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鑒圖說》40 納箴賜帛:聖人受命,拯溺亨屯。歸罪於己,因心於民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帝鑒圖說》40 納箴賜帛

帝鑒圖說

40 納箴賜帛

唐史紀:太宗即位,張蘊古上《大寶箴》,其略曰:「今來古往,俯察仰觀,惟闢作福,為君實難。

聖人受命,拯溺亨屯。

歸罪於己,因心於民。

大明無私照,至公無私親,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勿謂無知,居高聽卑;勿謂何害,積小就大;樂不可極,樂極生哀;欲不可縱,縱一欲成災。

壯九重於內,所居不過容膝,彼昏不知,瑤其台而瓊其室。

羅八珍於前,所食不過適口,惟狂罔念。

丘其糟而池其酒,勿內荒於色,勿外荒於禽。

勿貴難得貨,勿聽亡國音。

勿謂我尊而傲賢慢士,勿謂我智而拒諫矜己。

安彼反側,如春陽秋露;巍巍蕩蕩,恢漢高大度。

撫茲庶事,如履薄臨深,戰戰慄栗,用周文小心。

詩云:「不識不知。」

書曰:「無偏無一黨一。」

眾棄而後加刑,眾悅而後行賞,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汶汶而暗,勿察察而明。

雖冕旒蔽日,而視於未形,雖繒纊塞耳,而聽於無聲。」

上嘉之,賜以束帛,除大理丞。

【解】 唐史上記,太宗初登極時,有一書記官張蘊古上《大寶箴》一篇。

大寶是人君所居的寶位,箴是儆戒之辭,人臣不敢直說是箴規天子,故以大寶名箴,這箴中的言語,字字真切,句句有味,從之則為堯舜,反之則為桀紂,人君尊臨大寶,須把這段說話常常在目,做個箴規,方可以長保此位,所以名大寶箴。

太宗深以蘊古之言為善,賜他束帛,升他做大理寺丞。

觀太宗納善之速如此,其所以為唐之令主而成貞觀之治者,蓋得於是箴為多。

【注】本則出自《舊唐書》卷190。

惟闢作福:出自《尚書·洪範》,意為只有天子造福。

辟,天子、諸侯的通稱。

亨屯:謂解救危難。

亨,通順;屯,艱難。

大明:指太陽。

汶汶:昏愚不明貌。

察察:苛察小事自以為一精一明。

繒纊:黃色的絲綿。

古代帝王戴冕,兩旁各帶一小一團一黃綿,表示不聽無益之言。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帝鑒圖說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