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演義》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迭該管牧放羊只;古出沽兒修造車輛;朵歹管理家內人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史演義》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

元史演義

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

卻說帖木真為部長後,招攜懷遠,舉賢任能,命汪古兒、雪亦客禿、合答安答勒都兒三人司膳;元重內膳之選,非篤敬素著者不得為之,語見《元史·石抹明裡傳》。

迭該管牧放羊只;古出沽兒修造車輛;朵歹管理家內人口;忽必來、赤勒古台、脫忽剌溫同弟合撤兒帶刀;合勒剌歹同弟別勒古台馭馬;阿兒該、塔該、速客該、察兀兒罕主應對;速別額台勇士掌兵戎;又因博爾術為患難初交,始終相倚,特擢為帳下總管。

處置已畢,遂遣答該、速客該往見汪罕,合撤兒阿兒該、察兀爾罕往見札木合。

及兩處回報,汪罕卻沒甚異言,不過要帖木真休忘前誼。

獨札木合語帶蹊蹺,尚記著中道分離的嫌隙。

帖木真道:「由他罷,我總不首去敗盟。

倘他來尋我起釁,我也不便讓他,但教大家先自防著,隨機應變方好哩。」

預備不虞,實是要訣。

大眾應命,各自振刷一精一神,繕車馬,搜卒乘,預防不測。

果然不出兩年,撒阿里地方,為了奪馬啟釁,傷著兩邊和誼,竟闖出一場大戰禍來。

筆大如椽。

原來撒阿里地以薩裡河得名,在蔑裡吉部西南境,舊為忽都剌哈汗長子拙赤所居。

忽都剌哈汗為也速該之叔,則其長子拙赤,應即為帖木真之叔父行。

他嘗令部眾牧馬野外,忽來了別部歹人,將他馬奪去數匹,部眾不敢抵敵,前去報知拙赤。

拙赤憤甚,忙出帳外,也不及跨馬,竟獨自一人,持著弓箭,追趕前去。

胡兒大都有膽。

自朝至暮,行了數十里,天已傍晚,方見有數人牽馬前來,那馬正是自己的牧群。

因念眾寡不敵,靜悄悄的跟著後面,等到日色昏黑,他卻搶上一步,彎弓搭箭,把為首的射倒。

驀然間大喊一聲,山谷震應,那邊的伴當,不知有若干追人,霎時四散。

拙赤將馬趕回。

拙赤頗能。

看官,你道射倒的乃是何人!便是札木合弟禿台察兒。

札木合聞報,不禁悲憤道:「帖木真背恩負義,我已思除滅了他。

今他的族眾,又射殺我阿弟,此仇不報,算甚麼人!」隨即四處遣使,約了塔塔兒部、泰赤烏部,及鄰近各部落,共十三部,塔塔兒、泰赤烏兩部為帖木真世仇,所以特書。

合兵三萬,殺奔至桑沽兒河來。

帖木真尚未聞知,虧得乞剌思種人孛徒,先已來歸。

他父捏坤,聞著札木合出兵消息,忙遣木勒客脫、塔黑兩人,由僻徑奔報帖木真。

帖木真正在古連勒古山遊獵,古連勒古山,即桑沽兒河所出。

得這警報,連忙糾集部眾,把所有的親族故舊,侍從僕役,統行征發,共得了三萬人,分作十三翼。

以三萬人對三萬人,以十三翼敵十三部,這是開卷以後第一次大戰。

連老母訶額侖,也著了戎服,跨著駿馬,偕帖木真起行。

老英雌,又出風頭。

到了巴勒朱思的曠野,遙見敵軍已逾嶺前來,如電掣雷奔一般,瞬息可至。

帖木真忙飭各軍紮住陣腳,嚴防衝突。

說時遲,那時快,這邊的部眾,方才立住,那邊的敵軍,已是趨到。

兩邊倉猝交綏,憑你帖木真甚麼能耐,抵不住那銳氣勃張,蠻觸敢死的敵人。

帖木真知事不妙,且戰且退,不意敵人緊緊隨著,你退我進,直一逼一至斡難河畔。

帖木真各軍,馳入一山谷中,由博爾術斷後,堵住咳口,方得休兵。

當下檢點部眾,傷亡的恰也不少,幸退兵尚有秩序,不致紛散。

帖木真怏怏不樂,還是博爾術獻議道:「敵人此來,氣焰方盛,利在速戰,我軍只好暫讓一陣,休與角逐,待他師老力衰,各懷退志,那時我軍一齊掩殺,定獲全勝!」不愧為四傑之一。

帖木真依了他計,便集眾固守,相戒妄動。

札木合數次來爭,都被博爾術選著箭手,一一射退。

凡胡俗行兵,不帶糧餉,專靠著沿途擄掠,或獵些飛禽走獸,充做軍食。

此時札木合所率各部,無從搶奪,軍士未免飢餓,遂四處去覓野物,整日裡不在營中。

博爾術登高瞭望,只見敵軍相率遊獵,東一隊,西一群,勢如散沙,隨即入帳稟帖木真道:「敵人已懈散了,我等正好乘此掩擊哩。」

帖木真遂命各翼備好戰具,一律殺出。

這時札木合正在帳中,遙聽得胡哨一聲,忙出帳探視,只見偵騎來報道:「帖木真來了!」先聲奪人。

札木合急號令軍士,速出抵禦,怎奈部下多四出獵獸,一時不及歸來。

那帖木真的大軍,已如秋日的大潮,洶湧澎湃,滾入營來,弄得札木合心慌意亂,手足無措,余十二部中的頭目,也不知所為。

朵兒班部、散只兀部、哈答斤部,先自奔潰,就是札木合的部眾,也被他搖動,竄去一半。

看官,你想此時的札木合,還能支持得住麼?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忙揀了一匹好馬,從帳後逃去。

札木合一逃,全軍無主,還有哪個向前抵當!霎時間雲散風一流,只剩了一座空帳。

帖木真部下十三翼軍,已養足全力,銳不可當,將敵帳推倒後,盡力追趕,碰著一個殺一個,打倒一個捆一個,那札木合帶來的十三部眾,抱頭鼠竄,只恨爹一娘一生了腳短,逃生不及,白白的送了一性一命!趣語!

帖木真趕了三十里,方鳴金收軍。

大眾統來報功,除首級數千顆外,還有俘虜數千名。

帖木真圓著眼道:「這等罪犯,一刀兩段,還是給他便宜,快去拿鼎鑊來,烹殺了他!」他部下的士兵奉了這命,竟去取出七十隻大鍋,先將獸油煮沸,然後把俘虜洗剝,一一擲入,可憐這種俘虜,隨鍋旋轉,不到一刻,便似那油炸的羊兒羔兒!踞羊是宰後就烹,人非禽一獸,乃活遭烹殺,胡兒殘忍,可見一斑。

大眾還拍手稱快。

俘虜烹畢,都唱著凱歌,同返故帳。

於是威聲大振,附近的兀魯特、布魯特兩族,亦來投誠。

一日,帖木真率領侍從,至西北出獵,遇泰赤烏部下的朱裡耶人。

侍從語帖木真道:「這是咱們的仇人,請主子出令,捕他一個淨荊」帖木真道:「他既不來加害咱們,咱們去捕他做甚?」

朱裡耶人初頗疑懼,嗣見帖木真無心害他,也到圍場旁參觀。

帖木真問道:「你等在此做甚麼?」

朱裡耶人道:「泰赤烏部嘗虐一待我等,我等流離困苦,所以到此。」

帖木真問有糧食否?答雲不足。

及問有營帳否?答雲沒有。

帖木真道:「你等既無營帳,不妨與我同宿,明日獵得野物,我願分給與你。」

朱裡耶人歡躍應命。

帖木真果踐前言,且教侍從好生看待,不得有違。

於是朱裡耶人非常感激,都說泰赤烏無道,惟帖木真衣人以己衣,乘人以己馬,真是一個大度的主子,不如棄了泰赤烏,往投帖木真為是。

這語傳入泰赤烏部,赤老溫先聞風來歸。

帖木真感念舊誼,應第三回。

待他與博爾術相似。

還有勇士哲別,素稱善射,當巴勒朱思開戰時,曾為泰赤烏部酋布答效力,射斃帖木真的戰馬,至是亦因赤老溫為先容,投入帖木真帳下。

哲別亦元朝名將,故特表明。

帖木真不念前嫌,推誠相與。

齊桓公用管仲,唐太宗用魏征同是此意。

此後鄰近的小部落,多挈了妻孥,投奔帖木真。

帖木真很是喜慰,便命在斡難河畔,開筵慶賀。

先是巴勒朱思開仗,帖木真的從兄弟薛撤別吉,亦從戰有功。

薛撤別吉有兩母,大母名忽兒真,次母名也別該,帖木真俱邀他與宴,伴著那母親訶額侖。

司膳官失乞兒,於訶額侖前奉酒畢,次至也別該前行酒,又次至忽兒真,但覺得撲剌一聲,失乞兒面上,已著了一掌。

失乞兒莫名其妙,只見忽兒真投著袂道:「你為何不先至我處行酒,卻諂奉那小一娘一子?」

真是妒婦的口角。

失乞兒大哭而出,訶額侖嘿然無言,帖木真從旁解勸,才算終席。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薛撤別吉的侍役,從帳外私盜馬韁,別勒古台見了,把他拿祝忽斜刺裡閃出一人,拔劍砍來,別勒古台連忙躲讓,那右肩已被斫著,鮮血直流,便忍痛問那人道:「你是何人?」

那人道:「我叫播裡,為薛撤別吉掌馬。」

別勒古台的左右,聞了這語,都嚷道:「如此無禮,快殺了他!」別勒古台攔住道:「我傷未甚,不可由我開釁;我且去通知薛撤別吉,教他辨明曲直。」

言未已,薛撤別吉已出來了。

別勒古台正思表明,他卻不分皂白,大聲喝道:「你何故欺我僕從?」

說得別勒古台氣憤填胸,便去折著一截樹枝,來與薛撤別吉決鬥。

薛撤別吉也不肯稍讓,拾著一條木棍,抵敵別勒古台。

酣鬥了好一歇,薛撤別吉敗下了,奪路而去。

別勒古台走入帳中,又聞忽兒真掌撻司廚,便阻住忽兒真,不容他回去。

正爭論間,忽有探馬入報,金主遣丞相完顏襄,去攻塔塔兒部。

帖木真道:「塔塔兒害我祖父,大仇未報,如今正好趁這機會,前去夾攻。」

正說著,薛撤別吉遣人議和,並迎忽兒真。

帖木真語來使道:「薛撤別吉既自知罪,還有何說?他母便偕你同回。

你去與薛撤別吉說明,我擬攻塔塔兒部,叫他率兵來會,不得誤期!」使者奉命,偕忽兒真去訖。

帖木真待至六日,薛撤別吉杳無音信,便自率軍前往。

至浯勒札河,與金兵前後夾攻,破了塔塔兒部營帳,擊斃部酋摩勤蘇裡徒。

金丞相完顏襄嚷著道:「塔塔兒無故叛我,所以率兵北征。

今幸得汝相助,擊死叛酋。

我當奏聞我主,授你為招討官。

你此後當為我邦效力!」帖木真應著,金丞相自回去了。

帖木真復入塔塔兒帳中,搜得一個嬰兒,乘著銀搖車,裹一著金繡被,便將他牽來。

見他頭角崢嶸,命為第三個養子,取名失吉忽禿忽。

《元史》作忽都忽。

隨即凱旋。

不期薛撤別吉潛兵來襲,把那最後的老弱殘兵,殺了十名,奪了五十人的衣服馬匹,揚長去了。

帖木真聞報,大怒道:「前日薛撤別吉在斡難河畔與宴,他的母將我廚子打了;又將別勒古台的肩甲斫破了,我為他是同族,格外原諒,與他修和,叫他前來合攻塔塔兒仇人。

他不來倒也罷了,反將我老小部卒,殺的殺,擄的擄,真正豈有此理!」遂帶著軍馬,越過沙漠,到客魯倫河上游,攻入薛撤別吉帳中。

薛撤別吉已挈眷屬逃去,只擄了他的部眾,收兵而回。

越數月,帖木真餘怒未息,又率兵往討,追薛撤別吉至迭列禿口,把他擒住,親數罪狀,推出斬首,並殺其弟泰出勒;惟赦他家屬;又見他子博爾忽,《秘史》作孛羅兀勒。

少年英邁,取為養子,後以善戰著名。

亦四傑之一。

歸途遇著札剌赤兒種人,名叫古溫豁阿,《元史》作孔溫窟哇。

引著數子來歸。

有一子名木華黎,《秘史》作木合黎,《源流》作摩和賚,《通鑒輯覽》作穆呼哩,亦為四傑之一。

智勇過人,嗣經帖木真一寵一任,與博爾術、赤老溫等一般優待。

這且慢表。

且說札木合自敗退後,憤悶異常,日思糾合鄰部,再與帖木真決一雌雄。

聞西南乃蠻部土壤遼闊,獨霸一方,遂去納幣通好,願約攻帖木真。

乃蠻部在天山附近,部長名太亦布哈,《通鑒輯覽》作迪延汗。

曾受金封爵,稱為大王。

胡俗呼大王為汗,因連類稱他為大王汗,蒙人以訛傳訛,竟叫他作太一陽一汗。

太一陽一汗有弟,名古出古敦,與兄交惡,分部而治,自稱不亦魯黑汗。

會札木合使至,太一陽一汗猶遲疑未決,不亦魯黑汗願發兵相助,出師至乞濕勒巴失海子。

海子亦稱淖爾,為蒙古語,猶華人之言湖也。

帖木真聞報,用了先發制人的計策,邀集汪罕部落,從間道出襲不亦魯黑汗,不亦魯黑倉猝無備,全軍潰散。

帖木真等得勝告歸。

那時哈答斤部、散只兀部、朵魯班部、弘吉剌部聞帖木真強盛,統懷恐懼,大會於阿雷泉,殺了一牛一羊一馬,祭告天地,歃血為誓,結了攻守同盟的密約。

札木合乘機聯絡,遂由各部公議,推札木合為古兒汗。

還有泰赤烏蔑裡吉兩部酋,以及乃蠻部不亦魯黑汗,也思報怨,來會札木合,就是塔塔兒部余族,另立部長,趁著各部大會,兼程趕到,大眾齊至禿拉河,由札木合作為盟主,與各部酋對天設誓道:「我等齊心協力,共擊帖木真,倘或私洩機謀,及一陰一懷異志,將來如頹土斷木一般!」誓畢,共舉足踏岸,揮刀斫林,作為警戒的榜樣。

是謂庸人自擾。

遂各出軍馬,銜枚夜進,來襲帖木真營帳。

偏偏豁羅剌思種人豁裡歹,與帖木真出自同族,馳往告變。

帖木真連忙戒備,一面遣使約汪罕,令速出師,同擊札木合聯軍。

汪罕脫裡,率兵到客魯倫河,帖木真已勒馬待著,兩下相見,共議軍情。

脫裡道:「敵軍潛來,心懷叵測,須多設哨探方好哩。」

帖木真道:「我已派部下阿勒壇等,去做頭哨了。」

脫裡道:「我也應派人前去。」

當下叫他子鮮昆為前行,帶領部眾一隊,分頭偵探,自與帖木真緩緩前進。

過了一宿,當由阿勒壇來報道:「敵兵前鋒,已到闊奕壇野中了。」

帖木真道:「闊奕壇距此不遠,我軍應否迎戰?」

脫裡道:「鮮昆不知何處去了?如何尚未來報?」

阿勒壇道:「鮮昆麼?聞他已前去迎仗了!」帖木真急著道:「鮮昆輕進,恐遭毒手,我等應快去援他!」脫裡不信阿勒壇,帖木真獨急援鮮昆,後日成敗之機,已伏於此。

於是兩軍疾馳,逕向闊奕壇原野進發。

這時候,札木合的聯軍,已整隊前來。

乃蠻部酋不亦魯黑汗,仗著自己驍勇,充作前鋒統領,你前時如何潰散,此時恰又來當沖。

望見汪罕前隊軍馬,只寥寥數百人,便是鮮昆軍。

不由得笑著道:「這幾個敵兵,不值我一掃!」慢著!正擬遣眾掩擊,忽望見塵頭大起,脫裡、帖木真兩軍,滾滾前來,又不禁變喜為懼,愕然道:「我等想乘他不備,如何他已前知?」

忽喜忽懼,恰肖莽夫情狀。

方疑慮間,札木合後軍已到,不亦魯黑忙去報聞。

札木合道:「無妨!蔑裡吉部酋的兒子忽都,能呼風喚雨,只叫他作起法來,迷住敵軍,我等便可掩殺了!」不亦魯黑汗道:「這是一種巫術,我也粗能行使。」

札木合喜道:「快快行去!」不亦魯黑汗,遂邀同忽都,用了淨水一盆,各從懷中取出石子數枚,大的似雞一卵一,小的似棋子,浸著水中,兩人遂望空禱誦。

不知念著什麼咒語,咕哩咕嚕了好一回,果然那風師雨伯,似聽他驅使,霎時間狂飆大作,天地為昏,滴滴瀝瀝的雨聲也逐漸下來了!訣史籍中,曾有此事,不比那無稽小說,憑空捏造。

小子恰為帖木真等捏一把汗,遂口占一絕云:

禱風祭雨本虛詞,誰料胡巫果有之!

可惜問天天不佑,一番祈禱轉罹危。

畢竟勝負如何?且看下回續表。

----------

札木合兩次興師,俱聯合十餘部,來攻帖木真,此正帖木真興亡之一大關鍵。

第一次迎戰,用博爾術之謀,依險自固,老敵師而後擊之,卒以致勝,是所賴者為人謀。

第二次迎戰,敵人挾術以自鳴,幾若無謀可恃,然觀下回之反風逆雨,而制勝之機,仍在帖木真,是所賴者為天意。

天與之,人歸之,雖欲不興得乎?本回上半段,敘斡難河畔之勝,歸功人謀,故中間插一入各事,所有錄故釋嫌,赦孥恤孤之舉,俱一一載入,以見帖木真之善於用人;下半段敘闊弈壇之戰,得半而止,獨見首不見尾,此是作者蓄筆處,亦即是示奇處。

名家小說,往往有此。

否則,便無氣焰,亦烏足動目耶!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史演義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顏異兒得妻第二回 擁眾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眾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龍送歸佳耦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裡恃力興兵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征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顏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第二十回 勤南略繼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崖山功成一統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致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  乃顏王敗走遭擒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權奸伏法  慎戰守老將驕兵第二十六回 皇孫北返靈璽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第二十七回 得良將北方靖寇  信貪臣南服喪師第二十八回 蠻酋成擒妖婦駢戮 藩王入覲雌後通謀第二十九回 誅奸慝懷寧嗣位  耽酒色嬖倖盈朝第三十回 承兄位誅逐奸邪  重儒臣規行科舉第三十一回 上彈章劾佞無功  信儉言立儲背約第三十二回 爭位弄兵藩王兩敗 挾私報怨善類一空第三十三回 隆孝養迭呈冊寶  洩逆謀立正典刑第三十四回 滿惡貫奸相伏冥誅 進良言直臣邀主眷第三十五回 集黨羽顯行弒逆  扈鑾蹕橫肆姦淫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第三十七回 眾大臣聯銜入奏  老平章嫉俗辭官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壽征  迎藩王入承大統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稱尊頒敕  太平王殺敵建功第四十回 入長城北軍敗潰  援大都爵帥馳歸第四十一回 倒剌沙奉寶出降  泰定後別州安置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時厘降 二使勸進剋日登基第四十三回 中逆謀途次暴崩  得御寶馳回御極第四十四回 懷妒謀毒死故後  立儲君驚遇冤魂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諸將班師  避大內皇兒寄養第四十六回 得新懷舊人面重逢 納後為妃天倫誌異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會議  遵顧命皇侄承宗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權相懷疑  遭冥譴太師病逝第四十九回 履尊擇配後族蒙恩 犯闕稱兵豪宗覆祀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報國大義滅親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兒  用賢相並征名士第五十三回 寵女侍僭加後服  聞母教才罷彈章第五十四回 治黃河石人開眼  聚紅巾群盜揚鑣第五十五回 失軍心河上棄師  逐盜魁徐州告捷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義  董搏霄河北捐軀第五十八回 掃強虜志決身殲  弒故主行兇逞暴第五十九回 阻內禪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誅第六十回 群寇蕩平明祖即位 順帝出走元史告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