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2.齊物論:引喻失義: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2.齊物論:引喻失義

莊子南華

02.齊物論:引喻失義

引喻失義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之非馬也。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為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惡乎然?然於然。

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

物固有所然,物因有所可。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

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

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適得而幾矣。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

何謂朝三?狙公賦予,曰:「朝三而暮四。」

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

眾狙皆悅。

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

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道之所以虧,一愛一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

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

而其於又以文之綸終,終身無成。

若是而可謂成乎?雖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

是故滑疑之耀,聖人之所圖也。

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

下面就是莊子的名言,是歷代學者辯論很多的地方。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幾千年來,這一段文章在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學思想上的份量都很重。

文字看來很囉嗦,「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翻來覆去。

假認同學們是學文學的,你看能不能簡化呢?很可以簡化,用不著這麼囉嗦,可莊子的文章筆法就是這樣,我們經常引用。

例如宋代歐陽修奉命修《唐史》的時候,有一天,他和那些助理的翰林學士們,出外散步,看到一匹馬在狂奔、踩死路上一條狗,歐陽修想試試他們寫史稿件文章的手法,於是請大家以眼前的事,寫出一個提要大標題。

有一個說:「有犬臥於通衢,逸也蹄而殺之。」

有一個說:「馬逸於街衢,臥犬遭之而斃。」

歐陽修說,照這樣作文寫一部歷史,恐怕要寫一萬本書也寫不完。

他們就問歐陽修,那麼你準備怎麼寫?歐陽修說:「逸馬殺犬於道」六個字就清楚了。

所以,往往幾百年的歷史寫來,桌子上一堆,就是那麼一小本。

如果我們幾千年的歷史,照現在白話文一寫,那實在不得了!但是照《莊子》的文章寫也不得了,以指喻指,非指……講了半天,是馬指你,還是你指馬,搞不清楚。

對於「以指喻指之非指」這一句,我看了很多的文章,而且現在的書也在討論,認為這個指呀,不是指頭的指,這個指啊,就是中指的指,引經據典,寫論文,就這個辦法,蘇格拉底怎麼說的,孔子怎麼說的,反正看到一點半點指頭,就把它抄上去,然後下面註明我看了一些什麼書作引證,學問很淵博,實際上看了半天,你的意思呢?我沒有意思,因為這些書我都看過了,所以結論留給誰做呢?留給別人去做吧。

現在很多文章,只能這樣。

很簡單,這個「指」就是指頭。

莊子這一段講什麼?講邏輯論辯。

我們曉得,以印度的因明學來講、論辯一定有四個步驟,比西方的邏輯還要完備,還要嚴密。

因明的四個步驟,簡單地講:「宗、因、喻、合」。

「宗」就是前提,說話必有宗,引申「宗」的理由為「因」。

有時候有宗有因還講不清楚的事,只有用比喻來說明,這就是「喻」,在莊子中叫做「寓言」。

因為人類世界上的任何語言文字,沒有辦法真正表達人的思想,所以意識思想、意識形態很難表達。

你說我會畫畫,把意思晝出來,那個畫已經不是你的意思,那已是三四層以後的意思了。

那到怎樣表達人類的意思?用比喻。

人類文化中,每一個宗教的教主都很會用比喻,最善於用比喻的是釋迦牟尼,其次基督教《聖經》裡有很多都是用比喻。

為什麼宗教的教主喜歡用比喻呢?因為最高形而上的道理很難講出來,只好講一個比喻。

譬如一個人問:「某人什麼樣子?」

「我經你講,你也沒有看見,反正那個傢伙長得臉像馬一樣。」

我們就會一笑,反正曉得臉長,這就是比喻。

我們人常常喜歡用比喻,比喻是論辯上表達情智的最好的一種方法。

守、因都講通了,那麼就是結論的「合」了。

那麼,莊子對當時喜歡講論辯的名理學家如惠子、公孫龍,他也提出來「以指喻指之非指」,他說拿一個指頭,告訴你這個不是指頭,他說這個比喻不大好。

這叫做什麼呢?引喻失義,就是用了比喻以後,反而喪失了真正的意義。

年青同學讀古文都念過諸葛亮的《出師表》,其中有一句勸他的皇帝,劉備的兒子阿斗的話:「不可引喻失義」,我們看了諸葛亮的造句話,就瞭解了劉備的兒子阿斗非常聰明,會辯論,做錯了事,他會蓋得很好。

所以諸葛亮以亞父的身份教訓他。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莊子這一句「以指喻指之非指」,他這個話有點引喻失義,還不如用不是指頭來做比方不是指頭的道理。

禪宗大師翻譯佛學《楞嚴經》時,比莊子用得高明「以指指月」,指個月亮給你看,以指指月叫你看月.不是看指頭,不要把指頭當月亮。

後來禪宗有一部書就叫《指月錄》。

現在研究禪學的人非常多,都是抓住了指頭當月亮。

拿莊子的話來批評:「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如果你研究禪宗的公案而講禪的話,不如絕口不談禪或許還能進入禪。

「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

這和上一句是同樣的道理,同樣的喻意。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這是莊子的名言,後來的人因這兩句話悟道的也很多。

莊于歸納「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表達「心物一元」的觀點。

「心物一元」絕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可以說是純粹的唯心。

(不同於西方哲學的「唯心」。

)這個「天地一指」的「一指」,並不是一個手指,而是一個東西,是一體的意思:「萬物一馬也,」是以宇宙萬物不過是一匹馬來作比方,整匹的馬,有馬頭、馬腳、馬尾、馬一毛一……等等。

所有天地間的萬物,就好像馬的頭,馬的腳,馬的一毛一……等等總合起來,才叫一匹馬。

離開了馬的勝,不是完整的馬,離開了馬的尾巴,也不是完整的馬,離開了馬的任何一樣,都不是完整的馬。

由眾歸到一,由一散而為眾。

所以明朝憨山大師有兩句著名的詩:「天地蜩雙翼,乾坤馬一一毛一」,他這個名句的觀念,也就是應莊子的「天地一指,萬物一馬」來的。

我們知道,南北朝一個著名的年輕和尚僧肇說過這麼一句話:「會萬物於己者,其惟聖人乎。」

僧肇只活了三十幾歲就死了,但他的著作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他的名著《肇論》,融和了儒、道、佛三家。

他這話是真正的聖人境界,修養不是理論到物我同體。

人與物是一個來源,一個本髓,只是現象不同,好比在這間屋子裡,我們都同樣是人,但相同中又有所不同。

因為你是你的身一體,你的樣子,我是我的身一體,我的樣子。

但是雖然各人不同,卻又同是人類,「乾坤馬一一毛一」就是這個道理。

莊子為什麼用邏輯的道理講這一段呢?當時一般講邏輯論辨的這一幫人,慣用的這些比喻,莊子拿來批判一番,但是.莊子用的比喻,它影響後世很大。

比方,中國產生大乘佛學,到唐代有十宗的不同。

唐武則天時,是華嚴鼎盛的時代,華嚴宗第

三代祖師賢首大師,法名叫法藏,他有一篇很著名的影響中國哲學思想的文章《金師子章》。

莊子拿馬來比方,他就用獅子來作比方。

賢首大師用《金師子章》,說明天地一指,萬物一獅子,這個宇宙萬物等於一個獅子,獅子的頭、獅子的尾、獅子的腳、獅子的一毛一,分析起來,獅子全身無數的一毛一,每一根一毛一代表了這一個獅子,每一根一毛一也都不是這個獅子,由此而說明華嚴境界是玄門,所謂帝綱重重無盡的道理。

那麼,賢首大師「萬物一獅子」的觀念同莊子「萬物一馬」的觀念是一樣的道理。

莊子用邏輯的道理講到這裡,跟著還是在批判邏輯,是非觀念和一個人觀念的認定。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莊子說:是非觀念所產生可以不可以,是從我們的主觀來的,我們的認識,你認為可以就可以,你認為不可以就不可以,宇宙間沒有一個真正的離開身心以外的是非觀念。

他提出了一個結論:「道行,之而成,」我們要想成道,要想返回到形而上道體上,只有實行。

在這裡,我們看到莊子偏重於經驗論,講實驗,只有真正去行道而成道,不是講空洞的理論。

拿論辯思想來當道,完全錯了。

現在講道、講佛學,都變成一種思想學問,那完全錯了。

「物謂之而然。」

「物」就是宇宙萬物,我們認定對了就對了,你認定這個東西叫什麼,這個就叫什麼,一切唯心作用。

所以,形而上的道要修行就到,即「行之而成」;形而下的萬物是人為的,你認為什麼就是什麼,「物謂之而然。」

那麼,講對了或者不對?他又引用:

惡乎然?然於然。

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惡乎然?」

怎麼叫對了呢?「然於然」,怎樣一定認為對了?還是唯心的作用.你觀念認為對了,它就對了。

「惡乎不然?」

怎麼認為不對呢?「不然於不然。」

你的觀念認為不對就不對。

這是莊子的文章,狂放恣肆。

白話翻譯過來很簡單,莊子這麼一寫,讓人眼花繚亂,就像戲台上跟人打鬥一樣,上面來個花樣晃一下,花槍東一挑,西一挑,實際上他一刀從中間就打過來了,他的文章就是這樣,我們不要被莊子的文字騙過去了。

「物固有所然,」天地萬物它有它的所以然,既然宇宙形成了萬物。

電就是電,電通過燈時,它發亮;通過錄音機收音機時,它發聲。

這個物體有它所以然的特別的一性一能。

「物固有所可。」

所以萬物有它適宜應該的本位。

有它適宜應該的立常但是在現象界來講,各有各的一性一質,水跟火兩個就不同水有水的用途,火有火的用途,「物固有所可」,形而下的是這樣。

形而上來講呢,「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歸到道體,兩個

東西都變成原來的能量了。

只是一個能量,那沒有關係,因此說明一個道理: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