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演義》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帖木真尚是耐著,約汪罕去攻乃蠻。汪罕總算引兵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史演義》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

元史演義

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

卻說汪罕大掠蔑裡吉部,得了無數子女牲畜回去享受,並沒有遺贈帖木真,也未嘗遣使報聞。

帖木真尚是耐著,約汪罕去攻乃蠻。

汪罕總算引兵到來,兩軍復整隊出塞。

聞不亦魯黑汗在額魯特地方,當即殺將過去。

不亦魯黑汗料不能敵,竟聞風遠颺,越過阿爾泰山去了。

帖木真麾眾窮追,擒住他部目也的脫孛魯,訊知不亦魯黑已是遠遁,只得收隊回營。

誰知甫到半途,突來了乃蠻餘眾,由麴薛吾撤八剌兩頭目統帶,掩襲帖木真。

帖木真馳入汪罕軍,與汪罕再約迎戰,汪罕自然應允。

因天色已晚,兩軍各分駐營中,按兵靜守了。

次日黎明,帖木真部下齊起,整備開仗,遙望汪罕營帳,上面有飛鳥往來,不覺驚詫異常。

急命軍士探明,返報汪罕營內,燈火猶明,只帳下卻無一人!恐極!帖木真道:「莫非他去了不成,我與他聯軍而來,他棄我遠適,轉足擾我軍心,我不如暫行退兵,待探聽確實,再來未遲!」是亦所謂臨事知懼者。

嗣後探得汪罕系信札木合讒言,謂帖木真後必為變,因此不謀而去。

回應札木合投降汪罕事。

帖木真雖恨那汪罕,然猶因他誤信讒人,曲為含忍。

這是第三次生嫌。

未幾,忽有人報稱汪罕的部眾,被乃蠻、麴薛吾等從後追襲,掠去輜重,連那兒子鮮昆的妻孥,也被劫去了。

帖木真道:「誰叫他棄我歸去?」

言未已,又有人來報,汪罕遣使乞援。

帖木真道:「著他進來!」汪罕使入見,詳述本部被擄情形,並言蔑裡吉酋兩子,先已作本部俘虜,今亦逃去。

現雖遣將追擊乃蠻,終恐不足勝敵。

且聞貴部有四良將,所以特來求援,請速令四將與我同去!帖木真笑道:「前棄我,今求我,是何用心?」

來使道:「前日誤信讒言,所以速返,若貴部肯再發援兵,助我部酋,此後自感激不淺,就使有十個札木合,也無從進讒了。」

來使頗善辭令。

帖木真道:「我與你部酋,情誼本不亞父子,都因部下讒間,因此生疑。

現既情急待援,我便叫四良將與你同去。

何如?」

來使稱謝。

於是命木華黎、博爾術、赤老溫、博爾忽四傑,帶著軍馬,隨使同去。

行到阿爾泰山附近,遙聞喊聲震地,鼓角喧天,料知前途定在開仗。

登山瞭望,見汪罕部兵,被乃蠻軍殺得大敗虧輸,七零八落的逃下陣來。

木華黎等急忙下山,率兵馳去。

那時汪罕已喪了二將,首領鮮昆,馬腿中箭,險些兒被敵人擒去。

正危急間,木華黎等已到,便救出鮮昆,上前迎戰。

乃蠻頭目麴薛吾等,雖已戰勝,也未免乏力,怎經得一支生力軍,似生龍活虎一般,見人便殺,逢馬便刺!不到幾合,麴薛吾部下,漸漸卻退,木華黎等愈戰愈勇,把敵人殺得四散奔逃。

麴薛吾等管命要緊,也只得棄了輜重,落荒遁去。

鮮昆的妻子,及一切被掠人物,統已奪轉,交鮮昆帶回。

鮮昆返報脫裡,脫裡大喜道:「從前帖木真的父親,嘗救我的危難,今帖木真又差四傑救我,他父子兩個,真是天地間的好人!我今年已老了,此恩此德,如何報得!」本心未嘗牿亡,如何後復變計。

隨命使召見四傑,只博爾術前往,脫裡獎他忠義,贈他錦衣一襲,金樽十具,復語道:「我年已邁,將來這百姓,不知教誰人管領!我諸弟多無德行,只有一子鮮昆,也如沒有一般。

你回去與你主說,倘不忘前好,肯與鮮昆結為兄弟,使我得有二子,我也好安心了!」博爾術奉命返報,帖木真道:「我固視他為父,他未必視我如子,既已感恩悔過,我與鮮昆做弟兄,有何不可!」遂遣使再報汪罕,約會於土兀剌河,重修和好。

脫裡如約守候,帖木真當即前去,便在土兀剌河岸,置酒高會,兩下歡飲,甚是和洽,遂雙方訂約,對敵時一同對敵,出獵時一同出獵,不可聽信讒言!必須對面晤談,方可相信。

約既定,帖木真遂認脫裡為義父,鮮昆為義弟,告別而回。

既而帖木真欲與汪罕結為婚姻,擬為長子術赤,求婚脫裡女抄兒伯姬。

帖木真既認脫裡為父,如何求其女為子婦?胡俗之不明倫序,於此可見。

鮮昆子禿撤哈,亦欲求帖木真長女火真別姬為妻。

帖木真以他女肯為子婦,己女亦不妨遣嫁。

獨鮮昆不樂,勃然道:「我的女兒到他家去,向北立著;他的女兒到我家來,面南高坐,這如何使得。」

於是婚議未諧。

第四次生嫌。

札木合又乘隙思逞,密通阿勒壇、火察兒、答力台三人,令他們背叛帖木真,歸順汪罕。

三人素懷怨望,應上回。

竟聽了札木合的哄誘,潛歸汪罕去訖。

札木合遂語鮮昆道:「帖木真為婚事未諧,與乃蠻部太一陽一汗私相往來,恐將圖害汪罕。」

鮮昆初尚不信,經阿勒壇等三人來作口證,鮮昆遂差人告脫裡道:「札木合聞知帖木真將害我等,宜乘他未發,先行除他!」脫裡道:「帖木真既與我為父子,為甚麼反覆無常?若果他有此歹心,天亦不肯佑他!札木合的說話,不可相信的!」

越數日,鮮昆又自陳父前,謂他的部下阿勒壇等前來投誠,亦這般通報,父親何故不信?脫裡道:「他屢次救我,我不應負他。

況我來日無多,但教我的骸殼,安置一處,我死了亦是瞑目!你要怎麼幹,你自去幹著,總要謹慎方好哩!」

既雲不應負他,又雲你自去幹著,真是老悖得很。

鮮昆便與阿勒壇等,商量一條毒計出來。

看官,你道是甚麼毒計?原來是佯為許婚,誘擒帖木真的法兒。

既定議,即差人去請帖木真前來與宴,面訂婚約。

帖木真坦然不疑,只帶了十騎,即日起行。

道過明裡也赤哥家中,暫時小憩。

明裡也赤哥嘗隸帖木真麾下,至是告老還鄉,與帖木真會著。

帖木真即述赴宴的原因,明裡也赤哥道:「聞鮮昆前日妄自尊大,不欲許婚,今何故請吃許婚筵席,莫非其中有詐?不若以馬疲道遠為詞,遣使代往,免致疏虞!」幸有此諫。

帖木真許諾,乃遣不合台、乞剌台兩人赴席,自率八騎徑歸,靜待不合台、乞剌台返報。

孰意兩日不至,乃復率數百騎西行,至中途候著。

忽來了快足一名,說有機密事求見。

當由部眾喚入,那人向帖木真道:「我是汪罕部下的牧人,名叫乞失裡,因聞鮮昆無信,一陽一允婚事,一陰一設機謀,現已留下貴使,發兵掩襲。

我恨他居心叵測,特來告變。

貴部快整備對敵,他的軍馬就要到了!」帖木真驚著道:「我手下不過數百人,哪能敵得住大隊軍馬,我等回帳不及,快至附近山中,避他兵鋒!」言畢,即刻拔營。

行里許,至溫都爾山,登山西望,沒有甚麼動靜,稍稍放心。

是晚便在山後住宿。

天將明,帖木真侄兒阿勒赤歹,合赤溫子。

正在山上放馬,適見敵軍大至,慌忙報知帖木真。

帖木真等住宿山後,所以未曾聞知。

帖木真倉猝備戰,恐寡不敵眾,特集麾下商議。

大眾面面相覷,獨畏答兒奮然道:「兵在一精一不在多,將在謀不在勇,為主子計,急發一前隊,從山後繞出山前,扼敵背後;再由主子率兵,截他前面,前後夾攻,不患不勝!」帖木真點首,便命術撤帶做先鋒,叫他引兵前去。

術撤帶置若罔聞,只用馬鞭擦著馬鬣,噤不發聲。

畏答兒從旁瞧著,便道:「我願前去!萬一陣歿,有三個黃口小兒,求主子格外撫恤!」帖木真道:「這個自然!天祐著你,當亦不至失利。」

蒙古專信天鬼,所以每事稱天。

畏答兒正要前行,帳下閃出折裡麥道:「我亦願去。」

折裡麥素隨帖木真麾下,也是個患難至交,至此願奮勇前敵,帖木真自然應允。

並語他道:「你與畏答兒同去,彼此互為援應,我很為放懷。

到底是多年老友,安危與共呢!」遣將不如激將。

兩將分軍去訖。

帳下聞帖木真誇他忠勇,不由得憤激起來,大家到帖木真前,願決死戰,連術撤帶也摩拳擦掌,有志偕行。

正要你等如此。

帖木真即命術撤帶轄著前隊,自己押著後隊,齊到山前立陣。

是時畏答兒等已繞出山前,正遇汪罕先鋒只兒斤,執著大刀,迎面衝來。

畏答兒也不與答話,便握刀與戰。

只兒斤是有名勇士,刀法很熟,畏答兒抖擻一精一神,與他相持,正在難解難分的時候,那畏答兒部下的軍士,都大刀闊斧,向只兒斤軍中,衝殺過去。

只兒斤軍忙來阻擋,不料敵人統不畏死,好似瘋狗狂噬,這邊攔著,衝破那邊,那邊攔著,復衝破這邊,陣勢被他牽動,不由得退了下去。

只兒斤不敢戀戰,也虛幌一刀走了。

畏答兒不肯捨去,策馬力追。

折裡麥亦率眾隨上,那汪罕第二隊兵又到,頭目叫作禿別幹。

只兒斤見後援已到,復撥轉馬頭,返身奮鬥。

折裡麥恐畏答兒力乏,忙上前接著。

禿別干亦殺將上來,當由畏答兒迎戰。

汪罕兵勢越盛,畏答兒尚只孤軍,心中一怯,刀法未免一鬆,被禿別干舉槍刺來,巧中馬腹,那馬負痛奔回,畏答兒駕馭不住,被馬掀倒地上。

禿別干趕上數步,便用長槍來刺畏答兒,不防前面突來一將,將禿別干槍桿挑著,豁剌一響,連禿別幹一支長槍,竟飛向天空去了。

句法奇兀。

禿別干剩了空手,忙撥馬回奔。

那將便救起畏答兒,復由敵人中奪下一馬,令畏答兒乘著。

畏答兒略略休息,又殺入敵陣去了。

看官,你道那將是甚麼人,便是術撤帶部下的前鋒,名叫兀魯,力大無窮,所以嚇退禿別幹,救了畏答兒。

兀魯去追禿別幹,汪罕第三隊援兵又到,為首的叫作董哀。

當下來截住兀魯,又是一場惡戰,術撤帶驅兵進援,大家努力,把董哀軍殺退。

董哀方才退去,汪罕勇士火力失烈門,復領著第四隊軍來了。

句法又變。

術撤帶大喝道:「殺不盡的死囚!快上來試吾寶刀!」火力失烈門並不回答,便惡狠狠的攜著雙錘,來擊術撤帶。

術撤帶用槍一擋,覺來勢很是沈重,料他有些勇力,遂格外留神,與他廝殺,大戰數十合,不分勝負。

兀魯見術撤帶戰他不下,也撥馬來助。

火力失烈門毫不畏怯,又戰了好幾合,忽見對面陣中,豎著最高的旄纛,料知帖木真親自到來,他竟撇下術撤帶等,來搗中軍。

術撤帶等正思轉截,那汪罕太子鮮昆,又率大軍前來接應。

這時術撤帶等,只好抵敵鮮昆,不能回顧帖木真。

帖木真身旁,幸有博爾術、博爾忽兩將,見火力失烈門踹入,急上前對仗。

兩將是有名人物,雙戰火力失烈門,尚不過殺個平手,惱了帖木真三子窩闊台,也奮身出鬥,把他圍祝火力失烈門恐怕有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竟向博爾忽當頭一錘,博爾忽把頭避開,馬亦隨動,火力失烈門乘這機會,跳出圈外,望後便走。

博爾術等哪裡肯捨,相率追去,那火力失烈門引他馳入大軍,復翻身來戰,霎時間各軍齊上,把博爾術等困住垓心。

博爾術等雖知中計,無如事到其間,無可奈何,只得拚命鏖戰,與他爭個你死我活!逐層寫來,變幻不測。

於是兩軍齊會,汪罕的兵勝過帖木真軍五六倍,帖木真軍,人自為戰,不管甚麼好歹,統將爹一娘一所生的氣力,一齊用出,尚殺不退汪罕軍。

鮮昆下令道:「今日不擒住帖木真,不得退軍!」語才畢,忽有一箭射來,不偏不倚,正中鮮昆面上。

鮮昆叫了一聲,向後便倒,伏鞍而走。

這支箭系由術撤帶發出,幸得射著,遂趁勢追趕鮮昆。

鮮昆軍恰尚不亂,且戰且走。

術撤帶追了一程,恐前途遇伏,中道旋師。

帖木真望見敵兵漸退,亦遣使止住訣將,不得窮追。

於是各將皆斂兵歸還。

畏答兒獨捧著頭顱,狼狽回來。

帖木真問他何故,畏答兒道:「我因聞旋師的命令,免胄斷後,不意腦後中了流矢,痛不可忍,因此抱頭趨歸。」

帖木真垂淚道:「我軍這場血戰,全由你首告奮勇,激動眾心,因得以寡敵眾,僥倖不敗。

你乃中著流矢,教我也覺痛心!」遂與並轡回營,親與敷藥,令他入帳臥著。

自己檢點將士,傷亡雖有數十人,還幸不至大損。

惟博爾術、博爾忽及窩闊台三人,尚未見到,忙令兀魯、折裡麥等帶著數十騎,前去找尋。

看官,上文說他三人,被火力失烈門率軍圍著,兩下惡鬥。

這時兩軍皆退,三人尚沒有回營,莫非陣歿了不成?看官不要一性一急,待小子補敘出來。

原來博爾術、博爾忽及窩闊台三人,被火力失烈門引兵圍住,正在萬分危急的時候,幸虧術撤帶射中鮮併力上前,奪路而走,及至殺出重圍,人已困了,馬也乏了,窩闊台且項上中箭,鮮血直流,由博爾忽將他頸血咂去,揀一僻靜的地方,歇了一宿,方才回來。

那時兀魯、折裡麥等,足足找尋了一一夜,始得會著。

小子有詩歎道:

天開殺運出胡兒,奔命疆場苦不辭,

待到功成身已老,白頭徒憶少年時!

欲知後事如何,且由下回交代。

----------

帖木真之待汪罕,不可謂不厚,而汪罕則時懷猜忌,謀害帖木真,天道有知,寧肯佑之!當鮮昆妻子被掠之時,若非四傑赴援,則被掠者何自歸還?乃不思報德,一陽一許婚而一陰一設阱,誘帖木真而帖木真不至,鮮昆當日,宜亦因計之未成,而幡然悔悟,藉以弭釁可也,不此之圖,猶欲潛師掩襲,出其不備,彼自以為得計,而其如天意之不容何哉!史稱溫都爾山之役,為帖木真一生有名戰事,蒙古人至今稱道之。

作者敘述此戰,亦覺一精一警絕倫,文生事耶,事生文耶!有是事不可無是文,讀罷當浮一大白!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史演義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顏異兒得妻第二回 擁眾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眾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龍送歸佳耦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裡恃力興兵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征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顏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第二十回 勤南略繼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崖山功成一統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致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  乃顏王敗走遭擒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權奸伏法  慎戰守老將驕兵第二十六回 皇孫北返靈璽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第二十七回 得良將北方靖寇  信貪臣南服喪師第二十八回 蠻酋成擒妖婦駢戮 藩王入覲雌後通謀第二十九回 誅奸慝懷寧嗣位  耽酒色嬖倖盈朝第三十回 承兄位誅逐奸邪  重儒臣規行科舉第三十一回 上彈章劾佞無功  信儉言立儲背約第三十二回 爭位弄兵藩王兩敗 挾私報怨善類一空第三十三回 隆孝養迭呈冊寶  洩逆謀立正典刑第三十四回 滿惡貫奸相伏冥誅 進良言直臣邀主眷第三十五回 集黨羽顯行弒逆  扈鑾蹕橫肆姦淫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第三十七回 眾大臣聯銜入奏  老平章嫉俗辭官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壽征  迎藩王入承大統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稱尊頒敕  太平王殺敵建功第四十回 入長城北軍敗潰  援大都爵帥馳歸第四十一回 倒剌沙奉寶出降  泰定後別州安置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時厘降 二使勸進剋日登基第四十三回 中逆謀途次暴崩  得御寶馳回御極第四十四回 懷妒謀毒死故後  立儲君驚遇冤魂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諸將班師  避大內皇兒寄養第四十六回 得新懷舊人面重逢 納後為妃天倫誌異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會議  遵顧命皇侄承宗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權相懷疑  遭冥譴太師病逝第四十九回 履尊擇配後族蒙恩 犯闕稱兵豪宗覆祀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報國大義滅親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兒  用賢相並征名士第五十三回 寵女侍僭加後服  聞母教才罷彈章第五十四回 治黃河石人開眼  聚紅巾群盜揚鑣第五十五回 失軍心河上棄師  逐盜魁徐州告捷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義  董搏霄河北捐軀第五十八回 掃強虜志決身殲  弒故主行兇逞暴第五十九回 阻內禪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誅第六十回 群寇蕩平明祖即位 順帝出走元史告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