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酆保解第二十一:此篇記載武王受命並講保國守位的方法。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逸周書》酆保解第二十一

逸周書

酆保解第二十一

題解:豐,豐邑,保,保守。

此篇記載武王受命並講保國守位的方法。

維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鹹格於周,王在酆,昧爽,立於少庭。

王告周公旦曰:「嗚呼,諸侯鹹格來慶,辛苦役周,吾何保守,何用行?」

旦拜手稽首曰:「商無無道,棄德刑范,欺侮群臣,辛苦百姓,忍辱諸侯,莫大之綱,福其亡,亡人惟庸。

王其祀德純禮,明允無二,卑位柔色,金聲以合之。」

王乃命三公九卿及百姓之人,曰:「恭敬齊潔,鹹格而祀於上帝。」

商饋始於王,因饗諸侯。

重禮生存吏,出送於郊,樹昏於崇,內備五祥、六衛、七厲、十敗、四葛,外用四蠹、五落、六冗、七惡。

五祥:一君選擇,二官得度,三務不捨,四不行賂,五察民困。

六衛:一明仁懷恕,二明照設謀,三明戒攝勇,四明才攝士,五明德攝官,六明命攝政。

七厲,一翼勤厲務,二動正厲民,三靜兆厲武,四翼藝厲物,五翼言厲復,六翼敬厲眾,七翼厲道。

十敗:一佞人敗樸,二諂言毀積,三一陰一資自舉,四女貨速禍,五比一黨一 不揀,六佞說鬻獄,七神龜敗卜,八賓祭推谷,九忿言自辱,十異姓亂族。

四葛:一葛其農時不移,二費其土慮不化,三正賞罰、獄無矜奇,四葛其戎謀,族乃不罰。

四蠹:一美好怪奇以治之,三一婬一言流說以服之,三群巧仍興以力之,四神巫靈一寵一 以惑之。

五落:一示吾貞以移其名,二微降霜雪以取松柏,三信蟜萌莫能安宅,四厚其禱巫,其謀乃獲,五流德飄枉,以明其惡。

六容:一遊言,二行商工,三軍旅之庸,四外風之所揚,五困失而亡,作事應時,時乃喪,六厚使以往來其所藏。

七惡:一以物角兵,二令美其前而厚其傷,三閒於大國,安得吉凶,四一交一 其所親,靜之以物,則以流其身,五率諸侯以朝賢人,而己猶不往,六令之有求遂以生尤,七見親所親,勿與深謀,命友人疑。」

旦拜曰:「嗚呼,王孫其尊天下,適無見過,過適無好,自益以明而跡。

嗚呼,敬哉!視無祥、六衛、七厲、十敗、四葛,不修國乃不固,務週四蠹、五落、六容、七惡,不使不允,不率不緩,反以自薄。

嗚呼,深念之哉!重維之哉!不深乃權不重,從權乃微,不從乃潰,潰不可復,戒後人其用汝謀。」

王曰王曰:「允哉!」

譯文:

文王受命的十三年庚子朔日,各地諸侯都來到周地。

武王在豐邑,黎明時候,立在後庭。

武王求問周公旦說:「唉呀!諸侯都來慶賀,』大家都苦受商王的役使,我們當怎樣保國守土,用什麼辦法呢?」周公旦行叩拜之禮,說道:「商王無道,拋棄道德,違

背法度,欺侮群臣,辛苦百姓,殘忍並侮辱諸侯,只任用逃犯,讓莫大的福份亡失。

大王要重祭祀,使道德純正禮儀周到,誠信不二,以謙恭的心意、柔和的容貌、嚴肅的態度,一團一 結上下內外之人。」

武王就命令三公、九卿及眾貴族,說:「你們要恭敬整潔,都來祭祀上帝。」

祭祀完畢,分賞祭物從武王開始。

接著武王宴饗諸侯,隆重招待隨從,送他們到豐邑郊外,並在崇墟立了一塊石碑。

碑內面刻有五祥、七厲、十敗、四葛,外面刻的是四蠹、五落、六容、七惡。

五祥是:一,君王選用賢能;二,官吏得其法度;三,農事不廢;四,不行一賄賂;五,體察民眾疾苦。

六衛是:一,表彰仁人使眾人各懷恕心;二,表彰智者以掌握謀士;三,表彰武士以控制有勇力之人;四,表彰有才有能以掌握普通士人;五,表彰道德高尚者以控制百官;六,表彰維護教令者以掌握國政。

七厲是:一,輔助勤勞者以勉勵勞作;二,減少賦稅以勸勵民眾;三,安定百姓以勸勵武事;四,輔助有藝技者以激勵百工;五,讚賞誓言以激勵實踐;六,讚賞恭敬有禮以勸勵眾人倣傚;七,讚賞智謀以激勵行動。

十敗是;一,佞人敗壞淳樸;二,諂媚之言毀壞好行為;三,誚以自薦;四,美色召來禍患;五,朋比結一黨一 不知所擇;六,亂了刑獄;七,迷信龜卜反敗壞占卜;八,臨事求善反有、祭祀;九,說氣話必自辱;十,親異姓必亂本族。

四葛是:一,敬重農事,不改易農時;二,耗費地力,擔心稼;三,賞罰公正,獄訟沒有奸邪;四,認真保守武事機密,氏族才不遭受損失。

四蠹是:一,用美男好女、異寶奇珍去誘一惑 他;二,造出巧語流言讓他相信;三,利用工匠不斷修造以勞累他;四,讓巫師神靈去蠱惑他。

五落是:一,顯示我的忠正,以改變原有的稱謂;二,略施威猛以顯出君子的德行;四,信任小人,沒有人能夠安居;四,厚賂巫師,就能獲取他們的計謀;五,正直者流失遭貶,邪曲者扶搖而上,以表明他們的邪惡。

六容是:一容遊說之言,二容來往的商旅工匠,三容軍旅所用之物,四容從外地傳入的謠言,五容因犯過失而出逃的人,六容帶出重禮而換回珍藏。

七惡是:一,借小事而一交一 兵打仗;二,表面謙恭而後重加傷譬;三,夾在大國之間,禍福決於大國;四,結一交一 他的親近,謀取他處事的法則,使他沉溺於聲色;五,勸諸侯朝拜賢人,自己則不前往;六,讓他們有求於我,於是生出過失;七,看到親近那些應當親近的人,不與他們深談,使友邦之君生疑。

周公旦拜手道:「啊呀!王孫要受天下人敬重了!不要遭人指責,不要喜好誇耀自己以顯明你的行跡。

啊呀,慎重啊!看那五祥、六衛、七厲、十敗、四葛不修治的,國家就不穩固。

務必要遍行四蠹、五落、六容、七惡。

作事要順應時機,不順應或順應不當,時機就會喪失。

不遵循四蠹五落六容七惡,就不能安定,反而會削弱自己。

啊呀!要深深思念啊,要反覆考慮啊。

不深思就權力不重。

順從權勢能得到安慰,不順從權勢則民眾潰散。

一旦潰散就不能恢復。」

武王說:「善哉!就採用你的謀略。」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逸周書
度訓解第一命訓解第二常訓解第三文酌解第四糴匡解第五武稱解第六允文解第七大武解第八大明武解第九小明武解第十大匡解第十一程典解第十二程寤解第十三(內容缺失)秦陰解第十四(內容缺失)九政解第十五(內容缺失)九開解第十六(內容缺失)劉法解第十七(內容缺失)文開解第十八(內容缺失)保開解第十九(內容缺失)八繁解第二十(內容缺失)酆保解第二十一大開解第二十二小開解第二十三文儆解第二十四文傳解第二十五柔武解第二十六大開武解第二十七小開武解第二十八寶典解第二十九酆謀解第三十寤儆解第三十一武順解第三十二武穆解第三十三和寤解第三十四武寤解第三十五克殷解第三十六世俘解第三十七大匡解第三十八文政解第三十九大聚解第四十箕子解第四十一(內容缺失)耆德解第四十二(內容缺失)商誓解第四十三度邑解第四十四武儆解第四十五五權解第四十六成開解第四十七作雒解第四十八皇門解第四十九大戒解第五十周月解第五十一時訓解第五十二月令第五十三(內容缺失)謚法解第五十四明堂解第五十五嘗麥解第五十六本典解第五十七官人解第五十八王會解第五十九祭公解第六十史記解第六十一職方解第六十二芮良夫解第六十三太子晉解第六十四王佩解第六十五殷祝解第六十六周祝解第六十七武紀解第六十八銓法解第六十九器服解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