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
原文 卷五·克己
卷五·克己
1、濂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慾遷善改過而後至。
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旨深哉!吉凶悔吝生乎動。
噫!吉一而已。
動可不慎乎?2、濂溪先生曰: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
"予謂養心不止於寡而存耳。
蓋寡焉以至於無,無則誠立明通。
誠立,賢也;明通,聖也。
3、伊川先生曰:顏淵問克己復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四者身之用也。
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
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
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
因箴以自警。
《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跡。
一操一之有要,視為之則。
蔽一交一於前,其中則遷。
制之於外,以安其內。
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聽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一性一。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覺,知止有定。
閒邪存誠,非禮勿聽。
"《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
發禁躁安,內斯靜專。
矧是樞機,興戎出好。
吉凶榮辱,惟其所召。
傷易則誕,傷煩則支。
己肆物忤,出悖來違。
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于思。
志士厲行,守之於為。
順理則裕,從欲惟危。
造次克念,戰兢自持。
一習一與一性一成,聖賢同歸。
"
4、復之初九曰:"不遠復無祗悔,元吉。
"傳曰:一陽一,君子之道。
故復為反善之義。
初,復之最先者也。
是不遠而復也。
失而後有復,不失則何復之有?惟失之不遠而復,則不至於悔,大善而吉也。
顏子無形顯之過,夫子謂其庶幾乃無祗悔也。
過既未形而改,何悔之有?既未能不勉而中,所欲不逾矩,是有過也。
然其明而剛,故一有不善,未嘗不知,既知,未嘗不遽改,故不至於悔,乃不遠復也。
學問之道無他也,惟其知不善,則速蓋以從善而已。
5、晉之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
厲吉,無咎,貞吝。
"傳曰:人之自治,剛極則守道愈固,進極則遷善愈速。
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而吉且無咎也。
嚴厲非安和之道,而於自治則有功也。
雖自治用功,然非中和之德。
故於貞正之道為可吝也。
6、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
天下之害,無不由未之勝也。
峻宇雕牆,本於宮室。
酒池肉林,本於飲食。
一婬一酷殘忍,本於刑罰。
窮兵黷武,本於征討。
凡人欲之過者,皆本於奉養。
其流之遠,則為害矣。
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
後人流於未者,人欲也。
損之義,損人欲以復天理而已。
7、夬九五曰:"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傳曰:夫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正之道,而充實光輝。
若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決之,雖行於外,不失其中正之義,可以無咎。
然於中道未得為光大也。
蓋人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
夫子於此,示人之意深矣。
8、方說而止,節之義也。
9、節之九二,不正之節也。
以剛中正為節。
如懲忿窒慾損過抑有餘是也。
不正之節,如嗇節於用,懦節於行是也。
10、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
有之而能制其情不行焉,斯亦難能也。
謂之仁則未可也。
此原憲之問,夫子答以知其為難。
而不知其為仁。
此聖人開示之深也。
11、明道先生曰:義理與客氣常相勝,只看消長分數多少,為君子小人之別。
義理所得漸多,則自然知得客氣消散得漸少。
消盡者是大賢。
12、或謂人莫不知和柔寬緩,然臨事則反至於暴厲。
曰:只是志不勝氣,氣反動其心也。
13、人不能祛思慮,只是吝。
吝故無浩然之氣。
14、制怒為難,制懼亦難。
克己可以制怒,明理可以制懼。
15、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一溫一潤之物,若將兩塊玉來相磨,必磨不成。
須是得他個粗礪底物,方磨得出。
譬如君子與小人處,為小人侵陵,則修省畏避,動心忍一性一,增益豫防。
如此便道理出來。
16、目畏尖物。
此事不得放過,便與克下。
室中率置尖物,須以理勝他。
尖必不刺人也,何畏之有?
17、明道先生曰:責上責下,而中自恕己,豈可任職分?
18、"捨己從人",最為難事。
己者,我之所有,雖痛捨之,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
19、九德最好。
20、"饑食渴飲,冬裘夏葛。
"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廢天職。
21、獵自謂今無此好。
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復如前矣。
後十二年因見,果知未也。
22、伊川先生曰: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
宜其與道難。
23、罪己責躬不可無,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
24、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25、明道先生曰:子路亦百世之師。
26、人語言緊急,莫是氣不定否?曰:此亦當一習一,一習一到言語自然緩時,便是氣質變也。
學至氣質變,方是有功。
27、問:"不遷怒,不貳過。
"何也?語錄有怒甲不遷乙之說,是否?伊川先生曰:是。
曰:若此則甚易,何待顏子而後能?
曰:只被說得粗了,諸君便道易,此莫是最難。
須是理會得因何不遷怒,如舜之誅四凶,怒在四凶,舜何與焉?蓋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聖人之心本無怒也。
譬如明鏡,好物來時便見是好,惡物來時便見是怒,鏡何嘗有好惡也?世之人固有怒於室而色於市,且如怒一人,對那人說話,能無怒色否?有能怒一人,而不怒別人者,能忍得如此,已是煞知義理。
若聖人因物而未嘗有怒,此莫是甚難。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今見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分陪奉他,此亦勞矣。
聖人之心如止水。
28、人之視最先。
非禮而視,則所謂開目便錯了。
次聽,次言,次動,有先後之序。
人能克己,則心廣體胖。
仰不愧,俯不怍,其樂可知。
有息則餒矣。
29、聖人責己感也處多,責人應也處少。
30、謝子與伊川別一年,往見之。
伊川曰:相別一年,做得甚工夫?謝曰:也只去個矜字。
曰:何故?曰:子細檢點得來,病痛盡在這裡。
若按伏得這個罪過,方有向盡處。
伊川點頭,因語在坐同志者曰:此人為學,切問近思者也。
31、思叔詬詈僕夫,伊川曰:何不"動心忍一性一"?思叔慚謝。
32、見賢便思齊,有為者亦若是。
見不賢而內自省,蓋莫不在己。
33、橫渠先生曰:湛一氣之本,攻取氣之欲。
口腹於飲食,鼻口於臭味,皆攻取之一性一也。
知德者屬厭而已。
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喪本焉爾。
34、纖惡必除,善斯成一性一矣。
察惡未盡,雖善必粗矣。
35、惡不仁,故不善未嘗不知。
徒好仁而不惡不仁,則一習一不察,行不著。
是故徒善未必盡義,徒是未必盡仁。
好仁而惡不仁,然後盡仁義之道。
36、責己者當知無天下國家皆非之理。
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
37、有潛心於道,匆匆為他慮引去者,此氣也。
舊一習一纏繞,未能脫灑,畢竟無益,但樂於舊一習一耳。
古人欲得朋友,與琴瑟簡編,常使心在於此。
惟聖人知朋友之取益為多,故樂得朋友之來。
38、矯輕警惰。
39、仁之難成久矣。
人人失其所好,蓋人人有利慾之心,與學正相背馳。
故學者要寡慾。
40、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為太柔太弱。
至於瞻視亦有節。
視有上下,視高則氣高,視下則心柔。
故視國君者,不離紳帶之中。
學者先須去其客氣。
其為人剛行,終不肯進。
"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蓋目者人之所常用,且心常托之。
視之上下,且試之。
己之敬傲,必見於視。
所以欲下其視者,欲柔其心也。
柔其心,則聽言敬且信。
人之有朋友不為燕安。
所以輔佐其仁。
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以相與。
拍肩執袂以為氣合。
一言不合,怒氣相加。
朋友之際,欲其相下不倦。
故於朋友之間,主其敬者。
日相親與,得效最速。
仲尼嘗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與先生並行也。
非求益者,欲速成者。
"則學者先須一溫一柔,一溫一柔則可以進學。
《詩》曰:"一溫一溫一恭人,惟德之基。
"蓋其所益之多。
41、世學不講,男一女從幼便驕惰壞了。
到長益凶狠,只為未嘗為子弟之事,則於其親己有物我,不肯屈下。
病根常在,又隨所居而長,至死只依舊。
為子弟,則不能安灑掃應對。
在朋友,則不能下朋友。
有官長,則不能下官長。
為宰相,不能下天下之賢。
甚則至於徇私意,義理都喪。
也只為病根不去,雖所居所接而長。
人須一事事消了病,則義理常勝。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