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其病與時氣、一溫一、熱等病相類,皆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諸病源候論》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

一、疫癘病候

其病與時氣、一溫一、熱等病相類,皆由一歲之內,節氣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風疾雨,霧露不散,則民多疾疫。

病無長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厲之氣,故雲疫癘病。

《養生方》云:封君達常乘青牛,魯女生常乘駁牛,孟子綽常乘駁馬,尹公度常乘青騾。

時人莫知其名字為誰,故曰:欲得不死,當問青牛道士。

欲得此色,駁牛為上,青牛次之,駁馬又次之。

三色者,順生之氣也。

雲古之青牛者,乃柏木之一精一也;駁牛者,古之神宗之先也;駁馬者,乃神龍之祖也。

雲道士乘此以行於路,百物之惡一精一,疫氣之厲鬼,將長揖之焉。

《養生方·導引法》云:延年之道,存念心氣赤,肝氣青,肺氣白,脾氣黃,腎氣黑,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

欲辟卻眾邪百鬼,常存心為炎火如斗,煌煌光明,則百邪不敢干之。

可以入一溫一疫之中。

二、疫癘瘡候

熱毒盛,則生 瘡,瘡周匝遍身,狀如火瘡,色赤頭白者毒輕,色黑紫瘀者毒重。

亦名豌豆瘡。

三、瘴氣候

夫嶺南青草、黃芒瘴,猶如嶺北傷寒也。

南地暖,故太一陰一之時,草木不黃落,伏蟄不閉藏,雜毒因暖而生。

故嶺南從仲春訖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訖孟冬,行黃芒瘴。

量其用一藥體一性一,嶺南傷寒,但節氣多一溫一,冷藥小寒於嶺北。

時用熱藥,亦減其錙銖,三分去二。

但此病外候小遲,因經絡之所傳,與傷寒不異。

然一陰一陽一受病,會同表裡,須明識患源,不得妄攻湯艾。

假令宿患痼熱,今得瘴毒,毒得熱更煩,雖形候正盛,猶在於表,未入腸胃,不妨一溫一而汗之。

已入內者,不妨平而下之。

假令本有冷,今得一溫一瘴,雖暴壯熱煩滿,視寒正須一溫一藥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藥下之。

夫下利治病等藥在下品,藥一性一凶毒,專主攻擊,不可恆服,疾去即止。

病若日數未入於內,不可預服利藥,藥盡胃虛,病必乘虛而進。

此不可輕治。

治不瘥,成黃膽;黃膽不瘥,為一屍一疸。

一屍一疸疾者,嶺南中瘴氣,土人連歷不瘥,變成此病,不須治也。

嶺北客人,猶得斟酌救之。

病前熱而後寒者,發於一陽一;無熱而惡寒者,發於一陰一。

發於一陽一者,攻其外;發於一陰一者,攻其內。

其一日、二日,瘴氣在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

若寒氣在表,發汗及針必愈。

三日以上,氣浮於上,填塞心胸,使頭痛胸滿而悶,宜以吐藥,吐之必愈。

五日以上,瘴氣深結在臟腑,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

或人得病久,方告醫,醫知病深,病已成結,非可發表解肌,所當問病之得病本末,投藥可專根據次第也。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風病諸侯上(凡二十九論)卷之二-風病諸侯下(凡三十論)卷之三-虛勞病諸侯上(凡三十九論)卷之四-虛勞病諸侯下(凡三十六論)卷之五-腰背病諸侯(凡十論)卷之五-消渴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六-解散病諸侯(凡二十六論)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卷之八-傷寒病諸侯下(凡四十四論)卷之九-時氣病諸侯(凡四十三論)卷之九-熱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溫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一-瘧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十二-黃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二-冷熱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三-氣病諸侯(凡二十五論)卷之十三-腳氣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咳嗽病諸侯(凡十五論)卷之十四-淋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小便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十六-心痛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六-腹痛病諸侯(凡四論)卷之十六-心腹痛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七-痢病諸侯(凡四十論)卷之十八-濕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八-九蟲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九-積聚病諸侯(凡六論)卷之十九-瘕病諸侯(凡十八論)卷之二十-疝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痰飲病諸侯(凡十六論)卷之二十-癖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痞噎病諸侯(凡八論)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一-嘔噦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二十一-宿食不消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二十一-水腫病諸侯(凡二十二論)卷之二十二-霍亂病諸侯(凡二十四論)卷之二十三-中惡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二十三-屍病諸侯(凡十二論)卷之二十四-注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二十五-蠱毒病諸侯(上凡九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侯(下凡二十七論)卷之二十七-血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七-毛髮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二十七-面體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八-目病諸侯(凡三十八論)卷之二十九-鼻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九-耳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九-牙齒病諸侯(凡二十一論)卷之三十-唇口病諸侯(凡十七論)卷之三十-咽喉心胸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三十-四肢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一-癭瘤等病諸侯(凡一十五論)卷之三十一-丹毒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一-腫病諸侯(凡一十七論)卷之三十一-疔瘡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二-癰疽病諸侯上(凡一十六論)卷之三十三-癰疽病諸侯下(凡二十九論)卷之三十四-病諸侯(凡三十五論)卷之三十四-痔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三十五-瘡病諸侯(凡六十五論)卷之三十五-傷瘡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獸毒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蛇毒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三十六-雜毒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六-金瘡病諸侯(凡二十三論)卷之三十六-腕傷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三十七-婦人雜病諸侯一(凡三十二論)卷之三十八-婦人雜病諸侯二(凡一十九論)卷之三十九-婦人雜病諸侯三(凡四十論)卷之四十-婦人雜病諸侯四(凡五十論)卷之四十一-婦人妊娠病諸侯上(凡二十論)卷之四十二-婦人妊娠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三-婦人將產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四十三-婦人產後病諸侯上(凡三十論)卷之四十四-婦人產後病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五-小兒雜病諸侯一(凡二十九論)卷之四十六-小兒雜病諸侯二(凡三十四論)卷之四十七-小兒雜病諸侯三(凡四十五論)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卷之四十九-小兒雜病諸侯五(凡五十論)卷之五十-小兒雜病諸侯六(凡五十一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