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演義》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這掌非少女所擊,乃是這半老佳人,旁擊過來的。當下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史演義》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

元史演義

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

卻說也先鐵木兒欲擁著少女尋一歡,面上忽被擊一掌。

這掌非少女所擊,乃是這半老佳人,旁擊過來的。

當下惱了也先鐵木兒,出外呼婢媼多人,將她母女褫去衣裳,赤條條的繫住一床一上,覆以重衾。

一面煨著爐炭,借御寒氣,一面煮著春酒,狂飲了幾大觶乘著酒興,揭被探嬌,先采老一陰一,後及少一陰一。

朱家母女沒法可施,口中雖是痛詈,奈身一子不得動彈,只好任他一婬一污。

事畢,就覆衾擁臥,呼一呼的睡去了。

令人髮指。

次日起一床一,仍把她母女繫住不放,只令侍媼強給飲食。

到了晚間,依著昨夕的老法兒,復去一奸一婬一兩次。

可憐這朱家母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滿望朱醫設法相救,誰知望眼將穿,毫無音耗。

只見這窮凶極惡的一奸一賊,日夕一婬一嬲,直至三日將盡,方有侍媼進來,令母女穿好衣服,把她梳洗,擁出省門,勒上便輿,由輿夫抬還朱家去了。

看官,試想朱家母女,得邀釋放,不是朱太醫從中運動,哪裡有這般容易。

原來朱太醫聞妻女被留,早知情勢不佳,先至中書省中,挽人設法,一些兒沒有效果,轉身去籲請留守。

留守以新皇繼統,方一寵一任也先鐵木兒,不便在虎頭搔一癢。

況他是隨駕大臣,扈從人員,統歸節制,亦非留守所得越俎劾奏,因此反勸朱太醫得休便休,省得弄巧成拙。

此何事也,乃便休乎!朱太醫焦急萬分,抓頭挖耳的思想,竟沒有頭路可鑽。

哪裡曉得天道禍一婬一,一奸一人數絕,竟來了一個大大的救星,不但拔一出朱太醫妻女,並且將元惡大憝,及一班狐群狗一黨一,盡行伏法!這也是絕大的快事。

好筆仗。

那位救星恰是何人?乃是元朝宗室中一位王一爺,名叫買奴。

一作滿努。

這買奴前曾隨著英宗,自上都扈蹕還京。

至南坡變起,買奴孤掌難鳴,竟奔投晉邸,願效力討逆。

偏晉王急於嗣位,將討逆事暫擱不提,且命他在晉邸中,收拾簡牘等件,自己啟蹕先發。

及新皇帝寓上都,他方趲程到京。

朱太醫曾與相識,忙去謁見,求他憐救妻女。

買奴聞言,不由得怒髮衝冠,指天示朱太醫道:「我誓不與逆賊共戴此天!你回去候著消息,待我入見新帝,總有回報。」

朱太醫拜謝欲去,買奴復道:「一奸一婬一事尚小,弒逆事實大,我為你計,亦不應說及一奸一婬一,且與你面子上,亦過不下去,不如仍從討逆入手,方好一網打盡哩。」

買奴計畫,很是妥當。

朱太醫道:「全憑大力!」於是朱醫歸家,買奴入覲。

經新皇帝慰勞畢,買奴乞屏去左右,以便密陳。

新帝照準,立命侍從退出,買奴遂密啟道:「陛下嗣位,應天順人,奈何命也先鐵木兒作為首相呢?」

新帝道:「他有奉璽的功勞,所以命為右相,」買奴道:「他若可自立為帝,早已黃袍加身了,還肯來奉璽麼?他與一奸一賊鐵失,合謀圖逆,共弒英宗,陛下首宜把他正法,方覺名正言順哩!」新帝默然不答,買奴道:「逆賊等忍弒先皇,豈真願事陛下?他因陛下前鎮漠北,恐聲罪致討,無術自全,所以奉上璽綬,請駕入都。

若權歸他手,陛下轉成傀儡,此後一舉一動,反被逆一黨一所制,他得安享榮利,陛下反蒙惡名,天下後世,將疑陛下為篡國哩!」理正詞醇,真好口才。

新帝愕然道:「朕何嘗有心篡逆?據汝說來,是朕且為彼受過,朕亦不得不急圖討逆了!」買奴道:「前後左右,多是逆賊心腹,陛下既決意討逆,事不宜遲,便在今夕,休使他狗急跳牆!」新帝道:「甚善,勞汝替朕拿斬逆一黨一。」

買奴請即書詔。

新帝即手寫數行,給了買奴,並命遣晉邸衛兵,即夕前拿也先鐵木兒等。

買奴趨出,立即召集衛士,至中書剩此時也先鐵木兒,已有人報知買奴密奏狀,他只道是一奸一婬一事洩,但發放朱醫妻女,勒令歸家,便好消滅證據,洗釋罪惡;且可劾奏買奴誣妄,反坐罪名。

因此將朱家母女一逼一歸後,把酒澆愁,從容自在。

偏偏不由你算,奈何?買奴率著衛士,急馳而入,見他兀坐自斟,便笑著道:「右相在此獨酌麼?何不令朱醫妻女陪飲,格外歡暢哩!」也先鐵木兒起座,佯作驚訝道:「王一爺說甚麼?何來朱醫婦女,休要含血噴人!」買奴道:「朱家事不遑追究,有旨拿你逆賊!」也先鐵木兒道:「我是保主功臣,何賊可言!疽是你思謀逆麼?」

買奴道:「我不暇與你辯論,叫你去見先皇罷!」隨喝令衛士快行動手。

也先鐵木兒尚欲抵拒,怎禁得衛士齊上,把他反翦起來,上了鐐械,牽出省門,一面將完者、鎖南、禿滿等盡行拿到。

也先鐵木兒請入見嗣皇,面陳委曲。

買奴道:「你是先皇的舊臣,應在先皇前自伏,何必再覲新帝!」當下設著御案,上供先皇帝靈牌,令也先鐵木兒等,就案跪著,然後由買奴朗聲宣詔道:

也先鐵木兒、完者、鎖南、秀滿等,合謀弒逆,神人共憤,飭王買奴帶領衛卒,即夕密拿。

該逆等兇惡昭彰,罪在不赦;拿住後,著即斬首以謝天下,毋庸再鞫!

宣詔畢,即將也先鐵木兒等綁出,一聲炮響,劊子手刀隨聲落,統是身首兩分!何苦為惡。

當下奏聞新帝,遂改命宣政院使旭邁傑為中書右丞相,陝西行中書左丞禿魯,及通政院使紐澤,並為御史大夫,速速為御史中丞,並令旭邁傑、紐澤率兵至京師,搜除逆一黨一。

旭邁傑恐鐵失在京,抗命作亂,遂夤夜前進,既到京城,先遣使人報鐵失,暨失禿兒、赤斤鐵木兒、脫火赤、章台等,令他出城迎駕。

鐵失等曾邀封賞,至此不防有詐,便坦然出迎。

旭邁傑、紐澤早已密囑兵士,令他列隊站著。

待鐵失等下騎相見,便命跪聽詔敕。

當由旭邁傑宣詔道:

先皇帝御宇三年,未聞失德,而鐵失、也先鐵木兒等,敢行大逆,竟有南坡之變,駭人聽聞!朕因諸王大臣推戴,嗣登宸極,若非首除一奸一惡,既無以妥先帝之靈,並無以洩天下之憤,為此甫抵上都,即將也先鐵木兒等,聲罪正法。

惟在京逆一黨一,如鐵失輩,尚逍遙法外,特命中書右丞相旭邁傑,御史大夫紐澤,率兵到京,立將鐵失、失禿兒、赤斤鐵木兒、脫火赤、章台等,拿下正法,余如逆一黨一爪牙,亦飭令旭邁傑、紐澤,徹底查拿,毋得瞻徇,應加刑法,候復奏定議。

鐵失等聽著旭邁傑宣詔,開口便抬出先皇帝三字,已是魂魄飛揚;及讀到「拿下正法」四字,越嚇得心驚膽戰,意欲起身逃竄,只見兩邊排著衛士,好似天羅地網一般,插翅難飛。

旭邁傑讀罷詔敕,即叫衛士過來,將鐵失等除去冠帶,命即正法。

霎時間頭都落地,數道靈魂,入阿鼻地獄中去了。

若有地獄,當為此輩特設。

鐵失等既伏誅,旭邁傑即刻進城。

搜拿諸王月魯不花、按梯不花、曲呂不花、孛羅兀魯思不花,及鐵失弟索諾木,一併發交法司,並查得御史台經歷朵兒只班,御史撤兒塔罕、兀都蠻郭、也先忽都等,素依附鐵失,朋比為一奸一,遂並行奏復。

月魯不花等擬賜死,朵兒只班等擬充戍,至復詔到來,俱減罪一等,擬賜死的減為充戍,擬充戍的減為免官。

時中書平章政事張珪,聞得此詔,獨勃然道:「國法上強盜不分首從,發塚傷一屍一者亦死;索諾木嘗從弒逆,親斫丞相拜住右臂,乃反欲保他生命麼?」

遂繕就奏牘,遣陳行在,略稱賬一黨一不宜逭誅,索諾木加刃故相,親與逆謀,乞速付顯戮以快人心等語。

於是新帝准奏,即將索諾木梟首,流月魯不花於雲南,按梯不花於海南,曲呂不花於奴兒干,孛羅及兀魯思不花於海島,朵兒只班等皆褫職為民,一場逆案,總算處置明白,內外肅清。

新帝乃啟駕入京,親御大明殿,受諸王百官朝賀。

禮成,追尊皇考晉王為皇帝,廟號顯宗,皇妣弘吉剌氏為宣懿淑聖皇后。

嗣復上先皇尊謚為睿聖文孝皇帝,廟號英宗。

擬定次年改元,號為泰定元年。

台官復奏言曩時鐵木迭兒專一政,誣殺楊朵兒只、蕭拜注賀伯顏、觀音保、鎖咬兒哈的迷失,杖竄李謙亨成珪,罷免王毅、高昉、張志弼,天下咸知蒙冤,請旨昭雪。

隨即頒詔,命存者召還錄用,死者贈官有差。

旭邁傑又上言逆一黨一作亂,諸王買奴趕赴晉邸,願效死力,且言不除元兇,陛下美名不著,天下後世,無從察知。

聖衷嘉納,屢承獎諭,令臣等考查懿戚,能自拔逆一黨一,為國效忠,莫如買奴一人,應加封賞以示激勸。

因此買奴將賞泰寧縣五千戶,受爵泰寧王。

又頒賞討逆功臣,賜旭邁傑金十錠,銀三十錠,鈔七十錠;倒剌沙為中書左丞相;倒剌沙曾與鐵失密議,理應加罪,胡反得遷擢,其私可知!知樞密院事馬某沙,御史大夫紐澤,宣政院使鎖禿,應加授光祿大夫,各賜金銀鈔有差;追贈故丞相拜住為太師,爵東平王,謚忠獻,稱為清忠一德功臣,授其子答兒麻失裡為宗仁衛親軍都指揮使,賞功錄舊,恤死褒生,泰定初政,人民稱美。

轉瞬間已是元年,小子因新帝歿後,木得立謚,史家亦稱為泰定帝,所以後此稱帝,我亦云然。

上文統稱新帝,與前數帝繼位時名號不同,即是此意。

元夕御殿,朝賀禮儀,悉如舊制,不必贅述。

惟敕諸王各還本部,並召還圖帖睦爾於瓊州,阿木哥於大同。

會浙江行省左丞趙簡,能開經筵,及擇師傅,令太子及諸王大臣子孫受學,泰定帝乃命平章政事張珪,翰林學士承旨忽都兒都魯迷失,學士吳澄,集賢直學士鄧文原,以《帝范》、《資治通鑒》、《大學衍義》、《貞觀政要》等書,指日進講。

一面冊定皇后弘吉剌氏,名叫巴巴罕。

特書其名,一正《元史本紀》誤名為氏之訛,一正後來下嫁燕帖木兒之罪。

並立皇子阿速吉八一作阿蘇奇布。

為皇太子。

冊立之日,天大風雨,四面晦霾,官民頗為驚愕。

已兆不祥。

泰定帝不以為意,復選了兩個麗姝,作為妃嬪,一名必罕,一名速哥答裡,皆出弘吉剌氏,且系一對姊妹花。

父名買住罕,曾封袞王,這且按下慢表。

都為後文埋根。

且說泰定帝即位改元後,有事太廟,忽然廟內神主,失去兩座,一是仁宗神主,一是仁宗後神主。

先是太常博士李好文,曾建議在廟神主,應用木製,不宜金飾,所有金玉祭器,須貯諸別室,免致遺失等語。

無如元代定制,神主概制以金,當時以李博士議論近迂,不足採用,況且宗廟社稷,各有守官,何人敢來盜竊,因此率由舊章,並未改革。

至此竟有神主被盜一事,當令守京各官,派捕緝獲,偏偏追索十日,毫無贓證。

監察御史宋本、趙成慶、李嘉賓等,奏言盜竊太廟神主,由太常守衛不謹,應即議罪。

奏入不報。

是時參知政事馬剌,兼領太常禮儀使,且有陞遷左丞消息。

惱動了平章政事張珪,抗言太常奉守宗祐,責有攸歸,今神主被竊,應待罪而反遷官,賞罰不明,紀綱倒置,上何以謝祖靈,下何以懲盜風,應持以宸斷,嚴核功過,方可報本追遠,黜貪懲邪。

這數語說得詳明痛切,總道泰定帝准詞究辦,不料待了數日,也無批敕,隻馬剌陞遷事,才算打消。

還有武備卿即烈,故太尉不花,受家吏撒梯賄托,強收寡一婦古哈。

古哈系鄭國寶妻,曾為命婦。

國寶死後,遺產頗多,撒梯一陰一加艷羨,且見古哈尚在中年,自己又值喪偶,遂浼人往諷古哈,勸她再醮。

古哈以門閥相沿,頗欲守節,拒絕不從。

偏這撒梯貪財戀色,定欲取她到手,就去請托即烈、不花兩人,硬行出頭,一逼一她改嫁撒梯。

古哈仍不肯允,即烈等騎虎難下,詐稱奉旨令古哈再嫁。

一逼一令再嫁之旨,雖是詐傳,然亦由元代之不尚節烈,致有此弊。

看官!你想古哈是一介孀婦,哪裡抗得過聖旨?只好除了喪服改著艷裝,乘輿至撒梯家,與他成婚。

何不就死,但死節最難,到歡娛時,或亦感念帝德。

撒梯得了古哈,歡一愛一非常,並將她家人畜產,一併取來。

偏台官不肯玉成,竟爾據實陳奏,殊殺風景。

並劾即烈、不花矯旨的罪狀,有旨令刑部訊鞫。

即烈、不花無從圖賴,暗中恰向左丞相倒剌沙處,奉送金銀鈔若干,托他挽回。

果然錢神有靈,可以買命,不消兩日,竟下了一道赦詔,只說是世祖舊臣,加恩貸罪。

又有遼王脫脫,鎮守遼東,乘泰定帝新立,頒詔大赦以前,竟報復私仇,妄殺親王妃主百餘人,佔奪羊馬畜產。

經台官奏請廢徙,亦不見報。

會值山崩地震,雷迅風烈諸災異,泰定帝只令番僧大作佛事,以期禳解。

且令在壽安山寺,集僧諷經,約以三年,自己卻巡幸上都,備駕前去。

於是平章政事張珪,邀集樞密院御史台翰林集賢兩院官,會議時弊,決計諫諍。

適上都亦有詔到來,戒飭百官,並命大都守臣,詳言利病,各官遂公推張珪主稿。

珪正滿懷痛憤,即草就數千言,成了一篇曠前絕後的大奏章,擬親至上都面奏。

大眾見了,無不稱為大手筆,小子有詩詠道:

事君無隱由來久,千古爭傳諫士言;

留得一編遺草在,大元久邈直聲存。

欲知奏疏中如何措詞,待下回覼縷陳明。

泰定帝至上都,從買奴之請,誅也先鐵木兒等,看似鋤凶罰惡,足快人心,實則仍為一己計,欲自免助逆之名,不得不討除逆一黨一。

《春秋》之法在誅心,桃園之弒,史書趙盾,泰定帝雖稍差一間,其心固不可問也。

況倒剌沙亦與逆謀,卒因前時私一寵一,不加其罪,反擢其官;盜神主者得逃法外;一逼一再嫁者且恕罪名;藩王有辜不之問;佛事屢修不之省,種種失政,安知不由倒剌沙輩,從中盅惑平?是回敘述,已將泰定帝之心跡,揭明紙上,史稱其能守祖憲,號稱治平,豈其然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史演義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顏異兒得妻第二回 擁眾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眾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龍送歸佳耦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裡恃力興兵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征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顏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第二十回 勤南略繼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崖山功成一統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致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  乃顏王敗走遭擒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權奸伏法  慎戰守老將驕兵第二十六回 皇孫北返靈璽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第二十七回 得良將北方靖寇  信貪臣南服喪師第二十八回 蠻酋成擒妖婦駢戮 藩王入覲雌後通謀第二十九回 誅奸慝懷寧嗣位  耽酒色嬖倖盈朝第三十回 承兄位誅逐奸邪  重儒臣規行科舉第三十一回 上彈章劾佞無功  信儉言立儲背約第三十二回 爭位弄兵藩王兩敗 挾私報怨善類一空第三十三回 隆孝養迭呈冊寶  洩逆謀立正典刑第三十四回 滿惡貫奸相伏冥誅 進良言直臣邀主眷第三十五回 集黨羽顯行弒逆  扈鑾蹕橫肆姦淫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第三十七回 眾大臣聯銜入奏  老平章嫉俗辭官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壽征  迎藩王入承大統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稱尊頒敕  太平王殺敵建功第四十回 入長城北軍敗潰  援大都爵帥馳歸第四十一回 倒剌沙奉寶出降  泰定後別州安置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時厘降 二使勸進剋日登基第四十三回 中逆謀途次暴崩  得御寶馳回御極第四十四回 懷妒謀毒死故後  立儲君驚遇冤魂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諸將班師  避大內皇兒寄養第四十六回 得新懷舊人面重逢 納後為妃天倫誌異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會議  遵顧命皇侄承宗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權相懷疑  遭冥譴太師病逝第四十九回 履尊擇配後族蒙恩 犯闕稱兵豪宗覆祀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報國大義滅親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兒  用賢相並征名士第五十三回 寵女侍僭加後服  聞母教才罷彈章第五十四回 治黃河石人開眼  聚紅巾群盜揚鑣第五十五回 失軍心河上棄師  逐盜魁徐州告捷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義  董搏霄河北捐軀第五十八回 掃強虜志決身殲  弒故主行兇逞暴第五十九回 阻內禪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誅第六十回 群寇蕩平明祖即位 順帝出走元史告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