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廬叢話》一:舉止安詳,攸關福澤。常熟翁文端未達時,家貧鄉居,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眉廬叢話》一

眉廬叢話

第卷

舉止安詳,攸關福澤。

常熟翁文端未達時,家貧鄉居,偶與二三父老為葉子戲,適雨著釘鞋,竟夕坐博。

驗其履印,曾不移。

南皮張文襄督江 鄂日,士有呈贈詩文者,當時未即閱看。

俟其人來謁,寒暄畢,輒命侍者取出,即於座間從容展誦,自首至末,字不遺。

遇有佳處,獎許;稍涉稱頌,必致謙詞。

雖文系長篇、詩至百韻亦然。

閱畢,仍交 侍者,並諭以存貯某處毋忽。

即此二事征之,如文端者,所謂安也;如文襄者,所謂詳也。

二公皆富貴壽考,極遇合之隆,是其驗也。

以翎枝為冠飾,自明時已有之。

江 彬等承日紅笠之上,植靛染天鵝翎為貴飾,貴者三翎,次二翎。

兵部尚書王瓊得賜翎,自謂殊遇。

是翎之名始於明,但植立於笠上,與曳於冠後者,其式異耳。

道光朝,曹太傅當國,陶文毅督兩江 ,兼鹽政。

時以商人藉引販私,國課日虧,私銷日暢,至有根窩之名,謀盡去之,而太傅世業鹺,根窩殊伙,文毅又出太傅門下,投鼠之忌,甚費躊躇。

因先奉書取進止,太傅覆書,略曰:「苟利於國,決計行之,無以寒家為念,世寧有餓死宰相乎?」

文毅遂奏請改章,盡革前弊,其廉澹有足多者。

惟其生平薦歷要津,以恭謹為宗旨,深惡後生躁妄之風。

門生後輩,有入諫垣者,往見,輒誡之曰:「毋多言,豪意興。」

由是西台務循默守位,浸成風氣矣。

晚年恩禮益隆,身名俱泰。

門生某請其故,曹曰:「無他,但多磕頭,少開口耳。」

道、鹹以還,仕途波靡,風骨銷沉,濫觴於此。

有無名氏賦《剪梅》詞云:「仕途鑽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豐。

莫談時事逞英雄,味圓融,味謙恭。

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

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

其二云:「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

大家襄贊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

無災無難到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

流芳身後更無窮,不謚文忠,便謚文恭。」

損剛益柔,每下愈況,孰為之前,未始非太傅盛德之累矣。

牛奇章鎮維揚,每冬,令街卒衛杜書記夜遊,報帖盈篋。

尚書靈巖畢公撫陝,孫淵如居幕府。

淵如好治游,節署地嚴,漏三商必下鍵,公自督視之。

淵如則夜逾垣出,翌晨歸,以為常。

或詗以告公,弗問也。

二公相距千餘年,晚節蹉跎,後先轍,論者惜之。

然其雅意憐才,則固有未容湮沒者。

道州何猿叟書名重海內,達官殷賈繼重金求之,弗可得。

日,之永州,訪楊息柯。

距城數里,忽饑疲,因憩食村店。

食已,主人索值,時資裝已先入城,乏腰纏,無以應。

請作書為償,主人弗許。

竟典衣而後行。

息柯聞之,笑曰:「何先生法書,亦有時不博飽耶?」

清之初年,洪文襄以勝朝魁碩,翊贊新猷,幕府超◇,極時之選。

泊薨於位,行述之作,諸名士各殫所長,於其仕明、仕清,前後勳績,鹹能稱述爛然,惟於中間去故就新,措詞極難得體。

商略再三,莫衷是。

爰醵重金為濡潤,募有能圓其說者。

某名士落拓京師,聞之,褒然往,約字直金百,先索金而後秉筆。

略云:「歲甲申,聞賊陷京師,烈皇帝殉國。

北庭徇平西王之請,爰舉義旗,入關破賊,元兇授首。

公於是投袂而起曰:「殺吾君者吾仇也,誅吾仇者吾君也。」

下即接敘是年拜某官之命云云。

諸名士為之擱筆,稿遂定。

按:《公羊.昭公三十年傳》曰:「顏夫人者,嫗盈女也,國色也,其言曰:『有能為我殺殺顏者,吾為其妻。

』叔術為之殺殺顏者,而以為妻。」

是某之說之所本也。

宋陳藏,名郁,字仲文,所著《話腴》,醇雅可誦,中有則云:「今言命者有曰:『丑為破田,戌為負戈,丙丁為平頭,辛卯、甲申為懸針。

』嘗以滕強恕命考之丙戌、丙申,丙戌、丙申,平頭矣,官至侍從而無子;以金輝命考之甲午、辛卯,甲午、辛卯,懸針矣,故初為海寇,三遭決配,後為都統制,贈武義大夫。」

按:「子平《家言》以五行生剋決人生休咎,未聞以字形為說者。

此說絕新,亟記之。

杜鵑,名杜宇,名子規,名謝豹。

自唐已後,多入詩詞,曰啼血,曰勸春歸,曰紅鵑、綠鵑,與紫燕、黃鸝並用,殆禽類中之絕韻絕怨者也。

乃宋車若水云:「杜鵑,鷂屬,梟之徒也。

飛入鳥巢,鳥見而去。

因生子於其巢。

鳥歸,不知是別子也,遂為育之。

既長乃欲◇敢母。」

誠如所云,詎非甚不宜稱耶,抑同名而異物耶?

《石林燕語》云:「及第必有賜詩,惟莫儔榜不賜。

政和末,御史李彥章言,士大夫多作詩,有害經術,詔送敕局立法。

何丞相執中為提舉官,遂定命官習 詩賦杖百,故是榜官家不賜詩而賜箴。

未幾,知樞密院吳居厚,喜雪御筵進詩,稱口號。

是後上聖作屢出,士大夫亦不復守禁。

或問何立法之意,何無以對,乃曰:『非謂今詩,乃舊科場詩耳。

』」作詩獲罪,乃至於杖,誠事之絕可笑者。

梁吳均《吳城賦》:「不見春荷夏槿,惟聞秋蟬冬蝶。」

荷非春花,未知叔庠何所本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眉廬叢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