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鑒圖說
48 面斥佞臣
唐史紀:太宗嘗至樹下,一愛一之,宇文士及從而譽之不已,太宗正色曰:「魏征嘗勸我遠佞人,我不知佞人是誰,意疑是汝,今果不謬。」
士及叩頭謝。
【解】唐史上記:太宗一日退朝之暇,曾閒行到一樹下,見其枝葉茂盛,心頗一愛一之。
是時宇文士及在旁,要阿奉太宗的意思,就將那株樹稱譽不止,太宗,覺得士及是個便佞的人,心裡厭他,因正色面斥之,說道:「往日魏征勸我斥遠佞人,我不知今朝中那一個是佞人,但心裡也疑是你,自今觀之,一樹之微,何足稱譽,其曲意承順如此,所謂佞人,非汝而誰,平日所疑,果不謬也。」
士及惶恐叩頭謝罪。
嘗觀孔子有言曰:「惡利口之覆邦家」,又曰:「遠佞人」。
蓋便佞之人,專一窺伺人主的意思,巧於奉承,哄得人主心裡喜悅,就顛倒是非,變亂黑白,賊害忠良,報復仇怨,如費無忌、江充之倫,把人家君臣父子都離間了,終至於骨肉相殘,國家傾敗而後已。
是以聖人深以為戒,如飲鴆毒,如避蛇蠍,不敢近他,如唐太宗之面斥宇文士及,可謂正矣。
然終不能屏而遠之,則亦豈得為剛明之主哉。
然佞人亦難識,但看他平日肯直言忠諫的,就是正人,好阿諛奉承的,就是佞人,以此辨之,自不差矣。
【注】本則故事出自《資治通鑒》卷196,是貞觀十六年(642)發生的事。
便佞:花言巧語,阿諛奉承。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