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7.應帝王:神巫季鹹:鄭有神巫曰季鹹,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7.應帝王:神巫季鹹

莊子南華

07.應帝王:神巫季鹹

神巫季鹹

鄭有神巫曰季鹹,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

鄭人見之,皆棄而走。

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

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

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一卵一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嘗試與來,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吾見怪焉,見濕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見吾杜德機也。

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列子入,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

是殆見吾善者機也。

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

試齊,且復相之。」

列子入,以告壺子。

壺子曰:「吾鄉示之以以太沖莫勝,是殆見吾衡氣機也。

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

淵有九名,此處三焉。

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壺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

反,以報壺子曰:「已滅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一靡一,因以為波流,故逃也。」

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

三年不出,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於事無與親。

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

紛而封哉,一以是終。

無為名一屍一,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體盡無窮,而游無朕。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鄭有神巫曰季鹹,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

鄭人見之,皆棄而走。

鄭國有一個最了不起的巫師,名字叫「季鹹」。

這個巫師太神化了,比什麼教主、法師、活儑、大師等都高明,他能知道人的「死生」、「存亡」、「禍福」、「壽夭」。

注意,這是人生需要問的幾個問題,我們人天天擔心的就是這些問題,他能瞭解幾時你會死,你來生到哪裡去投生?前生什麼變的?生死是一個大問題,他能知道。

一個政權有沒有問題,成功或者失敗,一個國家有沒有問題,存亡或者滅亡,他都能預先知道。

人會不會出問題闖,買了股票會不會賺錢或者賠本?這個過年利息會不會跌價?哪一樣東西會賺錢?他清清楚楚。

他還有一個修養,你能活多久?九十九或一百零一?這幾個都是人知大問題,他統統知道。

「期以歲月旬日,若神。」

他說你幾時死,就幾時死,斷鑒準準的,你氧氣瓶吊起都沒有用,你打點滴都沒有用,救不了的。

因為太高明了,所以鄭國的人,看見他就逃,生怕他說一句壞話,說你要死就嚇死了。

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

以道家的傳統來講,莊子是列子的徒弟。

列子見了這個神巫以後,同吃了迷一幻一藥一樣,心裡就迷住了。

一個人相信另一個人相信到迷了的程度,就像酒喝醉了一樣,叫「心醉」。

後來,文學變成了「醉心於某某」,就是迷得糊里糊塗的。

列子回來對老師「壺子」講:老師呀!我開始以為你老人家的道高得不得了,世界上只有你第一,現在我又找到了一個第一,你變成第二了。

這個學生很老實,不像有的學生不好意思講:他很直接地講。

因為學生直接,老師也很直接:

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

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一卵一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嘗試與來,以予示之。」

壺子說:你原來以為我第一,現在變成第二了,不過老弟呀,我告訴你那個道,「既其文,未既其實,」處表的道傳你一下,真道我還放在口袋裡。

我早就曉得你這傢伙靠不住,所以我留了一手。

你以為你得道了?你認為我傳你道了嗎?我傳你的道,等於拿一個母雞給你,沒有公雞給你,所以永遠不會生蛋,不會結果,修不成的。

壺子說,我之所以不傳你道,你認為學了道「與世亢」,「亢」就是傲慢,一般學道人一愛一犯這個一毛一病,我學了道,超越世界了,世界上第一了。

佛也好道也好,越學越謙虛越平凡,才可以學。

因為你覺得自己有道有法,處處保持一臉道氣,滿嘴道話,所以人家一看你,就知道你是修道的,就把你看出來了。

等於我們這裡有些人,一看就是學佛的,一身佛味就來了,很難受。

壺子說:你還又找到一個第一的老師,那你把那個第一找來,給我這個第二看一看。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