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鑒圖說》65 焚香讀疏:凡諫官論事,門下封駁,苟合於理,常屈意從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帝鑒圖說》65 焚香讀疏

帝鑒圖說

65 焚香讀疏

唐史紀:宣宗樂聞規諫。

凡諫官論事,門下封駁,苟合於理,常屈意從之。

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讀。

【解】唐史上記,宣宗勵一精一求治,樂聞臣下箴規諫諍之言。

凡諫官議論政事,及門下省給事中等官,遇詔敕之出,以為不可而論駁封還者,苟所論所駁有合於理,則自己雖以為是,亦每屈己意以從之,未嘗偏執。

每得大臣所奏的章疏,必焚香洗手,致其誠敬,而後展讀。

夫忠言逆耳,庸主所不樂聞。

然使規諫嘗聞,則政事無缺,實可樂也。

宣宗樂於聞諫,屈己從人,可謂明矣!至於大臣涉歷既多,慮事尤熟,又非庶官之比,故讀其章疏,必加誠敬。

蓋誠敬則一精一神收斂,一精一神收斂則意見一精一詳,可以察其言之當否,以為施用非徒敬其章疏而已也。

宣宗圖治若此,故大中之政,人思詠之,以為繼美太宗,豈不足為賢君哉!

【注】本則出自《資治通鑒》卷858。

諫官:掌管諫諍的官員。

唐設諫議大夫、補闕、拾遺等諫官。

門下封駁:唐朝設中書、門下、尚書三省,長官同為宰相。

中書出令,門下封駁,尚書行政。

門下省為宰相議政決策之所。

門下省長官為侍中,掌獻納諫諍等事,有封駁之權。

對詔敕認為不當者,駁正封還。

盥手:洗手。

以手承水沖洗為盥。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帝鑒圖說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