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小開武解第二十八:前為大開武,此為小開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逸周書》小開武解第二十八

逸周書

小開武解第二十八

題解:此篇亦記周公開導武王。

前為大開武,此為小開武。

維王二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曰:「嗚呼,余夙夜忌商,不知道極,敬聽以勤天命。」

周公拜手稽首曰:「在我文考,順明三極,躬是四察,循用五行,戒視七順,順道九紀。

三極既明,五行乃常,四祭既是,七順乃辨,明勢天道,九紀鹹當,順德以謀,罔惟不行。

三極:一維天九星,二維地九州,三維人四左。

四察, 一目察維極,二耳察維聲,三口察維言,四心察維念。

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蒼位木,四白位金,五黃位土。

七順:一順天得時,二順地得助,三順年得和,四順利財足,五順得助明,六順仁無失,七順道有功。

九紀:一辰以紀日,二宿以紀月,三日以紀德,四月以紀刑,五春以紀生,六夏以紀長,七秋以紀殺,八冬以紀藏,九歲以紀終。

時候天視,可監時,時不失以知吉凶。」

「王拜曰:「允哉!余聞在昔,訓典中規,非使罔有恪言,日正余不足。」

譯文:

二年正月十五,武王告訴周公旦說:「我日夜都痛恨商朝,麼才好。

我敬聽你的,當為天下盡力。」

周公作揖叩頭道:「從前先父文王,順應通曉三極,親自端正四察,遵循運用五行,警戒看待七順,順勢依照九紀。

三極已明,五行就固定;四察已端正,七順就分明;懂得依照自然規律,九紀就全都得當。

順應道德謀事,想到的無有不成。

「三極是:一,天有九星;二,地有九州;三,人有四佐。

四察是:一,眼睛察的是顏色;二,耳朵察的是聲音;三,嘴裡察的是言語;四,心裡察的是意念。

五行是:一,黑色屬水;二,紅色屬火;三,青色屬木;四,白色屬金;五,黃色屬土。

七順是:一,順應自然得天時;二,順應地利得地助;三,順應民心得安寧;四,順應利益財用足;五,順應道德助手明;六,順應仁義無過錯;七,順應天道必成功。

九紀是:一,時辰紀日;二,列宿紀月;三,太一陽一顯示有德;四,月亮顯示刑殺;五,春季顯示出生;六,夏季顯示成長;七,秋季顯現肅殺;八,冬季顯示收藏;九,歲末顯示終結。

季節物候是上天所示,應當看清楚。

這些方面無過錯,便可預知吉凶。」

武王行禮道:「好啊!我聽說從前,訓典都合於法規。

要不有你這番話,就沒有格言能每天修正我的不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逸周書
度訓解第一命訓解第二常訓解第三文酌解第四糴匡解第五武稱解第六允文解第七大武解第八大明武解第九小明武解第十大匡解第十一程典解第十二程寤解第十三(內容缺失)秦陰解第十四(內容缺失)九政解第十五(內容缺失)九開解第十六(內容缺失)劉法解第十七(內容缺失)文開解第十八(內容缺失)保開解第十九(內容缺失)八繁解第二十(內容缺失)酆保解第二十一大開解第二十二小開解第二十三文儆解第二十四文傳解第二十五柔武解第二十六大開武解第二十七小開武解第二十八寶典解第二十九酆謀解第三十寤儆解第三十一武順解第三十二武穆解第三十三和寤解第三十四武寤解第三十五克殷解第三十六世俘解第三十七大匡解第三十八文政解第三十九大聚解第四十箕子解第四十一(內容缺失)耆德解第四十二(內容缺失)商誓解第四十三度邑解第四十四武儆解第四十五五權解第四十六成開解第四十七作雒解第四十八皇門解第四十九大戒解第五十周月解第五十一時訓解第五十二月令第五十三(內容缺失)謚法解第五十四明堂解第五十五嘗麥解第五十六本典解第五十七官人解第五十八王會解第五十九祭公解第六十史記解第六十一職方解第六十二芮良夫解第六十三太子晉解第六十四王佩解第六十五殷祝解第六十六周祝解第六十七武紀解第六十八銓法解第六十九器服解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