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覺迷錄》三、朕之「屠弟」,正是為了不負皇考付託之重,顧...:又奉上諭:前曾靜逆書,誣謗朕躬諸條,離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義覺迷錄》三、朕之「屠弟」,正是為了不負皇考付託之重,顧...

大義覺迷錄

三、朕之「屠弟」,正是為了不負皇考付託之重,顧...

【原文】

又奉上諭:前曾靜逆書,誣謗朕躬諸條,離奇荒唐,即夢寐中亦無此誕幻怪異之境,惟有加朕屠弟之名一切,朕不辯亦不受,已於前諭中述其梗概。

但朕之苦衷,尚有未曾詳析宣示者。

當日阿其那一陰一險狡獪,實逆一黨一 之渠魁,塞思黑、允、允皆聽其指揮,願出死力,而不顧倫常之大義,其舉動甚不可測,若阿其那果肯省愆悔過,革面革心,則其他斷無有不傚法悛改者。

朕是以令塞思黑等分別居住,而留阿其那在京,所以加恩厚待,冀其感激醒悟者,無所不極其至。

且披肝露膽,誠切勸告,至於泣下,所少者惟下跪懇求耳。

豈知伊悖逆不臣之念,百折不回。

前諸王大臣等所參惡跡數十條,皆舉朝共見共聞之實事。

及至拘禁之後,不但不知畏懼,轉歡躍加餐,橫肆之態,不堪枚舉。

是豈尚有悛改之日耶?塞思黑居住西寧,逆狀種種,無絲毫畏懼之心。

及令其來保定時,豈但無儆惕之意,一路談笑自如。

其解送人員,向伊稱述朕即位以來所辦政務,伊笑曰:「他從來伶俐」。

全無臣弟之道,而其悖逆之念更熾,又何可望其悛改耶!允拘禁已四年有餘,至今悍傲如昔。

允在拘禁之地,尚為鎮魘之術,被伊太監出首。

朕遣大臣詢問情由,並從前結一黨一 等事,伊云:「我若說出,只恐殺我,如果皇上免我從前重罪,則便一一實供。」

所遣大臣云:「皇上原有旨意,汝若據實供出,絲毫不隱,必寬宥汝罪」。

於是伊將從前阿其那、塞思黑、允等朋比作奸,一陰一謀秘計,暨朕即位後所懷逆議,一一供吐,且自認鎮魘不諱。

是以諸王大臣立請正法,朕仍將伊寬宥。

看伊近來似稍有感愧之意。

【譯文】

皇上諭旨:以前曾靜的背逆之書中誣蔑誹謗朕個人的那幾條,離奇荒唐,就是做夢也沒有那樣的境地。

唯有說朕殺弟這一條,朕不辯解,也不接受,已經在前面的幾次話中講過。

但朕的苦衷,還有沒曾詳細告訴大家的地方。

當日阿其那一陰一險狡獪,實為逆一黨一 的頭目,塞思黑、允、允都聽他的指揮,願意為他賣力,而不顧倫理綱常的大義,他們的舉動詭密。

如果阿其那真的願意改正錯誤,重新做人,那其他幾個人是不會頑固到底的。

朕所以令塞思黑等分別居住,而留阿其那一人在北京,是為了對他加恩厚待,希望他能感激並且覺悟的打算,真是做到了仁至義荊並且披肝瀝膽,誠心勸告,以至於垂淚,只是沒有向他下跪罷了。

誰知他反叛不臣的思想一點也不改變。

前諸王大臣等人向朕參他們惡跡有幾十條,都是舉朝都知道的事實。

到他被拘禁之後,不但不知道害怕,反而歡樂跳躍,放肆之態,不堪枚舉。

這那有想改悔的跡象呢?塞思黑居住西寧,逆狀種種,也沒有一點畏懼之心。

到了令他來保定時,不但沒有悔改之意,反而一路上談笑自如。

解送他的人員,向他講述朕即位以來所辦的朝廷政務。

他卻笑道:「他從來都很伶俐。」

全無臣弟應遵之道,而且他反叛的思想更激烈,又哪裡能希望他改過從新呢?允拘禁已有四年多了,至今還是那樣凶悍傲慢;允在拘禁之地,還幹些鎮魘的妖術,被他的手下人舉報出來。

朕遣大臣詢問情由,並讓他供出從前結一黨一 的罪行,他說:「我說出來,恐怕處死刑,如果皇上免我從前的罪行,我便都一一實供。」

所派遣去的大臣告訴他:「皇上原有旨意,你若據實供出,一點不再隱瞞,必然寬大處理」。

於是他把從前同阿其那、塞思黑、允等朋比為奸,一陰一謀詭計,以及朕即位後他們的各種逆議,都一一供了出來。

並且對鎮魘之妖術也自認不諱。

所以諸王大臣力請正法,但是朕仍然原諒他,看他近來好像稍有感愧之意。

【原文】

至於阿其那、塞思黑從來之惡跡,其彰明較著,為朕所知者,不可勝數;而其處心積慮,鬼蜮之行蹤,為朕所不知者,不知凡幾。

伊等自意為朕必皆悉知,料無可倖免之理,是以殘毒之念,日益加深,妄亂之行,愈無忌憚,拼一死以累朕,逆志堅定,不可拔矣。

似此萬無可姑容之罪情,而朕尚未忍即置之於法,仍令拘禁,以待天下督撫大臣公奏到日再行酌定。

不料旬日之間,二人相繼俱伏冥誅,實奇事也。

此時朕垂涕諭全朝大臣曰:「朕原欲為十全之令主,以報答我君父之恩。

今有二人之事,便黽勉十分之善,亦減去其半矣。

此朕所遭之不幸,豈非朕父子前因夙劫之冤孽耶1

總之,此等立心與國家君父為仇之人,暗結死一黨一 ,潛蓄奸謀,不將國家至於擾亂傾危,其心不肯止息。

朕既洞燭其逆情,若不先期防範,及彼謀成事就而後應之,則朕之力不能勝,彼時身死無名,為天下後世笑,不但負皇考付託之重,而宗社之安危,正不可必,天下生靈皆遭塗炭之厄矣。

幸朕每事洞燭幾先,伊等之伎倆,全無所施,惟力造作惡言,以為煽惑報復之計,由今日之事觀之,雖渠魁數人被誅,而其同一黨一 脅從,至微至賤之人,仍復懷藏逆志,傳佈大逆之語。

以此情形觀之,然則朕之留心防範,早為經理者,豈非上天、皇考默啟其心,使宗社蒼生享太平之福耶!從來仇敵之人,造為謗議以洩其忿者,往往有之。

朕從前未忍將逆一黨一 悉行正法,而充發邊遠時,亦料此輩奸邪匪類,必有怨望之詞,想亦無人聽信。

但不料其誣蔑詆毀,怪誕奇特至於此極,亦並不料有曾靜、張熙輩遂信以為實,而便生背叛之心也。

所幸薄海之外,億人兆人,受皇考聖祖六十餘年深仁厚澤,浹髓淪肌,不為匪類流言搖惑於萬一者,豈人力之所能哉!則皇考之留遺於朕者豈止天高地厚而已哉!今日不但雪朕不白之冤,而皇考又安宗社蒼生之功德愈加彰著矣。

揮淚書此,再示臣民,天下也可以知朕之心矣。

【譯文】

至於阿其那、塞思黑過去的惡跡,其中明顯的,為朕所知道的,不可勝數;然而他們暗中的詭秘行蹤,為朕所不知道的就更多。

他們以為朕對他們的罪惡已經全部知道,料到不會寬大處理,所以就更加殘毒,妄圖作亂,準備拼上一死來連累於朕,真是逆志堅定,不可改變吶。

像這種嚴重的罪行,朕還不忍進行處置,只是仍令拘禁起來,以等到爭求罷各地督撫大臣的意見後再行處理。

不料,十幾天之內,二人相繼死去,真是奇事。

此時朕流淚告訴全朝大臣說:「朕原想當一個十全十美的君主,以報答我君父的恩德,今天二人之事,使我再十倍努力,功德也大減了。

這是朕遭到的不幸,豈不是朕父子過去留下的冤孽呢?」

總之,這種處心與國家君父作對的人,暗結死一黨一 ,潛蓄奸謀,不把國家弄到大亂,他的心是不會甘的。

朕既然已查明其姦情,若不進行防範,到了他們一陰一謀得逞時,朕的力量無法獲勝,到那時死了也不明不白,被天下後世人所譏笑,不但辜負了皇考的重托,而且使天下生靈塗炭,社稷傾危了。

幸虧朕每個事都事先明察,使他們的伎倆,無法施展,只有去造謠惑眾,作為報復。

從今天這件事來看,雖然為首的罪犯被誅,但是他的同一黨一 脅從,那些下賤之人,仍然心懷逆志,到處傳佈謠言。

從這種情況來看,朕留心防範,早做處理,豈不是上天、皇考對朕在暗中啟發,使國家蒼生享太平之福呢?從來心懷惡意的人,造謠誹謗以洩私忿,往往是不少的。

朕從前不忍把逆一黨一 都進行正法,而是把他們發配邊遠地區。

也料到這類奸邪匪類,必懷怨恨之心,會散佈謠言,想來也不會有人聽信。

但是不料其詆毀到這種嚴重程度。

並且有曾靜、張熙等人還信以為實,而且生出背叛之心呢!

值得慶幸的是四海內,全國人民,受皇考聖祖六十餘年深仁厚恩,大多數人不信流言,這是人力所達不到的效果。

而皇考留給朕的恩德豈能用天高地厚來形容?今日不但雪了朕的不白之冤,而且又暗示了皇考對社稷蒼生的功德更加顯著了。

揮淚寫到這裡,再次告訴臣民,使天下都知道朕的心情吧。

諸王大臣奏請應將誹謗皇上的曾靜按律處決,碎一屍一懸首,以昭國憲,以快人心

【原文】

和碩怡親王等題為滔天之罪惡難寬,率土之同仇甚切,懇祈乾斷,明正典刑,以昭國憲,以快人心事。

臣等伏讀上諭,寬宥曾靜,仰見我皇上大度包涵,如天之無不覆,如地之無不載。

雖惡獸毒蛇,魑魅魍魎,不忍以雷霆殲滅,欲使之改面回心。

自堯、舜、禹、湯以至於今,未聞此寬大之典也。

但臣等伏思我朝創業垂統,列祖聖聖相承,聖祖仁皇帝御極六十餘年,豐功駿烈,炳耀日星,厚澤深仁,浹洽宇宙。

皇上嗣統建極,大孝大德,至聖至誠,宵旰勤民,仁育義正。

躬行節儉,俾藏富閭閻;廣沛恩膏,以普寒黎庶。

蠲賑動盈億萬,教養溥遍遐荒。

數年以來,年歲豐登,民氣和樂,嘉祥駢集,風俗阜成。

舉凡含齒戴發之儔,靡不沐浴皇風,歌詠帝德,山陬海,僻壤窮鄉,鹹順則懷恩,心悅誠服。

乃有曾靜者,性與人殊,張為幻,蠱惑於逆賊呂留良之反書悖論,復道聽阿其那、塞思黑門下之奸徒匪類散佈誣捏毫無影響之流言。

輒敢編集蜚語,繕寫謗書,令其徒張熙從湖南遠至陝西,赴總督岳鍾琪衙門投遞。

雖不能為反叛之事,實素蓄反叛之心。

是以惡貫滿盈,神明驅遣,令其自行敗露,身服典刑,以消異類之邪說,以正天下之人心也。

經年以來,中外臣民聞其嗥吠,皆切不共戴天之忿,思食其肉而寢其皮。

今皇上沛如天之仁,憫其始由誤聽,今已悔悟,情有可原,特加寬宥。

臣等伏讀聖諭,以改過望天下之人,過大而能改,勝於過小而不改,若實能改過,則無不可赦之罪。

又念跳梁逆命者,畏罪投誠,尚邀赦寬之典。

大哉皇言!寬仁好生之德,度越千古。

但曾靜梟獍性成,一陰一謀不軌,誣謗悖逆,罪惡彌天。

查律例開載十惡,凡謀反叛逆及大不敬,皆常赦之所不原。

是曾靜之罪在十惡,乃三宥之所不及。

而張熙與曾靜共謀不軌,赴陝投遞逆書,思欲構亂,亦所難寬。

仰祈皇上俯允臣等所請,敕下法司,將曾靜、張熙按律處決,碎一屍一懸首;查其親屬逆一黨一 ,盡與殲除;以明朝廷之憲章,慰臣民之公憤。

臣等無任懇篤激切之至。

為此,謹題請旨。

奉旨:寬宥曾靜等一案,乃諸王大臣官員等所不可讚一詞者,天下後世或以為是,或以為非,皆朕身任之,於臣工無與也。

但朕再四詳慎,所降諭旨,俱已明晰,諸王大臣官員等不必再奏。

倘各省督撫提鎮有因朕寬宥曾靜復行奏請者,著通政司將本發還。

【譯文】

和碩怡親王等人共奏,為滔天之罪惡難以寬容,全國人同仇憤慨之極;所以特此懇請皇上明斷,以正典刑,以昭國法,以快人心事。

臣等伏讀上諭,對寬宥曾靜一事,真感到我皇上大度包涵,如上天那樣,無一樣事物不在覆蓋之內,如大地一樣,無一件事物不受到它的承載。

縱然是那些惡獸毒蛇,惡鬼惡魔,也不忍心用雷霆殲滅它們,還想讓他們洗心改面,重新做人。

自從堯、舜、禹、湯以至到今天,也沒有聽說有這麼寬大的處理。

但是,臣等回顧我朝創業艱難,列祖相承,聖祖仁皇帝在位六十餘年,豐功偉業,與日同輝,深澤厚仁,充滿環宇。

皇上繼承大位以來,又體現了仁孝大德,至聖至誠,勤政愛民,仁義正派,艱苦樸素,普濟百姓。

對百姓受災,動不動就是賑濟上億上萬的府庫銀錢,使幾年以來,年歲豐登,人民安樂,祥瑞呈現,風俗淳和。

凡是全國百姓,沒有不受到皇上的好處的,天涯海角,僻壤窮鄉,無不歌功頌德,心悅誠服。

然而唯有曾靜,性情與人不同,捕風捉影,深信逆賊呂留良的反論,道聽阿其那、塞思黑門下奸徒匪類散佈的流言,竟敢編寫流言蜚語,製造叛逆書信,令其徒張熙從湖南運至陝西,到總督岳鍾琪門下投書。

雖沒有形成反叛的事實,可以看出他平時已蓄謀反叛已久。

所以惡貫滿盈,遭神明驅使,讓他自行敗露,身服典刑,以消除那些異類的邪說,以正天下的人心。

一年來,中外臣民聽到此事後,都同其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甚至想吃他的肉,睡覺也蓋他的皮。

今天皇上的仁德如天大,可憐他本來誤聽人言,並且已經悔悟,情有可原,特給以寬大處理。

臣等伏讀聖諭,皇上以改過希望天下之人自新,指出過大而能改,比過小而不改要強,如果確實能改正錯誤,那麼,再大的罪也可以赦免。

並且又念他是小小的跳梁逆命之人,畏罪投誠,而且又要求寬赦,所以就予以寬大。

偉大呀,皇上的言語!寬仁好生的品德,真是超過千古。

但話說回來,曾靜一陰一毒成性,一陰一謀不法,誣謗叛逆,罪惡滔天。

根據法律所載對十惡的處理條款中,凡是謀反叛逆以及對聖上大不敬的,都是不能按照常規赦免的。

所以曾靜的罪行屬於十惡不赦之列,即使三倍地懲處也不為過。

同時張熙與曾靜共謀不軌,親赴陝西投遞逆書,想製造叛亂,也不能予以寬大處理。

仰請皇上同意臣等意見,下令司法部門,把曾靜、張熙按照法律判以死刑,碎一屍一懸首;並查其親屬逆一黨一 ,全部依法懲辦;以昌明朝廷的法律,以平臣民的公憤。

臣等懇切要求。

為此,謹以此議題請皇上批示。

皇上的聖旨道:寬宥曾靜一案的問題,諸王、大臣以及全體官員等都以為不能寬大處理。

以朕想來,不管天下後世,說對也罷,說錯也罷,都有朕一人承擔,與大家沒有關係的。

即使如此,朕也再三再四地考慮,已降之旨,都很明白了,也是定了的,諸王大臣以及各省官員不必再講了。

如果下面各省的督撫、提鎮等官員有對寬宥曾靜有不同意見的奏折和請示,由通政司把他們的奏折仍舊發還本人。

欽此。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大義覺迷錄
雍正向天下頒布《大義覺迷錄》的始末一、滿清入主中原君臨天下,是否符合正統之道?豈...二、朕到底是不是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一、大清朝的建立正是天命民心之所歸,乃道義之當...二、華夷之間、人獸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呢?三、清朝統治八十年後,造成地塌天荒,神哭鬼號嗎...四、社會出現貧富差別的原因是否可以歸咎於君王呢...五、整個大清國的人民到處都在呼號怨恨嗎?六、像岳鍾琪一樣臣事清朝的人就是低頭屈節、效忠...七、明朝亡於李自成之後,清兵的確是明臣請來除寇...八、對於孔子的《春秋》大義,豈可以亂臣賊子之心...九、對於一個臣民來說,到底什麼是榮辱生死的大義...十、那些狂肆譭謗皇帝的謠言傳語到底從何而來?十一、這「山崩川竭」的傳言到底是何等之事?十二、「五星聚,黃河清」的瑞祥徵兆到底是什麼因...十三、被曾靜奉以為師的呂留良到底是何許人也?一、曾靜等人各處行走,糾合叛逆之人的緣由如何?二、大清國裡考生增多,如何說是文人趨下,無恥奔...三、著述《格物集》的劉先生,其人其書是什麼情形...四、如果皇帝只應孔、孟、程來做,那麼漢、唐、宋...五、你曾靜真的是可以擔當「天聰明,乾之九五」的...六、「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道理講得通嗎?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盜竊天位的強盜呢,還是驅逐...八、到底是中華之外,四面皆是夷狄」呢,還是天下...九、大清王朝八十多年沒有國君嗎?臣民也禽獸不如...十、科舉制度僅僅是講名講利、卑污苟賤而不知恥的...十一、你曾靜為何尊敬悅服一個行走於市井江湖的呂...十二、春秋戰國時期的封土建邦、割據而治真的適合...十三、邊地民族全是無恥無狀的小人,難道沒有像堯...十四、對於夷狄入主中原,難道一定要誅戮討伐,而...十五、大逆不道的呂留良真的能和孔子相提並論嗎?十六、你曾靜自命為濟世英才,你真的有「宰相之量...十七、程顥提出的選拔人才方法在宋代已經證明行不...十八、雍正錢發行不久,不能普遍流通,你便造謠「...十九、為什麼山西百姓爭先恐後為國效力,忠誠愛戴...二十、有人誣蔑你的父親有盜竊的劣跡,母親有淫亂...二十一、自稱忠民義士的曾靜,你為什麼要甘願赴蹈...二十二、山西嘉祥兆瑞迭現,湖南連年水災,這些說...二十三、雲貴兩地民風淳厚,服教樂善,以至感召豐...二十四、孔廟失火和慶雲出現是禮樂制度遭受厄運的...一、皇上嗣位以來,是五穀豐登,人民樂業?還是四...二、雍正皇帝是勵精圖治,愛撫百姓,還是謠言所傳...三、皇上調撥糧食是平抑物價,還是倒賣糧食做生意...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還是草菅人命,濫殺無...五、雍正皇帝是霸嫂為妃,還是按照慣例讓她們居在...忠誠報國、公正無私的岳鍾琪與叛逆曾靜有鮮明的對...一、我曾靜這個文弱書生是怎樣成為彌天重犯的?二、我張熙久居僻壤窮鄉,怎麼會誤入歧途,隨師造...一、皇上不是有意遵循守孝三年的古制,不過是為了...二、雍正皇帝勤政愛民,與天理渾然一體,神功偉德...一、我雍正是將遺詔的「十」改成「於」字而謀取皇...二、朕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三、朕之「屠弟」,正是為了不負皇考付託之重,顧...呂留良怎麼得罪了聖祖皇帝在天之靈,而落致戮屍梟...一、我是怎樣受呂留良思想毒害,而成為彌天重犯的...二、亂臣賊子呂留良是怎樣把我們引入歧途的?一、本朝子民嚴鴻逵追隨呂留良效顰狂吠,謾罵誹謗...二、曾靜痛心疾首地說:「我這過去的禽獸,如今是...一、秀才造反,實在是自投羅網二、假結同盟,這樣才誘出真情三、追根溯源,呂留良正是罪魁禍首急下詔書,各路兵馬展開大緝捕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二、謹慎行事,乞請皇上睿鑒三、追查謠言,務必要剷除禍根副都統海蘭等奏折天羅地網,長沙黨羽插翅難逃一、境內出逆匪,以致巡撫受牽連二、檢討失誤,湖南巡撫願立新功刑部侍郎杭奕祿等奏折曾靜等人為什麼要捕風捉影、...湖廣總督邁柱奏折曾靜等人在湖南被捕審的經過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二、繼續搜捕毛儀及其兩子的經過一、應將曾靜案及其主犯押送湖南對質二、曾靜等供詞及押解犯人進京安排雍正上諭沈在寬詩「陸沉不必由洪水」,其中大有深...一、雍正收用密親王妃嬪的謠言二、臣下的確夙夜兢兢,稽察辦案三、風水先生搖唇鼓舌,禍從口出雍正上諭仁君何以要對彌天重犯網開一面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冒名王澍傳播謠言的犯人浙江總督李衛奏折在浙江繼續查訪逆黨情況陝西總督岳鍾琪奏折《大義覺迷錄》一書的確是覺世...浙江總督李衛奏折謊供引起的草木皆兵、虛驚鬧劇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湖南人為什麼非要將曾靜沉潭...雍正上諭對呂留良及家屬最後應如何判決安徽巡撫程元章奏張秀公等供詞南方幾省與王朝有關...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要繼續對張應星的會客日記上的...雍正上諭朱軾等編纂的駁呂留良之書應該頒發各地學...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曾靜已到湖南觀風整俗使衙門...一、對呂留良孫輩心有不忍,從寬免死,改判流放二、嚴鴻逵、沈在寬諸人應凌遲處死,戮屍梟首示眾一、將攻擊先王的曾靜、張熙緝拿進京二、將大逆不道的曾靜、張熙凌遲處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