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文儆解第二十四:做,即敬,戒也。取義於篇中之「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逸周書》文儆解第二十四

逸周書

文儆解第二十四

題解:文,文王。

做,即敬,戒也。

取義於篇中之「敬」。

此篇乃文王戒太子發保本行善,「慎守勿失」,統治者只能充當百姓的嚮導,將百姓引向善處。

維文王告夢,懼後嗣之無保,庚辰詔太子發曰:「汝敬之哉!民物多變,民何鄉非利,利維生痛,痛維生樂,樂維生禮,禮維生義,義維生仁。

嗚呼,敬之哉!民之適敗,上察下遂信,何鄉非私,私維生抗,抗維生奪,奪維生亂,亂維生亡,亡維生死。

嗚呼,敬之哉!汝慎守勿失,以詔有司,夙夜勿忘,若民之向引。

汝何慎非遂,遂時不遠,非本非標,非微非煇壤非壤,不高水,非水不流。

嗚呼,敬之哉!倍本者槁。

汝何葆非監,不維一保監順時,維周於民之適,敗無有時,盍後戒,後戒謀,念勿擇。」

譯文:

文王告訴左右之人,連做夢都擔心後嗣不能守住基業。

庚辰這天,教誨太子發說:「你要警戒啊!百姓的情性多變。

百姓為何趨向那有利之處?趨利有害則生苦痛,知苦痛則知足而樂,活得快:樂則能守禮節,守禮節則會處事合宜,會處事則待人必好。

啊呀,警惕啊。

民眾會亂來,在上者細察下面才有誠實。

為什麼嚮往那私利?謀私利必生對抗,相對抗就生劫奪,相劫奪就生動亂,動亂就生逃離,逃離必生死亡。

啊呀,警惕啊。

你要慎守不要丟失,命令各級官吏,早晚不要忘記,要像百姓的嚮導。

你為何謹慎你的行為?行動的時機並不遙遠。

沒有根本就沒有末梢,沒有微亮就沒有光輝。

土,沒有土就不再增高;水,沒有水就不流淌。

啊呀,警惕啊。

背離根本的就枯槁。

你為何保住那根本的堅固?不只是一個固住根本順應時機,還要懂得民眾會亂來,沒有法控制。

後戒啊後戒,要反覆考慮,不要厭倦!」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逸周書
度訓解第一命訓解第二常訓解第三文酌解第四糴匡解第五武稱解第六允文解第七大武解第八大明武解第九小明武解第十大匡解第十一程典解第十二程寤解第十三(內容缺失)秦陰解第十四(內容缺失)九政解第十五(內容缺失)九開解第十六(內容缺失)劉法解第十七(內容缺失)文開解第十八(內容缺失)保開解第十九(內容缺失)八繁解第二十(內容缺失)酆保解第二十一大開解第二十二小開解第二十三文儆解第二十四文傳解第二十五柔武解第二十六大開武解第二十七小開武解第二十八寶典解第二十九酆謀解第三十寤儆解第三十一武順解第三十二武穆解第三十三和寤解第三十四武寤解第三十五克殷解第三十六世俘解第三十七大匡解第三十八文政解第三十九大聚解第四十箕子解第四十一(內容缺失)耆德解第四十二(內容缺失)商誓解第四十三度邑解第四十四武儆解第四十五五權解第四十六成開解第四十七作雒解第四十八皇門解第四十九大戒解第五十周月解第五十一時訓解第五十二月令第五十三(內容缺失)謚法解第五十四明堂解第五十五嘗麥解第五十六本典解第五十七官人解第五十八王會解第五十九祭公解第六十史記解第六十一職方解第六十二芮良夫解第六十三太子晉解第六十四王佩解第六十五殷祝解第六十六周祝解第六十七武紀解第六十八銓法解第六十九器服解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