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覺迷錄》二、我張熙久居僻壤窮鄉,怎麼會誤入歧途,隨師造...:張熙供:重犯愚闇淺陋,生長山隈,如蛙囿井。但身處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義覺迷錄》二、我張熙久居僻壤窮鄉,怎麼會誤入歧途,隨師造...

大義覺迷錄

二、我張熙久居僻壤窮鄉,怎麼會誤入歧途,隨師造...

【原文】

張熙供:重犯愚闇淺陋,生長山隈,如蛙囿井。

但身處光天化日之下,少小頗知以讀書從學為大,然竟不知讀書之錯,從學之誤,其害一至於此也。

蓋因重犯家世寒微,人文科第,寂寞無聞;僻外窮鄉,無緣得見賢士大夫,以正其趣而發其蒙。

迨後年二十五,始見有郴州永興縣曾靜入學文字,原評為湖南第一卷,心竊慕之,遂欲負芨從游幾席之下。

在重犯只知學問是務,並不知有所謂人間事;彼時犯師曾靜亦閉門掃軌,甘窮守寂,惟日以前言往行及近世文章道德指授。

後因鄉窮無書可讀,於前歲承犯師曾靜命,以四書五經之大全,以及朱子語類文集,隔於河山之險阻,要重犯往各省購求。

因至浙一江一 呂留良家買書,偶見其家有詩稿一本,重犯素聞犯師曾靜說,呂留良評選時文論頭批語,說理據章句集注,為近世名儒。

因此即以其詩為必高,遂求取以歸。

犯師曾靜看見其中有《錢墓松歌》及《題如此一江一 山圖》,始而怪,即而疑,繼而信。

以為呂留良生長一江一 浙大地,其議論文章為天下人宗,夫豈有差?又限於素來不識本朝得統之正遠邁商、周之盛,因此華夷之見橫介於中心,加之當今皇帝之龍德賢於堯舜者,無由得知於雲山萬里之僻壤。

而犯師曾靜,初以錯會華夷之分,而誤聽謠言蠱惑,既以誤聽謠言蠱惑,而大昧夫君臣之大倫。

是以於去歲戊申之秋,忽有犯師書,命上陝西總督岳鍾琪。

重犯無知,屬在弟子,遂誤聽師命,冒然前往。

及到投遞後,岳公始而嚴審。

重犯以受犯師曾靜「只去獻議,不必告以姓名裡居」之命,且彼時無知之見,誤信師說,尚固執為事關天經地義之所在,捨生可以取義,所以寧受三木之重刑,至暈絕不變。

岳鍾琪知重犯死不肯供,不能改移,旋即放夾,許重犯為好漢子,且慰之謝之,以賓客禮待之。

於逆書所言事理,無不盛稱以為實,復告以其家亦有《屈一溫一 山集》,議論無不與逆書相合。

既見重犯堅不告犯師姓名,乃呼天以示之信,乃言當身所處之危險,甚至垂淚以示其誠;且具書具儀時,告以必欲聘請曾靜以輔己。

命侄整裝,即欲與重犯同行,更以長安縣李知縣扮作親信之家人王大爺時刻相陪伴。

無一不極其機密而渾然無跡。

以重犯當時之固執師說,雖死不肯搖奪者,卒乃使重犯實情畢露,然後具折奏聞。

【譯文】

張熙供:重犯愚昧無知,生長在偏僻山區,如井中之蛙。

但畢竟身處光天化日之下,少小時也知道以讀書從學為立身大事,可是竟然不知讀書之錯,從學之誤,這害處以致於這樣大!主要因重犯家世寒微,人文科第方面見識太少;處在窮鄉僻壤,沒有機會得見賢能之士,而得到應有的正確啟發或引導。

一直到二十五歲那年,才知道郴州永興縣曾靜的考秀才試卷,曾被評為湖南第一,心裡非常仰慕,也就產生了拜他為師的念頭。

對重犯來講,只知道研究學問,並不過問人事,當時犯師曾靜也閉門謝客,甘守窮困,只是每天以古人的文章和故事以及近代的一些文章道德教授弟子。

後因地僻鄉窮,沒有多少書可讀,於前年遵照犯師曾靜的指派,要重犯到外省去求購五經四書大全以及朱子語錄等文集。

因為來到浙一江一 呂留良家買書,偶然看到其家的書裡有詩稿一本。

重犯平時常聽犯師曾靜說,呂留良的評選時局文章論頭批語,道理根據朱熹章句集注,很有名氣,堪稱近代名儒。

因此就認為他的詩也必然很好,遂就向其家人求購帶了回來。

犯師曾靜看到其中有兩首題目叫《錢墓松歌》和《題如此一江一 山圖》,開始覺得怪,後來感到有些疑一團一 ,最後就完全相信其說了。

認為呂留良生長在一江一 浙大地,他的議論文章為天下人所推崇,哪會有什麼差錯?又因為認識局限於平時不瞭解本朝的盛世甚至超過商朝、周朝,因這尊華鄙夷的偏見耿介於胸,加上當今皇上的龍德雖超過堯舜,但因是處在偏山僻壤,瞭解太少。

而犯師曾靜,一開始錯誤地理解華夷的區別,而且又誤聽謠言扇動。

由於聽了謠言的煽動,所以就昧了良心,無視了君臣的大義。

因此去年戊申年秋天,犯師決然修書一封,命投書給陝西總督岳鍾琪。

重犯無知,因為身為弟子,應遵師命,所以就誤聽了師命,沒有仔細考慮,就冒然前去。

結果到那裡,投遞了書信之後,岳公開始嚴厲審訊,重犯因為受犯師曾靜「只去獻議,不必講出姓名和住址」的囑咐,加上那時抱著無知偏見,誤信師說,固執地認為所辦之事關係重大,寧可承受重刑,捨生取義,以致昏厥過去也不改變初衷。

後來岳鍾琪見重犯死不肯說出實情,隨即不再用刑,稱讚重犯是英雄好漢,並且給予禮遇和安慰。

對重犯所投之書裡的言論事理,十分贊成,並且告訴重犯,他家也有一本《屈一溫一 山集》,當中的議論也同重犯所投之書相合。

因見重犯堅持不肯告訴犯師姓名,便對天發誓使重犯確信無疑,還談到他的危險處境以及作難處,甚至垂淚以示其誠意,並舉行立下字具的儀式;後來還告訴重犯決定聘請曾靜作導師以輔助自己克成大業。

特別是還有一些實際的舉措,命令他的侄子整裝,準備與重犯同行,又以長安縣李知縣扮作家人王大爺相陪伴。

這每一步安排都極其周密而且不露一點痕跡。

最終使重犯實情畢露,報告給了朝廷。

【原文】

由今看來,事固屬上天篤愛皇上,故冥漠中默使此逆舉敗露於重犯之手,然使岳鍾琪不備極其智慮之周密,則重犯之冥頑,只知拼一死以全義信於犯師曾靜,則逆情亦未輕易得顯著。

凡此,皆岳鍾琪之忠赤貫日,一精一誠動天,出其素蘊經濟弘猷,為國家攘除奸凶,是以頑鈍者莫逃其鑒,奸宄者自獻其誠。

然岳鍾琪之盡心為國,而能至於此極者,實由我皇上知人之明,用人之當,虛公下應,至誠感孚之所致也。

重犯從前毫不解其故,直至今日得蒙皇上之高厚洪恩,深被德化,又見旨意發出所批岳鍾琪奏折數十通,重犯跪讀越日,仰見皇上惟以至誠恩眷大臣,備極禮際之隆盛,恩意之周密不啻如父之視子,誠為亙古之所未有;而岳鍾琪赤忠圖報,不避嫌怨,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不啻如子之事父,亦為自古名臣所罕見。

以此回想,重犯前此之妄承犯師使令,冒昧上書者,實實醉生夢死,冥頑無知之極也。

當此益覺愧死無地,痛恨追悔之莫及,敢不剖析隱曲,輸情服罪,哀懇皇上之矜恤於萬一乎!重犯之背逆心肝,實盡於此。

至於傳說浮言之人,俱在犯師曾靜所供內,重犯實另無見聞。

若稍有傳聞,重犯當此時深沐皇上千古未有之殊恩,雖粉身碎骨,亦不足以仰報,何敢忍心昧理,為他人諱罪,以負我皇上天高地厚之恩哉!

【譯文】由此看來,固然是上天愛護皇上,冥冥中使事情敗露於重犯之手,然而這也說明,若不是岳鍾琪知慮周密,就重犯只知保全同犯師曾靜的信義而寧拼一死的頑固程度,這件事也不可能輕易暴露出來。

這都是由於岳鍾琪的忠心赤膽感動了天地,出自他平時就具備濟世經邦的謀略,為國除奸的才幹,所以頑冥愚昧者不會逃過他的眼睛,奸詐的壞人自己前去暴露。

然而岳鍾琪之所以能盡力為國,而達到這個境界的原因,實在是由於我皇上有知人之明,而且用人之當,至誠感化所致。

重犯從前一點不理解其中緣故,直到今天得到皇上的高厚洪恩,也深深地被感化了;又見旨意發出所批岳鍾琪的數十篇奏折,重犯成日跪讀深思,從中看到,皇上以至誠對待大臣,以至禮對待大臣,恩德情意十分周密,就如父親對待兒子那樣關心,為千古少有。

而且從岳鍾琪這方面講,他的忠誠報國,不避嫌疑,只知有國,不知有身的態度,不僅如兒子對待父親那樣效忠皇上,而且在名臣中也千古罕見。

因此回想起來,重犯狂妄地按照師命,冒昧上書之事,實在是醉生夢死,冥頑無知到了極點。

越想越覺得痛悔莫及,愧死無葬身之地。

哪裡還敢不徹底坦白,哀求皇上寬恕萬一呢?重犯違心行事,確實就這個情況。

至於傳說浮言的人,都在犯師曾靜的供詞之內了,重犯實在別無其他所聞。

確實沒有一點隱瞞,重犯這樣受皇上的恩德,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足報答,哪還敢忍心隱瞞,為他人掩蓋,以辜負我皇上天高厚之恩呢?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大義覺迷錄
雍正向天下頒布《大義覺迷錄》的始末一、滿清入主中原君臨天下,是否符合正統之道?豈...二、朕到底是不是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一、大清朝的建立正是天命民心之所歸,乃道義之當...二、華夷之間、人獸之間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呢?三、清朝統治八十年後,造成地塌天荒,神哭鬼號嗎...四、社會出現貧富差別的原因是否可以歸咎於君王呢...五、整個大清國的人民到處都在呼號怨恨嗎?六、像岳鍾琪一樣臣事清朝的人就是低頭屈節、效忠...七、明朝亡於李自成之後,清兵的確是明臣請來除寇...八、對於孔子的《春秋》大義,豈可以亂臣賊子之心...九、對於一個臣民來說,到底什麼是榮辱生死的大義...十、那些狂肆譭謗皇帝的謠言傳語到底從何而來?十一、這「山崩川竭」的傳言到底是何等之事?十二、「五星聚,黃河清」的瑞祥徵兆到底是什麼因...十三、被曾靜奉以為師的呂留良到底是何許人也?一、曾靜等人各處行走,糾合叛逆之人的緣由如何?二、大清國裡考生增多,如何說是文人趨下,無恥奔...三、著述《格物集》的劉先生,其人其書是什麼情形...四、如果皇帝只應孔、孟、程來做,那麼漢、唐、宋...五、你曾靜真的是可以擔當「天聰明,乾之九五」的...六、「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道理講得通嗎?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盜竊天位的強盜呢,還是驅逐...八、到底是中華之外,四面皆是夷狄」呢,還是天下...九、大清王朝八十多年沒有國君嗎?臣民也禽獸不如...十、科舉制度僅僅是講名講利、卑污苟賤而不知恥的...十一、你曾靜為何尊敬悅服一個行走於市井江湖的呂...十二、春秋戰國時期的封土建邦、割據而治真的適合...十三、邊地民族全是無恥無狀的小人,難道沒有像堯...十四、對於夷狄入主中原,難道一定要誅戮討伐,而...十五、大逆不道的呂留良真的能和孔子相提並論嗎?十六、你曾靜自命為濟世英才,你真的有「宰相之量...十七、程顥提出的選拔人才方法在宋代已經證明行不...十八、雍正錢發行不久,不能普遍流通,你便造謠「...十九、為什麼山西百姓爭先恐後為國效力,忠誠愛戴...二十、有人誣蔑你的父親有盜竊的劣跡,母親有淫亂...二十一、自稱忠民義士的曾靜,你為什麼要甘願赴蹈...二十二、山西嘉祥兆瑞迭現,湖南連年水災,這些說...二十三、雲貴兩地民風淳厚,服教樂善,以至感召豐...二十四、孔廟失火和慶雲出現是禮樂制度遭受厄運的...一、皇上嗣位以來,是五穀豐登,人民樂業?還是四...二、雍正皇帝是勵精圖治,愛撫百姓,還是謠言所傳...三、皇上調撥糧食是平抑物價,還是倒賣糧食做生意...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還是草菅人命,濫殺無...五、雍正皇帝是霸嫂為妃,還是按照慣例讓她們居在...忠誠報國、公正無私的岳鍾琪與叛逆曾靜有鮮明的對...一、我曾靜這個文弱書生是怎樣成為彌天重犯的?二、我張熙久居僻壤窮鄉,怎麼會誤入歧途,隨師造...一、皇上不是有意遵循守孝三年的古制,不過是為了...二、雍正皇帝勤政愛民,與天理渾然一體,神功偉德...一、我雍正是將遺詔的「十」改成「於」字而謀取皇...二、朕諸兄弟不可以德化,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三、朕之「屠弟」,正是為了不負皇考付託之重,顧...呂留良怎麼得罪了聖祖皇帝在天之靈,而落致戮屍梟...一、我是怎樣受呂留良思想毒害,而成為彌天重犯的...二、亂臣賊子呂留良是怎樣把我們引入歧途的?一、本朝子民嚴鴻逵追隨呂留良效顰狂吠,謾罵誹謗...二、曾靜痛心疾首地說:「我這過去的禽獸,如今是...一、秀才造反,實在是自投羅網二、假結同盟,這樣才誘出真情三、追根溯源,呂留良正是罪魁禍首急下詔書,各路兵馬展開大緝捕一、感泣悚惶,披肝瀝膽再上奏折二、謹慎行事,乞請皇上睿鑒三、追查謠言,務必要剷除禍根副都統海蘭等奏折天羅地網,長沙黨羽插翅難逃一、境內出逆匪,以致巡撫受牽連二、檢討失誤,湖南巡撫願立新功刑部侍郎杭奕祿等奏折曾靜等人為什麼要捕風捉影、...湖廣總督邁柱奏折曾靜等人在湖南被捕審的經過一、張熙堂叔張勘被追捕的經過二、繼續搜捕毛儀及其兩子的經過一、應將曾靜案及其主犯押送湖南對質二、曾靜等供詞及押解犯人進京安排雍正上諭沈在寬詩「陸沉不必由洪水」,其中大有深...一、雍正收用密親王妃嬪的謠言二、臣下的確夙夜兢兢,稽察辦案三、風水先生搖唇鼓舌,禍從口出雍正上諭仁君何以要對彌天重犯網開一面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冒名王澍傳播謠言的犯人浙江總督李衛奏折在浙江繼續查訪逆黨情況陝西總督岳鍾琪奏折《大義覺迷錄》一書的確是覺世...浙江總督李衛奏折謊供引起的草木皆兵、虛驚鬧劇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湖南人為什麼非要將曾靜沉潭...雍正上諭對呂留良及家屬最後應如何判決安徽巡撫程元章奏張秀公等供詞南方幾省與王朝有關...江蘇巡撫尹繼善奏折要繼續對張應星的會客日記上的...雍正上諭朱軾等編纂的駁呂留良之書應該頒發各地學...湖南巡撫趙弘恩等奏折曾靜已到湖南觀風整俗使衙門...一、對呂留良孫輩心有不忍,從寬免死,改判流放二、嚴鴻逵、沈在寬諸人應凌遲處死,戮屍梟首示眾一、將攻擊先王的曾靜、張熙緝拿進京二、將大逆不道的曾靜、張熙凌遲處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