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新書》六術:六理無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內,是以一陰一陽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賈誼新書》六術

賈誼新書

六術

德有六理,何謂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

六理無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內,是以一陰一陽一天地人,盡以六理為內度,內度成業,故謂之六法。

六法藏內,變流而外遂,外遂,故謂之六行。

是以一陰一陽一各有六月之節,而天地有六一合 之事,人有仁義禮智信之行。

行和則樂興,樂興則六,此之謂六行。

一陰一陽一天地之動也,不失六行,故能合六法。

人謹修六行,則亦可以合六法矣。

然而人雖有六行,微細難識,唯先王能審之。

凡人弗能自至,是故必待先王之教,乃知所從事。

是以先王為天下設教,因人所有以之為訓,道人之情,以之為真,是故內本六法,外體六行,以與詩、書、易、春秋、禮、樂六者之術,以為大義,謂之六藝。

令人緣之以自修,修成則得六行矣。

六行不正,反合六法。

藝之所以六者,法六法而體六行故也,故曰六則備矣。

六者非獨為六藝本也,他事亦皆以六為度。

聲音之道,以六為首,以一陰一陽一之節為度,是故一歲十二月分而為一陰一陽一,各六月,是以聲音之器十二鐘,鍾當一月,其六鍾一陰一聲,六鍾一陽一聲,聲之術律是而出,故謂之六律。

六律和五聲之調,以發一陰一陽一天地人之清聲,而內合六行六法之道。

是故五聲宮、商、角、征、羽,唱和相應而調和,調和而成理謂之音。

聲五也,必六而備,故曰聲與音六。

夫律之者,像測之也,所測者六,故曰六律。

人之戚屬,以六為法。

人有六親。

六親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從父而昆弟,故為從父昆弟,從父昆弟又有子,子從祖而昆弟,故為從祖昆弟,從祖昆弟又有子,子從曾祖而昆弟,故為從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為族兄弟。

備於六,此之謂六親。

親之始於一人,世世別離,分為六親。

親戚非六,則失本末之度,是故六為制而止矣。

六親有次,不可相踰,相踰則宗族擾亂,不能相親。

是故先王設為昭穆三廟,以禁其亂。

何為三廟?上室為昭,中室為穆,下室為孫嗣令子。

各以其次,上下更居,三廟以別,親疏有制。

喪服稱親疏以為重輕,親者重,疏者輕,故復有麤衰、齊衰、大紅、細紅、緦麻備六,各服其所當服。

夫服則有殊,此先王之所以禁亂也。

數度之道,以六為法,數加於少,而度出於居。

數度之始,始於微細。

有形之物,莫細於毫。

是故立一毫以為度始,十毫為發,十發為犛,十犛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備於六。

故先王以為天下事用也。

事之以六為法者,不可勝數也。

此所言六,以效事之盡以六為度者,謂六理,可謂一陰一陽一之六節,可謂天地之六法,可謂人之六行。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賈誼新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