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隨著我國老年醫學的興起和發展,從七十年代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養生學》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

中醫養生學

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

一、延緩衰老單味藥物的研究

隨著我國老年醫學的興起和發展,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對抗衰老藥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收集研究的藥物有四百種之多,茲將其概況簡述如下:

(一)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調節與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是延緩衰老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不少中藥具有促進、抑制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從而有助於卻病增壽。

例如,海參、大蒜、沙苑蒺藜、豬苓、黃柏等,可激活包括脾臟和胸腺在內的中樞一性一免疫器官。

黃一精一、枸杞、百合、香菇、棉花子等,可提高外周淋巴細胞的百分率。

黃芪、人參、刺五加、女貞子、旱蓮草、白朮、桑椹、獼猴桃、蒲公英等,能提高外周血淋巴母細胞的轉化率,激活T淋巴細胞。

西洋參、人一乳一、柴一胡一等,能改善B淋巴細胞的功能狀態,促進抗體產生。

靈芝、茯苓、牛黃、仙茅等,可提高巨噬細胞和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能力。

黃芪、山藥、玉竹、人胞等,可促進體內干擾素生成。

冬蟲夏草、茶葉、生地、黑木耳等,具有抗放射作用。

具有抑制免疫應答作用的藥物如石決明、青蒿、肉桂、桂枝、蒲黃、川芎、大棗等,具有免疫調節效應作用的藥物,如大黃、當歸、參三七、杜仲、棉花子等。

(二)提高細胞傳代的能力

近年來,重視應用細胞傳代的研究方法。

細胞傳代是生命延續的主要標誌。

在生存實驗中,通過藥物對生物體生存過程的影響,特別是對生物(果蠅、家蠶、家蠅、小白鼠、豚鼠、鵪鶉等)平均壽命和最高壽命影響的觀察和研究,目前初步認定具有不同程度延緩衰老效能的藥物有:人參、黃芪、何首烏、一一黨一一參、銀耳、玉竹、黃一精一、菟絲子、肉蓯蓉、補骨脂、珍珠、烏骨雞、螞蟻、牛一乳一、蜂蜜、蜂王漿、人胞、羅布麻、茶葉、麥飯石等。

以人參為例,在含有合適濃度的人參提取物的培養介質中,人胚肺二倍體細胞的密度顯著高於對照組。

它還可以促進人血液淋巴細胞體外的有絲分裂,延長人羊膜細胞的生存期。

以銀耳、靈芝為例,它們可延長果蠅的生存時限。

很多抗衰老的藥物對細胞DNA的合成有促進作用,對以增殖能力下降為表徵之一的衰老現象有一定的延緩衰老作用。

(三)改善機體代謝

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能有效地調節機體內環境,增強機體生理功能。

實驗研究表明,黃一精一、漏蘆、當歸、玉竹、人參、薤白、山茱萸、棉花子等,有降低過氧化脂的效能,對機體相關酶類有積極影響。

冬蟲夏草、參三七、人參、麥冬等,有改進核酸代謝的作用。

蜂王漿、蜂花粉、阿膠、鹿茸、人胞等,能促進細胞再生。

靈芝、參三七、仙茅、枸杞子等,能提高血漿和心肌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

生地、龜板、香附能降低血漿cAMP含量。

人參蘆、杜仲可使cAMP和cGMP含量均升高。

這些藥物各從一個側面對腺甘環化酶系統,起到調整作用。

研究證明,有些藥物對機體氧代謝有良好影響。

例如,靈芝、天麻、冬蟲夏草、生地等,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的效果。

黃芪、參三七、當歸、鹿茸、五味子、白朮、苡仁、茶葉、牛黃、大黃等,具有改善因組織低氧與代謝障礙所引起的疲勞的效能。

人參、蜂制劑(蜂蜜、蜂一乳一、蜂花粉)、女貞子等,具有提高耐缺氧、抗疲勞能力的雙重作用,使老年人易疲勞的症狀顯著改善。

在傳統的抗衰老的藥物中,有些藥物對脂質、糖、蛋白質代謝有明顯效果。

例如,何首烏、女貞子、金櫻子、一胡一桃、大蒜、蒲黃、香附、澤瀉等,有降脂作用。

玉竹、麥冬、石斛、天花粉、細辛等,有調節糖代謝作用。

銀耳、牛膝、蜂王漿、黑木耳、冬蟲夏草等,有促進蛋白質合成代謝作用。

上述這些藥物中,不少藥物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四)提高內臟器官生理功能

作用於腦的藥物可以明顯改善人腦的功能,使感覺、運動,思維、記憶、錐體外路功能明顯提高。

例如,人參、西洋參、參三七、刺五加可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過程。

蒼朮、石菖蒲、茯苓、靈芝、香附、冬蟲夏草等,具有鎮靜作用。

珍珠、牛黃、羚羊角、天麻等,具有抗驚厥作用,這些藥物能有效地消除神經系統的失衡狀態。

作用於心血管系統的藥物。

如丹參、赤芍、川芎、瓜蔞、薤白、人參、靈芝、山楂、麝香、生地等,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搏出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顯著作用。

作用於泌尿系統的藥物,如人胞、杜仲、豬苓、人參、車前子等,可有效地改善和調節腎臟功能。

作用於內分一泌一系統的藥物的作用表現在不同方面:增強垂體——一性一腺軸功能的藥物,如枸杞子、人參果、一婬一羊藿、蜀椒、冬蟲夏草等,具有雄一性一激素樣作用;仙茅、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百合、香附、黑大豆、大黃等,具有雌一性一激素樣作用;海馬、蜂一乳一、蛇一床一子等則兩一性一激素作用兼而有之。

增加垂體——腎一上一腺皮質軸功能的藥物,如西洋參、人參果、靈芝、豬苓、五味子、巴戟天等,可改善腎一上一腺皮質激素的分一泌;人參、參三七、杜仲、生地、刺五加等,可改善垂體促腎一上一腺皮質激素的分一泌。

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如補骨脂、冬蟲夏草、杏仁,茶葉、細辛、蟾酥、蜂蜜等,防治老年慢一性一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病有顯著效果。

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如白朮、龍膽草、麝香、五味子、茵陳、山楂、柴一胡一等,均有助於老人消化道和消化腺疾病的緩解和功能康復。

作用於造血系統的藥物,如鹿茸、阿膠、紫河車、當歸、熟地、龍眼肉等,有促進骨髓代謝、促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生,改善血凝狀況的顯著功效。

(五)抗感染及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預防感染一性一疾病對徑緩衰老有很重要的作用。

抗感染的藥物的種類很多,近年來研究的就有百餘種。

例如,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夏枯草、魚腥草、丹參、金櫻子、黃芩、黃連、黃柏、旱蓮草、女貞子、馬齒莧、白頭翁、虎杖、玄參、穿心蓮、五味子等。

這些藥物分別具有顯著的抗細菌、抗病毒、抗真菌等作用。

很多古代延壽方劑都採用了一些這類藥物。

例如,清代著名養一陰一抗老方劑「延壽丹方」,採用了對球菌、桿菌、病毒等作用很強的女貞子、旱蓮草、金櫻子、忍冬花等,此方對預防老年人感染一性一疾病,延緩衰老有良好效果。

傳統抗衰老藥物中含有豐富的對延緩衰老有益的微量元素,如人參、白朮、黃連、訶子、山藥、牡蠣、羚羊角、牛黃等含有多量的鋅,當歸、肉桂、大黃、白朮、山藥等含有多量的銅,黃芪、人一乳一含有大量的硒,鹿茸、地黃、細辛、人參、柴一胡一等含有豐富的鐵,白朮、澤瀉、肉桂等含有較豐富的錳,人參根、當歸等含有對老年骨質疏鬆有保護作用的鍶,蜂蜜中含有47種微量元素,是延年益壽的佳品,對人一體有益的礦物藥姜石中也含有4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大部分是人一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上述藥物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具有健身、防病,延壽之功效。

延緩衰老藥物研究方興未艾,從免疫、代謝、調整神經,內分一泌、內臟功能、抗感染、微量元素、細胞傳代及壽命試驗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初步揭示了一些藥物的抗衰老機制,但研究的發展還不平衡,多側重名貴藥物之研究,而對服之有效的普通藥物的研究還不夠,很多藥物需要進一步開發和深化研究。

二、延緩衰老方劑研究概況

中醫學對如何延年益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文獻記載。

近年來,根據中醫理論,研製出一些有效的延緩衰老的中成藥,並從現代科學角度對其延緩衰老的原理作了一定程度的闡述。

古今研究延緩衰老的中藥方劑多從補腎、補脾和活血化瘀三個重要途徑進行研究,其中研究和應用最多的是補腎藥物。

下面僅對延緩衰老部分方劑舉例簡述如下:

(一)益腎方劑研究舉例

目前,國內多以補腎一陰一腎一陽一併用,或兼以補脾、益氣活血製成。

龜齡集 本方為明代方士邵元節獻給嘉靖皇帝的方劑,歷代皇帝大多對此十分推崇,後傳入民間。

本方由鹿茸、人參、熟地、海馬、杜仲、肉蓯蓉、補骨脂、菟絲子、枸杞子、麻雀腦、一婬一羊藿、丁香、大青鹽、砂仁、茯苓、蠶蛾、天冬、當歸等三十三種藥物組成。

本品實驗表明,可提高機體適應能力,增強非特異一性一和特異一性一免疫功能;增強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有中樞興奮和抑制雙向作用;有強心作用,井以直接興奮心肌為主;有促進一性一激素一性一作用和保護、增強皮層功能作用;還有保護肝臟作用。

例如,動物實驗證明,可增加正常及四氯化碳中毒後小鼠肝臟內蛋白質和RNA的含量,並能抑制中毒後小鼠血清GPT的升高。

老年人常服本品,可促進老年人業已衰退的蛋白質及細胞內重要物質核酸代謝,從而延緩衰老。

清宮壽桃丸(清代宮廷方) 本方由益智仁、生地、人參、枸杞子、一胡一桃肉、天冬、肉桂、酸棗仁、當歸等十餘種藥物組成而製成的丸劑。

北京西苑醫院臨一床一觀察157例與維生素E組對比,服藥8週一療程,藥後疲倦、畏寒、頭暈、耳鳴、不寐、腰膝痠軟、一性一欲減退、夜尿多等衰老症狀改善顯著優於維生素E組。

實驗證明,壽桃丸組藥後血漿過氧化脂(LPO)顯著降低。

男一性一血清E2及T水平均明顯上升,E2/T比值無變化。

頭髮微量元素Zn、Cu均下降,Zn/Cu值增高,記憶力增強,肺通氣功能增強。

春回膠囊(經驗方) 本品由補骨脂、仙靈脾、蛇一床一子、人參、鹿茸、玉竹、山楂等十餘味中藥一精一製成膠囊。

廣安門醫院等臨一床一觀察50~84歲基本健康的人493例(包括對照組服安慰劑136例)的近期(6個月)和54例(對照組19例)的遠期療效。

藥後「春回」組腎虛症狀顯著減輕,頭暈、耳鳴、多夢、健忘、胸悶、畏寒、夜尿多、食慾減退等,均有明顯改善,疲勞感及感冒顯著減少,少數人黑髮新生。

老年斑消失,以上症狀改善均優於對照組。

實驗證明,藥後,心腎功能、聽力、智能、一精一細動作顯著高於藥前。

本品可促使男一性一血清T、女一性一血清E2水平和女一性一E2/T顯著升高,男一性一E2/T顯著降低,尤以腎一陽一虛組更為顯著。

又可顯著增進血漿cAMP水平,CAMP/cGMP比值,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對PHA誘導的應答能力。」

還可顯著降低血清LPO的生長和MAO活力,並有降脂和劃高HDL的作用。

康寶口服液 本品由山東醫學院附院根據《奇效良方》的枸杞丸加減製作而成。

由蜂王漿、刺五加、一婬一羊藿、黃一精一、枸杞子、熟地、黃芪、山楂等藥組成。

北京西苑醫院等單位臨一床一觀察用於老年虛證,6~8周為一療程。

服藥後,眩暈失眠、疲勞、食慾減退、腦功能及一性一功能等均有改善,體力增加、一精一力充沛。

實驗證明,肺通氣功能流速高一峰顯著增加,血漿粘度比值高者顯著下降,體外淋巴細胞攝取3H-TdR顯著增加。

動物實驗證明,本品可顯著增加大鼠血清一睪一酮T(雄一性一)和雌二醇E2(雌一性一)水平,促進並能調節小鼠機體免疫功能。

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提高機體適應力,促進骨髓造血功能。

活力蘇 本品由成都中醫學院附院根據《何首烏丸》和《枸杞丸》加減化裁一精一制而成。

由何首烏、黃芪、丹參等藥組成。

成都中醫學院附院等臨一床一觀察45歲以上507例(包括對照組220例)基本健康人。

服藥後,一精一神、體力、睡眠、食慾等均有改善。

實驗證明,淋巴細胞轉化率顯著增高,總玫瑰花結數量下降,活玫瑰花結數量顯著升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銅藍蛋白均明顯升高,血清脂褐質顯著少於對照組。

還一精一煎(經驗方) 本品由地黃、潼蒺藜、鎖一陽一、菟絲子、首烏、牛膝、菊花、菖蒲等十餘味中藥一精一制而成。

上海龍華醫院等臨一床一觀察45~76歲的中老年人,療程一年,藥後免疫功能增強,肺活量,最大通氣量有所增加。

老年前期血清肌酐稍下降,肌酐清除率稍增加,部分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轉一陰一,近視力,遠視力、骨皮質數稍高於前。

動物實驗證明,可顯著延長雄一性一小鼠平均生存期和家蠶雄的平均生存率。

還可顯著提高體外淋巴細胞存活率、淋轉率、T細胞酯酶百分率,減少自身花環率。

本品可使老年雄一性一小鼠的一睪一丸曲細一精一管內各級生一精一細胞不發生衰老退化現象,細胞亞微結構與青年組相近,脂褐素不增加。

可使雌一性一老年小鼠一卵一巢、子一宮延緩衰老,使子一宮肥一大或正常,子一宮上皮AKP一陽一性一反應,一卵一巢仍有一卵一泡和黃體。

本品還可延緩老年小鼠股骨的骨質變薄,髓腔擴大等衰老變化,可能是通過提高一性一激素,改善機體能量代謝而促進骨膠原蛋白的形成。

金匱腎氣丸 本品由熟地、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肉桂、附子一精一制而成。

臨一床一使用證明,本品可減少疲勞感、腰膝痠痛、手足發涼、夜尿頻繁、大便秘結等症狀。

日本千葉大學用本品治療老年一性一白內障而眼底無變化者,視力提高者為60.2%,故認為本品可恢復水晶體的彈一性一和功能,且能有某種程度恢復機體血管、骨骼、肌肉和大腦的功能,說明本品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至寶三鞭丸(經驗方) 本品由山東中醫學院附院應用人參、鹿茸、海狗鞭、鹿鞭、廣狗鞭、海馬、蛤蚧、肉桂、沉香、黃芪、一婬一羊藿等40餘味中藥一精一制而成。

臨一床一觀察證一陰一,本品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一性一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並具有抗疲勞和類似雙向調節作用。

尤其對於改善腎虛症狀,延緩衰老,有明顯效果。

大量研究證明,補腎中成藥中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如鋅(Zn)、錳(Mn)、硒(Se)、銅(Cu)、鍺(Ge)等,微量元素有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作用。

補腎藥物有明顯提高細胞免疫或抑制自身抗體功效,因之可避免患腫瘤和感染等疾患。

總之,補腎方藥可以有效地提高一精一力、體力、智力、耐寒力、免疫抗病力,改善臟腑生理功能,使皮膚光澤、彈一性一改善、脫髮減輕等。

對於防治有關的老年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血脂、慢一性一支氣管炎等都有良好效果。

〔二)健脾益氣方劑研究舉例

四君子湯 本方由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組成。

實驗研究證明,本方有調節神經系統,升高肝糖原,調整血液循環,促進骨髓造血,增強免疫功能和內分一泌等作用,是常用的益壽延年方劑。

清宮八仙糕(清代宮廷方) 本品由人參、山藥、蓮子、苡仁、茯苓、扁豆等,加白糖,分兩酌量,製作而成。

本品原為宮中食品,男一女老幼皆喜用之,並視為補益增壽之妙品。

臨一床一用於中老年脾虛者,可有效地改善消化道症狀,又可改善衰老症狀,增強體質。

實驗觀察表明,本品可提高老年人之木糖排一洩率及血清一胡一蘿蔔素含量,增強小腸吸收功能,改善脾胃功能。

生脈飲(生脈液) 本品由人參、麥冬、五味子製成口服液或針劑。

現代研究證明,生脈液(針劑)有強心作用,能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心輸出量,對抗休克有良好作用。

用於年老體弱者,可增強免疫功能,降血脂調整血液循環,還能改善老年人的智能。

實驗研究表明,本品可減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謝,顯著提高心肌RNA、DNA、蛋白質和糖原等的合成,保持心肌ATP量在較高水平,延長動物在常壓低一溫一缺氧時的存活時間。

還具有升壓、抗休克、抗感染的作用,可增強機體非特異一性一抵抗力。

還有降低高脂血動物的膽固醇和升高HDL水平等作用。

健康益氣藥物人參、黃芪、一一黨一一參與補腎藥物附子、鎖一陽一、生地、龜板等相配,臨一床一觀察證明,可促進老年人業已衰退的蛋白質及細胞內重要物質核酸代褻,從而延緩衰老。

人參配黃芪、靈芝、維生素E和維生素A(「維爾康」)可有效地改善神經衰退三大症狀(眩暈、失眠、疲勞)及腦功能。

健脾益氣藥物還可改善一性一功能狀態和提高免疫抗病能力。

(三)活血化瘀藥物研究舉例

老年人除五臟本虛外,常伴有血瘀標實之證。

據調查約有50%以上的老年人伴有血瘀的症狀,並且很多老年病直接與血瘀相關。

活血化瘀藥物用於保健治療對於有血瘀症的人有良好作用。

同時對於中老年防病保健也是極為有價值的。

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就有應用活血化瘀藥物的記載。

早在唐代的一些著名醫家如張文中、崔知悌等人在補益延年方中,已開始應用活血化瘀藥物相配伍。

清代乾隆皇帝的長壽方中,補益藥物常配紅花、玉金、穿山甲等藥物。

歷代沿用的抗衰老補酒都有活血通脈之作用。

現在有人提倡老年人每日用活血藥大黃3g,可有延年益壽之功。

實驗已充分證明,活血化瘀藥物有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改善新陳代謝,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

活血化瘀藥物不僅對血管一性一疾病、結一締一組一織疾病、出一血一性一疾病和免疫一性一疾病等都有一定療效,而防病保健的作用體現在很多方面。

特別在改善微循環障礙,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防止血栓,溶解血栓,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除低血凝,減少纖維蛋白原沉積,消炎、抗感染等方面的作用更為顯著。

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適當運用活血化瘀藥物保健,對於延續衰老將是十分有益的。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養生學
第一講 緒論 01、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第一講 緒論 02、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第一講 緒論 03、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第一講 緒論 04、學習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1、上古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2、先秦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4、宋元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5、明清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6、近代與現代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1、生命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2、天年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3、衰老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4、天人相應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5、形神合一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7、協調平衡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8、正氣為本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1、協調臟腑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2、暢通經絡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3、清靜養神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4、節欲葆精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5、調息養氣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6、綜合調養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7、持之以恆第五講 精神養生 01、情志變化第五講 精神養生 02、調神養生法第五講 精神養生 03、調攝情緒法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1、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2、自然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3、居住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4、室內環境與健康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1、起居有常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2、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3、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二節 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三節 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4、排便保健法第八講 睡眠養生 01、睡眠的生理第八講 睡眠養生 02、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第八講 睡眠養生 03、睡眠的方位與姿勢第八講 睡眠養生 04、睡眠與臥具第八講 睡眠養生 05、睡眠環境與宜忌第八講 睡眠養生 06、失眠的預防第九講 飲食養生 01、飲食養生的作用第九講 飲食養生 02、飲食調養的原則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第九講 飲食養生 04、食後養生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1.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2、房事的生理作用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3、節制房事的意義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4、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5、強腎保健功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6、房事禁忌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一節 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二節 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三節 氣功保健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五節 太極拳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六節 八段錦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七節 易筋經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一節 娛樂養生的意義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一節 浴身保健的分類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二節 冷水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三節 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四節 蒸氣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五節 礦泉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六節 藥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二節 針刺保健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三節 保健灸法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一節 藥物養生的機理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二節 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三節 益壽延年中藥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四節 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一節 胎孕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二節 少兒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三節 青少年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四節 中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五節 老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六節 婦女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七節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八節 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一節 體質學說與養生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三節 不良體質的養生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一節 口腔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二節 顏面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三節 頭髮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四節 眼睛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五節 耳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六節 鼻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七節 四肢、手足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八節 胸背腰腹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九節 五臟保健法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一節 因時養生的原則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二節 春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三節 夏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四節 秋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五節 冬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六節 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一節 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二節 山區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三節 平原和盆地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四節 海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