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鑒圖說》81燭送詞臣:曰:「何以遽至此?」對曰:「遭遇太皇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帝鑒圖說》81燭送詞臣

帝鑒圖說

81燭送詞臣

宋史紀:蘇軾為翰林學士,嘗宿禁中,召見便殿,太皇太后問曰:「卿今何官?」對曰:「待罪翰林。」

曰:「何以遽至此?」對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

曰:「非也,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歎曰:'奇才奇才。

』但未及進用卿耳。」

軾不覺哭失聲,太皇太后與帝亦泣,左右皆感泣。

已而命坐賜茶,撤御前金蓮燭送歸院。

【解】 宋史上記,蘇軾在神宗時被小人排抑,一向貶謫在外,至哲宗登極,才取他做翰林學士。

宋朝翰林院設在禁中,每夜有學士一員輪流直宿,以備不時顧問。

有一一夜遇蘇軾該直,哲宗的祖母太皇太后與哲宗同御便殿宣蘇軾入見。

太皇太后問蘇軾:卿如今做什麼官,蘇軾對說待罪翰林學士,謂之待罪者,說他不稱此官,惟待罪責而已,謙詞也。

太皇太后又問,學士是美官,卿一向流落江湖,怎能勾到此地位,蘇軾乃歸恩於上,說道:臣幸遭遇太皇太后及皇帝陛下見知,故得到此耳。

太皇太后說:非我用卿,乃先帝神宗意也。

先帝每讀卿的奏疏文章,必讚美說,奇才奇才,不久先帝遂晏駕,故未及用卿耳。

今我用卿為此官,實承先帝之意也。

蘇軾因此追感先帝知遇,不覺痛哭失聲。

太皇太后與哲宗也相向而泣。

那時左右內臣,也都感傷流涕,太皇太后賜蘇軾坐,又賜他茶吃,將退時,撤御前的金蓮燭送他歸院。

看那時人君接見臣下,問答從容,禮數款洽,藹然如家人父子一般,所以為臣的感激主恩,不覺悲泣。

君臣間是何等景象,史稱宋家以忠厚立國,又言其竟得尊賢敬士之報,豈不信矣。

【注】本則出自〈宋史·蘇軾傳〉。

先帝指宋神宗。

太皇太后是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親,哲宗即位時年僅8歲,由太皇太后垂簾聽政。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帝鑒圖說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