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謚法解第五十四: 題解:謚,據生前行事評定褒貶,給一稱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逸周書》謚法解第五十四

逸周書

謚法解第五十四

題解:謚,據生前行事評定褒貶,給一稱號。

此篇言給謚的法則。

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謚。

遂敘謚法。

謚者,行之跡也。

號者,功之表也。

車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民無能名曰神。

稱善賦簡曰聖,敬賓厚禮曰聖。

德象天地曰帝。

靜民則法曰皇。

仁義所在曰王。

賞慶刑威曰君,從之成群曰君。

立制及眾曰公。

執應八方曰侯。

壹德不解曰簡。

平易不疵曰簡。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

錫民爵位曰文。

剛強理直曰武,威強澼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敬事供上曰恭,尊賢貴義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執事堅固曰恭,愛民長弟曰恭,執禮御賓曰恭,芘親之闕曰恭,尊賢讓善曰恭,淵源流通曰恭。

照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

威儀悉備曰欽。

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

諫爭不威曰德。

闢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

有伐而還曰厘,質淵受諫曰厘。

博聞多能曰憲。

聰明澼哲曰獻。

一溫一 柔聖善曰懿。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協時肇享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大慮行節曰考。

執心克莊曰齊,資輔供就曰齊。

豐年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安民立政曰成。

布德執以曰穆,中情見貌曰穆。

敏以敬順曰頃。

昭德有勞曰昭,容儀恭美聽昭,聖聞周達曰昭。

保民耆艾曰一胡一 ,彌年壽考曰一胡一 。

強毅果敢曰剛,追補前過曰剛。

柔德考眾曰靜,恭己鮮言曰靜,寬樂令終曰靜。

治而無眚曰平,執事有制曰平,布綱治紀曰平。

由義而濟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耆意大慮曰景。

清白守節曰貞,大慮克就曰貞,不隱無屈曰貞。

猛以剛果曰威,猛以強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

辟屠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

道德純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內思索曰思。

追悔前過曰思。

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

柔質受諫曰慧。

能思辯眾曰元,行義說民曰元,始建國都曰元,主義行德曰元。

兵甲亟作曰莊,澼圉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死於原野曰莊,屢征殺伐曰莊,武而不遂曰莊。

克殺秉政曰夷,安心好靜曰夷。

執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

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像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

述義不克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

剛克為伐曰翼,思慮深遠曰翼。

執心決斷曰肅。

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寒曰戴。

死而志成曰靈,亂而不損曰靈,極知鬼神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神曰靈。

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

不顯一屍一國曰隱,隱拂不成曰隱。

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勞祀曰悼,恐懼從處曰悼。

不思忘愛曰刺,愎狠遂過曰刺。

外內從亂曰荒,好樂怠政曰荒。

在國逢難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禍亂方作曰愍。

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蚤孤舖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動祭亂常曰幽。

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禮曰魏。

去禮遠眾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好內怠政曰煬。

甄心動懼曰頃。

威德剛武曰圉。

聖善周聞曰宣。

治民克盡曰使。

行見中外曰愨。

勝敵壯志曰勇。

昭功寧民曰商。

狀古述今曰譽。

心能制義曰度,好和不爭曰安。

外內貞復曰白。

不生其國曰聲。

殺戮無辜曰厲。

官人應實曰知。

凶年無谷曰糠。

名實不爽曰質。

不悔前過曰戾。

一溫一 良好樂曰良。

怙威肆行曰丑。

德正應和曰莫。

勤施無私曰類。

好變動民曰躁。

慈和便服曰順。

滿志多窮曰感。

危身奉上曰忠。

果慮果遠曰趕。

息政外一交一 曰攜。

疏遠繼位曰紹。

彰義掩過曰堅。

肇敏行成曰直。

內外賓服曰正。

華言無實曰誇。

教誨不倦曰長。

愛民在刑曰克。

逆天虐民曰抗。

好廉自克曰節。

擇善而從曰比。

好更改舊曰易。

名與實爽曰繆。

思厚不爽曰願。

貞心大度曰匡。

隱哀之方,景武之方也,施為文也,除為武也,闢地為襄,服遠為桓,剛克為發,柔克為懿,履正為莊,有過為僖,施而不成為宣,惠無內德為平。

失志無轉,則以其明,余皆象也。

和,會也;勤,勞也。

遵,循也;爽,傷也;肇,始也;惱,治也;康,安也;怙,恃也。

享,祀也;一胡一 ,大也;服,敗也。

秉,順也;就,會也;寒,過也;錫,與也;典,常也;肆,放也;糠,虛也;澼聖也;惠,愛也;綏,安也;堅,長也;耆,強也;考,成也;周,至也;懷,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捷,克也;載,事也;彌,久也。

譯文:

周公旦與太公望開創了成王基業。

因為武王在牧野建了大功,死後將安葬,就制定了謚號,於是敘明制謚法則。

謚,是行為的記錄;號,是功勞的標誌;車馬服飾,是地位的表現。

所以,道德高尚就得到大名號;道德低下就得到小名號。

道德行為出於自身,而名號生於別人。

無法讓人給他命名的稱「神」。

舉良善選賢才的稱「聖」,敬賓客厚禮儀的稱「聖」。

德行如天高地厚的稱「帝」。

安定百姓以法為準的稱「皇」。

集仁、義在身的稱「王」。

賞罰公道的稱「君」,民眾都歸從他的稱「君」。

為大家設立制度的稱「公」。

行為被八方響應的稱「侯」。

道德專一而不懈怠的謚號「簡」,平易而不詆誹他人的謚號「簡」。

順應天地自然規律的謚號「文」,道德廣博深厚的謚號「文」,勤學好問的謚號「文」,慈惠愛民的謚號「文」,憐憫百姓又施恩惠有禮貌的謚號「文」,賜給百姓爵位的謚號「文」。

剛強而理端的謚號「武」,威猛而英明有德的謚號「武」,戰勝禍災又平定動亂的謚號「武」,以法治民能使民服的謚號「武」,貪大功而屢用兵的謚號「武」。

認真辦事又尊從主上的謚號「恭」,尊重賢才又崇尚禮義的謚號「恭」,尊重賢能又恭敬謙讓的謚號「恭」,已有過錯能夠改正的謚號「恭」,辦事堅定不動搖的謚號「恭」,愛護百姓、撫養兄弟的謚號「恭」,講禮儀、迎賓客的謚號「恭」,庇護父母過失的謚號「恭」,尊重賢良、禮讓友善的謚號「恭」。

瞭解四方安危的謚號「明」,誣陷怨謗不生的謚號「明」。

威儀見於外表的謚號「欽」。

深謀遠慮又安定百姓的謚號「定」,安定百姓又傚法古人的謚號「定」,行為純正無差錯的謚號「定」。

征戰能返回的謚號「麓」,思慮深遠又接受規勸的謚號「嫠」。

通古今又多才能的謚號「憲」。

聰明而富於哲理的謚號「獻」,心性通達事理的謚號「獻」。

性一溫一 柔,明事理又善良的謚號「懿」。

使五世同宗祖的都安寧,謚號「孝」;惠顧下民,尊愛長輩的

謚號「孝」;祭祀適時的謚號「孝」。

秉承遺德而不違背的謚號「考」,深謀遠慮而成就氣節的謚號「考」。

控制心性,能使行為莊重的謚號「齊」,出力輔佐促使成功的謚號「齊」。

源頭遠長而流動通暢的謚號「康」,年成豐而民和樂的謚號「康」,以安樂撫慰民眾的謚號「康」,使百姓自得安樂的謚號「康」。

安定百姓設立政令的謚號「成」。

推行道德又主持正義的謚號「穆」,內心所想表露於處的問謚號「穆」。

敏捷而慎重的謚號「頓」,勤勉能追悔過失的謚號「頃」愛護百姓又協和萬民的謚號「頃」。

彰明道德而有功的謚號「昭」,儀容恭敬而美好的謚號「昭「,美名傳播四方的謚號「昭」。

保護百姓中的老年人的謚號「一胡一 」,年高壽長的謚號「一胡一 』。

意志堅毅又行為果敢的謚號「剛」,追補以往過失的謚號「剛」。

以寬和之德安定眾人的謚號「靜」,謙恭有禮又沉靜少言的謚號「靜」,寬宏樂觀而善終的謚號「靜」。

治理政事而無過失的謚號「平」,辦事依章法的謚號「平」,布綱紀把握準則的謚號「平」。

依照正義而達到目的的謚號「景」,推行正義而行為果斷的謚號「景」,想得久遠又深思熟慮的謚號「景」。

行為清白而守節操的謚號「貞」,深謀遠慮又能成功的謚號「貞」,不隱瞞又公正無私的謚號「貞」,表裡如一的謚號、「貞」。

勇猛而剛毅果敢的謚號「威」,勇猛而強力果敢的謚號「威」,果斷行事以伸張正義的謚號「威」。

治理政事依法典而不衰的謚號「祁」。

開闢疆土使遠國歸服的謚號「桓」,能慎重行事又勉勵民眾的謚號「桓」,開闢疆土兼併方國的謚號「桓」。

道德純一完備的謚號「思」。

普察萬民疾苦的謚號「思」,通盤考慮事事用心的謚號「思」,能追悔先前過失的謚號「思」。

性格寬柔又慈愛百姓的謚號「惠」,愛百姓好施捨的謚號「惠」。

性格一溫一 和又能接受規勸的謚號「慧」。

善思考又能區別人的地位的謚號「元」,多行義事而百姓高興的謚號「元」,開始建立國都的謚號『『元」,主持正義又推行德政的謚號「元」。

屢次發動戰事的謚號『『莊」,聰慧而堅強使人順服的謚號「莊」,戰勝敵人克服動亂的謚號「莊」,為國捐軀死於原野的謚號「莊」,屢次征戰討伐的謚號「莊」,使用武力而不成功的謚號「莊」。

克制殺伐執掌國政的謚號「夷」,安定百姓喜好安靜的謚號「夷」。

主持正義讚揚善事的謚號「懷」,慈惠仁德而短壽的謚號「懷」。

早晚警戒自己的謚號「敬」,早晚認真辦事的謚號「敬」,善於順合法典的謚號「敬」。

口說仁義而不能兌現的謚號「丁」,糊塗而不順從的謚號「丁」。

以武立功又安定百姓的謚號「烈」,主持德政又遵循祖業的謚號「烈」。

剛強而能成功的謚號「翼」,有深謀遠慮的謚號「翼」。

剛強有德能成事的謚號「肅」,成竹在胸而能決斷的謚號「肅」。

愛護百姓而喜歡辦事的謚號「戴」,典禮不出現差錯的謚號「戴」。

死後心願得以實現的謚號「靈」,亂法行私而不知減的謚號「靈」,盡知鬼神之事的謚號「靈」,不經努力而成名的謚號「靈」,死後現出鬼神之態的謚號「靈」,喜好祭祀鬼神的謚號「靈」。

短壽夭折未成一人 的謚號「殤」,未成家而短命夭折的「殤」。

德行不明而空占君位的謚號「隱」,無心在位而偏又不成的謚號「隱」。

中年早逝的謚號「悼」,在恐懼中度日的謚號「悼」。

不思恩惠又忘記恩惠的謚號「剌」,固執反常又堅持錯誤的謚號「刺」。

不理政事不治家任其紊亂的謚號「荒」,喜好逸樂懈怠政事的謚號「荒」。

在位期間遭遇外患的謚號「愍」,使百姓死傷的謚號「愍」,在位期間連續發生水旱疫災的謚號「愍」,災害與暴亂同時發生的謚號「愍」。

早年孤單又短壽天折的謚號「哀」,謙恭仁惠而短壽夭折的謚號「哀」。

早年孤單而失去君位的謚號「幽」,心思蔽塞而昏亂的謚號「幽」,起居無節號令不時的謚號「幽」。

能有威嚴而行動敏捷的謚號「魏」,能有威嚴而仁惠有禮的謚號「魏」。

廢棄禮儀又疏遠眾人的謚號「煬」,好女色又遠禮儀的謚號「煬」,好女色又荒政事的謚號「煬」,行為放縱而精神衰疲的謚號「煬」。

心知恥丑而動則戒懼的謚號「甄」。

有威德又剛強勇武的謚號「圉」。

名聲好又通情達理的謚號「宣」。

治理百姓而沒有恩德的謚號「使」。

所作所為表裡如一的謚號「憨」。

戰勝敵人又有壯志雄心的謚號「勇」。

昭示功勞以安定百姓的謚號「商」。

以文章描述古今的謚號「譽」。

心裡能揣度諸事是否合宜的謚號「度」。

愛好平和不與人爭的謚號「安」。

表裡中正又始終如一的謚號「白」。

不出生在自己的國家的謚號「聲」。

暴戾而不認親情的謚號「厲」,殺戮無罪之人的謚號「厲」。

任人為官能符合他的實際能力的謚號「知」。

遭遇荒年而沒有糧食的謚號「糠」。

名與實相符合的謚號「質」。

不追悔以前的過錯的謚號「戾」。

一溫一 厚賢良令人愛之樂之的謚號「良」。

恃仗威勢而行為放縱的謚號「醌」。

道德純正令天下響應韻謚號「莫」。

盡力施捨而無私心的謚號「類」。

好變易而動亂百姓的謚號「躁」。

仁慈祥和普遍順從的謚號「順」。

滿懷志向而多不得志的謚號「感」。

身冒危險而事奉主上的謚號「忠」。

思慮果斷而深遠的謚號「趕」。

懈怠國政而與外國一交一 通的謚號「攜」

遭疏遠而又承繼大位的謚號「紹」。

顯明義行而掩蓋過錯的謚號「堅」。

一開始就敏捷行事而行事得成的謚號「直」。

內內外外都歸順的謚號「正」。

言華美而無實質的謚號「誇」。

教誨人而不知倦的謚號「長」。

愛護百姓表現在用刑的謚號「克」。

對賜予顯得吝嗇的謚號「愛」。

違天理害百姓的謚號「抗」。

喜歡廉潔又能自我克制的謚號「節」。

選擇好的跟著去做的謚號「比」。

喜歡改換舊有的謚號「易」。

名與實不相符合的謚號「繆」。

思慮未出現差錯的謚號「厚」。

心地純正有大度的謚號「匡」。

謚「隱」,有哀憐之類的意思。

謚「景」,有勇武之類的意思。

施德,是「文」;除惡,是「武」。

開闢土地是「襄」,征服遠方是「桓」。

以剛克人是「發」,以柔克人是「懿」。

履行正道是「莊」,犯有過失是「僖」。

敢做而不成功是「宣」,欲惠愛而內無德是「平」。

取意堅定不移,以其明顯特徵為準,其餘都與其相像。

「和」,是會合之意。

「勤」,是操勞之意。

「遵」,是遵循之意。

「爽」,是傷的意思。

「肇」,是開始之意。

「義」,是治理之意。

「康」,是安寧之意。

「怙」,是依仗之意。

「享」;是祭祀之意。

「一胡一 」是大的意思。

「服」是戰敗使服之意。

「秉」,是順從之意。

「就」是聚合之意。

「意」,是過的意思。

「錫」,是給予之意。

「典」是常的意思。

「肆」,是放縱之意。

「稼」,是虛空之意。

「睿」是聖明之意。

「惠」,是仁愛之意。

「綏」,是安撫之意,「堅」是增長之意。

「耆」,是強的意思。

「考」,是完成之意。

「周」是至極之意。

「懷」,是思念之意。

「式」,是法式之意。

「布」是施放之意。

「敏」,是疾速之意。

「捷」,是攻克之意。

「載」是記事之意。

「彌」,是長久之意。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逸周書
度訓解第一命訓解第二常訓解第三文酌解第四糴匡解第五武稱解第六允文解第七大武解第八大明武解第九小明武解第十大匡解第十一程典解第十二程寤解第十三(內容缺失)秦陰解第十四(內容缺失)九政解第十五(內容缺失)九開解第十六(內容缺失)劉法解第十七(內容缺失)文開解第十八(內容缺失)保開解第十九(內容缺失)八繁解第二十(內容缺失)酆保解第二十一大開解第二十二小開解第二十三文儆解第二十四文傳解第二十五柔武解第二十六大開武解第二十七小開武解第二十八寶典解第二十九酆謀解第三十寤儆解第三十一武順解第三十二武穆解第三十三和寤解第三十四武寤解第三十五克殷解第三十六世俘解第三十七大匡解第三十八文政解第三十九大聚解第四十箕子解第四十一(內容缺失)耆德解第四十二(內容缺失)商誓解第四十三度邑解第四十四武儆解第四十五五權解第四十六成開解第四十七作雒解第四十八皇門解第四十九大戒解第五十周月解第五十一時訓解第五十二月令第五十三(內容缺失)謚法解第五十四明堂解第五十五嘗麥解第五十六本典解第五十七官人解第五十八王會解第五十九祭公解第六十史記解第六十一職方解第六十二芮良夫解第六十三太子晉解第六十四王佩解第六十五殷祝解第六十六周祝解第六十七武紀解第六十八銓法解第六十九器服解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