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恩信:至招攜懷遠之略,則鮮有知者。緩德化而先驅除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恩信

草廬經略

恩信

世之論將者,地位之高,撻伐之威,俾敵聞風遠避而已。

至招攜懷遠之略,則鮮有知者。

緩德化而先驅除,謂為勝算可乎?夫豺狼之一性一,誠不可以禮義感,然善惡亦須分別,則德刑還宜並施。

是故撫之以恩,示之以信,收仇敵為腹心,但在酌事。

宜達權變,知情偽,洞幽隱,毋徒慕之名而自貽其害也。

倘智不及此,敵或因我廣開,便爾乘機挾變,轉奉琛為露刃。

或一奸一行帷幄,或臨陣反戈,或暗洩軍情,或竊焚糧車輜重,或約賊內外鹹進,或設計陷誘人馬。

稍爾不察,為患非輕。

此又為將者所宜預防也。

羊祜鎮裹一陽一,開市大信於吳人:降者欲去,皆聽之。

綏懷遠近,甚得一江一漢心。

與敵人一交一兵,剋期方戰,不為掩襲計。

將帥有進詭詐之策者,飲以醇酒,使不得言。

人掠吳二兒為俘者,枯遣使還其家。

後吳將夏詳、邵頻等來降,二兒之父母亦率其屬與俱。

吳將陳尚、潘景來寇,祜追斬之,美其死節,而厚加殯殮。

景、尚子弟迎喪,祜以禮追還之。

吳將一鄧一香掠夏口,祜募縛香。

既至,宥之。

香感恩,率部曲而降。

自是降者,前後不絕。

祜出軍行吳境,刈谷為糧,皆計所侵,送絹賞之。

每聚眾一江一沔遊獵,常止晉地。

若禽一獸先為吳人所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還之。

於是吳人翕然悅服,稱為羊公而不名也。

陸抗每告其戍兵曰:「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無求細利。」

種世衡知環州。

番部有牛家族一奴一訛者,素倔強,來嘗出謁郡守。

聞世衡至,遽郊迎。

世衡與約,明日當至其帳,往勞部落。

是日夕大雪,深三尺,左右曰:「地險不可往。」

世衡曰:「吾方結諸羌以信,不可夫期。」

遂緣險而進。

一奴一訛方臥帳中,謂世衡不能至。

衡蹙而起,一奴一訛大驚,曰:「前此來有官至吾部,公乃不疑我耶?」

率其部羅拜聽命。

羌酋墓恩部落最強,世衡常夜與飲,出侍姬以覘之。

既而世衡起入內,潛於隙中窺之,慕恩竊與侍姬戲。

世衡出掩之,慕恩慚懼,請罪。

世衡笑曰:「君欲之耶?」

即以遣之。

由是得其死力。

諸部有二者,使討之,無不期克。

其後百餘帳,皆自歸,莫敢二。

是皆之效也。

穆宗時,所以待俺答者,酷與此類。

釋犯順之深仇,禮未奔於亡子,因其迎請,厚遇遺還,信使往未,情逾父子。

遂令五十餘牟,邊靖烽息。

總之,之施,出自明智。

察未降之隱念,不墮術而隳功。

有推誠以安邊,無招尤而起禍。

不至如蔡牟、岑彭之被刺,郭絢、李元平之致賊內應者,斯為善矣。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