我說:「你先要去考證考證啊!萬一死了的地方比這裡還要麻煩,後悔可來不及了。

要考慮考慮啊!」這是真的呀,你可知道那個世界,跟這個世界一樣的麻煩嗎?如何使它不麻煩?善繼。

如何教他善繼?就要均衡調和。

所以孔子說:「繼之者善也。」

一性一與情

下邊有句重要的話來了!「成之者一性一也。」

中國文化只有《易經》、《禮記》提出來一性一的問題。

當然這個一性一,不是講男一女之一性一,而是講人一性一、天一性一,代表形而上本體的那個一性一。

所以佛家後來講明心見一性一,一性一就代表了本體。

中國文化開始只分兩層——一性一跟情。

一性一代表本體。

譬如說宗教家就叫它上帝,或者叫做如來。

這些都已離開了人的立場。

中國文化就把這些拿出來,這就是一性一,本一性一。

這個宇宙是怎麼開始的?先有雞呀先有蛋?先有男的先有女的?一切所來自的那個東西叫一性一,它所起的作用叫做情。

這就是一性一、情之分。

這個宇宙萬物的功能,前邊我們講過。

宗教家叫他上帝,叫他如來。

中國文化到孔子提出這個報告,跟《禮記》一樣,「成之者一性一也」——就是本體功能的一性一。

換句話說,也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情。

所以我們談到看風水,講究來山去水、山勢要環拱、水要來朝,才叫有情。

曾經有位同學說,他它的風水很好,有山有水,家裡很多人都發了財,搬到外邊去了;現在只有一位老祖母守著,請老師幫我去看看。

一看,我說果然不錯,有山有水。

但是你這個地方沒有用呀!你說你有山有水是不錯,但是來山不拱,去水無情。

所以你家骨肉分散,四分五裂,非搬出去不可!只有老祖母在,可見骨肉無情。

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我說你的房子很好啊!他說是啊,前邊還有個花園呢!不但有花園,還挖了一個很大的噴水池養魚。

我說你趕緊把它填起來,不填不行。

好好一個風水,給你搞得這麼糟糕,挖壞了。

大家還記得嗎?過去政一府辦公地前邊,左右各挖了一個水池,已經很糟了,還向上噴水,晚上電燈一照,看來像一對白蠟燭一樣,幸虧不多久就拆掉了。

這些問題不能亂玩的呀!你說不迷信,它就擺眼色給你看看;你說絕對迷信嗎?也不要相信它,人為也可以轉變的。

我是專門找危險的地方住的,你說這裡有鬼,我非來住不可,很想藉機會來看看鬼是什麼樣子。

鬼也很可一愛一的呀!比人還可一愛一。

能交幾個鬼朋友,不是也很好玩嗎?

鬼怎麼來?神怎麼來?三世的有情無情怎麼來?它的根本在哪裡?所謂「成之者一性一也」,這句話很重要。

在座的有在家的、有出家修道的,你們想要成道,就要瞭解這裡孔子說的「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要想有所成就,光靠打坐練氣功沒有用啊!要有善行的成就才可以。

所謂「繼之者善也」。

要想真的成道,須要明心見一性一,「成之者一性一也」。

這是孔子說的,他這個地方等於傳了道。

孔子研究《易經》的結果,懂了這個所謂「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孤一陽一不生,孤一陰一不長。

但是你要想達到一陰一陽一合一的均衡,必須要有功德才能夠做到。

沒有功德,還是沒有這個機緣的。

旁門八百左道三千

前面我們講到「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

這兩句話被後人污蔑了,污蔑得很厲害。

中國有派修道的人,與正統的老莊有差別。

道家正統的修道者叫丹道派,又叫丹鼎派,是修煉神仙長生不死之道的道派(這是我們後世為他們起的名稱)。

正統丹道派,又分南宗北宗、東派西派等四派。

除此之外,又有所謂旁門八百,左道三千。

旁門裡頭有所謂採補派,專講男一女間兩一性一關係的修法,以男一性一為主的叫采一陰一補一陽一,以女一性一為主的叫采一陽一補一陰一。

這一派是相當旁門,相當邪門的,可是在道家裡邊,這種人隱隱約約的非常之多,再加上由西藏過來的佛教密宗,元朝以後,有所謂的雙修法。

在過去這些都是很大的秘密,現在已經公開,全世界到處都有公開的圖像了。

有關這一類道派的書,其基本理論,就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與「成之者一性一也」作擋箭牌的,真是一塌糊塗!

不過這些書還真不容易看得懂,其中有很多的術語,現在香港還有這種專門的道院,其他東南亞各地也有。

基本上這個觀念是非常錯誤的,所謂「採補」,本來是道家的名稱,它是指采天地一精一華之氣,來補養自己肉一身的生命,也就是莊子所說的「與天地一精一神相往來」的意思。

結果被他們搞錯了,弄到男一女兩一性一上去。

現在台灣很多男一性一練這類功夫,像吊磚頭、提一肛一門等等,都是這一派的。

這比旁門左道更等而下之,更差一層了。

所以在這裡不厭其詳地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要弄清楚,以後看到道家書裡,引用《易經》一陰一陽一男一女的說法,就知道是被這一個道派錯用了《易經》裡邊的話。

明白了這些,才不會誤人誤已。

這些旁門左道,言之鑿鑿,確實也講《易經》,但把「成之者一性一也」的「一性一」字,當成男一女之間的「一性一」。

如此牽強,真是誤會得可怕。

不但如此,這類道書很多,它們還強調我們的老祖宗黃帝就是用這個修法而成功的。

此外,古代還有好幾位神仙,都是全家飛昇,肉一身修成功的,道書上叫做「拔宅飛昇」——就是連房子庭院都隨他飛上天去了。

家裡所有的貓呀、狗呀,連老鼠、螞蟻也都一同變成神仙啦!能有這種成就的,當然沒有多少人,只有黃帝是秉「一陽一陰一處一陽一」而修成的。

道書上是這樣講,這一派,錯誤觀念很大很大,這是大家須要瞭解的。

錯誤的相對論

現在我們回轉過來講,《易經》所謂「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並不是道家旁門所講男一女的一陰一陽一,而是講宇宙的體用。

本體是寂然不動的,它起的作用,就是「用與象」。

每一個現象都是相對的正反兩個力量而成,天下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

有人講《易經》講到這裡,說這就是一愛一因斯坦的相對論。

那也是不對的,不要亂扯!相對論是相對論,我們中國人很多認為你跟我相對,就是一愛一因斯坦的相對論,這種科學觀念是很笑話的。

《易經》所講的這一個相對,是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的相對;站在西方的邏輯來看就是矛盾。

這個矛盾最後當然還是統一的、中和的。

不過西方唯物學家的矛盾統一,是反面的看法;中國的相對是中和的、是從正面來看的。

這個觀念,學邏輯、學哲學要特別搞清楚。

現在一般東西方的應用邏輯,都是從黑格爾的思想來,多半講正反合矛盾統一,忘記了東方看正面相對的中和。

有中和就有分化,這個均衡的存在,就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一陰一極一陽一生,一陽一極一陰一生,這個道不是講本體之道,是講用。

宇宙萬有一切的象,它的用都是兩個相對的力量而產生。

甚至於說我們自己的心理,也是相對的。

當我們心裡剛剛寧靜的時候,我們的壞思想就想來了。

當我們煩惱痛苦到極點的時候,又很希望求得寧靜。

用一陰一代表煩惱痛苦,用一陽一代表寧靜安詳,就知道沒有絕對寧靜的時候,也不會有絕對煩惱的時候。

因為一陰一極一陽一生,一陽一極一陰一生,是必然之道。

不管現象怎麼變,道的本體是不動的,能夠懂了這個原理,把握這個原理,就是「繼之者善也」。

換句話說,假使善惡代表一陰一陽一,有善必有惡,有惡必有善,善惡兩個一定相對。

現在提出一個宗教問題。

大家知道天主教、基督教是西方宗教,卻不知道五大宗教的聖人都是東方人,沒有一個是西方人。

耶穌、摩西都是東方人,世界上的宗教都發生在東方,不過後來傳到西方在那裡發芽生根了。

另一個問題大家要注意的就是:有上帝存在就有魔鬼,上帝與魔鬼一定相對。

拿西方的宗教來講,上帝是萬能的,但在我看來,也未必如此,連個魔鬼都沒辦法!上帝有多大的功力,魔鬼也有多大的神通,都是一樣。

這個道理是什麼呢?有善必有惡,絕對相對;善惡是非全是人為的。

世界上有真正的善惡沒有?沒有!有真正的是非沒有?也沒有!都跟《易經》一樣。

因為時間空間不同,善惡是非的標準也不同了。

比如像我們這個社會,現在女生夏天穿露膀子衣服,如果在幾十年前這樣穿著,那不嚇死人才怪!這是人呀?是妖呀?但現在如果還作此思想,這個人就是落伍!可見這個善惡是非,沒有絕對的標準。

所以形而上的道,是沒有善惡是非的,形而下的用,就有善惡是非了。

所謂有一陰一就有一陽一,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就知道善惡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但在人類的世界裡善惡卻又是絕對的,所以必須要用一陽一的一面;至少,不管你用一陰一或者用一陽一,要能「繼之者善也」,是本著最善的出發點,不論善於用一陰一,或者善於用一陽一都成功,也等於禪宗六祖所講的:「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

因此,「繼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

完成善的大業,在人來講是人一性一的最高點。

這幾句話歸納起來,你就曉得繼承孔子學說衣缽的曾子,在《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是根據什麼來的?一性一善是根據《易經》的《系傳》而來,大家之道是根據乾卦《文言》與《系傳》而來。

宇宙間至善的代表

現在講到本體這個東西,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也是借用的名詞)——萬物未生以前那個東西是「○」,無象可以形容的。

這個無象之象,代表完整完滿的一切。

它是清靜的、至善的。

當它起用的時候,只要一動,相對的力量就出來了,就顯出了一一陰一一一陽一,就有善惡、有是非、有變化。

所以,「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是指用與象而言。

至於未動之前,那個本體是寂然不動的,既不善、也不惡,也無一陰一、也無一陽一。

從來正統的道家與佛家,所講的「得道」,不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的道,而是無一陰一也無一陽一、不動也不靜、無是也無非、無善也無惡的境界,也就是道體的境界。

至於講到用,那就是全部的《易經》。

《易經》究竟講什麼?現在問題來了!孔子研究的答案是:「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鮮,是古文的用法,就是少、很少的意思。

《易經》的這個體是什麼?我們過去講過:「神無方而易無體」,這個原則要把握。

第二個問題是,《易經》的用是哪個用?是本體之體的用呢(體也是假設的)?還是起用了以後的用呢?理想不同、角度不同,觀念就會改變。

所以仁慈的人瞭解了這個道,「仁者見之」,這個見之就是觀念,他的觀念就是仁。

所以孔子講仁,孟子講義,各人不同,墨子叫做兼一愛一,耶穌叫博一愛一,佛叫慈悲、平等,儒家講仁、義、道、德,都是名稱的不同、觀點的不同。

我們瞭解了《易經》的象數,它是從十個方面來看問題的,從一個卦象反覆錯綜來觀察分析,所見就自然不同。

所以「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喜歡搞學問的人,他瞭解了這個道就叫智,智慧的智。

但是由於個人觀點的不同,其所見也就不同了。

總而言之,天下這個道在哪裡?套用西方的宗教家說的:上帝在什麼地方?上帝無所在、無所不在。

拿佛家來講,就是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佛就在這裡,在你的心中,不在外面。

在道家來講,道即是心,心即是道。

不過這個心,不是我們人心的心,也不是思想之個心。

這個心必須思想都寧靜了,無喜也無悲、無善也無惡、無是也無非,寂然不動的那個心之體,那就是道。

道到了我們人的身上,「百姓日用而不知」。

百姓是古代對一般人的總稱,拿現代語來解釋,可以說就是人類。

拿人的立場來講,百姓代表人類,拿佛家講,那更擴大了!一切眾生、一切生命的存在,它本身就是一種道的作用。

「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天天用到這個道,可是你卻不知道這個道。

人是怎麼會思想的?怎麼會走路的?怎麼會吃飯的?怎麼曉得有煩惱?有痛苦?當一媽一媽一沒有生我們以前,我究竟在哪裡?假設我現在死了,要到哪裡去?先有雞呀先有蛋?先有男的先有女的?整個問題都在這裡,這都是道的分化。

可是道在哪裡呢?道是不可知不可見的。

在用上能見其體,在體上不能見其用,一歸到「體」,「用」就寧靜了。

所以,孔子說我們的生命在用中,我們天天在用道,而自己卻見不到「道」。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因為道太近了,道在哪裡?就在你那裡!不在上帝那裡、不在佛那裡、不在菩薩那裡、不在老師那裡,就在你那裡,在你的心中。

心在哪裡?不是這個心,也不是這個腦子,你在哪裡就是在哪裡,可是人不懂,「故君子之道鮮矣!」因此,孔子那個時候的報告就說:得道的人太少了。

為什麼呢?因為想要懂,但沒有這個智慧。

凡夫不知的道

中國文化代表儒家的兩本書,一本是曾子所作的《大學》,另外一本是子思所作的《中庸》。

但是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分派,並不能含涵儒家學術思想的全部。

可是我們後世一提到儒家,大家不去研究孔子自己說的《論語》,卻以為《大學》、《中庸》是至道,代表了全部的儒家的思想。

真是拿著雞一毛一當令箭!《大學》、《中庸》不是不好,只是比較起來,孔子的境界像大海,《大學》、《中庸》已經不是大海了,因為它們已經變成有範圍的東西。

儘管如此,可是我們要瞭解,《中庸》、《大學》的思想仍然是很了不起的。

他們對於道的境界儘管各有他們的看法,但都離不開以人為主宰的中心。

子思在《中庸》裡就提到這個話:「天命之謂一性一,率一性一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中庸》第一句話就開始談天命、談一性一、談道,大家看了頭都大了!其實這個在我們中國文化裡是很普通、很平常的話。

像我們讀這本書,十歲的時候已經會背了,這是童子功。

現在不要帶本子,一下就念出來啦!這就是中國古時教育的功夫。

那個時候由於環境單純,被老師一逼一個兩三天就背下來了,現在一輩子都忘不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須臾就是剎那之間。

道在哪裡?「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庸》之所謂道就是人的道,以人為本的。

《中庸》一開始,子思就告訴我們:「天命之謂一性一。」

這個天不是講我們頭頂上那個深藍色的天,也不是宗教家的天,也不是天文的天,這個天是儒家思想的代號,也叫做道,儒家就用這個「天」來代表本體。

有始以來,這個生命是自然下來的,就叫做一性一,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自然來的。

但這不是物理思想上的自然,是自一性一當然的自然,就是這個樣子的自然,人生來就是這個樣子,萬物就是那麼個現象,所以說「天命之謂一性一」,「率一性一之謂道」。

這個率就是直道而行,很直,但是我們人一加入後天的思想便不是率了。

譬如一個嬰兒,開始會講話時後天已經受到污染,就已經不是率一性一了,儒家經常用赤子之心來形容。

一般人解釋赤子為嬰兒,那是不對的。

所謂赤子是不會講話,生下來一百天左右的那個嬰兒,胞衣裡剛出來,一身肉是發紅的,那個嬰兒才叫赤子。

赤子之心是指它而言的。

那個心就是道,道的存在。

並不是說嬰兒就是道。

我們大人覺得此心純潔、乾淨,既無歡喜、也無煩惱,跟自然的赤子之心一樣,那就是道,就是所謂的「率一性一之謂道」。

可是我們人做不到,因此到了我們這個階段,就是「修道之謂教」了。

赤子之心做不到了,在平常煩惱思想裡頭,慢慢修行,慢慢糾正自己的心理行為,使它返還天命之謂一性一的道。

天命之謂一性一,率一性一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教育之教),是三個階段。

這三個階段同《大學》開始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個綱要的一精一神是相同的。

道是不可須臾離的,並不是你修它就有,不修它便沒有。

那就不叫做道了。

譬如我們今天打打坐,修修道,到教堂禱告一下,上帝就保佑,不禱告上帝就跟我們分家。

那算什麼?那不叫做上帝的偉大。

我念了佛,佛就保佑,不念佛了,佛就不保佑,那佛不是勢利鬼嗎?那不是道!道在哪裡?道沒有離開過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隨時都在你那裡。

「可離非道也」,不修它,它便跑了,修它,它便來了,那還叫道?我送紅包給他他就看我,我不送紅包給他便不看我,那不是道。

道,你修也好,不修也好,它永遠在那裡。

修道而得道的,不過把自己本來的找出來而已。

不修道,不得道,像是你本來放在口袋裡忘了而已,那個東西還在那裡,所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須臾就是很快,等於佛學講剎那之間一樣。

佛經講剎那之間,就這麼一彈指,便有六十個剎那。

(這個問題,佛經裡邊有三種說法:有說一彈指有六十個剎那,有說有九十個剎那,有說有三十個剎那,反正是很快很快。

「可離非道也」。

人離開了道,然後修道才能得到道,那是騙人的,自欺欺人的,道本來人人有,換句話說,盜也有道,壞人也有善心。

老虎最凶,但它不吃它的兒子。

壞人再凶殘,但一提到殺他的兒女,或者他的父母,眼淚也會掉下來,也是很人一性一的,所以道沒有離開過人。

《易經》上講:「百姓日用而不知」——一般人本來就在道中,卻不自知,還要拚命去求道。

所以《中庸》上講:「雖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當時我們讀到這一段,問老師:夫婦怎麼是愚的呢?老師只叫我們好好地背,將來自會知道,現在跟你們講不清楚。

當時想這個老師混帳透頂,現在想想這個老師真高明透頂,年齡的不同,看法也不同了。

夫婦之愚,現在我們攤開來講,男一女兩個談戀一愛一,結婚生活在一起,那不是一塌糊塗、好笨的事情嗎?那才是鬼打架呢!但是,你不要以為鬼打架,其中有道,也是道的作用。

除了教堂、佛堂有道,連最下流的事情,也是道起的作用。

所以說「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懂了這個道理,才知道這個中間有道。

「及其至也」,如果進一步認真去研究的時候,「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雖然得道的聖人,還是有所不知的。

這兩句話實在很難懂。

當時老師只說,將來你們會知道。

後來研究禪宗,看到書中記載:明朝末年的密雲禪師,打柴出身,沒有讀過書,後來悟了道,無書不通。

當時有位大學問家問密雲禪師,這兩句話怎麼解釋?密雲禪師說:「具足凡夫法(凡夫就是普通人,儒家稱作愚夫,也稱作小人),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知;聖人若知,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聖人。」

明朝的那些大學問家,只好兩個膝蓋脆下來,佩服到了極點!密雲禪師解釋「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理,也就是剛才所講的「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的最好解釋。

他的意思是說:得道的人固然有道,但是一切眾生都有道;普通人也有道,只不過普通人沒有見到道,不明白這個道;得了道的聖人當然有道,但是得了道的聖人以為自己得了道,那就是個凡夫,不是聖人了。

得了道的人跟普通人一樣,並沒有一個道的境界;真正到了最高位的人,忘記了自己的位置,那才真正是了不起!所以具足凡夫法,可惜凡夫不能自己知道,具足聖人法,聖人也絕對自己不執著它。

聖人如果自己執著得了道,他就是凡夫,不是聖人,不是得道的人了。

一個普通人如果一下明白了道,他也立刻變成聖人了。

同樣幾個字,換來換去有這樣妙,聖人、得了道的人說我悟了,我是大師,我比你們高,那是混蛋、是狗屎。

這個道理被他文字一玩,玩得大家暈頭轉向。

這位禪師不認得字,得了道後,能夠講出那麼高明的話,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自己有,道在哪裡?就在我們自己這裡。

可是你就不知道!「故君子之道鮮矣」。

這是孔子的話。

天一愛一萬物一切平等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前面我們講到「繼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

道在惡的方面很難呈現出來,在善的方面容易表達,所以「顯諸仁,藏諸用」。

最明顯的道,善良的一陽一面是什麼呢?是仁義、博一愛一、慈悲。

那麼道在哪裡呢?是「藏諸用」的,因為道之體不可見,用裡頭就可以見到體了。

譬如電,我們看到電燈認為就是電,錯了!這是電力磨一擦發的光而已,電是不可見的,但到處都有電的存在,電是「藏諸用」的。

我們雙手擦熱就會發電,在用上就看到它的體。

那麼「用」怎麼來的呢?「用」是由體的功能發出來的,所以說「顯諸仁,藏諸用」。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

孔子的文章寫得真好,「鼓」這個字形容得妙極了。

鼓不是打鼓,是吹氣鼓起來,也就是充滿。

有人害肝病,肚子鼓了起來,叫氣鼓一脹,就是這個鼓。

充滿就是鼓,意思是說:道充滿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生命靠道的鼓能而發生作用,所以道是充滿在萬物之中,就是「鼓萬物」。

譬如一株花,葉子這麼漂亮,紅花綠葉真美!而且這一片葉子給植物學家研究起來,比一個原子工廠還偉大、還複雜。

這個究竟是誰創造它的?這是道的功能。

「鼓萬物」,這個功能充滿於萬物的生命中,但是「而不與聖人同憂」,天地生萬物,沒有什麼煩惱。

天地固然生壞人,但也生好人,平等平等;大地固然生毒一藥,但也生補藥,沒有什麼好壞。

天對萬物是平等的,博一愛一的;下雨的時候毒草也得到滋潤,好草也得到滋潤,一律平等,沒有分別。

聖人則不同,得了道的人,憂時、憂世、悲天、憫人,這是聖人們人為的作用。

但是天地之道,「鼓萬物」而卻不像聖人那樣憂時憂國。

所以說「盛德大業至矣哉」!天地萬物之道,是最高的道德,最高的事業。

天地生萬物給人,而我們一切眾生還給天地的,都是髒的東西。

不過天地從來沒有生過氣,天地有如此的偉大。

所以人要傚法天地的胸襟,才夠得上是聖人的行為,所以說「盛德大業至矣哉」!這是孔子提出來宇宙萬物的道體,用之於人生哲學的道理。

真正的一愛一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下面他解釋幾個名詞。

什麼叫做大業?「富有之謂大業」。

真正富有才叫做大業。

什麼人富有?人都很貧窮,只有天地、自然最富有。

天地為什麼這麼富有?天地製造了萬物,而不佔有,它生出萬物是給萬物、給我們用的,它自己不要,因此它最富有。

愈是想佔有的人,愈是最貧窮的,愈是佈施出來的人愈是最富有的。

真正偉大的事業是付出,而不是據為已有。

所以我說,一愛一是付出的!不要說她不一愛一我,就哭起來了,那不叫做一愛,那叫做哭。

真正的一愛一,只有付出,沒有佔有。

這也就是道、就是富有,所以富有叫做大業。

什麼叫做德呢?我國古時道跟德是分開的,道與德合起來用是秦漢以後的文化。

秦漢以前,道是道,德是德。

什麼是德呢?「日新之謂盛德」。

這裡要注意了!「日新」兩個字,在中國文化上很重要,《大學》裡頭也引用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們年輕時把苟字讀作狗。

喜歡養狗的人倒很好,天天為狗洗澡,為狗換新衣服,真是狗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個苟日新,我們從小背了,感到很好玩,也不懂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不斷的進步,是沒有今天只有明天。

一個人如果滿足了今天的成就,那就叫做落伍。

今天就是今天,今天就過去了,只有明天,永遠是明天,永遠在前面,所以苟日新。

一個人如果滿足了今天的成就,這個人就完了。

學問道德也是一樣,要天天不斷地前進,所以說「日新之謂盛德」。

我經常告訴年輕人,大家要注意啊!不要落伍,千萬不要被人生煩惱痛苦佔去了。

人生永遠是明天,不要看昨天,昨天已經過去了,今天也沒有,因為說今天,今天也已經過去了。

世界上最可憐的人,乃至老人的共同悲哀,都是只有昨天,沒有今天,更不想明天。

我的老朋友中,有好幾個就犯這種一毛一病。

人老了是什麼樣子?你現在跟他講的,他馬上忘記了,但是想當年時候的事,他都想得起來。

天天跟你講,從前我怎麼樣怎麼樣,天天都是這些老話。

還有老年人哭起來沒有眼淚,笑起來眼淚就流一出來了;坐在那裡就想睡覺,躺下來卻睡不著。

這就是老年人的情形。

所以老年人只想昨天前天,明天的他不敢想。

任何人只要這個心理現象一來,就是已經老化了。

不老化的人,也就是有道的人。

他們能夠日日新、又日新,不斷地進步。

所以,孔子說「日新之謂盛德」。

永遠活著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傚法之謂坤。

「生生之謂易」這一句話最重要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點,可從《易經》文化「生生」兩個字中看出來,《易經》的道理是生生,也只有《易經》文化才能夠提得出來,西文沒有。

你們研究西方文化,基督教、天主教,《舊約》、《新約》裡頭,伊斯蘭教的經典裡頭,乃至佛教的經典裡頭也一樣,一切宗教只講有關死的事,都鼓勵大家不要怕死。

只有中國《易經》文化能說:「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死是一陰一的一面,也在道中;生是一陽一的一面,也在道中。

一切宗教都是站在死的一頭看人生,所以看人生都是悲觀的,看世界也是悲慘的。

只有我們《易經》的文化,看人生是樂觀的,永遠站在天亮那邊看。

你說今天太一陽一下山了,他看是夕一陽一無限好,只是近黃錯,過十二個鐘頭,太一陽一又從東邊上來了。

這種生生不已,永遠在成長、成長、成長……所以我常說,倒楣的人,他的好運氣就要來了。

為什麼呢?因為《易經》不是說「生生之謂易」嗎?楣倒過就是好運,這是循環的道理。

大家倒楣一來就怕啦,如果這樣,你就被倒楣魔鬼吃掉了。

要把「倒楣」當甘蔗吃,吃完了以後,下一步好的就來了。

所謂「生生之謂易」是中國文化特殊的哲學觀點,全世界文化都沒有這種觀點。

所以我說,只有中國文化敢講現有的生命,可以修到長生不死。

這便叫做神仙!神仙的境界是「與天地同休,與日月同壽」。

這個生命是永遠的。

前面我們談到「生生之謂易」,再加上「成象之謂乾,傚法之謂坤」,三句話連起來,就可以體會出這個本體的功能、道的功能了。

道的功能永遠是生生不已的,這就是易的作用,這是第一層功能。

「成象之謂乾」:乾代表天,構成了第一個現象,所謂天就是太空、虛空的整個現象,也包括天體上的太一陽一、月亮、星辰系統等,這是第二層功能。

「傚法之謂坤」:跟著天體的法則而形成這個地球,才有了我們人類世界的乾坤,這是第三層的功能。

這也就是老子思想所根據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亦即所謂的生生不已。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一個名稱,是假設的、不可見、不可知、不可說的。

道在哪裡可以見到呢?「藏諸用」,在用上見到它的體。

那麼什麼是它的用呢?「生生之謂易」,道永遠是生生不已的。

道一動就是一,一當中就有二;一動就有一陰一有一陽一,就有正面有反面出來了。

所以我們講《易經》的數理哲學,與西方的數理哲學有個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認為宇宙萬有開始於零。

零是什麼意思?零就是一個圓圈,沒有數,但大家不要誤會了,沒有數並不是了無一物,它卻是無限的數、無量的數、不可知的數,不可見、不可盡,乃至無量無邊,這就是零。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從這裡來的。

數理哲學最高的只講到「三」這一步,而「四」是另一個哲學觀念了。

那麼宇宙有多少數呢?只有一個數「一」。

永遠是一,一加一叫做二,一加二叫做三;到了十又是一個一,到了百又是一個一,到了千又是一個一,到了萬還是一個一……永遠是個一,沒有二,二是假定的。

這就是數的道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以,「成象之謂乾,傚法之謂坤」的一切道理,都在其中了。

占與卜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一陰一陽一不測之謂神。」

要瞭解《易經》,必須瞭解卦與象,就是要會畫卦,八八六十四卦要背得來,每一卦的變化現象都要知道。

不但要知道象,還要知道數。

數有先天數、後天數,這些都要記得。

先天數就是依「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的次序數字,也就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後天數是依《洛書》配後天卦的數字,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的次序,後人把它編成歌訣,以便記誦:

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為什麼先後天的數配合不同?我們過去已經說過,後天數以合十為主,合十是佛學的名詞,意思就是敬禮。

如果你看到某某合十的文字,就是說某某敬禮的意思。

合十就是合一攏來為十。

後天的數以合十為代表,先天的數不是合十,而是以一陽一極配合中和而來,所以說「極數知來之謂占」。

占就是未卜先知,不要卜卦,就能知道未末的事,古人掐指一算,就是這個意思。

大家要想學會掐指一算,便要先知道八卦在你手上的位置,在你手上排一出九宮,它的順序是:

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如果我們在手掌上排成九宮,你便可以根據《易經》的方法,來掐指而算了。

但是各位要注意!占是占,卜是卜;用數來求卦的謂之占,用工具來求卦的叫做卜,這些我們前面都講過了。

卜有用骨卜的,如牛骨、龜甲等。

一抽一簽也是卜,乃至還有鄉下用的篦卜、筷子卜等。

筷子卜的方法,是半夜燒一鍋水,把筷子平放在水面上轉一下,看筷子指向哪個方向,就悄悄地向那個方向去偷一聽人家講話,然後就以之而斷。

我小的時候,有一次親自看到一家人的孩子要去考試,便用筷子來卜卦。

他的父親順著筷子的方向去外面偷一聽,剛好鄰居要牽狗進來,狗不進來,鄰居便罵狗:天到什麼時候了,你還不進來……他爸爸聽到「快點進來」,就很高興,說一定會中。

後來果然中了,也是很奇怪的。

鄉下很多人用這個方法,這叫做聽隅言。

偶然聽到對方不加思考的一句話,叫做機。

用這個機來斷悔吝吉凶,就是所謂「極數知來謂之占」。

變通與通變

「通變之謂事」,前面我們談到占卜的問題,看來似乎很簡單,其實縱使學會卦與那些方法,也不一定管用。

因為占卜主要的是靠智慧,曉得隨機「變通」。

《易經》包含了五大學問:理、象、數、變、通。

理是哲學的,像數是科學的,變通是機,這都要知道。

譬如我們這裡,講台、黑板、椅子一擺,大家看這個現象,就知道我們這裡是上課或開會的。

這裡邊還有數,看椅子的多少、地方的大小,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人來上課、來開會,以及上課開會時間有多長等,這就是數。

象數是科學的,理是哲學的。

懂了哲學的與科學的就可以未卜先知嗎?不行!還要知道變與通,所以說「通變之謂事」。

如果你腦筋死死板板的,不曉得通變,那就是笨蛋!告訴你原則方法也沒有用。

卜卦要知道通變,運用靠你的智慧,不能夠通變,便不會運用。

我們平常罵人家不懂事,就是他不曉得變通,所以說「通變之謂事」。

通變跟變通不同啊!通變是要能夠先通達了變通的道理,再去領導變,那是第一等人。

第一等人知道未來是怎麼變的,要當它還沒有變的時候,先領導它來變。

第二等人是應變,社會開始變了,便把握機會來改變,這就是應變。

末等人是跟著人家屁一股後邊轉,人家變了你不能不變,一般普通人就是如此,這些也就是末等人了。

宇宙萬事一定要變,在將變未變之間,把握住這個機會,因勢利導,才是第一等智慧。

這就叫「通變之謂事」。

下面再說什麼叫做神?《易經》一句話就把世界宗教的問題解決了。

什麼叫神?「一陰一陽一不測之謂神」。

這個神不是上帝那個面孔,也不是菩薩那個面孔。

這個神是一抽一象的,不可知的。

佛學中講不可思議,就是不可以想像、不可以去研究、不可以去討論的。

但是各位注意,佛學上講不可思議,那是方法上的話,佛並沒說「不能」思議呀!大家只聽到佛說不可思議,便自己加上理解,認為是「不能」思議,那是全錯了的。

不可思議是不可以推測,不可以想像。

這個不可思議,就是神的道理,「一陰一陽一不測之謂神」。

這一章在開始時便說「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最後的結論是「一陰一陽一不測之謂神」。

所以一陰一陽一是講用的一面,它的本體(道體)既沒有一陰一,也沒有一陽一,可以說一陰一陽一中和了的那個狀態,這就是道。

過去有一次講《易經》時,一位老先生起來向我提了一個很厲害的問題。

他說:「一陰一陽一不測之謂神,請先生再下一註解。」

當時我年輕氣盛,也很大膽,也用他的口氣說:「我之所能敬告先生者是:『能一陰一能一陽一者,非一陰一陽一之所能為。

』」那位老先生對這個答案很滿意。

一陰一陽一是兩個現象,道體不在一陰一上,也不在一陽一上,一陰一陽一隻是它的用,「一陰一陽一不測這謂神」是一個定義。

《系傳》研究《易經》,講到人生哲學同物理的關係,把《易經》的法則用之於人生、用之於占卜,這是第五章的一精一要之處。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易經系傳別講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