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肝象木,旺於春;其脈弦,其神魂,其華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諸病源候論》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

一、肝病候

肝象木,旺於春;其脈弦,其神魂,其華在爪,其充在筋,其聲呼,其臭臊,其味酸,其液泣,其色青,其藏血;足厥一陰一其經也。

與膽合,膽為腑而主表,肝為髒而主裡。

肝氣盛,為血有餘,則病目赤,兩脅下痛引小腹,善怒。

氣逆則頭眩,耳聾不聰,頰腫,是肝氣之實也,則宜瀉之。

肝氣不足,則病目不明,兩脅拘急,筋攣,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將捕之,是肝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待於冬;起於春。

於日: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待於壬癸;起於甲乙。

於時: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靜。

禁當風。

肝部,左手關上是也。

平肝脈來,綽綽如按琴瑟之弦,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

春以胃氣為本。

春,肝木王,其脈弦細而長,是平脈也。

反得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乘肝,子之扶母,雖病當愈;反得沉濡滑者,是腎乘肝,母一之歸子,雖病當愈;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肝,為土之陵木,土之畏木,雖病不死。

病肝脈來,盛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賾賾然,如新張弓弦。

色青白不澤,一毛一折乃死。

《養生方》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闊步於庭。

被發緩形,以使春志生。

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也;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於肝,夏變為寒,則奉長生者少。

《養生方·導引法》云:肝臟一病者,愁憂不樂,悲思嗔怒,頭旋眼痛,呵氣出而愈。

二、心病候

心象火,旺於夏。

其脈如鉤而洪大,其候舌,其聲言,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養血,其色赤,其藏神;手少一陰一其經也。

與小腸合,小腸為腑而主表,心為髒而主裡。

心氣盛,為神有餘,則病胸內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膊胛間痛,兩臂內痛,喜笑不休,是心氣之實也,則宜瀉之。

心氣不足,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痛,驚悸,恍惚,少顏色,舌本強,善憂悲,是為心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心,愈於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待於春;起於夏。

於日;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待於甲乙;起於丙丁。

於時: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禁一溫一衣熱食。

心部,在左手寸口是也。

平心脈來,纍纍如連珠,如循琅 ,曰心平。

夏以胃氣為本。

夏,心火王,其脈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脈也。

反得沉濡滑者,腎之乘心,水之克火,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弦而長,是肝乘心,母歸子,雖病當愈;反得大而緩,是脾乘心,子之扶母,雖病當愈;反得微澀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陵火,為微邪,雖病不死。

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倨,如一操一帶鉤,曰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纍纍然。

其色赤黑不澤,一毛一折乃死。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夏三月,此謂蕃莠。

天地氣一交一,萬物英實。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一愛一在外。

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瘧。

《養生方·導引法)云:心臟一病者,體有冷熱。

若冷,呼氣出;若熱,吹氣出。

又云:左脅側臥,口納氣,申臂直腳,以鼻出之。

週而復始,除心下不便也。

三、脾病候

脾象土,王於長夏。

其脈緩,其形口,其聲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養形肉,其色黃而藏意;足太一陰一其經也。

與胃合,胃為腑主表,脾為髒主裡。

脾氣盛,為形有餘,則病腹脹,溲不利,身重苦饑,足萎不收,行善 ,腳下痛,是為脾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脾氣不足,則四肢不用,後洩,食不化,嘔逆,腹脹,腸鳴,是為脾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待於夏;起於長夏。

於日:愈於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待於丙丁;起於戊己。

於時:日 慧,平旦甚,下晡靜。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以瀉之;甘以補之。

禁一溫一食、飽食、濕地、濡衣。

脾部,在右手關上是也。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

長夏以胃氣為本。

六月,脾土旺,其脈大,阿阿而緩,名曰平脈也。

反得弦而急,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微澀而短,是肺之乘脾,子之扶母,不治自愈;反得浮而洪者,是心乘脾,母一之歸子,當瘥不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脾,水之陵,土,為微邪,當瘥。

脾脈長長而弱,來疏去 ,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一精一,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

病脾脈來,實而盛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堅銳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曰脾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

其色青黃不澤,一毛一折乃死。

《養生方·導引法》云:脾臟一病者,體面上游風一習一習一,痛,身一體癢,煩悶疼痛,用嘻氣

四、肺病候

肺象金,旺於秋。

其脈如一毛一而浮,其候鼻,其聲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養皮一毛一,其藏氣,其色白,其神魄;手太一陰一其經。

與大腸合,大腸為腑主表,肺為髒主裡。

肺氣盛,為氣有餘,則病喘咳上氣,肩背痛,汗出,一尻一、一陰一、股、膝、 、脛、足皆痛,是為肺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肺氣不足,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是為肺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

於日: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

於時:下晡慧,夜半靜,日中甚。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禁寒飲食、寒衣。

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

秋以胃氣為本。

秋,肺金王,其脈浮澀而短,是曰平脈也。

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為大逆,十死不治也;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肺,子之扶母,病不治自愈;反得緩大而長阿阿者,是脾之乘肺,母一之歸子,雖病當愈;反得弦而長者,是肝之乘肺,木之陵金,為微邪,雖病當愈。

肺脈來泛泛而輕,如微風吹鳥背上一毛一。

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一精一,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

病肺脈來,上下如循雞羽,曰肺病。

肺病,其色白,身一體但寒無熱,時時欲咳,其脈微遲,為可治。

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一毛一,曰肺死。

秋胃微一毛一曰平,胃氣少一毛一多曰肺病,但如一毛一無胃氣曰死。

一毛一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一毛一羽中人膚。

其色赤白不澤,一毛一折乃死。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多語則氣爭,肺脹口燥。

又云:秋三月,此為容平。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使志安寧,以緩秋形。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此秋氣之應也,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

《養生方·導引法》云:肺臟一病者,體胸背痛滿,四肢煩悶,用噓氣出。

又云:以兩手據地覆之,口納氣,鼻出之,除胸中、肺中病也。

五、腎病候

腎像水,旺於冬。

其脈如石而沉,其候耳,其聲呻,其臭腐,其味鹹,其液唾,其養骨,其色黑,其神志;足少一陰一其經也。

與膀一胱合,膀一胱為腑主表,腎為髒主裡。

腎氣盛,為志有餘,則病腹脹,飧洩,體腫,喘咳,汗出,憎風,面目黑,小一便黃,是為腎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腎氣不足,則厥,腰背冷,胸內痛,耳鳴苦聾,是為腎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待於秋;起於冬。

於日:愈於甲乙;甲乙不愈,加於戊己;戊己不死,待於庚辛;起於壬癸。

於時:夜半慧,日乘四季甚,下晡靜。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鹹以瀉之,苦以補之。

無犯塵垢,無衣炙衣。

腎部,在左手關後尺中是也。

平腎脈來,喘喘纍纍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

冬以胃氣為本。

冬,腎水王,其脈沉濡而滑,名曰平脈也。

反得浮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腎,土之克水,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腎,母一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弦細長者,是肝之乘腎,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腎,火之陵水,為微邪,雖病,治之不死也。

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

腎風水,其脈大緊,身無痛,形不瘦,不能食,善驚,驚以心萎者死。

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冬胃微石曰平,胃少石多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

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

真腎脈至,搏而絕,如彈石辟辟然。

其色黃黑不澤,一毛一折乃死。

諸真藏脈見者,皆死不治。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冬三月,此為閉藏。

水冰地坼,無擾乎一陽一。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去寒就一溫一,無洩皮膚,使氣亟奪。

此冬氣之應也,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萎厥。

《養生方·導引法》云:腎臟一病者,咽喉窒塞,腹滿耳聾,用 氣出。

又云:兩足一交一坐,兩手捉兩足解溪,換之,極勢,頭仰,來去七。

去腎氣壅塞。

六、膽病候

膽象木,旺於春。

足少一陽一其經也,肝之腑也,決斷出焉。

諸腑臟皆取決斷於膽。

其氣盛為有餘,則病腹內冒冒不安,身軀軀一習一習一,是為膽氣之實也,則宜瀉之。

膽氣不足,其氣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嘔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將捕之,嗌中介介,數唾,是為膽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七、小腸病候

小腸象火,旺於夏。

手太一陽一其經也,心之腑也。

水液之下行為溲便者,流於小腸。

其氣盛為有餘,則病小腸熱,焦竭乾澀,小腸 脹,是為小腸之氣實也,則宜瀉之。

小腸不足,則寒氣客之,腸病,驚跳不言,乍來乍去,是為小腸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八、胃病候

胃象土,旺於長夏。

足一陽一明其經也,脾之腑也,為水穀之海。

諸臟腑皆受水谷之氣於胃其氣盛為有餘,則病腹 脹,氣滿,是為胃氣之實也,則宜瀉之。

胃氣不足,則饑而不受水谷,飧洩嘔逆,是為胃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胃脈實則脹,虛則洩。

關脈滑,胃中有熱,脈滑為實,氣滿不欲食。

關脈浮,積熱在胃

九、大腸病候

大腸象金,旺於秋。

手一陽一明其經也,肺之腑也,為傳導之官,變化糟粕出焉。

其氣盛為有餘,則病腸內切痛,如錐刀刺,無休息,腰背寒痺,攣急,是為大腸氣之實,則宜瀉之。

大腸氣不足,則寒氣客之,善洩,是大腸之氣虛也,則宜補之。

診其右手寸口脈,手一陽一明經也。

脈浮則為一陽一,一陽一實者,大腸實也,若腸內切痛,如錐刀刺,無休息時。

十、膀一胱病候

膀一胱像水,旺於冬。

足太一陽一其經也,腎之腑也。

五穀五味之津一液悉歸於膀一胱,氣化分入血脈,以成骨髓也;而津一液之餘者,入胞則為小一便。

其氣盛為有餘,則病熱,胞澀,小一便不通,小腹偏腫痛,是為膀一胱氣之實也,則宜瀉之。

膀一胱氣不足,則寒氣客之,胞滑,小一便數而多也,面色黑,是膀一胱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蹲坐,欹身,弩兩手向前,仰掌,極勢,左右轉身腰三七。

去膀一胱內冷血風、骨節急強。

又云:互跪,調和心氣,向下至足,意裡想氣索索然,流布得所,始漸漸平身,舒手傍肋,如似手掌納氣出氣不止,而覺急悶,即起;脊至地,來去二七。

微減膝頭冷、膀一胱宿病、腰脊強、齊下冷悶。

十一、三焦病候

三焦者,上焦、中焦、下焦是也。

上焦之氣,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鬲,布胸內,走掖,循太一陰一之分而行,上至舌,下至足一陽一明,常與榮衛俱行,主內而不出也。

中焦之氣,亦並於胃口,出上焦之後,此受氣者,泌糟粕,承津一液,化為一精一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

主不上不下也。

下焦之氣,別迴腸,注於膀一胱而滲入焉,主出而不內。

故水谷常並居於胃,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也。

謂此三氣,焦乾水谷,分別清濁,故名三焦。

三焦為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三焦氣盛為有餘,則脹,氣滿於皮膚內,輕輕然而不牢,或小一便澀,或大便難,是為三焦之實也,則宜瀉之;三焦之氣不足,則寒氣客之,病遺尿,或洩利,或胸滿,或食不消,是三焦之氣虛也,則宜補之。

診其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尺脈遲,下焦有寒;尺脈浮者,客一陽一在下焦。

十二、五臟橫病候

夫五臟者,肝象木,心象火,脾象土,肺象金,腎像水。

其氣更休更旺,互虛互實。

自相乘克,內生於病,此為正經自病,非外邪傷之也。

若寒一溫一失節,將適乖理,血氣虛弱,為風濕一陰一陽一毒氣所乘,則非正經自生,是外邪所傷,故名橫病也。

其病之狀,隨邪所傷之髒而形證見焉。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從膝以下有病,當思齊下有赤光,內外連沒身也;從膝以上至腰有病,當思脾黃光;從腰以上至頭有病,當思心內赤光;病在皮膚寒熱者,當思肝內青綠光。

皆當思其光,內外連而沒已身,閉氣,收光以照之。

此消疾卻邪甚驗。

篤信,一精一思行之,病無不愈。

十三、脾脹病候

脾脹病者,是脾虛為風邪所乘,正氣與邪氣一交一結,令脾氣不宣調,擁聚而脹也。

其病喜噦,四肢急,體重不能勝衣也。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風病諸侯上(凡二十九論)卷之二-風病諸侯下(凡三十論)卷之三-虛勞病諸侯上(凡三十九論)卷之四-虛勞病諸侯下(凡三十六論)卷之五-腰背病諸侯(凡十論)卷之五-消渴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六-解散病諸侯(凡二十六論)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卷之八-傷寒病諸侯下(凡四十四論)卷之九-時氣病諸侯(凡四十三論)卷之九-熱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溫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一-瘧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十二-黃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二-冷熱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三-氣病諸侯(凡二十五論)卷之十三-腳氣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咳嗽病諸侯(凡十五論)卷之十四-淋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小便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十六-心痛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六-腹痛病諸侯(凡四論)卷之十六-心腹痛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七-痢病諸侯(凡四十論)卷之十八-濕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八-九蟲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九-積聚病諸侯(凡六論)卷之十九-瘕病諸侯(凡十八論)卷之二十-疝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痰飲病諸侯(凡十六論)卷之二十-癖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痞噎病諸侯(凡八論)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一-嘔噦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二十一-宿食不消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二十一-水腫病諸侯(凡二十二論)卷之二十二-霍亂病諸侯(凡二十四論)卷之二十三-中惡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二十三-屍病諸侯(凡十二論)卷之二十四-注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二十五-蠱毒病諸侯(上凡九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侯(下凡二十七論)卷之二十七-血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七-毛髮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二十七-面體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八-目病諸侯(凡三十八論)卷之二十九-鼻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九-耳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九-牙齒病諸侯(凡二十一論)卷之三十-唇口病諸侯(凡十七論)卷之三十-咽喉心胸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三十-四肢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一-癭瘤等病諸侯(凡一十五論)卷之三十一-丹毒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一-腫病諸侯(凡一十七論)卷之三十一-疔瘡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二-癰疽病諸侯上(凡一十六論)卷之三十三-癰疽病諸侯下(凡二十九論)卷之三十四-病諸侯(凡三十五論)卷之三十四-痔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三十五-瘡病諸侯(凡六十五論)卷之三十五-傷瘡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獸毒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蛇毒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三十六-雜毒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六-金瘡病諸侯(凡二十三論)卷之三十六-腕傷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三十七-婦人雜病諸侯一(凡三十二論)卷之三十八-婦人雜病諸侯二(凡一十九論)卷之三十九-婦人雜病諸侯三(凡四十論)卷之四十-婦人雜病諸侯四(凡五十論)卷之四十一-婦人妊娠病諸侯上(凡二十論)卷之四十二-婦人妊娠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三-婦人將產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四十三-婦人產後病諸侯上(凡三十論)卷之四十四-婦人產後病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五-小兒雜病諸侯一(凡二十九論)卷之四十六-小兒雜病諸侯二(凡三十四論)卷之四十七-小兒雜病諸侯三(凡四十五論)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卷之四十九-小兒雜病諸侯五(凡五十論)卷之五十-小兒雜病諸侯六(凡五十一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