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因糧於敵:夫敵一何以當吾二十也?蓋飛挽遠餉,糜費居多,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因糧於敵

草廬經略

因糧於敵

兵法有之:「得敵一鐘,當吾二十鍾;得敵一石,當吾二十石。」

夫敵一何以當吾二十也?蓋飛挽遠餉,糜費居多,未若,悉為實用。

況深入重地,饋運不通,恃敵饒野,為我懸鉺。

分眾掠地,取其秋谷;破地降邑,取其倉糧。

或德盛而恩深,民鹹饋獻;或以權而濟事,抄獲為資。

三軍足食,謹養勿勞。

伺隙出奇,乘機疾戰,謀施不測,志在必取,無務淹久。

此智將也。

劉裕伐南燕,或曰:「燕人若塞大峴之險,成堅壁清野,大軍深入,不惟無功,且不得還也。」

裕曰:「吾慮之熟矣:鮮卑貪婪,不知遠計,進則虜獲,退惜禾苗,謂我孤軍深入,不能持久,此必不守險清野,敢為諸君保之。」

及過大峴,裕舉手指天,喜形於色。

左右曰:「公未見敵而先喜,何也?」

裕曰:「兵已過大峴,士有必死之志;餘糧棲畝,兵無匱乏之憂,虜已入吾掌中矣。」

王全斌伐蜀,克興州,獲軍糧四十餘萬斛。

進三泉,獲軍糧三十餘萬斛。

克利州,獲軍糧八十餘萬斛;軍賴以濟,遂平蜀。

此皆因糧於人,以成大功者。

我無食而敵有食,在我則反客為主;我既飽而敵饑,在彼則反主為客也,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