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新書》禮:太子嗜鮑魚,而太公弗與,曰:「,鮑魚不登於俎,豈有非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賈誼新書》禮

賈誼新書

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發。

太子嗜鮑魚,而太公弗與,曰:「,鮑魚不登於俎,豈有非而可以養太子哉?」

尋常之室,無奧剽之位,則父子不別;六尺之輿,無左右之義,則君臣不明。

尋常之室,六尺之輿,處無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亂,而況其大者乎!渴道德仁義,非不成;教訓正俗,非不備;分爭辨訟,非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不定;宦學事師,非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不誠不莊。

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

者,所以固國家,定社稷,使君無失其民者也。

主主臣臣,之正也;威德在君 ,之分也;尊卑大小強弱有位,之數也。

,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屬,士庶各愛其家。

失愛不仁,過愛不義,故者所以守尊卑之經,強弱之稱者也。

,天子適諸侯之宮,諸侯不敢自阼階,阼階者,主之階也。

天子適諸侯,諸侯不敢有宮,不敢為主人也。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之至也。

君仁則不厲,臣忠則不貳,父慈則教,子孝則協,兄愛則友,弟敬則順。

夫和則義,妻柔則正,姑慈則從,婦聽則婉,之質也。

者,臣下所以承其上也。

故詩云:「一發五豝,吁嗟乎騶虞。」

騶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獸者也。

天子佐輿十乘,以明貴也;貳牲而食,以優飽也。

虞人翼五豝以待一發,所以復中也。

人臣於其所尊敬,不敢以節待,敬之至也。

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職,而志厚盡矣。

作此詩者,以其事深見良臣順上之志也。

良臣順上之志者可謂義矣,故其歎之也,長曰吁嗟乎。

雖古之善為人臣者,亦若此而已。

者,所以節義而沒不還。

故饗飲之,先爵於卑賤,而後貴者始羞。

殽膳下浹,而樂人始奏。

觴不下遍,君不嘗羞。

殽不下浹,上不舉樂。

故者,所以恤下也。

由余曰:「乾肉不腐,則左右親。

苞苴時有,筐篚時至,則群臣附。

官無蔚藏,醃陳時發,則戴其上。」

詩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上少投之,則下以軀償矣,弗敢謂報,願長以為好。

古之蓄其下者,其施報如此。

窺無九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國非其國也。

民三年耕,必余一年之食 ,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歲相通。

而有十年之積,雖有凶旱水溢,民無饑饉。

然後天子備味而食,日舉以樂。

諸侯食珍,不失,鐘鼓之縣可使樂也。

樂也者,上下同之。

故,國有饑人,人主不飧;國有凍人,人主不裘。

報囚之日,人主不舉樂。

歲凶,谷不登,台扉不塗,榭徹干侯,馬不食谷,馳道不除,食減膳,饗祭有闕。

故者自行之義,養民之道也。

受計之,主所親拜者二:聞生民之數則拜之,聞登谷則拜之。

詩曰:「君子樂胥,受天之祜。」

胥者,相也;祜,大福也。

夫憂民之憂者,民必憂其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與士民若此者,受天之福矣。

,聖王之於禽一獸 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隱弗忍也。

故遠庖廚,仁之至也。

不合圍,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澤。

豺不祭獸,不田獵;獺不祭魚,不設網罟;鷹隼不鷙,眭而不逮,不出穎羅;草木不零落,斧斤不入山林;昆蟲不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刳胎,不殀夭,魚肉不入廟門;鳥獸不成毫毛,不登庖廚。

取之有時,用之有節,則物蕃多。

湯曰:「昔蛛蝥作罟,不高順,不用命者,寧丁我網。」

其憚害物也如是。

詩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皜皜。

王在靈沼,於仞魚躍。」

言德至也。

聖主所在,魚鱉禽一獸 猶得其所,況於人民乎!

渴仁人行其,則天下安,而萬理得矣。

逮至德渥澤洽,調和大暢,則天清澈地富熅,物時熟,民心不挾詐賊,氣脈淳化,攫嚙搏擊之獸鮮,毒?猛虭之蟲密,毒山不蕃,草木少薄矣,鑠乎大仁之化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賈誼新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