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致身:而盂德之譏袁本初,亦云「幹大事而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致身

草廬經略

致身

岳武穆有言:「文官不一愛一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乎矣。」

而盂德之譏袁本初,亦云「幹大事而惜身」,則信乎之義當講矣。

夫棄軍離地與逗留不前之將,何嘗不是一愛一惜其身?而作外見殺於敵,則內見戮於君。

生可得耶?何如慷慨激昂,以一身殉國,腥血漬戰袍而愈厲,矢石落左右而不驚,孤城捍強敵而神閒,深入抵賊巢而不懼!蓋三軍勇怯,恆視其將。

將畏縮而土氣痿,將強毅而士氣張。

與其貪生畏死,遺臭萬年.熟若捨生取義,垂芳百世!況必死不死,幸生不生。

既以身任國事,賊滅則朝天有日.賊在則歸闕無期。

何能作兒女之態,奉身縮首而已耶!

韋一奴一救鍾離,魏軍夜來攻城,飛矢雨集。

一奴一子黯請下城以避箭,叡不許。

軍中驚,叡於城上厲聲呵之,乃定。

李光弼與史思明戰於中潭,將刃納於靴,曰:「戰,危事。

吾任三公,不可辱於賊,萬一不捷,當自到以謝天子!」及勝,西向拜舞,三軍感動。

張巡每與賊戰,將吏有還者,巡立戰所不動,曰:「還為我決之!」諸將還致死。

由是戰無不勝。

劉鑄至順昌,虜勢正狂。

軍中勸鑄去,錡鑿舟沉之,示無去意。

置家寺中,積薪於門,謂守者曰:「脫有不利,即焚吾家,無辱敵手也。」

連戰金兵,兀朮遁去。

夫中潭之勝,由靴中之刃;順昌之捷,由寺門之薪。

而韋叡與睢一陽一堅立蝟集之場,不移跬步者,已將此身存亡置之度外矣。

蓋與敵相薄,如入虎一穴一探虎子,非捨生不可。

捨生則勝,惜身則敗。

勝則我生而敵死,敗則我死而敵生。

但務出奇用智,毋空為匹夫必死之勇耳。

故《孫子》云:「必死可殺,必生可虜。」

三復斯言,堪為軍主。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