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

莊子南華

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

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上面莊子借用庖丁的嘴,講自己修養的造詣境界,和處世的方法原則。

這裡這一段話更重要。

但是當我到了一般的殺牛匠那裡去看看,牛一來,殺牛匠那個小心,那個緊張,做了非常嚴謹的準備,我看見了那個情形,自己「怵然為戒,」生起一個警覺一性一,警覺什麼呢?「視為止,」我所看到的就是我的榜樣。

庖丁的技術那麼高明,殺牛不用眼睛,把刀拿起來隨便一揮,就感覺到了,可是在看技術差的人殺牛時,並沒有看不起人家,反而更看得起人家,因此對自己更加有一個警惕,不要認為自己學問好,本事大,技術高。

人生作人處事,就要像庖丁那麼小心,那麼謹慎。

一方面這幾句話也描寫普通殺牛的人,看到牛求,「視為止」,那個眼睛看到牛來都瞪直了;「行為遲,」走路都是慢慢的,不敢一下子靠到牛身邊去。

另一方面也形容庖丁看了別人殺牛,「行為遲」,本來自己很輕鬆,因此也亦得走路都不敢亂走,慢慢走到前面,看他們怎麼殺牛。

動刀甚微,謋(hu&ogra一ve;)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說,我學了他們的樣子,雖然自己技術很高明,但動刀慢慢地,很小心很仔細地下來,「嘩」地一聲,牛的四肢都解一開了,牛身像泥巴一樣散在地上。

這個時候,我一身也累了,像一般殺牛匠把刀一丟,躺在地上也像一一團一泥巴一樣。

休息一陣,威風又來了,「提刀而立,」把這把刀一拿起來,往那裡一站,英姿四顧,就像大英雄打了勝仗,站在高台上四面一看,覺得我是英雄,「為之躊躇滿志。」

這一段描寫很有趣味。

然後,「善刀而藏之。」

把這刀擦得乾乾淨淨,再打上凡士林或防銹的油,用布包好,好好藏起來。

等於很有錢的人,一定要把美鈔美金包得好好地藏起來,裝起沒有錢的樣子。

你注意喲,庖丁殺牛的技術之高明,眼睛裡面沒有看到牛了,刀隨意這麼一揮,一條牛一秒鐘就解決了,那已經不是技術了,已經到了神化的境界。

但是,學問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以最平凡、最膚淺的人做自己的老師,做自己的榜樣,那麼就大成功了。

如果你技術、學問到了最高處,認為老子天下每一,你注定失敗。

沒有天下第一!只有小心加小心,謹慎更謹慎。

所以庖丁說:雖然至此,我常常到了一般殺牛匠的地方,看到他們殺牛那麼小心,我也跟著他們學,也那麼小心。

我們用文學上一句話來描寫,一個人的一生呀,由最絢爛而歸於平淡,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這才是成就,這樣的成就才是養生之主。

這個要點就告訴我們一個人生的道理,就是儒家道家講的「極高明而道中庸」。

莊子這裡形容人由極高明歸於平凡的時候,掉了幾句尾巴,來描寫這個人生。

把牛殺完了,「如土委地」,牛肉堆了一地,自己也像泥巴一樣坐在了地上,哎呀,總算完成了工作。

這就是人生,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或者做生意發了賭,先是覺得困難害怕,睡了一覺醒來,「提刀而立」,我還是英雄,站在台上呀,「為之四顧,躊躇滿志」。

這個描寫很幽默,人都是這樣,過後越想越覺得自己英雄,在當時卻痛苦得很。

可是莊子在後面又加上一句,「善刀而藏之」,這句話是要點。

這就是莊子的文章,像禪宗的話頭,要透過文字以外去參的。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文惠君聽了庖丁講完,他說:一奸一啊!我聽了你講的這番道理,懂得人生了。

莊子用道家的思想,用汪洋曲折,非常優美的文字,借用庖丁解牛這麼一個故事,寫出了人生的道理。

如果拿儒家來講呢?還是我們常提的一句話:「諸葛一生唯謹慎」,不恃才,不傲物,很平凡。

這個「謹慎」,既不是自卑,也不是瞻怯更不是自我的頹廢,是小心謹慎。

這就是養生的道理。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