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嘗設帳康寧屯,館室湫溢,幾不可舉頭,門無簾,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

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

於南溟明經曰:人生苦樂,皆無盡境,人心憂喜,亦無定程,曾經極樂之境,稍不適則覺苦,曾經極苦之境,稍得寬則覺樂矣。

嘗設帳康寧屯,館室湫溢,幾不可舉頭,門無簾,床 無帳,院落無樹,久旱炎郁,如坐炊甑,解衣午憩,蠅擾擾不得一交一 睫,煩躁殆不可耐,自謂此猛火地獄也。

久之,倦極睡去,夢乘舟去大海中,颶風陡作,天日晦冥,檣斷帆摧,心膽碎裂,頃刻覆沒,忽似有人提出,擲於岸上,即有人持繩束縛,閉置地窖中,暗不睹物,呼吸亦咽塞不通,恐怖窘急,不可言狀。

俄聞耳畔喚聲,霍然開目,則仍臥三腳木榻上,覺四體舒適,心神開朗,如居蓬萊方丈間也。

是夕月明,與弟子散步河干,坐柳下,敷陳此義,微聞草際歎息曰:斯言中理,我輩沉一淪 水次,終勝於地獄中人。

外舅周菉馬公家,有老僕曰門世榮,自言嘗渡吳橋鉤盤河,日巳暮矣,積雨暴漲,沮洳縱橫,不知何處可涉,見二人騎馬先行,迂迴取道,皆得淺處,似熟悉地形者。

因隨之行,將至河干,一人忽勒馬立,待世榮至,小語曰:君欲渡河,當左繞半里許,對岸有枯樹一株可行,吾導此人來,此將所有為,君勿與俱敗。

疑為劫盜,悚然返轡,從所指路別行,而時時回顧,見此人策馬先行,後一人隨至中流,突然滅頂,人馬俱沒,前一人亦化旋風去,乃知報冤鬼也。

田丈耕野,官涼州鎮時,攜回萬年松一片,性一溫一 而活血,煎之,色如琥珀,婦女血枯血閉諸證,服之多驗,親串家遞相乞取,久而遂盡。

後余至西域,乃見其樹,直古松之皮,非別一種也。

主人煮以代茶,亦微有香氣,其最大者,根在千仞深澗底,枝幹亭苕,直出山脊,尚高二三十丈。

皮厚者二尺有餘,一奴一子吳玉保嘗取其一片為床 ,余謂閩廣芭蕉,葉可容一二人臥,再得一片作席,亦一奇觀。

又嘗見一人家,即樹孔施門窗,以梯上下,入之儼然一屋,余與呼延化州同登視--名華國,長安人,乙未進士,前化州知州。

化州曰:此家以巢居兼穴處矣,蓋天山以北,如烏孫突厥,古多行國,不需樑柱之材,故斧斤不至,意其真盤古時物。

萬年之名,殆不虛矣。

田白巖曰:名妓月賓,嘗來往漁洋山人家,如東坡之於琴操也。

蘇斗南因言少時見山東一妓,自雲月賓之孫女,尚有漁洋所贈扇,索觀之,上畫一臨水草亭,傍倚二柳,題庚寅三月道沖寫,不知為誰。

左側有行書一詩曰:煙縷濛濛蘸水青,纖腰相對斗娉婷,樽前試問香山老,柳宿新參第幾星。

不署名字,一小印已模糊,斗南以為高年耆宿,偶賦閒情,故諱不自著也。

余謂詩格風一流 ,是新城宗派,然漁洋以辛卯夏卒,庚寅是其前一歲,是時不當有老友。

香山老定指何人,如雲自指,又不當雲試問,且詞意輕巧,亦不類老筆,或是維摩丈室,偶留天女散花,他少年代為題扇,以此調之。

妓家借托盛名,而不解文義,遂誤認顏標耳。

王覲光言,壬午鄉試,與數友共租一小宅讀書,覲光所居室中,半夜燈光忽黯碧,剪剔復明。

見一人首出地中,對燈噓氣,拍案叱之,急縮入。

停刻許,復出,叱之又縮,如是七八度,幾四鼓矣,不勝其擾,又素以膽自負,不欲呼同捨,靜坐以觀其變,乃惟張目怒視,竟不出地,覺其無能為,息燈竟睡。

亦不知其何時去,然自此不復睹矣。

吳惠叔曰:殆冤鬼欲有所訴,惜未一問也。

余謂果為冤鬼,當哀泣不當怒視。

粉房琉璃街迤東,皆多年叢塚,居民漸拓,每夷而造屋,此必其骨在屋內,生人一陽一氣薰爍,鬼不能安,故現變怪驅之去。

初拍案叱,是不畏也,故不敢出,然見之即叱,是猶有鬼之見存,故亦不肯竟去,至息燈自睡,則全置此事於度外,鬼知其終不可動,遂亦不虛相恐怖矣。

東坡書孟德事一篇,即是此義。

小時聞巨盜李金梁曰:凡夜至人家,聞聲而嗽者,怯也,可攻也;聞聲而啟戶以待者,怯而示勇也,亦可攻也;寂然無聲,莫測動靜,此必勍敵,攻之,十恆七八敗。

當量力進退矣,亦此義也。

列子謂蕉鹿之夢,非黃帝孔子不能知,諒哉斯言。

余在西域,從辦事大臣巴公履視軍台,巴公先歸,余以未了事暫留,與前副將梁君同宿,二鼓有急遞,台兵皆差出,余從睡中呼梁起,令其馳送,約至中途,遇台兵則使接遞,梁去十餘里,相遇即還,仍復酣寢。

次日告余曰:昨夢遣我繼廷寄,恐誤時刻,鞭馬狂奔,今日髀肉尚作楚,真大奇事。

以真為夢,僕隸皆粲然。

余烏魯木齊雜詩曰:一笑揮鞭馬似飛,夢中馳去夢中歸,人生事事無痕過(東坡詩:事如春一夢 了無痕)蕉鹿何須問是非。

即紀此事也。

又有以夢為真者,族兄次辰,言靜海一人,就寢後,其婦在別屋夜績,此人忽夢婦為數人劫去,噩而醒,不自知其夢也,遽攜挺出門追之,奔十餘里,果見曠野數人,攜一婦欲肆強暴,婦號呼震耳,怒焰熾騰,力奮死鬥,數人皆創被逸去,前近慰問,乃近村別一人婦,為盜所劫者也。

素亦相識,姑送還其家。

惘惘自返,婦績未竟,一燈尚熒然也。

此則鬼神或使之,又不以夢論矣。

一交一 河黃俊生言,折傷骨者,以開通元寶錢--此錢唐初所鑄,歐一陽一詢所書其旁,微有偃月形,乃進蠟樣時文德皇后誤掐一痕,因而未改也。

其字當迴環讀之,俗讀為開元通寶,以為元宗之錢,誤之甚矣--燒而醋淬,研為末,以酒服下,則銅末自結而為圈,周束折處,曾以一折足雞試,果續如故。

及烹此雞,驗其骨,銅束宛然,此理之不可解者。

銅末不過入腸胃,何以能透膜自到筋骨間也?惟倉卒間,此錢不易得。

後見張族朝野僉載曰:定州人崔務墮馬折足,醫令取銅末酒服之,遂痊平,及亡後十餘年改葬,視其脛骨折處,銅末束之。

然則此本古方,但雲銅末,非定用開通元寶錢也。

招聚博塞,古謂之囊家,見李肇國史補,是自唐已然矣。

至藏蓄粉黛,以分夜合之資,則明以前無是事。

家有家妓,官有官妓故也。

教坊既廢,此風乃熾,遂為豪猾之利源,而盬癡之陷阱。

律雖明禁,終不能斷其根株。

然利旁倚刀,貪還自賊。

余嘗見操此業者,花嬌柳瞷,近在家庭,遂不能使其子孫,皆醉眠之阮藉,兩兒皆染一婬一毒,延及一門,癘疾纏一綿 ,因絕嗣續,若敖氏之鬼,竟至餒而。

臨清李名儒言,其鄉屠者買一牛,牛知為屠也,縋不肯前,鞭之則橫逸,氣力殆竭,始強曳以行,牛過一錢肆,忽向門屈兩膝跪,淚涔涔下,錢肆憫之,問知價錢八千,如數乞贖,屠者恨其獰,堅不肯賣,加以子錢,亦不許,曰:此牛可惡,必剚刃而甘心,雖萬貫不易也。

牛聞是言,蹶然自起,隨之去,屠者煮其肉於釜,然後就寢,五更自起開釜,妻子怪不回,疑而趨視,則已自投釜中,腰以上與牛俱縻矣。

凡屬含生,無不畏死,不以其畏而憫惻,反以其畏而恚憤,牛之怨毒,加尋常數等矣。

厲氣所憑,報不旋踵,宜哉。

先叔儀南公,嘗見屠者許學牽一牛,牛見先叔跪不起,先叔贖之,以與佃戶張存,存豢之數年,其駕耒服轅,力作較他牛為倍,然則恩怨之間,物猶如此,人可不深長思哉。

甲與乙,望衡而居,皆宦裔也。

其婦皆以姣麗稱,二人相契如弟兄,二婦亦相契如姊妹,乙俄卒,甲婦亦卒,乃百計圖謀娶乙婦,士論譏焉。

納幣之日,廳事有聲登登然,如撾瞸鼓。

卻扇之夕,風撲花燭滅者再,人知為乙之靈也。

一日,甲婦忌辰,懸畫像以祀,像旁忽增一人影,立婦側,左手自後憑其肩,右手戲摩其頰,畫像亦側眸流盼,紅暈微生,諦視其形,宛然如乙。

似淡墨所渲染,而絕無筆痕,似隱隱隔紙映出,而眉目衣紋,又纖微畢露,心知鬼祟,急裂而焚之。

然已眾目共睹,萬口喧傳矣。

異哉,豈幽冥惡其薄行,判使取償於地下,示此變幻,為負死友者戒乎?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閱微草堂筆記
原序鄭序紀昀 詩二首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1)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2)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3)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4)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1)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2)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3)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4)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1)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2)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3)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4)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1)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2)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4)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1)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2)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3)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4)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1)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2)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3)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4)卷七 如是我聞一(1)卷七 如是我聞一(2)卷七 如是我聞一(3)卷七 如是我聞一(4)卷七 如是我聞一(5)卷八 如是我聞二(1)卷八 如是我聞二(2)卷八 如是我聞二(3)卷八 如是我聞二(4)卷八 如是我聞二(5)卷九 如是我聞三(1)卷九 如是我聞三(2)卷九 如是我聞三(3)卷九 如是我聞三(4)卷九 如是我聞三(5)卷十 如是我聞四(1)卷十 如是我聞四(2)卷十 如是我聞四(3)卷十 如是我聞四(4)卷十 如是我聞四(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1)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3)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4)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6)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1)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2)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3)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4)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1)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2)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3)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4)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1)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2)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3)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4)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5)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6)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1)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2)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3)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4)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5)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1)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2)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3)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5)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1)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2)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3)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4)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5)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1)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2)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3)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4)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5)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1)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3)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2)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3)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1)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2)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1)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2)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3)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1)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2)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3)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1)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2)附:紀汝佶六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