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本類方藥均以培補後天脾胃為主,輔以其他法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養生學》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

中醫養生學

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

一、健脾益氣方

本類方藥均以培補後天脾胃為主,輔以其他法則,兼而用之。

脾居中央,以溉四旁,脾胃健旺,斡旋之力充實,則週身皆得其養,氣血充盛,便可延緩衰老。

1、人參固本丸(《養生必用方》)

【成分】人參、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熟地黃、白蜜

【功效】益氣養一陰一

【主治】氣一陰一兩虛,氣短乏力,口渴心煩,頭昏腰酸。

2、大茯苓丸(《聖濟總錄》)

【成分】白茯苓、茯神、大棗、肉桂、人參、白朮、細辛、遠志、石菖蒲、乾薑、甘草、白蜜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散寒。

原書云:「服之去萬病,令人長生不老。」

【主治】五臟積聚氣逆,心腹切痛,結氣腹脹,吐逆食不下,薑湯下;羸瘦,飲食無味,酒下。

3、神仙餌茯苓延年不老方(《普濟方》)

【成分】白茯苓、白菊花、松脂

【功效】健牌利濕,清熱明目。

原書云:服此藥「百日顏色異,肌膚光澤,延年不老。」

【主治】脾虛便溏,頭昏眼花。

4、仙術湯(《和劑局方》)

【成分】蒼朮、棗肉、杏仁、乾薑、甘草黃、白鹽

【功效】一溫一中健脾。

原書云:「常服延年,明目。

駐顏,輕身不老。」

【主治】脾胃虛寒,痰濕內停。

5、資生丸(《蘭台軌範》)

【成分】人參、於術、茯苓、山藥、蓮子肉、陳皮、麥芽、神曲、薏仁、白扁豆、山楂、砂仁、芡實、桔梗、甘草、藿香、白豆蔻、川黃連、白蜜

【功效】健脾益胃,固腸止瀉。

【主治】老年脾虛嘔吐,脾胃不調,大使溏洩,納食不振。

6、八珍糕(《外科正宗》)

【成分】茯苓、蓮子、芡實、扁豆、薏米、藕粉、一一黨一一參、白朮、白糖

【功效】健脾養胃,益氣和中。

【主治】年邁體衰,臟腑虛損,脾胃薄弱,食少腹脹,面黃饑瘦,腹痛便溏等。

二、益腎方

歷代方書所載之延年益壽方劑,以補腎者居多,其法有補一陰一、補一陽一、一陰一陽一雙補等。

蓋腎為先天之本,元一陰一元一陽一所居,腎氣旺盛,則延緩衰老而增壽。

1、彭祖延年柏子仁丸(《千金翼方》)

【成分】柏子仁、蛇一床一子、菟絲子、覆盆子、石斛、巴戟天、杜仲、天門冬、遠志天雄、續斷、桂心、菖蒲、澤瀉、薯蕷、人參、干地黃、山茱萸、五味子、鍾一乳一、肉蓯蓉、白蜜

【功效】益腎填一精一

【主治】體虛、腎衰、記憶力減退等。

2、烏麻散(《千金翼方》)

【成分】純黑烏麻,量不拘多少。

【功效】補腎潤燥。

原書云:「久服百病不生;常服延年不老,耐寒暑」。

【主治】老年腎虛津虧,肌膚乾燥,大便秘結。

3、琥珀散(《千金要方》)

【成分】琥珀、松子、柏子、荏子(白蘇子)、蕪菁子、一胡一麻子、車前子、蛇一床一子菟絲子、枸杞子、菴**子、麥冬、橘皮、松脂、牡蠣、肉蓯蓉、桂心、石葦、石斛、滑石茯苓、川芎、人參、杜蘅、續斷、遠志、當歸、牛膝、牡丹、通草

【功效】補腎益氣養血。

原書云:「長服令人志一性一強,輕體,益氣,消谷,能食,耐寒暑,百病除愈」。

【主治】老年人五臟虛損,身倦乏力,氣短痞悶,飲食無味,腰脊痠痛,四肢沉重,一陽一萎一精一洩,二便不利。

4、一胡一桃丸(《御藥院方》)

【成分】一胡一桃仁搗膏、破故紙、杜仲、萆薢

【功效】補腎氣,壯筋骨。

【主治】老年人腎氣虛衰,腰膝痠軟無力。

5、補天大造丸(《體仁彙編》)

【成分】側柏葉、熟地、生地、牛膝、杜仲、天冬、麥冬、陳皮、乾薑、白朮、五味子、黃柏、當歸身、小茴香、枸杞子、紫河車

【加減法】如骨蒸,加地骨皮、知母、牡丹皮;如血虛,加當歸倍地黃;如氣虛,加人參、炎黃芪;如腎虛,加復盆子,炒小茴香、巴戟天、茱萸;如腰腳疼痛,加蒼朮、萆薢、鎖一陽一酒、續斷;如婦人,去黃柏加川芎、香附、黃芩。

【功效】大補腎元。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云:「此方專滋養元氣,延年益壽。

……若虛勞之人,房室過度,五心煩熱,取之神效」。

【主治】老人腎一陰一腎一陽一俱虛,腰膝無力,口渴煩熱。

6、何首烏丸(《太平聖惠方》)

【成分】何首烏、熟地黃、地骨皮、牛膝、桂心、菟絲子、肉蓯蓉、制附子、桑椹子柏子仁、薯蕷、鹿茸、芸苔子、五味子、白蜜

【功效】滋補肝腎。

原書云:「補益下元,黑鬢髮,駐顏容」。

【主治】老年人腎之一陰一陽一俱虛,腰膝無力,心煩難寐。

7、巴戟丸(《太平聖惠方》)

【成分】巴戟、天門冬、五味子、肉蓯蓉、柏子仁、牛膝、菟絲子、遠志、石斛、薯蕷、防風、白茯苓、人參、熟地黃、覆盆子、石龍芮、萆薢、五加皮、天雄、續斷、石南杜仲、沉香、蛇一床一子、白蜜

【功效】補腎、健脾、散寒。

原書云:「治腎勞,腰腳痠疼,肢節苦痛,目暗𥆨𥆨),心中恍惚,夜臥多夢,……心腹脹滿,四肢痺疼,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餘瀝,大便不利,悉皆主之。

久服延年不老,萬病除愈。」

【主治】老年脾腎兩虛,腰腿痠痛,腹脹冷痛。

8、延壽丹(《丹溪心法》)。

【成分】天門冬、遠志、山藥、巴戟天、柏子仁、澤瀉、熟地、川椒炒、生地、枸杞茯苓、覆盆子、赤石脂、車前子、杜仲炒、菟絲子、牛膝、肉蓯蓉、當歸、地骨皮、人參五味子、白蜜

【功效】滋腎一陰一、補腎一陽一。

《醫學正傳》所載之延壽丹出自《千金方》,無車前子、赤石脂,有鹿茸、菖蒲、大茴香。

並云:「治諸虛百損,怯弱欲成癆瘵,及大病後虛損不復,凡人於中年後常服,可以卻疾延年」。

【主治】治療老年人腰痠腿軟,頭暈乏力,一陽一萎尿頻。

9、八仙長壽丸(《壽世保元》)

【成分】生地黃、山茱萸、白茯神、牡丹皮、五味子、麥門冬、干山藥、益智仁、白蜜

【功效】滋補腎一陰一。

原書云:「年高之人,一陰一虛筋骨萎弱無力。

……並治形體瘦弱無力,多因腎氣久虛,憔悴盜汗。

發一熱作渴」。

【主制】老年人腎虧肺燥,喘嗽口乾,腰膝無力。

10、十全大補湯(《壽世保元》)

【成分】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黃芪、肉桂、麥門冬五味子、炙甘草、生薑、大棗

【功效】健脾益腎

【主治】治老年氣血衰少,倦怠乏力,能養氣益腎,制火導水,使機關利而脾土健。

11、一陽一春白雪糕(《壽世保元》)

【成分】白茯苓、淮山藥、芡實仁、蓮肉、陳倉米、糯米、白砂糖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年老之人元氣不足,脾胃虛衰。

12、神仙巨勝子丸(《奇效良方》)

【成分】巨勝子、生地、熟地、何首烏、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棗仁、破故紙炒、柏子仁、覆盆子、芡實、廣木香、蓮花一蕊、巴戟天去心、肉蓯蓉、牛膝、天門冬、韭子官桂、人參、茯苓、楮實子、天雄、蓮肉、川續斷、山藥、白蜜或大棗

【功效】滋腎填一精一,一溫一補腎一陽一。

原書云:「安魂定魄,延長壽命,添髓駐一精一,補虛益氣,壯筋骨,潤肌膚」,「耳聾復聰,眼昏再明。

服一月元髒強盛;六十日發白變黑;一百日容顏改變,目明可黑處穿針,冬月單衣不寒」。

【主治】腎一陰一陽一虛衰,腰痛腿軟,畏寒肢冷,尿頻便溏。

13、還少丸(《奇妙良方》)

【成分】山藥、牛膝、遠志去心、山萸肉、楮實、五味子、巴戟天、石菖蒲、肉蓯蓉杜仲、舶茴香、枸杞子、熟地、白蜜、大棗

【功效】補益腎氣

【主治】可大補真氣虛損,肌體瘦,目暗耳鳴,氣血凝滯,脾胃怯弱,飲食無味等。

14、雙芝丸(《奇效良方》)

【成分】熟地、石斛、肉蓯蓉、菟絲子、牛膝、黃芪、沉香、杜仲、五味子、薏苡仁麝香、鹿角霜、白茯苓、天麻、干山藥、覆盆子、人參、木瓜、秦艽、白蜜

【功效】添一精一補髓,調和臟腑。

原書云:「治諸虛,補一精一氣,填骨髓,壯筋骨,助五臟,調六腑,久服駐顏不老」。

【主治】年高體弱,腰膝痠軟,一陽一虛畏寒。

15、延生護寶丹(《奇效良方》)

【成分】菟絲子、肉蓯蓉、晚蠶蛾、家韭子、棗、一胡一蘆巴、蓮實、桑螵蛸、蛇一床一子白龍骨、於蓮花一蕊、一乳一香、鹿茸、丁香、木香、麝香、蕎麥面

【功效】一溫一補腎一陽一。

原書云:「補元氣,壯筋骨,固一精一健一陽一,通和血脈,潤澤肌膚,延年益壽」。

【主治】腎虛一陽一萎,滑一精一早一洩,夜尿頻多,腰背痠痛。

16、二一精一丸(《聖濟總錄》)

【成分】黃一精一、枸杞子、白蜜

【功效】滋一陰一補腎。

原書云:「常服助氣益一精一,補填丹田,活血駐顏,長生不老」。

【主治】老年人虛一陰一不足,頭暈耳鳴,口舌乾燥。

17、益壽地仙丸(《聖濟總錄》)

【成分】甘菊、枸杞、巴戟天、肉蓯蓉、白蜜(春秋枸杞、菊花加一倍,冬夏蓯蓉、巴戟

加一倍)

【功效】補腎清肝。

原書云:「久服清頭目,補益丹田,駐顏潤發」。

【主治】老年人腎虛,目花耳鳴,大便秘結。

18、仙茅丸(《聖濟總錄》)

【成分】仙茅、羌活、白朮、狗脊、防風、白茯苓、薑黃、菖蒲、白牽牛、威靈仙何首烏、蒼朮、白蜜

【功效】散風通絡,補腎健脾。

原書云:「治風順氣,調利三焦,明耳目,益真元,壯筋骨,駐顏色,保生延年」。

【主治】年老體弱,脾腎虛弱,腰膝痠痛。

19、枸杞子丸(《聖濟總錄》)

【成分】枸杞子、菊花、肉蓯蓉、遠志、山萸肉、柏子仁、人參、白茯苓、肉桂、黃芪、牛膝、生地黃

【功效】補腎養心。

原書云:「平補心腎,延年駐顏。」

【主治】老年人腎虛腿軟,夜寐不佳。

20、蓯蓉丸(《聖濟總錄》)

【成分】肉蓯蓉、山萸肉、五味子、菟絲子、赤石脂、白茯苓、澤瀉、熟干地黃、山茱萸、巴戟天、覆盆子、石斛

【功效】補腎和胃。

原書云:「治腎臟虛損,補真藏氣,去丹田風冷,調順一陰一陽一,和胃氣,進飲食,卻老」。

【主治】老年脾腎虛弱,食慾不振,二便不調。

21、補骨脂丸(《聖濟總錄》)

【成分】補骨脂、白蜜、一胡一桃肉

【功效】一溫一潤補腎。

原書云:「暖下元,補筋骨,久服令人強健,悅澤顏色」,《奇效良方》云:「久服延年益氣」。

【主治】老年腎虛,腰膝痠痛。

原書云:「治因感濕一陽一氣衰絕」。

22、養血返一精一丸(《集驗方》)

【成分】補骨脂、白茯苓、沒藥

【功效】補腎活血《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記載:「昔有人服此,至老不衰;蓋破故紙補腎。

茯苓補心,沒藥養血,三者既壯,自然身安」。

【主治】腎氣不足,氣血瘀滯。

23、延齡固本丹(《萬病回春》)

【成分】菟絲子、、肉蓯蓉、、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熟地黃、、山藥、、牛膝、、杜仲巴戟、、枸杞、、山萸肉、、人參、、白茯苓、、五味子、、木香、、柏子仁、、覆盆子、、車前子、、地骨皮石菖蒲、、川椒、、遠志肉、、澤瀉

【功效】益腎壯一陽一

【主治】諸虛百損,中年一陽一事不一舉,未至五十鬚髮先白。

24、不老丸(《壽親養老新書》)

【成分】人參、川牛膝、當歸、菟絲子、巴戟天、杜仲、生地、熱地、柏子仁、石菖蒲、枸杞子、地骨皮、白蜜

【功效】補腎充元,益氣安神。

《奇效良方》名神仙不老丸。

並云:「此方非特烏髭發,大能安養榮衛,補益五臟,和調六腑,滋充百脈,潤澤三焦,活血助氣,添一精一實體」。

【主治】老年頭昏頭痛,煩躁不安,一精一神疲憊,倦怠乏力。

25、全鹿丸(《景岳全書》)

【成分】鹿用膠、、青一毛一鹿茸、、鹿腎、、鮮鹿肉、鹿尾、熟地、黃芪、人參、當歸、生地肉蓯蓉、補骨脂、巴戟天、鎖一陽一、杜仲、菟絲子、山藥、五味子、秋石、茯苓、續斷、葫蘆巴、甘草、覆盆子、於術、川芎、橘皮、楮實子、川椒、小茴香、沉香、大青鹽

【功效】固一精一益氣,滋補強壯。

原書云:「此藥能補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功效不盡述。

人制一料服之,可以延壽一紀」

【主治】老年體衰。

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無力,形寒肢冷,小溲餘瀝。

26、斑龍丸(《醫學正傳》)

【成分】白茯苓、補骨脂、鹿角膠、鹿角霜、菟絲子、熟地黃

【功效】補腎氣,滋腎一陰一。

原書云:「老人虛人常服,延年益壽」。

【主拍】老年人腎一陰一腎一陽一俱虛,腰痠、一陽一萎、難寐。

27、龜齡集(《集驗良方》)

【成分】鹿茸、穿山甲、石燕子、小雀腦、海馬、紫梢花、旱蓮草、當歸、槐角子枸杞子、杜仲、肉蓯蓉、鎖一陽一、牛膝、補骨脂、茯苓、熟地、生地、菊花等三十三種。

【功效】一溫一腎助一陽一,補益氣血。

【主治】一陽一萎遺一精一,頭昏眼花,步履維艱,腰腿痠軟,神倦乏力等。

28、大造丸(《紅爐點雪》)

【成分】紫河車、黃柏、杜仲、牛膝、生地黃、砂仁、白茯苓、天門冬、麥門冬、人參

【功效】滋一陰一補腎。

【主治】治虛損癆瘵,神志失守,內熱水虧。

男子遺一精一,女子帶下。

又能烏須黑髮,聰耳明目。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養生學
第一講 緒論 01、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第一講 緒論 02、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第一講 緒論 03、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第一講 緒論 04、學習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1、上古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2、先秦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4、宋元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5、明清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6、近代與現代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1、生命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2、天年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3、衰老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4、天人相應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5、形神合一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7、協調平衡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8、正氣為本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1、協調臟腑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2、暢通經絡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3、清靜養神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4、節欲葆精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5、調息養氣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6、綜合調養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7、持之以恆第五講 精神養生 01、情志變化第五講 精神養生 02、調神養生法第五講 精神養生 03、調攝情緒法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1、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2、自然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3、居住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4、室內環境與健康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1、起居有常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2、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3、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二節 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三節 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4、排便保健法第八講 睡眠養生 01、睡眠的生理第八講 睡眠養生 02、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第八講 睡眠養生 03、睡眠的方位與姿勢第八講 睡眠養生 04、睡眠與臥具第八講 睡眠養生 05、睡眠環境與宜忌第八講 睡眠養生 06、失眠的預防第九講 飲食養生 01、飲食養生的作用第九講 飲食養生 02、飲食調養的原則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第九講 飲食養生 04、食後養生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1.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2、房事的生理作用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3、節制房事的意義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4、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5、強腎保健功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6、房事禁忌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一節 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二節 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三節 氣功保健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五節 太極拳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六節 八段錦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七節 易筋經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一節 娛樂養生的意義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一節 浴身保健的分類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二節 冷水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三節 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四節 蒸氣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五節 礦泉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六節 藥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二節 針刺保健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三節 保健灸法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一節 藥物養生的機理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二節 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三節 益壽延年中藥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四節 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一節 胎孕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二節 少兒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三節 青少年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四節 中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五節 老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六節 婦女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七節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八節 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一節 體質學說與養生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三節 不良體質的養生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一節 口腔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二節 顏面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三節 頭髮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四節 眼睛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五節 耳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六節 鼻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七節 四肢、手足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八節 胸背腰腹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九節 五臟保健法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一節 因時養生的原則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二節 春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三節 夏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四節 秋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五節 冬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六節 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一節 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二節 山區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三節 平原和盆地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四節 海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