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克殷解第三十六:周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帝辛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逸周書》克殷解第三十六

逸周書

克殷解第三十六

題解:記克殷經過及克殷後的善後處置,兼及武王即位的儀式。

周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帝辛從。

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

王既誓,以虎賁、戎車馳商師,商師大崩。

商紂奔內,登於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於火。

武王武王乃手太白以麾諸侯,諸侯畢拜。

遂揖之。

商庶百姓鹹俟於郊。

群賓僉進曰:「上天降休。」

再拜稽首。

武王答拜,先入適王所,乃克射之,三發而後,下車,而擊之以輕呂,斬之以黃鉞。

折,縣諸太白。

乃適二女之所,既縊,王又射之三發,乃右擊之以輕呂,斬之以玄鉞,縣諸小白。

乃出場於厥軍。

及期,百夫荷素質之旗於王前,叔振奏拜假。

又陳常車,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王。

泰顛、閎夭,皆執輕呂以奏王,王入即位於社,太卒之左。

群臣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叔傅禮。

召公奭贊采,師尚父牽牲。

尹逸策曰:「殷末孫受德,迷先成湯之明,侮滅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於昊天上帝。」

武王再拜稽首乃出。

立王子武庚,命管叔相。

乃命召公釋箕子之囚,命畢公、衛叔出百姓之囚。

乃命南宮忽振鹿台之財、巨橋之粟;乃命南宮百達、史佚遷九鼎三巫;乃命閎夭封比干之基;乃命祖祝崇賓饗,禱之於軍。

乃班。

譯文:

周人的戰車三百五十輛,列陣在牧野。

商王紂率兵迎戰。

武王派太師姜尚率一百人挑戰。

武王誓師以後,用武賁勇士與裝甲戰車衝向商王的軍隊,商軍潰敗。

商王紂奔回城內,登上鹿台,穿上寶玉衣蔽體,在火中自焚。

武王乃手執太自旗向諸侯揮動示意,諸侯禮拜完畢,武王於是作揖還禮。

商朝的庶民貴族都等候在郊外,周的群臣都進至王前,賀道:「上天降下的大喜事!」然後又兩次行大禮。

武王答拜畢,先行入城。

去往紂王所在的地方,就親手射了一屍一身三箭。

後下車,用輕呂劍刺紂王一屍一身,用黃鉞大斧砍下首級,懸掛在太白旗上示眾。

又去往兩個王妃所在的地方,她們已經自縊。

武王又射了她們三箭,用輕呂箭刺向一屍一身,用鐵質大斧砍下首級,懸掛在小白旗上示眾。

然後武王出城,派人治宮屋,回到他的軍中。

到約定的日子,一百人各扛一面白旗走在武王前開路,曹叔振鐸接待群臣諸侯,又陳列若干威儀車。

周公旦手持大鉞,高手握小鉞夾輔武王,泰顛、閎天都手持輕呂劍緊隨武王。

進入王宮,在社廟南面即天子之位。

二十五名士卒左右往返,大臣們全都跟隨。

毛叔鄭捧著明水,衛康叔榴禮,召公奭協助辦事,師尚父姜尚牽著祭祀用的牛羊。

尹逸宣讀策文道;「殷人亡國之君紂,道德惑亂成湯之英明,侮慢蔑視神祇不祭祀,施狂暴予商朝貴族百姓,惡跡昭著,上天五帝也知曉。」

武王兩次作揖叩頭,才出了王宮。

紂王之子武庚為段人宗主,命管叔鮮為相監視他。

又命召公奭釋放被囚的箕子,命畢公高、衛叔封放出被囚的貴族。

又命南宮括發放鹿台的財寶。

分發巨橋的糧食。

又命南宮百達和史佚遷九鼎到郟鄖。

又命閎夭為比於聚土為塚。

又命主祭官禮敬賓客,在軍中宴享他們。

然後才班師回京。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逸周書
度訓解第一命訓解第二常訓解第三文酌解第四糴匡解第五武稱解第六允文解第七大武解第八大明武解第九小明武解第十大匡解第十一程典解第十二程寤解第十三(內容缺失)秦陰解第十四(內容缺失)九政解第十五(內容缺失)九開解第十六(內容缺失)劉法解第十七(內容缺失)文開解第十八(內容缺失)保開解第十九(內容缺失)八繁解第二十(內容缺失)酆保解第二十一大開解第二十二小開解第二十三文儆解第二十四文傳解第二十五柔武解第二十六大開武解第二十七小開武解第二十八寶典解第二十九酆謀解第三十寤儆解第三十一武順解第三十二武穆解第三十三和寤解第三十四武寤解第三十五克殷解第三十六世俘解第三十七大匡解第三十八文政解第三十九大聚解第四十箕子解第四十一(內容缺失)耆德解第四十二(內容缺失)商誓解第四十三度邑解第四十四武儆解第四十五五權解第四十六成開解第四十七作雒解第四十八皇門解第四十九大戒解第五十周月解第五十一時訓解第五十二月令第五十三(內容缺失)謚法解第五十四明堂解第五十五嘗麥解第五十六本典解第五十七官人解第五十八王會解第五十九祭公解第六十史記解第六十一職方解第六十二芮良夫解第六十三太子晉解第六十四王佩解第六十五殷祝解第六十六周祝解第六十七武紀解第六十八銓法解第六十九器服解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