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覺迷錄》二、華夷之間、人獸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呢?:問曾靜:旨意問你書內云「天生人物,理一分殊,中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義覺迷錄》二、華夷之間、人獸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大義覺迷錄

二、華夷之間、人獸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原文】

問曾靜:旨意問你書內云「天生人物,理一分殊,中土得正,而一陰一陽一合德者為人,四塞傾險而邪僻者,為夷狄。

夷狄之下為禽一獸 」等語。

禽一獸 之名,蓋以居處荒遠,語言文字,不與中土相通,故謂之夷狄,非生於中國者為人,生於外地者不可為人也。

人與禽一獸 同在天地之中,同稟一陰一陽一之氣,得其靈秀者為人,得其偏異者為禽一獸 ,故人心知仁義,而禽一獸 無倫理。

豈以地之中外,分人禽之別乎?若如你所說,則中國一陰一陽一和合之地,只應生人之一類,不應復有禽一獸 並育其間矣。

何以遍中國之地,人與禽一獸 雜然共居,而禽一獸 之族,比人類為尤多。

且即人類之中,還生出你這等叛逆狂悖、淪喪天良、絕滅人理、禽一獸 不如之物來呢,你有何說處?

曾靜供:天生人物,理一分殊,其有分別,實以理之偏,全不在所居之內外。

彌天重犯讀書淺少,義理看不透徹,妄意以地之遠近分華夷,初不知以人之善惡分華夷,今日伏讀皇上諭旨,謂如你所說中國只應生人之一類,不應復有禽一獸 並育其間矣。

義更一精一實,理更顯明,雖頑石無知,亦應靈動了。

況本朝之興,列聖相承,亙古所無,萬國咸寧,歷代罕睹,且開闢幅員之廣,聲教四訖。

自有生民以來,到今日而極盛。

又聖祖皇帝承天眷顧之篤厚,享年之久,三代以來所無。

況更有幾多善政善教,緯地經天,開萬世之弘基,立百王之大法,所謂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正於今日見之矣。

所以聖祖皇帝賓天詔到,雖深山窮谷,亦莫不奔走悲號,如喪考妣,即以彌天重犯冥頑無知,至此亦曾廢食輟飲,慟哭號涕,被素深山,居喪盡制。

然在當時皆起於心之不及覺,發於情之不容己,非有所為而為也,若非聖德隆厚,皇恩浩大,何以使民至此,今日聖祖皇帝在天之靈,猶或洞鑒。

只為向見《春秋》有華夷之辨,錯會經旨,所以發出誕妄狂悖言語,其實到今日方曉得經文所說。

只因楚不尊王,故攘之,而本朝之興,與經文之所指天懸地隔。

彌天重犯因思天地之內無氣不通,無理不到,華夷之辨固不可以地言,即以地言,亦無定限。

天地一精一英之氣日散日遠,而且循環無常,今日二五之一精一華盡鍾於東土,諸夏消磨,蕩然空虛,是實話實理。

況夷狄本是論人,亦善惡五性克全,無所虧欠為人,五性濁雜,不忠不信,為夷狄。

孟子既稱大舜、文王為東西夷所生,又詆楊朱、墨翟之無父無君為禽一獸 ,是中國豈無夷狄,要荒豈無聖人,至於有明之世,非魯、衛、齊、晉之舊,而本朝之興,直邁成周之轍,更不待言。

彌天重犯識淺見小,未曾經歷,又得這些無知流言,夾雜胸中,所以有此妄言,悔罪無及。

彌天重犯記得前而兩次親供,前供就人而論,看得天地一精一英之氣愈開愈遠,循環無常,不以地限。

而後供指出,有明之世非魯衛齊晉之舊,而本朝之興,直邁成周之轍。

以今看來,益覺自信無疑,悔罪無及,是彌天重犯雖昔同禽一獸 ,今蒙金丹點化,幸轉人胎矣。

【譯文】

問曾靜:旨意問你,你在書信裡有「天生人和動物,從道理上來講,是一樣的,但生長結果是有區別,在中原出生的人受到正氣,一陰一陽一交一 合得當而成為有理性的為人;四面八方邊遠的地方偏辟荒險,受到道德正氣孕育較少的是夷狄,夷狄再往下就是禽一獸 」等說法。

以禽一獸 稱之,都是居住在荒山野嶺,極偏辟山區,語言文字和中原出生人的語言都有不同的,所以稱為「夷狄」。

並不是生在中原的是人,生是邊遠地區的不能算他是人。

人和動物都生存在天地之間,都沐浴著一陰一陽一的靈氣,得到其純正靈氣的是人,得到其偏雜邪氣的就成為禽一獸 ,所以人類知道仁義和道德,而禽一獸 不知道這個道理。

哪能以中外地區當作類分人和禽一獸 的標準呢!如果照你這樣的說法,中原一陰一陽一融合的地區,只應生一種人類,不應有其它的禽一獸 生存了。

為什麼全中國境中,到處都有人和禽一獸 共同生長,而禽一獸 的類別,比人類還要多?而且即使是人類中間,竟然還會生出你這種狂妄叛逆、喪失良心、滅絕人性道德、連禽一獸 都不如的東西來呢?你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曾靜供:天生人和動物,道理一樣,生長結果有區別。

分別的原因,應該以其理性多少來決定,而不在於其所居住的地域是中原或邊境。

犯有彌天大罪的我讀書太少,道理看的不深不透,狂妄地以地區遠近分中華和夷狄,當初並不知道以人的善惡來分中華和夷狄。

今日跪讀了皇上的諭旨,按照你的說法,中原只應該有一種人類,不應該有其它的禽一獸 在中原生存了。」

內容更一精一彩實際,道理更加明顯,即使石頭沒有知覺,也應該被感動了。

何況本朝的興旺發達,幾位英明大聖人接連繼承皇位,這是古代所沒有的。

中國及其藩屬到處一片太平景象,歷代很少看到這個狀況。

況且中國疆域的廣大,國家的影響遠傳四方,自從有人類以來,到現在達到了極盛的頂點。

又因為聖祖皇帝,深蒙上天厚愛,享受皇位的長久,三代以來是沒見過的。

更何況有許多開明的舉措,有經天緯地的才能和治理手段,開創我朝萬代大業的基礎,樹立了歷史上無數帝王的治國榜樣。

這正是所謂「夏、商、週三代的盛世沒有一點遜色,樹立到天地間,也沒有一點感到不足,詢問一下鬼神也不會說上一句不好的疑問,等到百代以後的聖人出現,也不會有一點否定的說法」

這樣的盛世,今天總算看到了。

所以在聖祖駕崩的詔書傳到的時候,雖然處於深山窮谷的人,也都失聲痛苦地奔走相告,好像失去自己的父母一樣。

即使犯了彌天大罪的我十分昏庸頑鈍,不明事理,在那時也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失聲痛哭,在深山裡穿上了孝服,按照制度守喪盡禮。

然而在當時,都是不知不覺地出自內心的情感,並不是為了抱有任何目的而做給別人看的。

如果不是聖祖的德高望重,給百姓的恩惠十分浩大,深得民心,怎能使人們到了如此地步?今天聖祖皇帝在天有靈,可以洞察鑒別。

後來只因為看到《春秋》把中國分為華夷兩部分,錯誤地領會了它的意思,所以發出了錯誤荒謬的言論。

其實到現在才知道《春秋》裡講的,只是因為楚國不尊重周朝王室,為此才把它劃入夷蠻地區。

而本朝的興旺與《春秋》裡面所說的華夷的區別,實在是天懸地殊。

犯了彌天大罪的我只想到天地之間,沒有一個地方不通靈氣,人生哲理沒有一個地方不實用,中國和夷狄的區別,決不可以以地區來劃分,即使按照地區來說,也沒有一個固定標準。

天地孕育的精神靈氣,一天比一天傳播越遠,而且循環變化沒有規律。

今天天地間一陰一陽一五行的一精一華,都集中在東方的土地上,而中原的靈氣消磨已盡,蕩然不存,這是實話、是事實。

何況夷狄的說法,應以人的文明程度來區分,也就是在善惡和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德性全具備,沒有什麼不正常的才是人,五性混亂不知禮度,不忠不信的人才稱為夷狄。

孟子既然稱大舜和周文王是東西夷地方出生的人,又詆毀楊朱和墨翟是無父無君的禽一獸 。

按這種說法,中原能沒有夷狄嗎?邊遠荒僻的地方豈能沒有聖人嗎?至於到明朝時,中國疆域已不同於春秋時的魯、衛、齊、晉等中原諸侯國,而本朝的興起,更是直追成周的盛世,更不須辯說。

犯了彌天大罪的我知識淺薄,見識狹小,自己又無親身經歷,又聽到這些無知的流言誹謗的話而記在心中,所以說出這些錯誤狂言,後悔莫及。

犯了彌天大罪的我前面兩次供詞,前一個供詞是就人而論,看到天地的一精一華之氣越傳播越遠,循環沒有規律,不能以地區來限制。

後一個供詞指在明朝時候,已不同春秋時魯、衛、齊、晉的諸侯國,而本朝的興旺更是直追成周的盛世。

從現在來看,越覺得對上述道理深信不疑,對自己的罪孽後悔莫及。

這是犯了彌天大罪的我過去如同禽一獸 ,今天承蒙皇上起死回生的金丹感化,有幸轉入人胎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大義覺迷錄
雍正向天下頒布《大義覺迷錄》的始末一、滿清入主中原君臨天下,是否符合正統之道?豈...二、朕到底是不是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一、大清朝的建立正是天命民心之所歸,乃道義之當...二、華夷之間、人獸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呢?三、清朝統治八十年後,造成地塌天荒,神哭鬼號嗎...四、社會出現貧富差別的原因是否可以歸咎於君王呢...五、整個大清國的人民到處都在呼號怨恨嗎?六、像岳鍾琪一樣臣事清朝的人就是低頭屈節、效忠...七、明朝亡於李自成之後,清兵的確是明臣請來除寇...八、對於孔子的《春秋》大義,豈可以亂臣賊子之心...九、對於一個臣民來說,到底什麼是榮辱生死的大義...十、那些狂肆譭謗皇帝的謠言傳語到底從何而來?十一、這「山崩川竭」的傳言到底是何等之事?十二、「五星聚,黃河清」的瑞祥徵兆到底是什麼因...十三、被曾靜奉以為師的呂留良到底是何許人也?一、曾靜等人各處行走,糾合叛逆之人的緣由如何?二、大清國裡考生增多,如何說是文人趨下,無恥奔...三、著述《格物集》的劉先生,其人其書是什麼情形...四、如果皇帝只應孔、孟、程來做,那麼漢、唐、宋...五、你曾靜真的是可以擔當「天聰明,乾之九五」的...六、「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道理講得通嗎?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盜竊天位的強盜呢,還是驅逐...八、到底是中華之外,四面皆是夷狄」呢,還是天下...九、大清王朝八十多年沒有國君嗎?臣民也禽獸不如...十、科舉制度僅僅是講名講利、卑污苟賤而不知恥的...十一、你曾靜為何尊敬悅服一個行走於市井江湖的呂...十二、春秋戰國時期的封土建邦、割據而治真的適合...十三、邊地民族全是無恥無狀的小人,難道沒有像堯...十四、對於夷狄入主中原,難道一定要誅戮討伐,而...十五、大逆不道的呂留良真的能和孔子相提並論嗎?十六、你曾靜自命為濟世英才,你真的有「宰相之量...十七、程顥提出的選拔人才方法在宋代已經證明行不...十八、雍正錢發行不久,不能普遍流通,你便造謠「...十九、為什麼山西百姓爭先恐後為國效力,忠誠愛戴...二十、有人誣蔑你的父親有盜竊的劣跡,母親有淫亂...二十一、自稱忠民義士的曾靜,你為什麼要甘願赴蹈...二十二、山西嘉祥兆瑞迭現,湖南連年水災,這些說...二十三、雲貴兩地民風淳厚,服教樂善,以至感召豐...二十四、孔廟失火和慶雲出現是禮樂制度遭受厄運的...一、皇上嗣位以來,是五穀豐登,人民樂業?還是四...二、雍正皇帝是勵精圖治,愛撫百姓,還是謠言所傳...三、皇上調撥糧食是平抑物價,還是倒賣糧食做生意...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還是草菅人命,濫殺無...五、雍正皇帝是霸嫂為妃,還是按照慣例讓她們居在...忠誠報國、公正無私的岳鍾琪與叛逆曾靜有鮮明的對...一、我曾靜這個文弱書生是怎樣成為彌天重犯的?二、我張熙久居僻壤窮鄉,怎麼會誤入歧途,隨師造...一、皇上不是有意遵循守孝三年的古制,不過是為了...二、雍正皇帝勤政愛民,與天理渾然一體,神功偉德...一、我雍正是將遺詔的「十」改成「於」字而謀取皇...二、朕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三、朕之「屠弟」,正是為了不負皇考付託之重,顧...呂留良怎麼得罪了聖祖皇帝在天之靈,而落致戮屍梟...一、我是怎樣受呂留良思想毒害,而成為彌天重犯的...二、亂臣賊子呂留良是怎樣把我們引入歧途的?一、本朝子民嚴鴻逵追隨呂留良效顰狂吠,謾罵誹謗...二、曾靜痛心疾首地說:「我這過去的禽獸,如今是...一、秀才造反,實在是自投羅網二、假結同盟,這樣才誘出真情三、追根溯源,呂留良正是罪魁禍首急下詔書,各路兵馬展開大緝捕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二、謹慎行事,乞請皇上睿鑒三、追查謠言,務必要剷除禍根副都統海蘭等奏折天羅地網,長沙黨羽插翅難逃一、境內出逆匪,以致巡撫受牽連二、檢討失誤,湖南巡撫願立新功刑部侍郎杭奕祿等奏折曾靜等人為什麼要捕風捉影、...湖廣總督邁柱奏折曾靜等人在湖南被捕審的經過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二、繼續搜捕毛儀及其兩子的經過一、應將曾靜案及其主犯押送湖南對質二、曾靜等供詞及押解犯人進京安排雍正上諭沈在寬詩「陸沉不必由洪水」,其中大有深...一、雍正收用密親王妃嬪的謠言二、臣下的確夙夜兢兢,稽察辦案三、風水先生搖唇鼓舌,禍從口出雍正上諭仁君何以要對彌天重犯網開一面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冒名王澍傳播謠言的犯人浙江總督李衛奏折在浙江繼續查訪逆黨情況陝西總督岳鍾琪奏折《大義覺迷錄》一書的確是覺世...浙江總督李衛奏折謊供引起的草木皆兵、虛驚鬧劇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湖南人為什麼非要將曾靜沉潭...雍正上諭對呂留良及家屬最後應如何判決安徽巡撫程元章奏張秀公等供詞南方幾省與王朝有關...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要繼續對張應星的會客日記上的...雍正上諭朱軾等編纂的駁呂留良之書應該頒發各地學...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曾靜已到湖南觀風整俗使衙門...一、對呂留良孫輩心有不忍,從寬免死,改判流放二、嚴鴻逵、沈在寬諸人應凌遲處死,戮屍梟首示眾一、將攻擊先王的曾靜、張熙緝拿進京二、將大逆不道的曾靜、張熙凌遲處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