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泥沼系指用海泥、湖泥等泥類物質敷於身一體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養生學》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

中醫養生學

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

一、泥浴

泥沼系指用海泥、湖泥等泥類物質敷於身一體,或在特製的泥漿裡浸泡,以達健身祛病目的之方法。

傳統泥浴利用天然泥土,如白土、黃土、灶心土、田泥、井底泥等;現代醫療泥浴多採用淤泥,內含豐富礦物質和微量放射一性一物質。

泥浴一般選擇夏季,脫一衣,將泥糊塗於體表,躺在沙灘上;亦可在泥漿中浸泡20~30分鐘。

泥浴的保健醫療作用,是淤泥中含有各種鹽類,對皮膚起到殺菌、消毒作用;泥內的有機物、膠體物質,呈「離子」狀況透過皮膚進入體內發揮作用;泥土與皮膚摩一擦,在日光照射下,有明顯一溫一一熱作用和按摩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和組織細胞的營養。

各種皮膚感染、開放一性一損傷、及患有嚴重器質一性一病變者、婦女經、孕產期,均不宜進行泥浴。

二、砂浴

砂浴系指將全身或身一體局部埋入砂中,利用其一溫一一熱和機械按摩等作用,以達健康祛病的一種方法。

醫用砂是清潔的干海砂、河砂或沙漠砂,其中不應混有小石塊、貝殼等雜質。

砂浴作用於人一體,表現為熱療、磁療、推放和日光浴的綜合效應。

它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明顯排汗作用;有利於滲出液的吸收和疤痕的軟化;還可加快胃腸蠕一動和骨組織的生長,所以能引起全身或局部的變化。

理想的砂浴時間為:夏季,每天傍晚4~7點。

埋砂時脫一衣,戴上墨鏡,將肢一體埋入0.1~0.2米厚的砂層,每次0.5~1.5小時,稍後用清水沖洗乾淨,並在萌涼處休息20~30分鐘,一般10天為一療程。

砂浴雖好,但非人人適宜。

患有較嚴重器質一性一病變、急一性一炎症、有出一血傾向者、婦女月一經一期、孕期、兒童、年老體質極度虛弱者,不宜進行砂浴。

三、空氣浴

空氣浴系指一裸一體或半一裸一體直接接觸空氣,利用其理化特一性一,以健身防病的一種方法。

空氣浴主要利用空氣的氣一溫一、氣濕、氣流及所含化學成分對人休的綜合作用。

其中氣一溫一是主要因素之一。

空氣浴時,氣一溫一通常低於體一溫一,對機體形成寒冷刺激,引起大腦皮層、體一溫一調節中樞、血管運動中樞等發生一系列變化,使皮膚血管收縮,排汗減少,代謝增加。

從而提高機休的抗病能力。

另外,新鮮空氣中含有大量一陰一離子,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刺激造血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肺功能和機體免疫力。

空氣浴方法簡單易行,可進行專門鍛煉,也可與運動、勞動相結合,一般從夏季開風,盡量少穿衣褲,清晨到空氣新鮮的公園、水邊,做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如慢跑、打拳。

時間根據體一溫一和個體素質決定,以不出現寒顫為度。

大風、大霧或天氣驟變如寒流時,不要勉強鍛煉;急一性一炎症及腎病患者不宜進行空氣浴。

四、日光浴

日光浴系指通過曬太一陽一以健身治病的一種方法,我國古代又稱「曬療」。

《黃庭經》指出日光的作用:「日月之華救老殘」,宋代《雲笈七箋》載有「采日一精一法」,嵇康《養生論》也提出了「唏以朝一陽一」之說。

古人不僅單純地曬太一陽一,而且與呼吸吐納練功結合起來,做為健身防病的重要方法。

射一到地面上的太一陽一光中,含1%的中、長波紫外線,40%的可見光和59%的紅外線。

日光浴實際上是同時做空氣浴和上述三種光級的照射治療。

紫外線可殺菌、消炎、止痛、脫敏,防治小兒佝僂病和白癜風,促進組織再生,增強機體免疫力等;紅外線主要是一溫一一熱效應,它使皮一溫一升高,血管擴張、代謝增強,還能消炎止痛;可見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單色光組成,通常所見,是其混合成的白光。

可見光照射人一體時,通過視覺和皮膚感受器,作用於中樞神經,再通過反射、調整各組織器官的功能,產生不同作用。

如紅光令人興奮、綠光使人鎮靜,柔和的粉光可降血壓、紫光和藍光有抑製作用等。

日光浴的時間,夏季在8~10點、下午3~5點。

其餘三季最好在上午9~12點。

日光浴的地點可選擇空氣清潔的海濱、公園、一陽一台。

日光浴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專門進行日光浴鍛煉,另一種是結合勞動與鍛煉。

日光浴時,只穿內一衣褲,使皮膚直接感受一陽一光,可採取臥位或坐一位,並不斷變換體一位,以均勻采光。

日照時間不宜過久,每次15分鐘或遵醫囑。

否則反對健康有害,如致皮膚癌。

日光浴不易在瀝青馬路上進行;浴時注意保護皮膚,可塗油膏;保護頭部和眼睛,如戴草帽及遮一陽一鏡;空腹、飽食、疲勞時不宜進行日光浴。

凡患嚴重心臟一病、高血壓、浸一潤一性一肺結核、甲亢、有出一血傾向者,不宜進行日光浴。

五、森林浴

森林浴系指在樹林中一裸一露肢一體,或減少穿衣服,配合適當勞動,呼吸林木散發出的物質和新鮮空氣以鍛煉身一體的方法。

其原理基本同空氣浴。

森林中很多樹木可散發出有強大殺菌作用的芳一香一性一物質,可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

如新鮮的白樺樹葉內注入結核桿菌,幾分鐘後桿菌全部死亡。

柏樹、雪松、樟樹、白皮松等均具很強殺菌能力。

另外,森林中的空氣不僅芳一香、清新,且富含一陰一離子。

能增強肺功能,改善心肌營養,促進新陳代謝。

森林中綠蔭滿目,景色優美,鳥語花香,可改善人的一精一神狀態,使人愉悅、放鬆,從而充分調動人一體潛能,對健康長壽有良好作用。

因此,森林浴實際上是空氣浴,草木芳一香浴以及旅遊的綜合效應。

森林浴時,可適當增加些活動量,如散步、慢跑、做體一操一,以求多吸進些新鮮空氣和草木花香,加速體內代謝產物的排一洩,充分發揮森林浴的作用。

六、海水浴

海水浴系指在天然海水中浸泡、沖洗或游泳的一種健身防病方法。

海水浴對機體的作用包括三方面。

一溫一度作用是海水浴的基本作用。

海水一溫一度與體一溫一的差異越大,對機體的刺激作用越強(機體反應過程同冷水浴)。

其次,海水中含多種鹽類,可附著於皮膚,刺激神經末梢,使一毛一細血管輕度充一血,對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代謝過程有良好作用,尚可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功能。

再有,海水的壓力,流動時的衝擊力、游泳動作受到的阻力,構成海水浴的機械作用,它可改善體內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

由於海水濃度高,浮力大,有助於肢一體活動,可加速運動功能障礙的恢復。

總之,海水的綜合效能,碧藍遼闊的海洋景觀,潮潤清新的海洋氣候。

明媚充沛的日光輻射,使海水浴比一般水浴作用更大。

海水浴的時間一般在每年7~9月份,上午9~11時,下午3~5時為宜;每次20~60分鐘,以不覺十分疲勞為度。

浴前要充分活動肢一體,浴後最好用淡水沖洗身一體。

患重度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意外、活動一性一肺結核、肝硬化、腎炎及婦女月一經一期,不宜海水浴。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養生學
第一講 緒論 01、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第一講 緒論 02、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第一講 緒論 03、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第一講 緒論 04、學習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1、上古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2、先秦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4、宋元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5、明清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6、近代與現代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1、生命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2、天年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3、衰老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4、天人相應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5、形神合一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7、協調平衡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8、正氣為本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1、協調臟腑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2、暢通經絡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3、清靜養神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4、節欲葆精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5、調息養氣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6、綜合調養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7、持之以恆第五講 精神養生 01、情志變化第五講 精神養生 02、調神養生法第五講 精神養生 03、調攝情緒法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1、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2、自然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3、居住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4、室內環境與健康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1、起居有常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2、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3、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二節 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三節 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4、排便保健法第八講 睡眠養生 01、睡眠的生理第八講 睡眠養生 02、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第八講 睡眠養生 03、睡眠的方位與姿勢第八講 睡眠養生 04、睡眠與臥具第八講 睡眠養生 05、睡眠環境與宜忌第八講 睡眠養生 06、失眠的預防第九講 飲食養生 01、飲食養生的作用第九講 飲食養生 02、飲食調養的原則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第九講 飲食養生 04、食後養生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1.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2、房事的生理作用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3、節制房事的意義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4、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5、強腎保健功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6、房事禁忌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一節 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二節 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三節 氣功保健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五節 太極拳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六節 八段錦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七節 易筋經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一節 娛樂養生的意義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一節 浴身保健的分類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二節 冷水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三節 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四節 蒸氣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五節 礦泉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六節 藥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二節 針刺保健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三節 保健灸法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一節 藥物養生的機理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二節 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三節 益壽延年中藥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四節 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一節 胎孕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二節 少兒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三節 青少年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四節 中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五節 老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六節 婦女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七節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八節 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一節 體質學說與養生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三節 不良體質的養生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一節 口腔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二節 顏面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三節 頭髮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四節 眼睛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五節 耳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六節 鼻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七節 四肢、手足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八節 胸背腰腹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九節 五臟保健法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一節 因時養生的原則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二節 春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三節 夏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四節 秋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五節 冬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六節 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一節 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二節 山區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三節 平原和盆地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四節 海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