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憐同病解橐贈黃金 識良緣橫刀聯佳偶:安公子一見慌了,只慌得手足無措,卻又不好上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憐同病解橐贈黃金 識良緣橫刀聯佳偶

兒女英雄傳

第九回 憐同病解橐贈黃金 識良緣橫刀聯佳偶

這回書緊接上回,講的是十三妹向安公子、張金鳳並張老夫妻,把以往的原由來歷,交代明白,邁步出門,朝外就走。

安公子一見慌了,只慌得手足無措,卻又不好上前相攔;張老夫妻二人更是沒了主意,也只得說姑一娘一不要忙。

只有張金鳳乖覺,她見十三妹才把話說完,掖上那把雁翎寶刀,頭也不回,抬身就走;她便連忙搶了兩步,搶到十三妹面前,回身迎頭一跪,雙手抱住十三妹兩一腿說:" 姐姐那裡去,你此時是去不得的了喲!" 安公子同張老夫妻見了,便也一同上前圍著不放。

十三妹道:" 這又奇了!你們的事,是已弄清楚了,我的話也交代明白了,你們如何還不放我去?" 張金鳳道:" 我是斷斷不放姐姐去的。

" 十三妹道:"既如此,你且起來。

" 張金鳳雙手緊抱,把臉靠住了那姑一娘一的腿,賴住不動說:" 要姐姐說了不去,我才起來。

" 十三妹用手把她扶起說:" 你且起來,我才說去不去的話。

" 說著,扶起張金鳳;大家重複歸座。

只見十三妹笑向大家,指著張老夫妻道:" 你二位老人家罷了!你們兩個枉有那等個聰明樣子,怎麼也恁般呆氣。

你們道我真個要去麼?你看這等的深更半夜,古廟荒山,雖說救了你兩家一性一命,這個所在被我鬧得血濺長空,一屍一橫遍地,請問就這樣撂下走了,叫你們兩家四個無依無靠的人,怎麼處呢?就便你們等到天明,各自逃生,大路上也難免有人盤問,這豈不是沒救成你們,倒害了你們麼?就算我是個冒失鬼,鬧了個煙霧塵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們想想炕上那個黃包袱,我就這等含含糊糊的丟下不成。

就算我也丟下不要了,你們只看牆上我的這張彈弓,我這張彈弓,是銅胎鐵背,鏤銀礫金,打一百二十步開外,不同尋常兵器;從我祖父手裡,傳流到今,算個傳家至寶!我從十二歲用起,至今不曾離手,難道我肯丟下它不成?" 張金鳳道:" 既如此,姐姐為何忽然說要去呢?" 十三妹道:" 一則看看你二人的心思;二則試試你二人的膽量;三則咱們今日這樁公案,情節過繁,話白過多,萬一日後有人編起書來

這回書找不著個結扣,回兒太長。

因此我方才說完了話,便站起來要走,作個收場,好讓那作書的借此歇歇筆墨,讀書的藉此休養目力。

你們聽聽,有理無理?" 十三妹說明這段話,不但當時在場的大家聽了,把心放下,就連現在讀書的也都說有理。

安公子經了這一番喧鬧,又聽了這半日長談,早把那黃布包袱,忘在九霄雲外;如今因十三妹提著,他才想起。

連忙爬起到炕上,雙手抱起來,送到十三妹跟前,放在桌兒上說:" 姑一娘一,這是你交給我看守著的那個包袱,我聽你說要緊,方才鬧得那等亂哄哄的,我只怕有些失閃,如今幸而無事,原包交還,姑一娘一收明瞭。

" 姑一娘一道:" 借重費神,只是我不領情;這東西與我無干,卻是你的。

" 安公子詫異道:" 這分明是姑一娘一方才交給我的,怎生說是我的東西起來?" 十三妹道:" 你聽我說,方才在店裡的時候,你不說你令尊太爺的官項,須得五千餘金,才能無事麼?如今你囊中正得二千數百兩,才有一半;聽起來老人家又是位一塵不染,兩袖皆空的;世情如紙,只有錦上添花,誰肯雪中送炭,那一半又向那裡弄去?萬一一時不得措手,後任催得緊,上司一逼一得嚴,依然不得了事。

那時豈不連你這一半的萬苦千辛,也前功盡棄?所以今日晌午,我在悅來店出去,去走一趟,就是為此。

我從店中別後,便忙忙的先到家中,把今晚不得早回的原由,稟過母親,一面換了行囊,就到二十八棵紅柳樹,找著我提的那位老英雄,要暫借他三千金,了你這樁大事。

若論這位英雄的家當,慢說三千金,就是三萬金,他一時也還拿得出來;若論他同我的義氣,莫講三萬金,便是三十萬金,他也甘心情願,我也可用得他的。

所以聽見我說' 借' 字,就立刻照數的盤出來,問我送到那裡。

我說:' 不要遣人運送,給我捆載停妥,就捎在我驢兒上帶去罷!' 倒虧他的老成見識,說道:' 這三千兩銀子,通共也不過二百來金,不怕帶不了去;但是東西狼匡,路上走著,也未免觸眼。

' 因問我:' 還是本地用,遠地用?如本地用,有現成的縣城裡字號票子;遠路用,有現成的黃金,帶著豈不簡便些?'我聽他說得有理,就用了他二百兩足色黃金,大約也夠三千兩光景了。

" 說著,解一開包袱,又把兩封紙包拆開,只見包著二百兩同泰號朱印上色葉金。

安公子還不曾答話,那張老看了說:" 這樣值錢的東西,二百二百的幫人,真可少見;又想得這樣周到,姑一娘一,你不要是個菩薩轉世罷!" 張老婆兒一旁觀了,也不住的點頭咂嘴,說道:" 只聽說金子是件寶貝,鍍個冠簪兒啊,丁香兒啊,還得好些錢呢!敢是真有這麼大包的,你看看黃澄蹬的怪一愛一人兒哪!阿彌陀佛!" 張金鳳雖是個鄉村女子,卻天生得不落小家氣象,且此時一心只有十三妹姐姐,餘事都不在心上,不過遠遠的看了一看,暗暗的敬服十三妹,略無多言。

只有安公子承這位十三妹姑一娘一,保了資財,救了一性一命,安了父母,已是喜出望外;如今又見她這番深情厚意,婉轉成全,又是歡欣,又是感激。

想起自己一時的不達時務,還把她當作個歹人看待,又加上了一層懊悔,一層羞愧,只管滿面是笑,不覺得那兩行眼淚,就如泉一湧一般,流得滿面啼痕。

只聽他一抽一抽一噎噎的向那姑一娘一道:"姑一娘一,我安驥真無話可說了。

自古道:' 大恩當謝。

' 此時我倒不能說那些客套虛文,只是我安驥有數的七尺之軀,你叫我今世如何答報。

" 說著,便嗚嗚的哭起來。

張老夫妻看了,也不住的在一旁擦眼抹淚,連張金鳳也不覺滴下淚來。

十三妹道:" 大家不必如此。

公子你且也住悲啼,不須介意。

要知天下的資財,原是天下公共的,不過有這口氣在,替天地流通這樁東西。

說這是你的,那是我的,到頭來究竟是誰的?只求個現在取之有名,用之得當就是了。

花用得當,萬金也不算虛花;用得不當,一文也叫作枉費。

即如這三千金,成全了你的一片孝心,老人家的半世清名,這就不叫作虛花枉費;不但授者心安,受者心安,連那銀子都算不枉生在天地間了。

何況這幾兩銀子,我原說一月必還,又不是白用他的;這一月之內,自有那沒主兒的錢送上門來,替你還他,連我也不過作個知情擔保的中人。

這手來,那手去,你又何必這等較量錙銖?" 安公子聽了,只好領受收好。

再講那十三妹這番解囊贈金,又了卻一樁心事,便要商議打發他兩家男一女上路的話。

只是看看這四個人之中,一個是瘦怯怯的書生,一個是嬌滴滴的女子;那張老夫妻雖然年紀大些,又是一對鄉愚,經了這番大難,個個嚇得神魂不定,坐立不安,這上路的事情,一時從何商議;想了一想,便對大家說道:" 如今諸事已妥,就該計議到你們的上路了;但是要計議大事,先得定了心神,才得周到細密。

如今我要不先把你們的心安了,神定了,就說萬言,也是無益。

大約此時你們心裡,第一件,怕這一院子死和尚;第二件,怕有外人來闖破這場人命官司,一性一命關連;第三件,惹了這場大禍便走了,日後破案,也難免掛誤。

我告訴你們,這三件事都不要緊。

人生在世,不過仗著天地的一口氣;及至死了,是個忠臣孝子,義夫節婦,超出輪迴,這口氣便去成神;是個平凡人,這口氣再人輪迴,便去作鬼。

到了這班混帳和尚,人死燈滅,就想作個鬼也不能。

這是第一樁不必怕。

再說到這個地方,我方才表過的,前是高山;後是曠野,遠無村,近無鄰,這樣深更半夜,絕沒人來,就便這和尚再有些伙一黨一找了來,仗我這口刀,多了不能,有個三五百人兒,還抵得住了,這是第二樁不必怕。

至於慮到日後的錯誤官司,我若見不透日後的怎樣收場,也不肯作眼前的這番事業,這是第三樁不必怕。

這話不是空談得的,少一時自然要還你們一個憑據,可不知你們四位信得及,信不及?" 張老聽了,先說道:" 姑一娘一的話,豈有個不信的咧;不過怕來個人兒撞見,鬧饑荒。

鬼可怕他怎的呀!我們作莊稼的,到了青苗在地的時候,那一一夜不到地裡守莊稼去,誰見有個鬼哪!" 安公子接著說道:" 是啊!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

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二氣言,則至而聖者為神,返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

怕他則甚?怕他則甚?只是姑一娘一到底怎樣打發我們上路?" 十三妹也沒功夫和他掉那酸文,說道:" 你且不要忙。

如今你們為難的事,是都結了,我此刻卻有件為難的事,要求你諸位。

" 話未說完,安公子先跳起來道:" 姑一娘一,你有什麼為難的事?只管說,慢講' 上山捉虎,下海擒龍' ,就是'赴湯滔火,碎骨粉身' ,我安龍媒此時都敢替你去作。

" 那十三妹把眼皮兒挑了一挑,說道:" 如此好極了!你就先把這一院子死和尚,給我背開。

" 安公子聽了,皺著眉,咧著嘴,搖著頭道:" 這樁事卻難!" 十三妹道:" 既這樣,可作什麼事兒呢?" 因回頭向張老夫妻道:" 這事得求你二位老人家。

" 張老道:" 這背死一屍一,小老幾卻也來不得的呢!" 姑一娘一笑道:" 豈有此理?難道咱們還管給他打掃地方麼?" 那老婆兒問道:" 到底作什麼呀?" 姑一娘一道:" 我從晌午起,鬧到這時候兒了,但如今便再有這等的五六十里路,我還趕得來,就再有這等的二三十和尚,我也送得了。

不過我從今早飯後到此時,水火沒沾唇,我可餓不起了。

想來你們四位,未必不餓。

" 那老婆兒道:" 哎!這大半日,誰見個黃湯辣水來咧!但是這早晚那裡摸個饃饃餅子去呢?" 姑一娘一道:" 不用買。

我方才到廚房裡,見那煮的現成的肉,現成的飯,想來是那班和尚的消夜兒。

咱們何不替他吃了,也算一場功德。

" 張老夫妻聽了道:" 這敢情好。

" 說著,趁著月色,老兩口兒連忙到廚房裡去整頓。

到了廚房,見那燈也待暗了,火也待乏了,便去剔亮了燈,通開了火。

果見那連二灶上靠著一個鍋子,那頭煮著一蹄肘子,又是兩隻肥雞;大砂鍋裡的飯,因坐住湯罐口上,還是熱騰騰的;籠屜裡又蓋著一屜饅頭。

那桌子上調和作料,一應俱全。

二人正在那裡打點,只見安公子也跑來幫著抓撓。

張老兒道:" 公子,小心著燙了手,你去等著吃去罷。

" 安公子看看沒處下手,只得走開。

才走到正房,十三妹便問道:" 你又作什麼來了?" 安公子道:" 那裡用不著我。

" 十三妹道:" 我看人家那樣大年紀,都在那裡張羅,你難道連剝個蒜也不會麼?" 安公子道:" 剝蒜我會。

" 說著,忙忙又跑了去。

十三妹見他三人都往廚房去了,便拉了張金鳳的手,來到西間炕上坐下。

方才慢慢的問她幾歲上留的頭,幾歲上裹的腳,學過活計不成,有了婆家沒有,問了半天。

怎奈那十三妹只管一長一短的問,那張金鳳只有口裡勉強支應的分兒,卻緊皺雙眉,一句也說不出來。

十三妹心中納悶,說:" 妹一子,你如今禍退身安,正該歡喜,怎麼倒發起怔來!" 這句話一問,那張金鳳越發臉上青黃不退,索一性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起來,把個十三妹急得拉著她問道:" 你不是嚇著了,氣著了,心裡不舒服呀?" 張金鳳只是搖頭。

十三妹納了半天的悶兒,忽然明白了說:" 我的姑一奶一奶一,你不是耍撒尿哇?" 張金鳳聽了這話,才說道:" 可不是,只是此刻怎得哪裡有個淨桶才好。

" 十三妹說道:" 這麼大人了,要撒溺到底說呀,怎麼憋著不言語呢?還這麼鑿四方眼兒,一定要使個淨桶。

請問一個和尚廟,可哪裡給你找馬桶去,快跟了我來罷!" 說著,攙著張姑一娘一至口東裡間,替她四處一找,一時也攏不出個撒溺的傢伙來;一眼看見那和尚的洗臉盆在盆架上兒放著,裡頭還有半盆洗臉水。

十三妹姑一娘一連忙拿到房門口兒,潑在那院子裡,進來便把那洗臉盆,放在靠一床一沿跟前,催著她小解。

張金鳳見了,這才忙忙的袖手進去,解下裙子,褪了中衣,用外面長衣蓋沿,然後蹲下去,鴉雀無聲的小解。

一時完一事,因問十三妹道:" 姐姐不方便方便麼?" 十三妹道:" 真個的我也要撒一泡了。

" 因低頭看了一看,見那臉盆裡,張姑一娘一的一泡溺,不差什麼就裝滿了,她便伸手端起來,也潑在院子裡,重新拿進房來小解。

這位姑一娘一的小解法,就與張金鳳姑一娘一大不相同了。

渾身上下,本就只一件短襖,一條褲子,莫說裙子,連件長衣也不曾穿著。

只見她雙手拉下中衣,還不曾蹲好,就嘩啦啦鏘啷啷的撒將起來。

張金鳳從旁看著,心裡暗暗的說道:" 看她俏生生的這兩條腿幾,雪白粉一嫩同我一般,怎麼會有這樣的武藝,這樣的氣力,真也令人納罕。

" 說話間,十三妹站起整理中衣,張金鳳便要去倒那盆子。

十三妹道:" 那還倒它作什麼呀?給它放在盆架兒上罷!" 這十三妹既是一位正氣不過的俠女,作者為何這等唐突她起來。

讀者,須知這也並非唐突。

一則這位姑一娘一生一性一豪爽,一片天真,從不會學那小家子女,遮遮掩掩,扭扭一捏一捏;二則兩個女孩兒在一處,本沒什麼避諱;三則姑一娘一的這泡溺,大約也是憋急了。

這叫作" 風火事兒,斯文不來".且說那張金鳳整好衣裙,仍同十三妹回到西間坐下。

此時氣兒也緩過來了,臉兒也有紅似白的了。

兩個人才掩上房門,一問一答的談起心來。

談到婆家那裡,張姑一娘一又低了頭含羞不語。

十三妹道:" 這男婚女嫁,是人生大禮;世上這些女孩兒,可臊的是什麼?我本就不懂。

好妹妹,我是個急一性一子人,你有話爽爽一快快的說,不許嘔我。

" 張金鳳只得紅著臉說了一句:" 還沒有呢!" 十三妹道:" 我問你一句話,可不怕你思量。

我聽見說你們居鄉的人兒,都是從小兒就說婆家,還有十一二歲就給人家童養去的,怎麼妹妹的大事還沒定呢?" 張金鳳道:" 這也有個緣故。

只因我爹一媽一膝下無兒,想要招贅,又因我叔叔臨危再三囑咐說,一定要揀一個讀書種一子。

因此還不曾定。

" 十三妹道:" 哎喲,這鄉村地方兒,可那裡去找個真讀書種一子呢?就有也不過是個平常鄉愚,如何消受得妹妹你起?" 說著,低頭想了一想,又道:" 妹一子既如此,姐姐給你做個媒,提一門親如何?" 張金鳳聽了,低下頭去,又不言語。

十三妹站起來,拍著她的肩膀幾說:" 不許害羞,說罷!" 張金鳳悄聲道:" 姐姐叫我怎樣個說法,此時爹一媽一是什麼樣的心緒,妹一子是什麼樣的時運,況這路途之中,那裡還提得到此?" 十三妹道:" 你這話我聽出來了,想是不知我說的是個什麼人家兒,什麼人物兒。

我索一性一明明白白的告訴你,我要給你提的,就是方纔你見的這個安公子。

你瞧瞧門戶兒,模樣兒,人品兒,心地兒,大約也還配得上妹妹罷!" 這張金鳳,再也想不到十三妹提的,就是眼前這個人,霎時間羞得她面起紅雲,眉含一春一色,要坐不好,要躲不好,只得扭過頭去。

怎當得十三妹定要問她個牙白口清,急得無法,說道:" 姐姐,這事要爹一媽一作主,怎生只管問起妹一子來?" 十三妹道:" 自然要他二位老人家作主,何消說得;只是我先要問你個願意不願意。

" 那張金鳳此時被十三妹磨的,也不知嘴裡是酸是甜,心裡是悲是喜,只覺得胸口裡像小鹿兒一般突突的亂跳,緊一咬著牙,始終一聲兒不言語,倒把個十三妹嘔得沒法兒了,因說道:" 我看這句話,大約是問不出來了,你瞧我也認得幾個字兒。

" 說著,走到堂屋裡,把那桌子上茶壺裡的茶,倒了半碗過來,蘸著那茶,在炕桌上寫了兩行字。

張金鳳偷眼一看,只見寫的,一行是" 願意" 兩個字,一行是" 不願意" 三個字。

只聽十三妹笑道:" 妹妹來罷!你要願意,就把那' 不願意' 三個字抹了去,留' 願意' 兩個字;你要不願意,就把那' 願意'兩個字抹了去,留' 不願意' 三個字。

這沒什麼為難的了罷。

" 說著,便去拉張金鳳的手。

張姑一娘一那裡肯伸出手來去抹那字,只是怎禁得十三妹的勁大,被拉不過,只得隨手一陣的亂抹,不想可巧恰恰的把那' 不' 字抹了去。

十三妹嘻嘻的笑道:" 哦!單把個' 不' 字抹去了,這分明是願意,是不是?果然如此,好極了。

這件事交給姐姐,保管你稱心如意。

" 這張金鳳姑一娘一,被十三妹纏磨了半日,臉上雖然的十分下不來,心上卻是二十分的過不去,只在這過不去的上頭,不免又生出一段疑惑來。

讀者!你道這是什麼緣故?這張金鳳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她心裡想著:" 要論安公子的才貌品學,自然不必講是個上等人物了;尤其難得的是,眼見他的相貌,耳聽他的言談;見他相貌端正,就可知他的一性一情;聽他言談儒雅,就可知他的學問,更與那傳說風聞的不同。

雖然如此,一個人既作了個女孩兒,這條身一子,比一精一金美玉還尊貴!縱然遇見潘安、子建一流人物,也只好發乎情,止乎禮。

但是止乎禮,是人人有法兒的;要說不准發乎情,雖是聖賢仙佛,也沒法兒;所苦的是個'情' 字兒,雖到海枯石爛,也只好擱在心裡,斷斷說不出口來。

便是女孩兒家不識羞,說出口來,這事也不是求得人的,也不是旁人包辦得來的。

不想今日無端的萍水相逢,碰見了這個十三妹,第一件先從泥裡救了我的一性一命;第二件便從意外算到我的終身,這等才貌雙全的一個安公子,她還恐怕我有個不願意,要問我個牙白口清,還不許不說。

這個人心地的厚,腸子的熱,也算到了頭兒了。

只是她也是個女孩兒。

俗話說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若說照安公子這等人物,她還看不入眼,這眼界也就太高了,不是情理;若說她既看得入眼,這心就同枯木死灰,絲毫不動,這心地也就太冷了,更不是情理;若是一樣的動心,把這等終身要緊的大事,百年難遇的良緣,倒放開自己,雙手送給我這樣一個初次見面、旁不相干的張金鳳,尤其不是情理;這段緣故,叫人實在不能不疑!

莫非她心裡有這段姻緣,自己不好開口,卻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先說定了我的事,然後好借重我爹一媽一,給她作個月下老人,聯成一一床一三好,也說不定;若果如此,我不但不好辜負她這番美意,更得體貼她這片苦心,才報得過她來。

只是我怎麼個問法兒呢!" 這張姑一娘一隻管如此心問口、口問心的一番盤算,臉上那種為難的樣子,比方才憋著那泡溺,還露著為難,忍不住趕著十三妹,叫了一聲姐姐,說道:" 姐姐,妹一子雖則念了幾年書,也知道古往今來的幾個人物,幾樁公案,這裡有一個故典,心裡始終不得明白,要請教姐姐。

" 十三妹早聽出她話裡有話,笑問道:" 你且說來我聽。

" 張金鳳道:" 記得那《大乘經》上講的,我佛未成佛以前,在深山參修正果,見那虎餓了,便割下自己的肉來喂虎;見那鷹餓了,便刳出自己的腸子來喂鷹。

果然如此,那我佛的慈悲,真算得一愛一及飛禽走獸了;只是他自己不顧他自己的皮肉肝腸,這是個什麼意思?" 讀者,這一句話,要問一村姑蠢婦,那自然一世也莫名其妙。

這十三妹,本是個玲瓏剔透的人;她那聰明,正和張金鳳針鋒相對,聽了這話,冷笑了一聲,接著歎了一口氣,說:" 妹一子,你可記得《漢書》有兩句話道的最好,道是:' 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

' 你我雖是傾蓋之交,你也算得我一個知已了,但是作姐姐的心事,更自不同。

只可為自己道,難為知者言。

慢說眼前這樣的美滿良緣,大約這人世上的' 姻緣' 兩字,今生與我無分。

" 張金鳳聽了這段話,更加狐疑,還要往下問,只聽安公子在院子裡說道:" 呼!呼!好燙!快開門。

" 說著,只見他捧著一盤子熱騰騰的饅頭,推門放在桌子上。

她姐妹兩個就連忙把話掩住不提。

緊接著張老夫妻把煮的肘子、肥雞,連飯鍋、小菜、醬油、蒜片、飯碗、匙、箸,分作二三趟,都搬運了來,分作兩桌。

安公子同張老在堂屋地桌上;張金鳳母女同十三妹在西間炕桌上。

張老又把菜刀案板也拿來,把那肘子切作兩盤。

十三妹道:" 那兩隻雞不用切了,咱們撕了吃罷。

" 安公子聽見,就要下手去撕。

十三妹想起他那兩隻手,是方才撤溺整理褲襠的,連忙攔他道:" 你那兩隻手算了罷。

" 安公子聽了說:" 等我洗洗去。

" 說著,跑到東屋裡,在那洗臉盆裡就洗。

十三妹嚷道:" 用不著你多事。

你不用在那盆裡洗手。

" 安公子說:" 不怕水不涼,這是我剛才擦臉的,還溫和呢!" 把個張金鳳急得又是含羞,又是要笑,只得掉過頭去。

十三妹絲毫不在意,如同沒事人一般,只說了一句:"你就洗了手,我也不准你動。

" 說話間,那張老婆兒已經把兩隻肥雞,撕了兩盤子放好。

他老兩口子,餓了一天,各各飽餐一頓;張姑一娘一、安公子也吃了些;只有十三妹姑一娘一風捲殘雲,吃了七個饅頭,還找補了四碗半飯,方才放下筷子道:" 得了,我這肚子裡是一點兒不為難了。

我們打仗啊,上路啊,商量罷。

" 張老道:

" 等我把傢伙先揀下去,歸著歸著。

" 十三妹道:" 還管他歸著傢伙嗎?你老人家倒是泡壺茶來罷。

" 張老一面去泡茶,安公子幫著張老婆兒,忙著把傢伙都撤去,都堆在廊下。

一時茶來了,大家嗽口喝茶。

張姑一娘一同母親方才在窗台兒上,各人找著自己的煙荷包煙袋,吃了一袋煙,大家照舊在堂屋裡歸座已畢。

十三妹對眾人說道:" 飯兒是吃在肚子裡了,上路的主意,我也有了,就是得先和你兩家商量。

你兩家四位裡頭,一邊是到下路去的,一邊是到上路去的。

兩頭兒都得我護送,我縱有天大的本事,我可不會分身法兒,我先護送你們那一頭兒好?" 安公子道:" 姑一娘一先許的送我,自然送了我去。

" 十三妹道:" 這是你的主意。

人家爺兒三個呢?在這廟裡餓著,等人命官司!" 安公子道:" 不然,他有爺兒三個,還怕路上沒照應不成?" 十三妹道:" 夢話,這裡弄了這樣一個還未完,自然得趁天不亮走,半夜裡難免不撞著歹人;即或幸而無事,你瞧這爺兒三個,老的老,少的少,男的男,女的女,露頭露腦,走到大路上,算一群逃難的,還是算一群拍花的呢?遇見個眼明手快作公的,有個不盤問的嗎?一盤問有個不出岔兒的嗎?你算是沒事了;你也想想這句話,說得出口呀!" 說畢,也不和他再談,回頭向著張老夫妻說:" 你二位老人家的意思怎麼樣?" 三人還未及答言,張金鳳是個有心思的,她可把正話兒反說著,便對十三妹道:" 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我爺兒三個,托安公子的一點福星,蒙姐姐救了一性一命,已經是萬分之幸,不見得此去再有什麼意外的事;即或有事,這也是命中造定,真個的叫姐姐管我們一輩子不成?" 十三妹也不答言,又回轉頭來向著安公子道:" 你聽聽人家這個說話,你聽著臉上也下得來呀!心裡也過得去麼!" 把個安公子問得諾諾連聲,不敢回答。

只見十三妹欠身離座,向張老夫妻道:" 這樁事,須得你二位老人家作主。

要得安然無事,除非把你兩家合成一家,我一個人兒就好照顧了。

" 張老道:" 怎麼合成一家呢?" 十三妹道:" 如今且把上路的話擱起。

我的意思,要先給我這妹妹提門親,給你二位老人家招贅個女婿,可不知你二位願意不願意?" 張金鳳聽了,站起來就走。

十三妹離座,一把拉住,按在身旁坐下說:" 不許跑。

" 把個張姑一娘一羞得無地自容,坐又不安,走又不能,只聽她父親說道:" 姑一娘一,我一家子的一性一命,都是你給的。

你說什麼,有個不願意的?只是這個地方,這個時候,那裡去說親去呀?" 十三妹道:" 遠不在千里,近只在目前" 因指著安公子道:" 就是他,你二位相看相看,中意不中意?" 張老跳起來說:" 姑一娘一,這是哪裡話,他是個官宦人家,我是個鄉老兒,怎麼攀配得起?罪過!罪過!" 十三妹道:" 這話你們不用管,只說願意不願意!" 張老聽了,瞅著老婆兒,老婆兒瞅著女兒。

一時老兩口兒,大不得主意起來。

十三妹道:" 不用問你們姑一娘一。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願意不願意,由不得她作主。

" 老婆兒道:" 好!還怕不好嗎,只是俺們拿什麼賠送呢?" 十三妹道:" 這話你們也不必管,就只成不成的一句話,不用猶疑。

" 張老心裡估量了半日,說道:" 姑一娘一,這話這麼說罷,我們父母倆是千肯萬肯的,可是倒踏門兒的女婿,我們才敢應聲兒呢!再這話也得問問安公子。

" 十三妹道:" 這事在我。

" 因含笑先拍了張金鳳一把,說:" 姑一奶一奶一,我喝定了你的謝媒茶了。

" 這才叫了聲安公子,說道:" 你大概沒什麼推辭罷!"誰想安公子起初見這位姑一娘一,且不商量上路,百忙裡要給張金鳳說親,已經覺得離奇;及至聽見說到自己身上,更加詫異。

心裡一想:" 這可又是件糟事。

我從幼兒的一毛一病兒,見個生眼兒的一娘一兒們,就沒說話先臉紅;再要聽見說媳婦兒,那更了不得了。

今日同這二位廝混了半日,好容易臉不紅了,這時候忽然又給說起媳婦來;就說媳婦兒也罷,也有這樣當面鼓、對面鑼的說親的嗎?這位媒人的脾氣兒,還帶著是不容人說話,這可怎麼好?我看這事,比方纔那和尚讓酒還累贅。

" 這少爺正在那裡心裡為難,聽十三妹如此一問,他趕緊站起,連連的擺手說:" 姑一娘一,這事斷斷不可。

" 十三妹道:"哦,不可!想是你嫌我這妹妹丑?" 安公子道:" 非也,從來娶妻娶德,選妾選色。

那戰國的齊宜王,也曾娶過無鹽;蜀漢的諸葛武侯,也曾娶過黃承彥之女,都是奇醜無對的,究竟這二位淑女相夫,這一個作英主,那一個作賢相,丑又何妨。

況且這張家姑一娘一,是何等的天人相貌,那裡還說得到個' 丑' 字,不為此。

" 十三妹道:" 既不為此,想來是你嫌我這妹妹窮?" 安公子道:" 更非也,自古道,' 濁富莫如清貧。

' 我夫子也曾說過:' 富貴貧賤,皆須以道得之。

' 這' 貧' 、' 富' 二字,原是市井小人的見識,豈是君子談得的?窮又何妨,也不為此。

" 十三妹道:" 也不為此,想來是你嫌我這妹妹家裡沒根基?" 安公子道:" 尤其非也。

姑一娘一你這等一位高明人,難道連那' 瑤草無塵根' 的這句話,也不曉得?這' 根基' 兩個字,不在門庭家世上講,要在心地品行上講的。

你只看張家姑一娘一這等的玉潔冰清,可是沒根基的人做得來的?不為此,不為此。

" 十三妹道:" 你這話我聽出來了,一定是你已經定下親事了。

這又何妨!像你這等的世家,三妻四妾的盡有,也沒有什麼斷斷不可的去處呀!" 安公子急得搖頭道:" 不曾不曾,我並不曾定下親事。

" 十三妹笑道:" 你不曾定親,問著你,你那也非也,這也非也。

盡著飛來飛去,可把我飛暈了,倒是你自己說說罷!" 安公子才說道:" 姑一娘一,我安驥此番拋棄功名,折變產業,離鄉背井,冒風沖雨,為著何來?為的是父親身在縲紲之中。

我早到一日,老人家早安一日。

不想我這途中忽然的主僕分離,到此地又險些兒一性一命不保。

若不虧姑一娘一趕來搭救我,雖死也作了不孝之鬼。

如今得了殘生,又承姑一娘一的厚贈,恨不得立刻就飛到父親跟前才好,那裡還有閒功夫作這等沒要緊的勾當?況且父親待我雖然百般一愛一惜,教訓起來卻是十分嚴厲。

今日這樁事,不等稟明而行,萬一日後父親有個不然起來,我何以處張金鳳姑一娘一,又何以對姑一娘一呢?姑一娘一,這事斷斷不可。

" 十三妹聽安公子的話,說得有裡有面,近情近理,待要駁他,一時卻駁不倒,無如此時,自己是騎著老虎過海,可真下不來了,只得勉強冷笑一聲,說:" 我的少爺,你這可是看鼓兒詞看邪了。

你大概就把這個叫作' 臨陣收妻,你聽我告訴你,你要說為老人家的事,如今銀子是有了,我既說過保你個人財無恙,骨肉重逢,這話自然要說到那裡,作到那裡。

你要說定親這件,倒沒要緊,自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況且俗語說的,' 過了這個村兒,沒這個店兒。

' 你要再找我妹妹這麼一個人兒,只怕聲遍天下,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去。

你要說慮到老人家日後有個不允,據我聽你講起你家太爺的光景來,一定是一位品學兼優,閱歷通達的老輩,斷不像你這樣固執不通。

慢說見了我妹妹這等德言工貌的全才,就聽見我這等的癡傻呆呆的作事,都沒個不允的理,你可放心。

況且,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了,只有成的理,沒有破的理,你以為可,也是這樣定了,你以為不可,也是這樣定了,你可知些進退。

" 張老夫妻一旁看了,自然不好答話。

張金鳳更是萬分的作難:不想死心眼兒的,遇著死心眼兒的了。

只見安公子氣昂昂的高聲說道:" 姑一娘一不可如此。

'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我安驥寧可負了姑一娘一,作個無義人,終不敢背了父命,作個不孝子。

這事斷斷不能從命!" 十三妹聽了,登時兩道蛾眉一豎,說:" 不信你就講這等決裂的話!很好,你既不能從命,我也不敢承情,算我年輕好事,冒失糊塗。

我是沒得說了,只怕有個主見,你倒未必和講他的過去。

" 安公子道:" 憑他什麼主兒,難道還好強人所難不成?便是這事,我也不妨和他去講。

" 十三妹聽了這話,滿臉怒容,便不答話,一伸手往桌子上拿起那把雁翎寶刀來,在燈前一擺說:" 就是我這把刀要問問你,這事到底是可呢,是不可?還是斷斷不可?" 說話間,只見她單臂一揚,把刀往上一舉,撲了安公子去,對準頂門往下就砍。

這正是:信有雲鬟稱月老,何妨白刃代紅絲。

至於安公子一性一命如何?下回書交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兒女英雄傳
緣起首回宗明義閒評兒女英雄 引古證今演說人情天理第一回 隱西山閉門課驥子 捷南宮垂老占龍頭第二回 沐皇恩特授河工令 忤大憲冤陷縣監牢第三回 三千里孝子走風塵 一封書義僕托幼主第四回 傷天害理預洩機謀 末路窮途幸逢俠女第五回 小俠女重義更厚情 怯書生避難反遭禍第六回 雷轟電掣彈斃凶僧 冷月昏燈刀殲余寇第七回 探地穴辛勤憐弱女 摘鬼臉談笑馘淫娃第八回 十三妹故露尾藏頭 一雙人偏尋根究底第九回 憐同病解橐贈黃金 識良緣橫刀聯佳偶第十回 玩新詞匆忙失寶硯 防暴客諄切付雕弓第十一回 胡縣官糊塗銷巨案 安公子安穩上長淮第十二回 安大令骨肉敘天倫 佟孺人姑媳祝俠女第十三回 敦古誼集腋報師門 感舊情掛冠尋孤女第十四回 紅柳樹空訪褚壯士 青雲堡巧遇華蒼頭第十五回 酒合歡義結鄧九公 話投機演說十三妹第十六回 莽撞人低首求籌畫 連環計深心作筆談第十七回 隱名姓巧扮作西賓 借雕弓設計賺俠女第十八回 假西賓高談紀府案 真孝女快慰兩親靈第十九回 恩怨了了慷慨捐生 變幻重重從容救死第二十回 何玉鳳毀妝全孝道 安龍媒持服報恩情第二十一回回心向善買犢賣刀 隱語雙關借弓留硯第二十二回 晤雙親芳心驚噩夢 完大事矢志卻塵緣第二十三回 返故鄉婉轉依慈母 圖好事嬌嗔試玉郎第二十四回 認蒲團幻境拜親祠 破冰斧正言彈月老第二十五回 何小姐證明守宮砂 安老爺諷誦列女傳第二十六回 燦舌如花立消俠氣 慧心相淤悟良緣第二十七回 踐前言助奩伸情誼 復故態怯嫁作嬌癡第二十八回 畫堂花燭頃刻生春 寶硯雕弓完成大禮第二十九回 證同心姊妹談衷曲 酬素願翁媼赴華筵第三十回 開菊宴雙美激新郎 聆蘭言一心攻舊業第三十一回 新娘子悄驚鼠竊魂 憨老翁醉索魚鱗瓦第三十二回 鄧九公關心身後名 褚大娘得意離筵酒第三十三回 申庭訓喜克紹書香 話農功請同操家政第三十四回 屏紈褲穩步試雲程 破寂寥閒心談月夜第三十五回 何老人示棘闈異兆 安公子占桂苑先聲第三十六回 滿路春風探花及第 一樽佳釀釃酒酬師第三十七回 志過銘嫌隙成佳話 合歡酒婢子代夫人第三十八回 小學士儼為天下師 老封翁驀遇窮途客第三十九回 包容量一諾義周貧 矍鑠翁九秩雙生子第四十回 虛吃驚遠奏陽關曲 真幸事穩抱小星衾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