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戰權:敵無可擊而姑待,謂之逗留;機已可乘而速進,謂之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戰權

草廬經略

戰權

閫外之事,敵情變一態不測,機權伸縮若神,固非淺識者能謀,亦豈千里之外所能遙斷耶?嘗見古來大將臨戎,自非明主在上,則議論風生,謗書盈篋。

敵無可擊而姑待,謂之逗留;機已可乘而速進,謂之喜事;增城築險,謂之糜費而勞人。

佯怯示弱,則曰巽懦而難任;刑及當路貴重,則曰擅誅;賞及牛豎牧圉,則曰濫與。

搖手足動干文網,救過不暇,安望立功!此而督責使之,是猶欲騏驥之走而羈其足,欲孟賁之擊而掣其肘也。

故君必假之以不御之權,然後可以奏師中之吉。

其進其退,其緩其速,其戰其守,其罰其賞,概由大將,君無與焉。

萬一事涉可疑,當如漢宣故事,不妨以璽書頻於軍中間趙將軍不戰。

庶幾外結君臣之義,內憑骨肉之親,由是大將得行其志。

所謂「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君於後,氣厲青雲,疾若馳鶩,智者為之謀,勇者為之死」。

雖其將之善將兵,亦緣君之善將將矣。

唐德宗之世,命將出師,嘗受以成律,一交一戰日時,亦待中詔。

於是將帥趑趄,莫敢自決。

安祿山既克東郡,阻潼關之險,不得西進。

會告崔乾祐在陝,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

上遣中使趨哥舒翰出兵復陝、洛,翰曰:「祿山久一習一用兵,豈肯無略?是必羸將以誘我。

若往,正墮其計。

且賊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據險,利在堅守。

況賊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而擒也。

要在成,何必務速?」

上聽楊國忠言,遣中使促之,項背相望。

翰慟哭出關,遂大敗。

劉鄩為梁御晉,末帝怒其不戰。

謂諸將曰:「主上深居宮禁,未曉兵家,與白面從事,終敗大事。

大將出征,君命有所不受。

臨機應變,安可以預謀?今揣敵人未可輕擊,諸君籌之!」末帝促之,鄩不得已出戰,大敗。

甘茂之息壤在彼,許翰之杜郵二字,岳武穆之金牌十二,成敗懸殊,一從中制也。

不獨,忌中制也。

即長子帥師,而弟子參之,是分權也.李顯忠之撓於邵宏淵也。

良將之軍,而豎子監之,是奪權也。

李德裕之請勿置監軍是也。

不立主帥,而分任各將,是無權也,唐肅宗以六十萬眾而敗於史思明也。

甚矣,將權之宜一也。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