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鱄設諸刺吳王僚(昭公二十七年):【原文】吳子欲因楚喪而伐之1,使公子掩余、公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左傳》鱄設諸刺吳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左傳

鱄設諸刺吳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刺客的賭一博遊戲

【原文】

吳子欲因楚喪而伐之1,使公子掩余、公子燭庸帥師圍潛2,使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3,遂聘於晉,以觀諸侯。

......吳公子光曰:「此時也,弗可失也。」

告設諸曰:「上國有言曰;『不索。

何獲?』 我,王嗣也4,吾欲求之。

事若克,季子雖至,不吾廢也。」

告設諸曰:「王可弒也。

母老、子弱5,是無著我何?」

光曰:「我,爾 身也(6)。」

夏四月,光伏甲於堀室而享王(7)。

王使甲坐於道,及其門。

門、 階、戶、席,皆王親也(8),夾之以鈹(9)。

羞者獻體改服於門外(10),執 羞者坐行而入(11)。

執鈹者夾承之,及體(12),以相授也。

光偽足疾,人於堀室。

設諸置劍於魚中以進,一抽一劍刺王,鈹交於胸(13),遂弒王。

闔廬以其子為卿(14)。

【註釋】

1吳子:吳王僚。

因;乘機。

楚喪:指楚平王之死。

2公子掩余、公子燭庸:吳王僚的同母兄弟。

潛;楚國地名,在今安徽霍山縣東北。

3 延州來季子:即吳公子季札。

上國:指中原各國。

4王嗣;王位的繼承 人。

5弱:幼校(6)身:自己。

(7)崛(ku)室:地下室。

享;宴請。

(8)王親:國君的親兵。

(9)鈹(pi):用刀鞘裝的劍。

(10)羞者: 進獻食品的人。

獻體:脫一光衣服。

(11)坐行:用雙膝著地而行。

(12)及體。

意思是劍尖挨著了身一體。

(13)鈹交於胸:劍從兩旁交*刺進胸部。

(14)闔廬:即公子光。

【譯文】

吳王僚想乘楚國有喪事的機會去攻打它,他派公子掩余和公子燭庸率軍隊包圍潛邑,」又派季札去訪問中原各國,接著又去晉國訪問,以觀察各諸侯的態度……吳國的公子光說:「這正是時機,不要錯過了。」

他告訴設諸說:「中原各國說過這樣的話:『不去索取,哪裡能得到?』我是王位的繼承人,我想得到王位。

如果事情成功了,季札即使來了,也不能廢除我。」

設諸說:「君王是可以殺掉的。

但我母親老了,兒子還年幼,我該怎麼辦才好 呢?」

公子光說。

「我就是你自己埃」

夏天四月份,公子光在地下室裡埋伏下武士,同時宴請吳王僚,吳王僚派武士坐在道路兩旁,。

一直到大門口。

門口、台階、裡門和坐席上全是吳王僚的親兵,都拿著劍在吳王兩旁護衛。

進獻 食物的人在門外脫一光衣服,改穿別的服裝,再跪著膝行進去。

拿劍的人在兩邊用劍夾一著獻食物的人,劍尖一直挨著獻食者的身一體, 然後把食物遞給端的人送上去。

公子光假裝腳有病,進入地下室。

設諸把短劍放進魚肚子裡端了進來,他一抽一出劍來刺殺吳王僚, 兩邊吳王親兵的劍同時交*刺進了設諸的胸中,就這樣刺殺了 吳王僚。

接替的吳王闔廬封設諸的兒子做了卿。

【讀解】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由產生弒君念頭,到刺殺成功,一切都發展得那麼快,出人意料,乾淨利落,如同足球場上的單刀赴會。

在那個時代,弒君是目無王法的彌天大罪,後果自不必說。

敢於產生這樣的念頭,可以說是膽大包天。

不過,這在宮廷之中是家常便飯,政變隨時都可能發生,什麼王法不王法,規矩呀,禮丁呀等等,全是針對外人和百姓的,宮廷內部的皇親國戚,全不把它們放在眼裡,為了爭權奪利,什麼都可以做出來。

宮廷之外的平民百姓把宮廷內的一切都看得那麼神聖和神秘,其實遠不是 如此。

設諸算是運氣好,雖然自己也成了刀下鬼,到底還是讓陰謀得逞了,成功了,成功後坐上了王位的人,又會像前任一樣,做出對祖先、神明恭敬的樣子,板著面孔教訓平民百姓,照樣徵收賦稅、派遣勞役。

權力的更迭,多數時候對平民百姓沒有什麼意義,百姓的生存狀況多半不會有多大改善,僅僅是宮廷內部一些人因 此發達了,一些人因此遭殃了。

不過,有時候宮廷權力的更迭,也可能對歷史進程產生影響。

比如,倘若荊柯刺秦成功了,歷史就將改寫。

鴻門宴上,如果劉邦真被殺了,歷史將是另一種樣子。

歷史中充滿了各種偶然因素,很多偶然因素都可能改變歷史進程,甚至產生深遠影響。

可以找到的例證太多了,它們表明,歷史發展並非直線式的,也並非每個歷史轉折都是必然的,可以預料的。

人生也是如此。

暗殺政敵本身是一種冒險,一場賭一博,其中也充滿了偶然一性一,決定勝負往往在一剎那,在一些小小的細節之上。

倘若設諸動作慢一點,公子光將是另一種下場;但他勝了, 勝者為王,命運出現了轉折,上天把天平倒向了他一邊。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左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