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演義》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什麼叫做演揲兒?譯作華文,乃是大喜樂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史演義》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

元史演義

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

卻說哈麻兄弟,得脫脫薦引,復召回重用,適順帝厭心國事,尋樂解憂,哈麻遂引進一個番僧,日侍左右;這番僧無他技能,只有一種演揲兒法,獨得秘傳。

什麼叫做演揲兒?譯作華文,乃是大喜樂的意義。

大喜樂三字,尚是含糊,小子從《元史》上考查,實是一種運氣的房術。

順帝正考究此道,得了番僧,如獲聖師,當即授職司徒,令他在宮講授,悉心練習,到了實地試行的時候,果然比前不同,就是六宮三院的妃嬪,也暗中欣慰。

哈麻有一妹婿,名叫禿魯帖木兒,曾為集賢院學士,出入宮禁,甚得帝一寵一,至是亦密奏順帝道:「陛下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其實不過一保存現世罷了。

臣聞黃帝以御女成仙,彭祖以采一陰一致壽,陛下若熟習此術,溫柔鄉里,樂趣無窮,並且上可飛昇,下足永年。」

順帝不待說畢,便道:「你難道不聞演揲兒麼?朕已粗得此訣了。」

禿魯帖木兒道:「尚有一雙修法,比演揲兒尤妙,演揲兒僅屬男子,雙修法並及婦女,陛下試想房一中行樂,一陽一盛一陰一不應,上行下不交,還是沒甚趣味。」

雙修法得此解釋,足補元史音注之闕。

順帝喜道:「卿善此術否?」

前稱汝,後即稱卿,其意可知。

禿魯帖木兒道:「臣且不能,現有西僧伽璘真,一作結琳沁。

頗善此術。」

郎舅俱能薦賢,好算是順帝功臣。

順帝道:「卿速為朕宣召,朕當拜他為師。」

可謂屈尊盡禮。

禿魯帖木兒奉旨,立召伽璘真入宮。

順帝接見畢,敬禮有加,便命他傳授秘訣。

伽璘真道:「這須龍鳳交修,方期完美。」

順帝道:「朕的正後,素一性一迂拘,不便學習,忽都皇后,史稱其賢,所以借順帝口中代為解免。

其他后妃,或可勉學,但一時也恐為難呢。」

伽璘真道:「普天下的子女,何一非陛下的臣妾,陛下何必拘定后妃,但教採選良家女子,入宮演習,自多多益善了。」

順帝大喜,便面授為大元國師。

一面親受秘傳,一面命禿魯帖木兒督率宦官,廣選美一女入宮,演習種種秘術。

伽璘真一一團一和氣,藹然可親,入宮數日,宮娥綵女們,無不歡迎。

是謂無量歡喜佛。

就是前次入宮的西番僧,也與他往來莫逆,聯為知交。

順帝各賜他宮女三、四人,令供服役,稱作供養。

二僧日授秘密法,夜參歡喜禪,無拘無束,逍遙自在。

他又想出一法,令宮女學為天魔舞。

每舞必集宮女十六人,列成一隊,各宮女垂髮結辮,首戴象牙佛冠,身披纓絡大紅銷金長裙,雲肩鶴袖,錦帶鳳鞋,手中各執樂器,帶舞帶敲,逸韻悠揚,彷彿月宮雅奏;霓裳蕩漾,渾疑天女散花。

臨舞時先宣佛號,已舞後再唱曼歌,樂得順帝心花怒開,趁著興酣的時候,就隨抱宮女數人,入秘密室,為雲為雨,親試這演揲兒法及雙修法。

佛法無邊,樂何如之。

兩僧也樂得隨緣,左一擁一右一抱,肉一身說法,還有一個親王八郎,是順帝兄弟行,乘這機會,也來竊玉偷一香。

又由禿魯帖木兒聯結少年官僚八九人,入宮伺候,分嘗禁臠。

禿魯帖木兒也來偷一香,不怕哈麻妹一子吃醋麼?順帝賜他美號,叫作「倚納」。

倚納共有十人,連八郎在內。

得入秘密室。

秘密室的別名,叫作「色濟克烏格」。

一作皆即幾該。

色濟克烏格五字,依華文譯解,系事事無礙的意思。

後來愈加放恣,不論君臣上下,統在一處宣一婬一,甚至男一女一裸一體,公然相對,艷話一婬一聲,時達戶外。

兩僧又私引徒侶,出入禁中,除正宮皇后外,統是一塌糊塗,不明不白。

佛經所謂「皆大歡喜」者意在斯乎?

順帝復敕造清寧殿,及前山、子月宮諸殿宇,令宦官留守也速迭兒,及都少水監陳阿木哥等監工。

日夕趕造,窮極奢華。

工竣後,遂於內苑增設龍舟,自製樣式,首尾長一百二十尺,廣二十尺,上有五殿,龍身並殿宇俱五采金裝,用水手二十四人,皆衣金紫,自後宮至前宮,山下海子內,往來遊戲。

舟一移椗,龍首及口眼爪尾,無不活動,栩栩如生。

又制宮漏高六七尺,闊三四尺,造木為匱。

藏壺其中,運水上下,匱上設西方三聖殿,匱腰設玉女,捧腰刻籌,時至輒浮水上升,左右列二金甲神,一懸鐘,一懸鉦,夜間由神人司更,自能按更而擊,不爽毫釐。

鳴鐘鉦時,左獅右鳳,自能翔舞。

匱東西又有日月宮,設飛仙六人,序立宮前,遇子午時,又自能耦進,度仙橋,達三聖殿,逾時復退立如前,真是窮工極巧,異想天開。

目今西人雖巧,尚不能有此奇制,不知順帝從何處學來?豈西僧所教如演揲兒法及雙修法中亦有此秘傳耶?皇子一愛一猷識理達臘,日漸長成,見宮中如此荒一婬一,恨不將這班妖僧一婬一賊,立加誅逐,可奈權未到手,力不從心,整日間忐忑不定,乃潛出東宮,往訪太師脫脫。

適脫脫自保定還京,得與皇子相見,敘過寒暄,即由皇子談及宮闈近況。

脫脫歎息道:「某為屯田足食起見,往來督察,已無暇晷;近且寇氛不靖,汝、穎、江、淮,日見糜爛,每日調遣將士,分守各處,尚且警報頻來,日夜焦煩,五中如焚,所以並宮禁事情,無心過問了。」

皇子道:「現在亂事如何?」

脫脫道:「劉福通出沒汝穎,徐壽輝擾亂江淮,方國珍剽掠溫台,張士誠盤踞高郵,劇盜如一毛一,剿撫兩難。

近聞池州、太平諸郡,又被賊一黨一趙普勝等陷沒,江西平章星吉,與戰湖口,兵敗身死。

趙普勝作亂,星吉殉節事,從脫脫敘出,亦為省文計耳。

某正擬上奏,再出督師,如何宮禁中鬧得這般情形,難道哈麻等日侍皇上,竟不去規諫麼?」

皇子道:「太師休提起哈麻,他便是禍魁亂首哩。」

脫脫大為驚異,復由皇子申述一婬一亂原因。

脫脫道:「哈麻如此為惡,不特負皇上,並且負某,某當即日進諫,格正君心。」

皇子道:「全仗太師!」脫脫道:「食君祿,盡君事,這是人臣本分呢。」

脫脫著元史,恃有此心。

皇子申謝而別。

脫脫還未免懷疑,再去私問汝中柏。

汝中柏極陳哈麻不法,惱動了脫脫太師,立即命駕入朝。

原來汝中柏得脫脫信用,由左司郎中,入為中書省參議。

應五十三回。

他仗著脫脫權力,遇事專斷,平章以下,莫敢與抗,獨哈麻不為之下,屢與齟齬。

一恃相權,一恃主一寵一,安能協和?汝中柏銜恨已久,遂乘機發洩,極力指斥哈麻,這且不必絮述。

且說脫脫盛氣入朝,至殿門下輿,大著步趨入內廷,不料被司閽的宦官,出來阻祝脫脫怒叱道:「我有要事奏聞皇上,你為何阻我進去?」

宦官道:「萬歲有旨,不准外人擅入!」脫脫道:「我非外人,不妨入內。」

宦官再欲有言,被脫脫扯開一旁,竟自闖入。

這時候的元順帝,正在秘密室演法,忽由禿魯帖木兒報道:「不好了!丞相脫脫來了!」順帝喘著道:用一喘字妙。

「我句我無暇見他!司閽句司閽何在?如何令他擅入!」順帝行一婬一,禿魯帖木得以入報,是回應事事無礙語。

禿魯帖木兒道:「他是當朝首相,威焰熏天,何人敢來攔阻?」

只此三語,脫脫已是死了。

順帝道:「罷了!罷了!我便出來,你速去阻住,教他在外候著!」禿魯帖木兒出去,順帝方收了雲雨,著了冠裳,慢騰騰的出來。

只見脫脫怒目立著,所有禿魯帖木兒以下,俱垂頭喪氣,想已受脫脫訓責,所以致此。

當下出問脫脫道:「丞相何事到此?」

脫脫聽著,便收了怒容,上前叩謁。

順帝命他立談,脫脫起身,謝過了恩,遂啟奏道:「乞陛下傳旨,革哈麻職,逐西番僧及禿魯帖木兒等,以杜一婬一亂!」順帝道:「哈麻等有何罪名?」

脫脫道:「古時所說的暴君,莫如桀紂,桀一寵一妹喜,禍由趙梁,紂一寵一妲己,禍由費仲,今哈麻等導主為非,也與趙梁、費仲相類,若陛下還要信任,不加誅逐,恐後世將比陛下為桀紂哩。」

順帝道:「哈麻系卿所舉薦,如何今日反來糾劾?」

此語頗問得厲害。

脫脫道:「臣一時不明,誤薦匪人,乞陛下一律加罪!」順帝道:「這卻不必!朕思人生幾何,不妨及時行樂,況軍國重事,有卿主持,朕可無虞,卿且讓朕一樂罷!」脫脫道:「變異迭興,妖寇日熾,非陛下行樂之時,陛下亟宜任賢去邪,崇德遠色,方可撥亂致治,易危為安,否則為禍不遠了!」順帝道:「丞相且退,容朕細思。」

脫脫乃趨出內廷,守候數日,並不見有甚麼詔旨。

只各省警報,復陸續到來。

先是張士誠據高郵,脫脫命平章政事福壽,發兵招討,嗣得福壽稟報,士誠負固不服,且轉寇揚州,殺敗達什帖木兒軍。

於是脫脫上疏自請出兵,並再劾宮中嬖倖,冀清君側。

順帝只左調哈麻為宣政使,餘人不問。

一面下詔命脫脫總制各路軍馬,剋日南征。

脫脫奉命即行,途次會齊各路來兵,次第南下。

這番出師,比前番還要烜赫,所有省台院部諸司聽選摳屬,一律隨行,稟受節制。

還有西域西番,亦發兵來助,旌旗蔽天,金鼓震野,數百里卷雲掃霧,十萬眾掣電追風,真個是無威不揚,無武不耀。

全為下文反射。

脫脫到了濟寧,遣官詣闕里祀孔子,過鄒縣又祀孟子。

及達高郵,張士誠已遣兵抵禦,兩下不及答話,便即開仗,脫脫的兵將,彷彿如虎豹出山,蛟龍攪海,任你百戰耐勞的強寇,也是抵擋不住,戰了數合,士誠兵已是敗退。

脫脫率軍進一逼一,直抵城下,士誠復自行出戰,奮鬥半日,也不能支持,退守城中。

脫脫一面攻城,一面分兵西出,規復六一合,絕他援應。

士誠恐城孤援絕,如入阱中,千方百計的謀解重圍,或率銳出鬥,或縋師夜襲,都被脫脫麾兵殺退,急得士誠驚惶萬狀,無法可施。

脫脫正擬策勵將士,指日破城,忽聞京中頒下詔敕,命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書平章政事月闊察兒,知樞密院事雪雪,代統脫脫所部兵。

脫脫正在驚異,帳外守卒,又報宣詔使到來,軍中參議龔伯遂,料知此詔必加罪脫脫,忙向脫脫密稟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丞相只管一意進討,休要開讀詔書:若詔書一開,大事去了!」脫脫道:「天子有詔,我若不從,便是抗命;我只知有君臣大義,生死利害,在所不計。」

言畢,遂延入宣詔使,跪聽詔命。

與宋時之岳忠武大致相同。

詔中略稱丞相脫脫,勞師費財,不勝重任,著即削去官爵,安置淮安。

將吏聞詔皆驚,獨脫脫面不改色,且頓首道:「臣本至愚,荷天子一寵一靈,委臣軍國重事,早夜兢兢,懼弗能勝,今得釋此重負,皇恩所及,也算深重了!」言畢而起,送歸宣詔使。

當下召集將士,令各率所部,聽後任統帥節制。

又命出兵甲及名馬三千,作為分賜。

各將士一律垂淚,客省頸使哈剌答,奮身躍起道:「丞相此行,我輩必死他人手中,今日寧死相公前,借報知遇。」

言至此,即拔劍在手,向頸上一橫。

脫脫忙出座攔阻,已是不及,只見頸血四濺,倒仆地上。

脫脫撫一屍一大慟,眾將亦不勝悲感,哭聲如雷。

讀至此我亦淚下。

嗣命將一屍一首安葬,並把軍符封固,遣送太不花,自率數十騎徑赴淮安。

途次聞母弟也先帖木兒也削職出都,安置寧夏,雖是意料所及,究不免愁上加愁,況復時當歲暮,四野蕭條,寒風慘慘,雨雪霏霏,百忙中敘入景色,殊有關係,不應作閒文看。

脫脫被貶在至正十四年十二月中,故特書以揭之。

人孰無情,誰能遣此!驛館中過了除夕,至正月初始到淮安,才閱數日,又接到廷寄,命徙甘肅行省亦集乃路。

脫脫又不能不行,甫啟程,復來了一道嚴厲的詔敕,不但命他轉徙雲南,並將他弟也先帖木兒移徙四川,他長子哈剌章,充戍肅州,次子三寶奴,充戍蘭州,所有家產,盡籍沒入官。

脫脫聞命太息道:「罷罷!傀麻,哈麻!你也太惡毒了。」

就脫脫口中敘出哈麻,是行文過脈處。

原來哈麻左遷,聞系由脫脫劾奏,氣得三一屍一暴跳,七竅生煙,暗思脫脫如此可惡,定要將他處死,才肯干休。

於是一面聯結一寵一後奇氏,一面囑托台官袁賽因不花,教他內外交譖,構陷脫脫全家,順帝沉湎酒色,已是昏迷得很,且因前次脫脫強諫,暗懷忿怒。

打斷歡情,宜乎動氣。

至此內惑女盅,外信儉言,如火添油,越加沸烈,遂不問是非,迭下亂命。

補敘情由,言簡而賅。

脫脫轉徙雲南,行次大理騰沖,遇著知府高惠,慇勤接見,盛筵款待,酒過數巡,高惠啟口道:「公系國家柱石,偶遭晦塞,轉瞬間就要光明,還請勿憂。」

脫脫道:「某無狀,已負國恩,皇上不賜某死,令某安置此方,尚稱萬幸。」

高惠道:

「這是太謙了。」

正談話間,忽屏後有一妙年麗姝,冉冉出來,柳眉半蹙,杏臉微酡,此八字含有無數情緒,閱者接讀下文,自知妙處。

縮縮捏一捏的,至高惠座旁站祝高惠命拜見脫脫,驚得脫脫連忙離座,答了半禮,一面忙問高惠道:「這是公家何人?」

高惠道:「就是小女;因公不是常人,所以令小女拜謁。」

脫脫愈覺懷疑,口中只連稱不敢。

高惠乃令女入內,復請脫脫就座,再行斟酒道:「公此來不挈眷屬,一切起居,諸多不便,小女蓬門陋質,雖不值一盼,然奉侍巾櫛,倒還可以使用,鄙意擬即獻納,望勿卻為幸!」脫脫驚答道:「某一罪人,何敢有屈名媛!」高惠不待說畢,便道:「公今日到此,明日即當起復,此後鴻一毛一遇順,無可限量,鄙人等俱要托庇哩。」

原來為此,不然,一知府女兒,何必下嫁罪人耶!

脫脫搖首道「某自知得罪當道,區區生命,尚恐難保,還望甚麼顯榮?」

高惠道:「不妨!當為公築一密室,就使有人加害,有我在此,定可無虞。」

脫脫只是固辭。

教他金屋藏嬌,尚不肯允,毋乃太愚。

高惠不禁憤憤,俟脫脫別後,竟派鐵甲軍監察行蹤,至阿輕乞地方,竟將他驛捨圍祝是不中抬舉之故。

脫脫心中已橫一死字,倒也沒甚驚慌,怎禁得都中密詔又飛驛遞到雲南,這一番有分教:

巨棟自摧元室覆;大星陡落滇地寒。

欲知密詔內容,且看下回分解。

----------

番僧進,房術行,上下宣一婬一,恬不知恥,脫脫在朝,寧無聞知,而《元史·脫脫列傳》中,不聞其有進諫之舉,是脫脫固未足道者,何以死後留名,即鄉曲婦孺,亦嘖嘖稱道之?且《列傳》言脫脫信汝中柏之譖,改哈麻為宣政使,若僅緣此生隙,哈麻雖惡,度亦不過排擠出外,至於安置遠方而止,胡心置諸死地,且敢冒大不韙之舉,竟傳矯詔乎?本回演述史事,已覺渲染生妍,至插一入脫脫進諫一段,尤足補史之闕。

揆情度理,應有此文,不得以虛偽少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史演義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紅顏異兒得妻第二回 擁眾稱尊創始立國 班師奏凱復慶生男第三回 女丈夫執旗招叛眾 小英雄逃難遇救星第四回 追失馬幸遇良朋  喜乘龍送歸佳耦第五回 合浦還珠三軍奏凱 穹廬返幕各族投誠第六回 帖木真獨勝諸部  札木合復興聯軍第七回 報舊恨重遇麗姝  復前仇疊逢美婦第八回 四傑赴援以德報怨 一夫拚命用少勝多第九回 責汪罕潛師劫寨  殺脫裡恃力興兵第十回 納忽山孱主亡身  斡難河雄酋稱帝第十一回 西夏主獻女乞和  蒙古軍入關耀武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繼嗣定議西征第十三回 回酋投荒竄死孤島 雄師追寇窮極遐方第十四回 見角端西域班師  破欽察歸途喪將第十五回 滅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喪新君嗣統第十六回 將帥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第十七回 南北夾攻完顏赤族 東西遣將蒙古張威第十八回 阿魯思全境被兵  歐羅巴東方受敵第十九回 姑婦臨朝生暗釁  弟兄佐命立奇功第二十回 勤南略繼志告終  據大位改元頒敕第二十一回 守襄陽力屈五年  覆崖山功成一統第二十二回 漁色徇財計臣致亂 表忠流血信國成仁第二十三回 征日本全軍盡沒  討安南兩次無功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  乃顏王敗走遭擒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權奸伏法  慎戰守老將驕兵第二十六回 皇孫北返靈璽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第二十七回 得良將北方靖寇  信貪臣南服喪師第二十八回 蠻酋成擒妖婦駢戮 藩王入覲雌後通謀第二十九回 誅奸慝懷寧嗣位  耽酒色嬖倖盈朝第三十回 承兄位誅逐奸邪  重儒臣規行科舉第三十一回 上彈章劾佞無功  信儉言立儲背約第三十二回 爭位弄兵藩王兩敗 挾私報怨善類一空第三十三回 隆孝養迭呈冊寶  洩逆謀立正典刑第三十四回 滿惡貫奸相伏冥誅 進良言直臣邀主眷第三十五回 集黨羽顯行弒逆  扈鑾蹕橫肆姦淫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眾惡駢誅  縱奸盜百官抗議第三十七回 眾大臣聯銜入奏  老平章嫉俗辭官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壽征  迎藩王入承大統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稱尊頒敕  太平王殺敵建功第四十回 入長城北軍敗潰  援大都爵帥馳歸第四十一回 倒剌沙奉寶出降  泰定後別州安置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時厘降 二使勸進剋日登基第四十三回 中逆謀途次暴崩  得御寶馳回御極第四十四回 懷妒謀毒死故後  立儲君驚遇冤魂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諸將班師  避大內皇兒寄養第四十六回 得新懷舊人面重逢 納後為妃天倫誌異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會議  遵顧命皇侄承宗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權相懷疑  遭冥譴太師病逝第四十九回 履尊擇配後族蒙恩 犯闕稱兵豪宗覆祀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第五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報國大義滅親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兒  用賢相並征名士第五十三回 寵女侍僭加後服  聞母教才罷彈章第五十四回 治黃河石人開眼  聚紅巾群盜揚鑣第五十五回 失軍心河上棄師  逐盜魁徐州告捷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第五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義  董搏霄河北捐軀第五十八回 掃強虜志決身殲  弒故主行兇逞暴第五十九回 阻內禪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誅第六十回 群寇蕩平明祖即位 順帝出走元史告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