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覺迷錄》陝西總督岳鍾琪奏折《大義覺迷錄》一書的確是覺世...:岳鍾琪身為第一個接觸此案的人,自然必須表態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義覺迷錄》陝西總督岳鍾琪奏折《大義覺迷錄》一書的確是覺世...

大義覺迷錄

陝西總督岳鍾琪奏折《大義覺迷錄》一書的確是覺世...

編者按:雍正親自編定的《大義覺迷錄》刻印出來後,頒發全國,使「曾靜差徒投書案」告一段落。

岳鍾琪身為第一個接觸此案的人,自然必須表態歌頌一番。

才寫了此奏章。

最後又附上一筆,趁機一交一 待了他在審問張熙時,曾假意稱讚過屈大均的文章。

這依然是為了怕以後被抓住辮子。

【原文】

寧遠大將軍,臣岳鍾琪謹奏

為聖德光昭,群迷覺悟,臣慶切於中,敬抒虔悃,仰祈睿鑒事。

雍正八年三月十九日,准兵部咨送內閣,一交一 出奉旨刊刻《大義覺迷錄》二部到臣,臣恭設香案,望闕叩頭。

跪讀聖諭,敬謹詳繹,仰見睿照所臨,無微不至,聖澤所被,萬類鹹沾,大義聿昭,愚蒙共啟。

此誠為覺世道之宏模,指迷途之寶訓。

析理義於至一精一至微;開聾聵於極頑極冥。

稽之典、謨、訓、誥實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

逆獸曾靜,蠢頑不靈,恣肆狂悖,雍正六年遣其徒張熙持書至臣,其中詞語喪心病狂,狼嗥犬吠,臣閱未竟,豎發裂眥,痛心切齒,畏欲食其肉而寢其皮,以消忿恨。

遂將張熙嚴加刑訊,期於逆一黨一 全獲,寸磔族誅,早申國憲,以蔽厥辜,詎逆惡張熙任刑不吐。

臣是時忽怦然心動,以為若不設法引誘,則逆蹤一黨一 惡究難必得。

然此際臣心忽動之機,若有不自知其然而然者。

至逆惡張熙於嚴刑夾訊之後,不辨臣設誓之誠偽,欣然將逆謀奸一黨一 ,歷歷指供,悉訴其情,無稍遺遁。

由今思之,詭譎如逆惡張熙,既能堅忍重刑,而不能不為假詞所誘者,冥冥之中,如有鬼神若或使之而然也。

隨得將逆惡張熙所供逆謀,並逆獸曾靜住址及所投逆書,密陳聖鑒。

【譯文】

寧遠大將軍,臣岳鍾琪謹奏:為皇上聖德的光大,使眾多陷入迷途的人能夠覺悟,臣從心裡感到高興,恭敬地抒發下臣的誠懇想法,敬請皇上明察。

雍正八年三月十九日,兵部行文送來內閣奉旨刻印的《大義迷覺錄》二部到臣這裡,臣恭設香案,向著皇宮方向叩頭,跪讀聖諭,詳細推究,抬頭看到皇上聖明所照耀的地方無微不至,皇上的恩澤遍及萬類,無不得到浸潤,大義所昭,使愚昧和無知的人都得到啟發,真是醒悟社會的巨大榜樣,指點迷途的寶貴教誨。

辨析道理極其一精一辟細緻,使非常愚昧無知的人受到開導。

考證《堯典》、《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經典,真沒有像《大義覺迷錄》這樣深切著明啊!逆獸曾靜蠢頑不靈,放縱顛狂,雍正六年派他的徒弟張熙拿著書信到臣這裡,信中詞語喪心病狂,猶如狼嗥犬吠,臣還沒看完就覺得毛髮豎起,眼角迸裂,切齒痛恨,真想食其肉寢其皮,以消除忿恨。

於是將張熙嚴加刑訊,等待把逆一黨一 全部拿獲,嚴施酷刑,誅滅九族,從快申明國法,以結束其罪惡。

哪料張熙任憑受刑都不肯招供。

臣當時忽然心動,認為如果不設法引誘,逆一黨一 的蹤跡及罪惡很難追究,就在臣心忽動的時候,自己就像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就不知不覺這樣做了。

等到逆惡張熙於嚴刑審訊之後,沒有區別出臣設的誓是真是假,欣然將叛逆的一陰一謀和奸一黨一 清楚分明地一一招供,詳盡地敘述一陰一謀活動情況,沒有一點遺漏。

現在回想這件事,詭譎如逆惡張熙,既是能堅忍重刑,卻不能不被假詞所誘一惑 ,冥冥之中,就像有鬼神驅使他這樣的。

隨即得以將張熙所供反叛一陰一謀和曾靜的住址及所投的謀反書信,秘密呈送皇上聖鑒。

【原文】

夫以逆獸曾靜等,生逢盛世,戴高履厚,始而心服大奸大逆禽一獸 不若之呂留良講義橫蓄於心,繼而又聽信悖逆之阿其那、塞思黑等逆一黨一 ,捏造全無影響之流言,肆加譭謗,聲載成書。

若非逆獸自為敗露,不幾以訛傳訛,妄為揚播,迷惑人心,流毒無已。

在逆獸曾靜之罪惡,已通於天。

而臣當時之假詞謂誘,並逆惡張熙受刑之後,旋即信而不疑,悉吐實情,實乃神人共憤,不使奸謀逆惡暫容於天地之間。

此種情事,有非思慮之所得,而預定蓄念之所得預防。

良由我皇上深仁厚德,感格天祖,是以一陰一奪其魄,遣使投書,奸謀畢露,此即逆靜今日所謂從前投書,自速天誅,乃今痛自悔恨,實有若或使之莫之為而為也。

我皇上如天好生,以逆獸曾靜僻處窮鄉,罔知大義,先由誤信逆惡呂留良邪說,繼又妄信逆一黨一 道路誣謗之言,遂使迷而不語。

乃遠引「宥過無大」之蘊義,赦其狂背,予以自新。

似此張為幻,悖惡凶頭,實屬千古未有之大憝;而我皇上宏仁大度,特宥無知,更屬千古所未見之曠典。

即蠢頑如逆靜等醉生夢死之禽一獸 ,尚有一線之明,感恩戴德,痛首痛心,自怨自艾,深知從前輕信邪說謠言之誤。

臣細閱逆獸曾靜等全供,益信道盛德至,化及豚魚,所感甚深,為效甚速;且我朝列聖相承,積功累仁,天與人歸,撫有中夏,光明正大,遠邁商周。

自生民以來,得天下之正,未有如我朝之盛者也。

【譯文】

像逆獸曾靜等人,生逢盛世,就在這個興盛的人世間,先是信服大奸大逆禽一獸 不如的呂留良,心中充滿了他的邪說。

而後又聽信阿其那、塞思黑等逆一黨一 捏造無中生有的流言,肆意加以譭謗,全部記錄下來簡直可以成為一本書。

如果不是他們自己敗露出來,豈不以訛傳訛,一胡一 亂散佈,迷惑人心,流言不止。

逆獸曾靜的罪惡,已經觸怒了上天。

而臣當時用假話設誘,並是張熙受刑之後不久,他隨即信而不疑,詳盡吐露實情這樣的事,實在是由於神人共憤,一刻也不容許奸謀逆惡存在於天地之間。

這些事情並不是由於臣能想出來辦法,而是由預定的念頭不知不覺得到了預定的結果。

的確是由於我皇上深仁厚德,感通於天。

所以冥冥中有神明奪其魂魄,驅使其投遞書信,使他們的一陰一謀畢露。

這就是叛逆曾靜今日所說的從前投書,是自己加速自己被天所誅滅,到現在痛自悔恨,實在有如鬼神在暗中指揮他,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便糊里糊塗地去做了。

我皇上像蒼天一樣好生,認為逆獸曾靜處在窮鄉僻壤,不知大義,先是錯誤地相信逆惡呂留良的邪說,接著又妄信道聽途說逆一黨一 所散佈的誣蔑誹謗之言,才使其陷入迷途而不知醒悟。

於是引用很久遠的古訓「宥過無大」的合義,赦免其狂悖的罪行,給予其自新的機會。

像這樣虛狂放肆,互相詐惑的執謬兇惡頑徒,的確是千古所沒有的癡憨;而皇上宏仁大度,特別寬容無知的人,更是千古以來所沒有見過的恩典。

如今蠢頑如曾靜等醉生夢死之禽一獸 ,還能有一線覺悟,感恩戴德,疾首痛心,自怨自艾,深知從前輕信邪說,謠言之誤。

臣仔細閱看曾靜等人全部供詞,更加深信道盛德至,連豬魚都能被感化,所得到的感受很深,效果也很快;況且我朝列位皇帝聖明相承,積功累仁,天意與人心相合,佔有中國一統天下,光明正大,遠遠超過了商湯、周文王。

自從有人民以來,能取得天下的正統合法,沒有像我朝這樣盛大的了。

【原文】

我皇上乘乾首出,仁覆寰區,復念四海蒼生,萬一尚有為邪說所惑,是以萬幾之餘,剖析聖賢之經義,以開萬古群蒙,疏解至三,一精一詳明切,特命刊刻,佈告中外。

俾茅簷屋,均知尊君親上之常經;僻壤遐陬,共識踐土食毛之大義。

今現在之冥頑,既以趨義而歸仁。

被惑自愚蒙,自必格心而向化。

臣謹遍諭闔營,敬宣聖德,官兵人等,莫不叩首歡呼,忭舞稱慶。

而臣之微悃愚忠,睹茲寶錄,亦得稍為表白,永矢赤忱,以仰報皇上高厚洪恩於萬一而已。

臣感切於中,未由自己,敬抒愚悃,繕摺恭奏。

再臣細閱逆惡張熙所供,臣言屈一溫一 山一段情節,緣比時逆惡張熙曾言,聞得廣東有屈一溫一 山者,詩文甚佳,亦未出仕,並雲惜未見其文集。

其時臣正在誘之使言,隨亦云其著作大意,彷彿與呂留良及而師曾靜之意略同。

其實屈一溫一 山之為人如何?並伊之詩篇文集,不唯臣從前並未寓目,抑且並未聞人說及,其書之有無邪說(朱批:此一語非卿提起,朕實未留意,而廷臣亦未有言及者。

)無由而知。

是時臣之所以信口稱道者,蓋欲探逆惡之實情,使之深信不疑,直言無隱也,理合一併奏明,伏乞皇上睿鑒。

為此謹奏。

雍正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朱批:覽。

【譯文】

我皇上為天下之尊,仁愛遍及寰宇,心中想著四海蒼生,怕萬一還有極少數百姓為邪說所迷惑的,所以在處理繁雜政務之餘,剖析聖人賢達們所說的道理,以開啟眾多愚昧的人,反覆註釋講解,一精一確詳細深切,特別命令刊印成書,佈告中外。

使尋常百姓,都知道尊君親上的常規原則,偏遠角落的人都懂得對皇上恩澤感激的道理。

如今這些冥頑之徒已經走向仁義。

被迷惑是由於愚鈍蒙昧,必須自己端正心情才能接近教化。

臣恭謹地向屬下全體官兵宣佈,恭敬宣傳皇上的恩德。

官兵人等,沒有不叩首歡呼,高興地跳起舞,表示歡慶。

而臣這點微小的真誠和忠心,看到此寶錄也能得以略為表白,發誓永遠赤心忠誠,以仰報皇上高厚洪恩於萬一。

臣感切胸中,不能自己,敬抒愚悃,繕折恭奏。

另外,臣詳細觀看逆惡張熙所供,臣所說的屈一溫一 山一段情節,是按過去逆惡張熙曾說:廣東有一個叫屈一溫一 山(指屈大均,字翁山,此處是筆誤)的人,詩和文章都很好,並說可惜未見過他的文集,當時臣正在引誘張熙使他招供,於是就也隨著說屈一溫一 山的著作大意和呂留良、曾靜的思想基本一致。

其實,屈一溫一 山的為人如何和他的詩篇文集,不但臣從前未見過,而且也沒有聽人說到,其書中有沒有邪說(朱批:此一語不是卿提起,朕確實沒有留意,而且朝廷中的大臣也沒人提到此事的。

)不得而知。

當時臣之所以信口稱讚,是因為要探問逆惡的實情,使他們深信不疑,把一切話都毫不隱瞞地供出來的原因。

理當一併奏明,伏乞皇上睿鑒。

為此謹奏。

雍正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雍正硃筆批示:覽。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大義覺迷錄
雍正向天下頒布《大義覺迷錄》的始末一、滿清入主中原君臨天下,是否符合正統之道?豈...二、朕到底是不是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一、大清朝的建立正是天命民心之所歸,乃道義之當...二、華夷之間、人獸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呢?三、清朝統治八十年後,造成地塌天荒,神哭鬼號嗎...四、社會出現貧富差別的原因是否可以歸咎於君王呢...五、整個大清國的人民到處都在呼號怨恨嗎?六、像岳鍾琪一樣臣事清朝的人就是低頭屈節、效忠...七、明朝亡於李自成之後,清兵的確是明臣請來除寇...八、對於孔子的《春秋》大義,豈可以亂臣賊子之心...九、對於一個臣民來說,到底什麼是榮辱生死的大義...十、那些狂肆譭謗皇帝的謠言傳語到底從何而來?十一、這「山崩川竭」的傳言到底是何等之事?十二、「五星聚,黃河清」的瑞祥徵兆到底是什麼因...十三、被曾靜奉以為師的呂留良到底是何許人也?一、曾靜等人各處行走,糾合叛逆之人的緣由如何?二、大清國裡考生增多,如何說是文人趨下,無恥奔...三、著述《格物集》的劉先生,其人其書是什麼情形...四、如果皇帝只應孔、孟、程來做,那麼漢、唐、宋...五、你曾靜真的是可以擔當「天聰明,乾之九五」的...六、「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道理講得通嗎?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盜竊天位的強盜呢,還是驅逐...八、到底是中華之外,四面皆是夷狄」呢,還是天下...九、大清王朝八十多年沒有國君嗎?臣民也禽獸不如...十、科舉制度僅僅是講名講利、卑污苟賤而不知恥的...十一、你曾靜為何尊敬悅服一個行走於市井江湖的呂...十二、春秋戰國時期的封土建邦、割據而治真的適合...十三、邊地民族全是無恥無狀的小人,難道沒有像堯...十四、對於夷狄入主中原,難道一定要誅戮討伐,而...十五、大逆不道的呂留良真的能和孔子相提並論嗎?十六、你曾靜自命為濟世英才,你真的有「宰相之量...十七、程顥提出的選拔人才方法在宋代已經證明行不...十八、雍正錢發行不久,不能普遍流通,你便造謠「...十九、為什麼山西百姓爭先恐後為國效力,忠誠愛戴...二十、有人誣蔑你的父親有盜竊的劣跡,母親有淫亂...二十一、自稱忠民義士的曾靜,你為什麼要甘願赴蹈...二十二、山西嘉祥兆瑞迭現,湖南連年水災,這些說...二十三、雲貴兩地民風淳厚,服教樂善,以至感召豐...二十四、孔廟失火和慶雲出現是禮樂制度遭受厄運的...一、皇上嗣位以來,是五穀豐登,人民樂業?還是四...二、雍正皇帝是勵精圖治,愛撫百姓,還是謠言所傳...三、皇上調撥糧食是平抑物價,還是倒賣糧食做生意...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還是草菅人命,濫殺無...五、雍正皇帝是霸嫂為妃,還是按照慣例讓她們居在...忠誠報國、公正無私的岳鍾琪與叛逆曾靜有鮮明的對...一、我曾靜這個文弱書生是怎樣成為彌天重犯的?二、我張熙久居僻壤窮鄉,怎麼會誤入歧途,隨師造...一、皇上不是有意遵循守孝三年的古制,不過是為了...二、雍正皇帝勤政愛民,與天理渾然一體,神功偉德...一、我雍正是將遺詔的「十」改成「於」字而謀取皇...二、朕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三、朕之「屠弟」,正是為了不負皇考付託之重,顧...呂留良怎麼得罪了聖祖皇帝在天之靈,而落致戮屍梟...一、我是怎樣受呂留良思想毒害,而成為彌天重犯的...二、亂臣賊子呂留良是怎樣把我們引入歧途的?一、本朝子民嚴鴻逵追隨呂留良效顰狂吠,謾罵誹謗...二、曾靜痛心疾首地說:「我這過去的禽獸,如今是...一、秀才造反,實在是自投羅網二、假結同盟,這樣才誘出真情三、追根溯源,呂留良正是罪魁禍首急下詔書,各路兵馬展開大緝捕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二、謹慎行事,乞請皇上睿鑒三、追查謠言,務必要剷除禍根副都統海蘭等奏折天羅地網,長沙黨羽插翅難逃一、境內出逆匪,以致巡撫受牽連二、檢討失誤,湖南巡撫願立新功刑部侍郎杭奕祿等奏折曾靜等人為什麼要捕風捉影、...湖廣總督邁柱奏折曾靜等人在湖南被捕審的經過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二、繼續搜捕毛儀及其兩子的經過一、應將曾靜案及其主犯押送湖南對質二、曾靜等供詞及押解犯人進京安排雍正上諭沈在寬詩「陸沉不必由洪水」,其中大有深...一、雍正收用密親王妃嬪的謠言二、臣下的確夙夜兢兢,稽察辦案三、風水先生搖唇鼓舌,禍從口出雍正上諭仁君何以要對彌天重犯網開一面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冒名王澍傳播謠言的犯人浙江總督李衛奏折在浙江繼續查訪逆黨情況陝西總督岳鍾琪奏折《大義覺迷錄》一書的確是覺世...浙江總督李衛奏折謊供引起的草木皆兵、虛驚鬧劇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湖南人為什麼非要將曾靜沉潭...雍正上諭對呂留良及家屬最後應如何判決安徽巡撫程元章奏張秀公等供詞南方幾省與王朝有關...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要繼續對張應星的會客日記上的...雍正上諭朱軾等編纂的駁呂留良之書應該頒發各地學...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曾靜已到湖南觀風整俗使衙門...一、對呂留良孫輩心有不忍,從寬免死,改判流放二、嚴鴻逵、沈在寬諸人應凌遲處死,戮屍梟首示眾一、將攻擊先王的曾靜、張熙緝拿進京二、將大逆不道的曾靜、張熙凌遲處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