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徐霞客遊記的諸多版本: 《徐霞客遊記》的版本和流傳過程都很複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徐霞客遊記》徐霞客遊記的諸多版本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的諸多版本

《徐霞客遊記》的版本和流傳過程都很複雜,有抄本和刊本兩個系統,每個系統下面又有很多種,我們在這裡只擇其要者作較簡單的介紹。

一、抄本系統

1.季夢良抄本(一),不傳。

季夢良是徐霞客家的塾師,也是徐霞客的好友。

季夢良是第一個全面整理徐霞客遊記的人。

其《序》說:「余時就榻前談游事,每丙夜不倦。

既而出篋中稿示餘日:『餘日必於有記,但散亂無緒,子為我理而輯之。

』余謝不敏。

霞客堅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幾,而霞客遂成天游。

夫霞客之事畢矣。

而餘事霞客之事猶未畢也。

迨其後,紀盡為王忠紉先生攜去,余謂可以謝其事矣。

忠紉之任福州,仍促塚君攜歸。

塚君復出以示餘日:『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志也。

』啟篋而視,一一經忠紉手較,略為敘次。

余複閱一過,其問猶多殘闕焉。

遍搜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編,俟名公刪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

余不敢謂千秋知己,亦以見一時相與之情雲也。」

也就是說,徐霞客旅遊途中天天寫有遊記,但未加整理。

從雲南病歸之後,臥床 不起,在病中將整理遊記的事托付給季夢良,不久即病逝。

後來徐霞客另一個朋友王忠紉從季夢良處拿走遊記的所有手稿。

王忠紉對手稿作了初步的整理和編輯之後,要去福州赴任,臨行前將手稿一交一 給徐霞客長子徐屺。

徐屺又將手稿一交一 給季夢良,希望他能完成徐霞客的遺願。

季夢良發現王忠紉核校過的稿子仍有很多遺缺,於是遍搜散稿,盡量補齊,並按遊歷之地分集,抄錄了一遍。

這是《徐霞客遊記》第一次成書,季夢良的序寫於壬午即崇禎十五年(1642)臘月十六日,離徐霞客去世將近兩年。

2.季夢良抄本(二),殘本五冊存北京圖書館。

清順治二年(1645)三月,清軍屠一江一 陰城,徐屺遇難(一說徐屺死於家中「一奴一變」),遊記原稿被燒燬,季夢良抄本亦散失。

季夢良再次搜集整理,但已缺《滇游日記》首冊。

現存各冊均有「虞山毛晉」、「汲古後人」、「莫友芝圖書印」、「莫繩孫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等印記,說明此書曾為汲古閣、莫友芝、劉嘉業等收藏,於建國後轉入北圖。

據錢謙益《囑徐仲昭刻遊記書》及《囑毛子晉刻遊記書》推斷,此本即由徐霞客族兄徐仲昭送往汲古閣的抄本。

錢氏絳雲樓於順治七年(1650)十月失火,徐仲昭於順治十年(1653)去世,因此,此本流入汲古閣時間當為順治七年十月以後至順治十年。

季夢良以「一時相與之情」而不辭辛勞,兩次搜集整理抄錄遊記,成就霞客遺志,實在可謂「千秋知己」。

3.史夏隆抄本,不傳。

史本沒有流傳下來,僅存史夏隆的一篇序言。

《序》云:「今所存《徐霞客遊記》四冊,同裡曹生學游購為枕秘,余屢購不得。

至丙午而得之,方快披閱,而草塗蕪冗,殊難為觀,須經抄訂,方可成書。

即錄其四之一,偶爾擱筆,忽忽二十年,每一檢書,心為快悵。

計圖完善而眼愈昏,手愈懶,年愈邁。

今且七十二矣。

偶友人談及未見書,因出記以示。

友人雅興,願代抄之,終難托兩手,遂鼓腕拭目,日限一篇,凡九閱月而告竣。

更念霞客一生心血,走筆成書,五十年後,予為脫稿。

人置之,則廢紙也;家存之,則世珍也。

適兒輩赴試澄一江一 ,命訪其子若孫而畀之,奈淪亡凋落,不可問。

余方浩歎,一片苦心,未完勝果。

忽吳子天玉以善青囊術游四方,歸而過我,問案頭何抄?余示以書,且告書故。

吳子躍然曰:『今日之來,正為此書。

霞客尚有子也。

幼遇亂出亡,冒李姓,有父風,素與相善。

方遇一江一 干,囑往曹室訪此書。

曹已亡,曹家馬然不知所答。

今過先生而得其書,是天假先生以成霞客之畸也。

』遂於甲子年清和月,率其子拜授原書。」

後來楊名時發現史抄本有許多錯訛和刪減倒置之處,因而斥其為天下率意改竄文字者之鑒。

但是,從《序》中我們得知,史夏隆從曹學游處得到遊記四冊,斷斷續續抄了四分之一。

為了使徐霞客其人其事其書得以傳世,在七十二歲高齡的時候,下定決心,連續花九個月的時間,鼓腕拭目,將其抄完,並千方百計尋找徐霞客後人,無論如何,這片苦心,這番高義,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4.徐建極抄本,共六冊,曾先後為一鄧一 之誠、譚其驤先生收藏,今存一鄧一 克先生處。

徐建極(1634~1693),字五征,號范中,為徐霞客長子徐屺之子,是徐霞客最鍾愛的兩個孫子之一。

徐霞客西遊歸來,在病榻上給徐建極和徐建樞兄弟講旅途的種種奇遇,與他們一起摩挲玩弄從雲南帶回來的大理石、奇樹、虯根等。

並告誡他們:「男兒當奮志勳名,立功萬里外,纓名王之頸,鐫燕然之石而歸耳,奚以此區區者為。」

(《民譜》卷55《傳文》之《世系表·廩彥范中公傳》)徐建極出生時,徐霞客同日接到好友文震孟、陳仁錫、黃道周等五位翰林的書信,非常高興,說:「是兒必能光大吾家。」

徐霞客在雞足山曾為好友唐泰後繼無人而憂慮,他對自己兒孫的期望可想而知。

徐霞客認為,男兒應當有青雲之志,立功萬里。

可見他並不像一般隱士那樣主張消極無為,只不過他追求的不是世俗功名。

據《廩彥范中公傳》,徐建極「構訟之明年」,一個姓劉的督學一江一 南,劉博學嗜奇,曾在錢謙益《初學集》中見到《徐霞客傳》,非常艷羨,訪查其後人欲得遊記,徐建極於是抄了一本呈送。

鄔秋龍先生考證,「構訟」之事即順治十八年(1661)的「奏銷之禍」,徐建極受牽連而耽誤功名。

據此判斷,徐建極本應抄於康熙元年(1662)。

起自崇禎十一年(1638)三月二十七日,迄於崇禎十二年(1639)九月十四日,內署「一江一 上徐弘祖霞客甫著,孫建極錄」。

不分卷,未列細目。

體例和季本(二)一致。

5.李介立抄本,不傳。

李介立(1628~1700),為徐霞客第三子,其母周氏為徐霞客妾,不容於正妻而帶著身孕被逐,改嫁李氏,故名「寄」,並因介兩姓而歷兩朝,故字「介立」。

徐霞客的四個兒子中,李寄才學最高,也最具父祖遺風,體貌性情均甚似霞客。

曾應童子試,被知府擢為第一。

不久即悔功名之念,不復院試。

隱居鄉里,不阿權貴,不受饋贈,獨自課徒奉母,而且終身未娶,最後在貧病一交一 加中去世。

李寄早年曾想認祖歸宗,徐氏不納。

成名之後,一江一 陰名士沙張白曾作《勸友徐介立複姓書》,力勸其恢復本姓,他執意不肯。

徐霞客有一女兒嫁一江一 陰周儀甫,丈夫早亡而不改嫁,始終讓兒子周公茂對李寄執甥舅之禮。

李寄著述頗豐,大多散失,有部分詩作及《天香閣隨筆》傳世。

李寄對父親徐霞客深有感情,對《徐霞客遊記》的散失十分痛惜,曾設法四處搜集,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從宜興史夏隆處得到曹駿甫的抄本,但經塗抹刪改,已非廬山面目。

李介立從日影中照出曹本原文,與原有的季本互校,訂正訛誤,並補入《游太華山記》、《游顏洞記》、《盤一江一 考》等季本沒有的內容。

此本被認為是後來流傳諸版本之祖,但乾隆年間陳泓整理版本時已不見此本。

徐氏家族有負李寄,李寄卻未負乃父,他為《徐霞客遊記》的保存、流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6.楊名時抄本(一),不傳。

楊名時,字賓實,號凝齋,一江一 陰人,康熙進士,曾任雲貴總督及禮部尚書。

他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從劉開南處得到《徐霞客遊記》,遂花兩個月時間抄錄。

7.楊名時抄本(二),十冊,藏北京圖書館特藏部。

康熙四十九年(1710),楊名時從朋友處得到《徐霞客遊記》的另外一個抄本進行校對,才知道前一次的本子出於宜興史氏,頗多訛誤,於是對第一次抄本作了校勘改正,並重新抄錄一遍。

《四庫全書》所收即「楊名時所重加編訂者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楊名時抄本(二)是目前所見較完整的早期《徐霞客遊記》抄本。

除了北圖所藏之外,華東師大圖書館亦有楊名時抄本,不知孰為原抄孰為復抄。

8.陳泓抄本,不傳。

乾隆年間,一江一 陰人陳泓集李寄、楊名時等抄本(或復抄本),校對數次,並經融郊師訂正完好,抄成一部。

陳泓有《諸本異同考略》,對《徐霞客遊記》的版本流傳作了詳細的梳理。

9.鮑廷博抄本,五冊,藏北京圖書館特藏部。

鮑廷博(1728~1814),字以文,號綠飲,安徽歙縣人。

諸生,流寓桐鄉烏鎮,藏書極豐富,曾向四庫館進書六百餘種,並曾校刊知不足齋叢書三十集。

此本由鮑廷博校,吳騫、唐翰題跋。

首篇《游天台山日記》有眉批、評點、行中注。

10.韻石山房抄本,四冊,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不知何時何人所抄,首頁有「韻石山房」印章。

除了上述十種抄本外,尚有曹駿甫、奚又溥(二種)、

楊天賜、劉南開、梧塍徐氏、邑中夏氏(二種)、趙日宣等抄本,今皆不傳。

二、刊本系統

1.徐鎮木刻本徐霞客族孫徐鎮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新手錄並刻板付印,這是《徐霞客遊記》第一個木刻本,以後各本均據此。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北京圖書館等均有此本。

徐鎮在《例言》中說,此前《徐霞客遊記》的善本是楊名時本和陳泓本,此刻本以楊、陳本作指南,又彙集各抄本,參考互訂,務求恰當。

2.葉廷甲刻本

嘉慶十一年(1806),徐鎮以自己刊行的《徐霞客遊記》送給一江一 陰人葉廷甲,葉廷甲見「朽蠹頗多」,於是借楊名時手抄本和陳泓校本與徐鎮刊本悉心勘對,發現不少舛誤,因此於嘉慶十三年(1808)重新刊行,「訛者削改,朽者重鐫」。

葉廷甲本又有新印、舊印之分,新印本有錢牧齋《徐霞客傳》而舊印本無。

3.丁文一江一 本

1928年出版丁文一江一 主持編輯的《徐霞客遊記》,二十卷,上下兩冊,16開,用新式標點。

有丁文一江一 撰寫、編製的《徐霞客年譜》及《旅遊路線圖》。

丁本文字訛誤較多,192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據丁本刊印,但根據徐本校正了不少誤字,為建國前較好的鉛印本。

4.褚紹唐、吳應壽整理本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褚紹唐、吳應壽兩位先生整理的《徐霞客遊記》。

此本以季本二和徐鎮本為底本,參校徐建極本、陳泓本、楊名時本二以及其他多種抄本、印本進行整理,並由褚紹唐、劉思源編繪旅行路線圖39幅,另印一冊,於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上海古籍本《徐霞客遊記》於1982年再版,1987年出增補本。

1991年由中國地圖社出版了由褚紹唐主編、重新編製的《徐霞客旅行路線圖集》。

一般認為,此本為目前最好的版本。

5.朱惠榮校注本

1985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朱惠榮先生校注本。

此本以季本二和徐鎮本為底本,參校其他各種抄本、刊印本以及近人研究成果進行校注,用簡化字橫排版。

對一些難字、歷史地名、人物名稱、典章制度、自然地理現狀、名勝古跡等作了註解,並編製了十三幅徐霞客旅遊路線圖。

此本為第一個校注本,對《徐霞客遊記》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

另,貴州人民出版社於1997年出版了由朱惠榮等譯注的《徐霞客遊記全譯》,原文與譯文對照,有注,篇首有簡明扼要的「題解」,比較適合普通讀者。

除以上幾種刊印本之外,尚有清活字排印本、咸豐年印本、瘦影山房本、掃葉山房石印本、集成圖書公司鉛印本、莫厘樵子標點本、國學基本叢書本、世界文庫本等。

關於版本的詳細情況可參看唐錫仁、楊文衡先生著《徐霞客及其遊記研究》一書中「遊記的版本與流傳」一節。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到,在《徐霞客遊記》的流傳過程中,不少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數十年的一精一力。

從一些抄錄和刊印者留下的序言可知,他們大都有一個共識,用錢謙益的話來說就是:「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間亦不可無此書也。」

(《囑徐仲昭刻遊記書》)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徐霞客遊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