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一陰一陽一偏有虛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諸病源候論》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

一、大便難候

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一陰一陽一偏有虛實,謂三焦不和,則冷熱並結故也。

胃為水穀之海,水谷之一精一,化為榮衛,其糟粕行之於大腸以出也。

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澀,結在腸胃之間。

其腸胃本實,而又為冷熱之氣所並,結聚不宣,故令大便難也。

又云:邪在腎,亦令大便難。

所以爾者,腎臟受邪,虛而不能制小一便,則小一便利,津一液枯燥,腸胃乾澀,故大便難。

又,渴利之家,大便也難,所以爾者,為津一液枯竭,致令腸胃乾燥。

診其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手少一陰一經也。

脈沉為一陰一,一陰一實者,病苦閉,大便不利,腹滿四肢重,身熱苦胃脹。

右手關上脈一陰一實者,脾實也,苦腸中伏伏如牢狀,大便難。

脈緊而滑跗一陽一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大便難而腳痛,此虛寒從上向下也。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偃臥,直兩手,捻左右脅。

除大便難、腹痛、腹中寒。

口納氣,鼻出氣,一溫一氣咽之數十,病癒。

二、大便不通候

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臟不和,冷熱之氣不調,熱氣偏入腸胃,津一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結,壅塞不通也。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龜行氣,伏衣被中,覆口鼻頭面,正臥,不息九通,微鼻出氣

三、大便失一禁候

大便失一禁者,由大腸與一肛一門虛弱冷滑故也。

一肛一門,大腸之候也,俱主行糟粕,既虛弱冷滑,氣不能一溫一制,故使大便失一禁。

四、關格大小一便不通候

關格者,大小一便不通也。

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一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俱不通,為關格也。

由一陰一陽一氣不和,榮衛不通故也。

一陰一氣大盛,一陽一氣不得榮之,曰內關。

一陽一氣大盛,一陰一氣不得榮之,曰外格。

一陰一陽一俱盛,不得相榮,曰關格。

關格則一陰一陽一氣痞結,腹內脹滿,氣不行於大小腸,故關格而大小一便不通也。

又風邪在三焦,三焦約者,則小腸痛內閉,大小一便不通。

日不得前後,而手足寒者,為三一陰一俱逆,三日死也。

診其脈來浮牢且滑直者,不得大小一便也。

五、大小一便難候

大小一便難者,由冷熱不調,大小腸有游氣,游氣在於腸間,搏於糟粕,溲便不通流,故診其尺脈滑而浮大,此為一陽一干於一陰一,其人苦小腹痛滿,不能尿,尿即一陰一中痛,大便亦然。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正坐,以兩手一交一背後,名曰帶便。

愈不能大便,利腹,愈虛羸。

反叉兩手著背上,推上使當心許, 坐,反到九通。

愈不能大小一便,利腹,愈虛羸也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風病諸侯上(凡二十九論)卷之二-風病諸侯下(凡三十論)卷之三-虛勞病諸侯上(凡三十九論)卷之四-虛勞病諸侯下(凡三十六論)卷之五-腰背病諸侯(凡十論)卷之五-消渴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六-解散病諸侯(凡二十六論)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卷之八-傷寒病諸侯下(凡四十四論)卷之九-時氣病諸侯(凡四十三論)卷之九-熱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溫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一-瘧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十二-黃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二-冷熱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三-氣病諸侯(凡二十五論)卷之十三-腳氣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咳嗽病諸侯(凡十五論)卷之十四-淋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小便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十六-心痛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六-腹痛病諸侯(凡四論)卷之十六-心腹痛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七-痢病諸侯(凡四十論)卷之十八-濕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八-九蟲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九-積聚病諸侯(凡六論)卷之十九-瘕病諸侯(凡十八論)卷之二十-疝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痰飲病諸侯(凡十六論)卷之二十-癖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痞噎病諸侯(凡八論)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一-嘔噦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二十一-宿食不消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二十一-水腫病諸侯(凡二十二論)卷之二十二-霍亂病諸侯(凡二十四論)卷之二十三-中惡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二十三-屍病諸侯(凡十二論)卷之二十四-注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二十五-蠱毒病諸侯(上凡九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侯(下凡二十七論)卷之二十七-血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七-毛髮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二十七-面體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八-目病諸侯(凡三十八論)卷之二十九-鼻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九-耳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九-牙齒病諸侯(凡二十一論)卷之三十-唇口病諸侯(凡十七論)卷之三十-咽喉心胸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三十-四肢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一-癭瘤等病諸侯(凡一十五論)卷之三十一-丹毒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一-腫病諸侯(凡一十七論)卷之三十一-疔瘡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二-癰疽病諸侯上(凡一十六論)卷之三十三-癰疽病諸侯下(凡二十九論)卷之三十四-病諸侯(凡三十五論)卷之三十四-痔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三十五-瘡病諸侯(凡六十五論)卷之三十五-傷瘡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獸毒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蛇毒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三十六-雜毒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六-金瘡病諸侯(凡二十三論)卷之三十六-腕傷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三十七-婦人雜病諸侯一(凡三十二論)卷之三十八-婦人雜病諸侯二(凡一十九論)卷之三十九-婦人雜病諸侯三(凡四十論)卷之四十-婦人雜病諸侯四(凡五十論)卷之四十一-婦人妊娠病諸侯上(凡二十論)卷之四十二-婦人妊娠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三-婦人將產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四十三-婦人產後病諸侯上(凡三十論)卷之四十四-婦人產後病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五-小兒雜病諸侯一(凡二十九論)卷之四十六-小兒雜病諸侯二(凡三十四論)卷之四十七-小兒雜病諸侯三(凡四十五論)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卷之四十九-小兒雜病諸侯五(凡五十論)卷之五十-小兒雜病諸侯六(凡五十一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