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傷於六一婬一者宜散宜清。傷於七情者宜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本草求真》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

本草求真

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

凡病傷於七情者宜補。

傷於六一婬一者宜散宜清。

傷於七情者宜補。

則補自有輕重之分。

先天後天之別。

傷於六一婬一者宜散。

則散自有經絡之殊。

邪氣之異。

如輕而淺者。

其邪止在皮一毛一。

尚謂之感。

其散不敢過峻。

若至次第傳變。

則邪已在於經。

其散似非輕劑可愈。

迨至愈傳愈深。

則邪已入不一毛一。

其邪應從下奪。

又非散劑所可愈矣!是以邪之本乎風者。

其散必謂之驅。

以風善行數變。

不驅不足御其奔迅逃竄之勢也。

邪之本於寒者。

其散止謂之散。

以寒凝結不解。

不散不足啟其冰伏否塞之象也。

邪之得於霧露一陰一寒之濕者。

其邪本自上受。

則散當從上解。

而不得以下施。

邪之漸郁而成熱者。

其散當用甘平辛平。

而不可用辛燥。

至於邪留於膈。

欲上不上。

欲下不下。

則當因高而越。

其吐之也必宜。

邪固於中。

流連不解。

則當從中以散。

其一溫一之也必便。

若使邪輕而感。

有不得用峻劣之藥者。

又不得不用平淡以進。

俾邪盡從輕散。

而不致有損傷之變。

此用散之概也。

又按一陰一盛則一陽一微。

一陽一勝則一陰一弱。

凡受一陰一寒肅殺之氣者。

自不得不用辛熱以治。

惟是邪初在表。

而表尚有表中之表以為區別。

如邪初由皮一毛一而入太一陽一。

其症必合肺經並見。

故藥必先用以麻黃以發太一陽一膀一胱之寒。

及或佐以杏仁生薑入肺。

並或止用桔梗紫蘇蔥管一黨一參入肺之味以進。

但杏仁則專入肺散寒下氣止喘。

生薑則專入肺辟惡止嘔。

蔥管則專入肺發汗解肌。

桔梗則專入肺開提肺中風寒載藥上浮。

一黨一參本於防風桔梗偽造。

則其氣味亦即等於防風桔梗以疏肺氣。

至於細辛蔓荊。

雖與諸藥同為散寒之品。

然細辛則宣腎經風寒。

蔓荊則除筋骨寒濕及發頭面風寒。

皆非太一陽一膀一胱專藥及手太一陰一肺經藥耳。

他如白蔻蓽茇良姜乾薑川椒紅豆蔻氣味辛熱。

並薰香氣味辛平。

與馬兜鈴紫白石英冬花百部氣味辛一溫一。

雖於肺經則治。

然終非屬入肺專品。

所當分別而異視者也。

麻黃

(隰草)發寒入太一陽一膀一胱無汗

麻黃(專入膀一胱。

兼入肺)。

辛一溫一微苦。

中空而浮。

入足太一陽一膀一胱。

(足太一陽一為六經外藩。

總經絡而統營衛。

其經之脈起目 。

上腦下項。

循肩挾脊抵腰。

行於身後。

故凡寒入是經。

其症必見頭痛。

發一熱惡寒。

腰脊卒強。

無汗。

脈則尺寸俱緊。

是為傷寒。

若汗自出不止。

及脈不緊不浮。

其症或不惡寒而止惡風。

是為傷風。

)兼入手太一陰一肺。

(麻黃空虛似肺。

故亦兼入肺經。

)仲景用此以治寒入太一陽一無汗。

其意甚深。

蓋緣津一液為汗。

汗即血也。

在營則為血。

在衛則為汗。

寒傷營。

營血內澀。

不能外通於衛。

衛氣固密。

津一液不行。

故無汗發一熱而惡寒。

方用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分之邪達之肌表。

佐以杏仁洩肺而利氣。

是麻黃雖太一陽一發汗重劑。

實散肺經火郁之邪。

其在十劑。

有曰輕可去實。

葛根麻黃之屬是也!(弘景曰。

麻黃療傷寒解肌第一藥。

時珍曰。

麻黃乃肺經專藥。

故治肺病多用之。

張仲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

有汗用桂枝。

未有究其一精一微者。

時珍常思津一液為汗。

汗即血也。

在營則為血。

在衛則為汗。

夫寒傷營。

營血內澀。

不能外通於衛。

衛氣閉固。

津一液不行。

故無汗發一熱而惡寒。

夫風傷衛。

衛氣外洩。

不能內護於營。

營氣虛弱。

津一液不固。

故有汗發一熱而惡風。

然風寒之邪。

皆由皮一毛一而入。

皮一毛一者肺之合也。

肺主衛氣。

包羅一身。

天之象也。

是證雖屬乎太一陽一。

而肺實受邪氣。

其症時兼面赤怫郁。

咳嗽有痰。

喘而胸滿諸症。

非肺病乎?蓋皮一毛一外閉。

則邪熱內攻。

而肺氣 郁。

故用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分之邪達之肌表。

佐以杏仁洩肺而利氣。

汗後無大熱而喘者。

加以石膏。

朱肱活人書夏至加石膏知母者。

是洩肺火之藥。

是則麻黃湯雖太一陽一發汗重劑。

實為發散肺經火郁之藥也。

腠理不密。

則津一液外洩。

而肺氣自虛。

虛則補其母。

故用桂枝同甘草。

外散風邪以救表。

內伐肝木以防脾。

佐以芍葯。

洩木而固脾。

洩東所以補西也。

使以姜棗。

行脾之津一液而和營衛也。

下後微喘者。

加濃樸杏仁以利肺氣也。

汗後脈沉遲者。

加人參以益肺氣也。

朱肱加黃芩為一陽一旦湯。

以洩肺熱也。

皆是脾肺之藥。

是則桂枝雖太一陽一解肌輕劑。

實為理脾救肺之藥也。

此千古未發之秘旨。

愚因表而出之。

又少一陰一病發一熱脈沉。

有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

少一陰一與太一陽一為表裡。

趙嗣真所謂熟附配麻黃。

補中有發也。

)是以風寒郁肺而見咳逆上氣痰哮氣喘。

則並載其能治。

但用此之法。

則在佐使之間。

或兼氣藥以助力。

(人參)可得衛中之汗。

或兼營藥以助液。

(當歸)可得營中之汗。

或兼一溫一藥以助一陽一。

(附子)可除寒凝之寒毒。

或兼寒藥以助一陰一。

(黃芩石膏知母)可解炎熱之瘟邪。

此實傷寒一陰一瘧第一要藥。

至或有載不宜多用及夏月不宜用者。

蓋因過用則汗多亡一陽一。

自汗表虛則耗人元氣。

(張仲景曰。

一陽一盛一陰一虛者。

不可發汗。

尺脈遲者。

不可發汗。

咽燥喉乾者。

不可發汗。

咳而小一便利若失小一便者。

不可發汗。

下利雖有表症。

不可發汗。

淋家不可發汗。

衄血亡血家不可發汗。

瘡家雖身疼痛。

不可發汗。

少一陰一病脈沉細數。

不可發汗。

少一陰一病但厥無汗。

不可發汗。

脈動數微弱。

不可發汗。

脈沉遲不可發汗。

汗家不可發汗。

腹中上下左右有動氣。

不可發汗。

)夏月一陽一氣外洩。

不宜再發以奪元氣耳!然果春夏值有深寒內入。

則又何不可用之有。

至於手少一陰一心之風熱斑疹。

足厥一陰一之風痛目痛。

審其腠理堅閉。

病應用散。

亦當審實以投。

功與桂枝柴一胡一葛根芍葯同為一類。

但桂枝則解太一陽一風邪傷衛。

(王好古曰。

心主營為血。

肺主衛為氣。

故麻黃為手太一陰一肺之藥。

桂枝為手少一陰一心之藥。

)葛根則解一陽一明肌熱口渴。

(時珍曰。

麻黃太一陽一經藥。

兼入肺經。

肺主皮一毛一。

葛根一陽一明經藥。

兼入脾經。

)柴一胡一則發少一陽一陽一邪寒熱往來。

此則能發太一陽一陰一邪傷營。

不可不細辨也。

發汗用一莖一去節。

止汗須用根節。

並蛤粉粟米等分為末。

袋盛撲之。

(時珍曰。

麻黃發汗之氣駛不能御。

而根節止汗。

效如影響。

物理之妙。

不可測度如此。

自汗有風濕傷風。

風一溫一氣虛。

血虛脾虛。

一陰一虛胃熱。

痰飲中暑。

亡一陽一柔 諸症。

皆可隨症加而用之。

當歸六黃湯加麻黃根。

治盜汗尤捷。

蓋其一性一能行週身肌表。

故能引諸藥外至衛分而固腠理也。

本草但知撲之之法。

而不知服餌之功尤良也。

宣明五氣篇曰。

心為汗。

則知汗出於心。

經脈別論曰。

飲食飽甚。

汗出於胃。

驚而奪一精一。

汗出於心。

持重遠行。

汗出於腎。

疾走恐懼。

汗出於肝。

體搖勞倦。

汗出於脾。

本病篇曰。

醉飽行一房。

汗出於脾。

)濃樸白薇為使。

惡辛夷石葦。

細辛

(山草)宜散腎經風寒

細辛(專入腎。

兼入肝膽)。

味辛而濃。

氣一溫一而烈。

為足少一陰一腎一溫一經主藥。

凡風寒邪入至一陰一而見本經頭痛。

(太一陽一頭痛在腦後。

一陽一明頭痛在額。

少一陽一頭痛在兩角。

厥一陰一頭痛在巔頂。

少一陰一頭痛在腦齒。

)腰脊俱強。

口瘡喉痺。

鼻淵齒 。

水停心下。

口吐涎沫。

(成無己曰。

水停心下。

不行則腎氣燥。

宜辛以潤之。

細辛之辛以行水氣而潤燥。

)耳聾鼻癰。

倒睫便澀者。

並宜用此調治。

或用獨活為使。

俾在表之一陽一邪可表。

而在裡之伏邪可除。

故書載能通關利竅。

破痰下一乳一。

行血發汗。

(仲景治少一陰一症反發一熱。

麻黃附子細辛湯以發少一陰一之汗。

)且走腎者必兼肝與膽。

膽虛驚癇及風眼淚下者。

得此辛散宣通。

而令淚收驚除。

至書所云服能入腎潤燥。

非是火盛水衰。

一陰一被一陽一涸而成。

實因一陰一盛一陽一衰。

火屈於水而致也。

遇此辛以除寒。

一溫一以燥濕。

則一陰一得解而不凝矣。

豈剛燥不撓之謂也乎?(時珍曰。

氣之濃者。

能發一陽一中之一陽一也。

辛一溫一能散。

故諸風寒風濕頭痛痰飲胸中滯氣驚癇者宜用之。

口瘡喉痺 齒諸痛用之者。

取其能散浮熱。

亦火郁則發之之義也。

辛能洩肺。

故風寒咳嗽上氣者宜用之。

辛能散燥。

故通少一陰一及耳竅便澀者宜用之。

)世之論藥一性一者。

每鮮如此體會。

但知就燥論燥。

而致固執不通。

獨不思經有云。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乎?然味濃一性一烈。

所用止宜數分。

過則氣塞命傾。

(承曰。

細辛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

雖死無傷。

近年開平獄中嘗治此。

不可不知。

)若血虛頭痛者。

尤宜戒焉。

產華一陰一者真。

(時珍曰。

葉似小葵。

柔一莖一細根。

直而色紫。

味極辛者。

細辛也。

杜衡鬼督郵徐長卿皆可亂之。

)去雙葉者用。

(雙葉服之害人。

)惡黃 山茱萸。

畏硝石滑石。

反藜蘆。

紫蘇

(芳草)疏肺寒氣內客

紫蘇(專入肺。

兼入心脾)。

背面俱紫。

辛一溫一香竄。

五月端午採用。

凡風寒偶傷。

氣閉不利。

心膨氣脹。

並暑濕洩瀉。

熱閉血衄崩淋。

喉腥口臭。

俱可用此調治。

取其辛能入氣。

紫能入血。

香能透外。

一溫一可暖中。

使其一身舒暢。

故命其名曰蘇。

(蘇與穌同)是以時珍謂其同橘皮砂仁。

則能行氣安胎。

同藿香烏藥。

則能快氣止痛。

同麻黃葛根。

則能發汗解肌。

同芎當歸。

則能和營散血。

同木瓜濃樸。

則能散濕解暑。

同桔梗枳殼。

則能利膈寬中。

同杏子菔子。

則能消痰定喘。

要皆疏肺利氣之品。

雖其氣味淺薄。

難以奏效。

但久服亦能洩人真氣。

虛寒洩瀉尤忌。

即安胎和胃藥中。

用之不過取其辛香。

暫調胃寒氣滯之症。

豈可概用久用。

以陷虛虛之禍耶?(宗 曰。

紫蘇氣味香散。

今人朝暮飲紫蘇湯。

無益。

醫家謂芳草致豪貴之疾者。

此有一焉。

若脾胃寒人。

多致滑洩。

往往不覺。

)梗下氣稍緩。

子降氣最速。

(務本新書雲。

凡地畔近道。

可種蘇以遮六畜。

收子打油。

燃燈甚明。

弘景曰。

蘇子下氣。

與橘皮相宜。

)與橘紅同為除喘定嗽。

消痰順氣之藥。

(葉發汗。

梗順氣安胎。

子降氣開郁。

消痰定喘。

表弱氣虛者忌用葉。

腸滑氣虛者忌用子。

)但一性一主疏洩。

氣虛一陰一虛喘逆者並禁。

宜橘皮。

忌鯉魚。

子炒研用。

桔梗

(山草)開提肺中風寒載藥上行

桔梗(專入肺。

兼入心胃)。

辛苦而平。

按書既載能引諸藥上行。

又載能以下氣。

其義何居。

蓋緣人之臟腑胸膈。

本貴通利。

一有寒邪阻塞。

則氣血不通。

其在於肺。

則或為不利。

而見痰壅喘促鼻塞。

其在一陽一明。

(胃)則或風熱相搏。

而見齒痛。

其在少一陰一。

(腎)則因寒蔽火郁。

而見目赤喉痺咽痛。

久而火鬱於肺。

則見口瘡肺癰乾咳。

火郁上焦。

則見胸膈刺痛。

肺火移郁大腸。

則見下痢腹痛。

腹滿腸鳴。

總皆寒入於肺。

閉其竅道。

(一語透盡諸病根源。

)則清不得上行。

濁因不得下降耳。

桔梗味苦氣平。

質浮色白。

系開提肺氣之聖藥。

可為諸藥舟楫。

載之上浮。

能引苦洩峻下之劑至於至高之分成功。

俾清氣既得上升。

則濁氣自克下降。

降氣之說。

理根於是。

是以好古加味甘桔。

無不因症加藥。

如失音則加訶子。

聲不出加半夏。

上氣加陳皮。

涎嗽加知母貝母。

咳渴加五味。

酒毒加葛根。

少氣加人參。

嘔加半夏生薑。

吐膿血加紫苑。

肺萎加阿膠。

胸膈不快加枳殼。

痞滿加枳實。

目赤加梔子大黃。

面腫加茯苓。

膚痛加黃 。

發斑加荊防。

疫癘加牛蒡大黃。

不得眠加梔子。

總不離乎桔梗以為開提。

(時珍曰。

朱肱活人書治胸中痞滿不痛。

用桔梗枳殼。

取其通肺利膈下氣也。

張仲景傷寒論治寒實結胸。

用桔梗貝母巴豆。

取其消谷破積也。

又治肺癰唾膿。

用桔梗甘草。

取其苦辛清肺。

甘一溫一瀉火。

又能排膿血。

補內漏也。

其治少一陰一症三四日咽痛。

亦用桔梗甘草。

取其苦辛。

甘平除熱。

合而用之。

能除寒熱也。

後人易名甘桔湯。

通治咽喉口舌諸病。

宋仁宗加荊芥防風連翹。

遂名如聖湯。

極言其驗也。

)奈世僅知此屬上升。

而不知其下行。

其失遠矣!但痘疹下部不起勿用。

以其一性一升之故。

久嗽不宜妄用。

以其通一陽一洩氣之故。

一陰一虛不宜妄用。

以其拔火上乘之故。

其蘆能吐膈上風熱痰實。

生研末。

水調服。

探吐。

去浮皮。

泔浸微炒用。

畏龍膽草白芨。

忌豬肉。

上一黨一

(山草)宣肺寒清肺熱

人參而有上一黨一之號。

(專入肺)。

蓋緣隋文帝時。

上一黨一有人宅後。

去宅一里許。

見參異常。

掘得人參。

一如人一體雲。

又上一黨一人參。

根頗纖長。

根下垂有及一尺餘者。

或十岐者。

其價與銀相等。

遼東高麗百濟諸參。

均莫及焉。

李時珍雲。

上一黨一潞州也。

民以人參為地方害。

不復採取。

今所用者。

皆是遼參。

觀此則知諸參惟上一黨一為最美。

而上一黨一既不可采。

豈復別有一黨一參之謂哉?近因遼參價貴。

而世好奇居異。

乃以山西太行山出之苗。

及以防風桔梗薺 偽造。

相繼混行。

詎知參有不同。

一性一有各異。

防風桔梗乃屬表散風寒傷氣之味。

人參甘一溫一乃屬補肺益氣之味。

即山西太行山新出之一黨一考之。

張璐亦謂甘平清肺。

並非等於真正一黨一參。

確有補益。

今人但見參貴。

而即以此代參。

不亦大相逕庭乎?且余嘗見虛弱之症。

亟當人參峻補。

以救垂絕。

而醫猥用一黨一參替代。

以致病卒不起。

並令豪貴之家朝夕代茶。

以致肺受剝削。

病潛滋長。

此皆誤用之害。

人但一習一而不察耳。

附記以為世之粗工妄用一黨一參戒。

生薑

(葷辛)發表除寒止嘔

生薑(專入肺)。

氣味辛竄。

走而不守。

據書開載主治甚多。

然總發表除寒。

開郁散氣。

辟惡除邪。

數端而已。

(姜一性一意義。

一索盡貫。

)其曰傷寒頭痛。

傷風鼻塞可用者。

以其主有宣散通肺之力也。

(辛主散。

)咳逆口噦而必用者。

以其具有開提散郁之義也。

(孫真人云。

姜為嘔家聖藥。

蓋辛以散之。

嘔乃氣逆不散。

此藥行一陽一而散氣也。

或問生薑辛一溫一入肺。

何以雲入胃口。

曰。

俗以心下為胃口者非矣。

咽門之下。

受有形之物及胃之系。

便是胃口。

與肺系同行。

故能入肺而開胃口也。

)水氣濕瀉血痺而必用者。

以其具有逐一陰一行一陽一。

除濕開導之力也。

(血痺沖心不下。

生薑五兩。

水八升。

煮服。

)他如凍耳可擦。

(辛以。

)狐臭可療。

(薑汁頻擦。

力能祛寒辟穢。

)諸毒可解。

(凡半夏南星菌蕈野禽諸毒可解。

)亦何莫不由宣發之力以為辟除。

(時珍曰。

姜辛而不葷。

去邪辟惡。

生啖熟食。

醋醬糟鹽。

蜜煎調和。

無不宜之。

可蔬可和。

可果可藥。

其利溥矣。

)夫辛入肺。

肺旺則一身之氣皆為吾用。

中焦之元氣充而足。

脾胃出納之令壯而行。

邪氣不能容矣!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酒。

食厥痰厥一屍一厥冷厥。

霍亂昏暈。

一切暴病。

得之必救。

(暴病方宜。

方廣心雲。

凡一切卒暴之症。

用薑汁與童便服。

立可解救。

以姜能開痰下氣。

童便降火也。

)早能含姜。

不犯霧露之氣。

(姜能除濕。

)及山嵐不正之邪。

皆能以正神明而辟穢惡。

真藥中之神聖也。

但積熱患目。

及因熱成痔者切忌。

(時珍曰。

食姜久。

積熱患目。

及病痔人多食兼酒。

其發甚速。

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

此皆昔人所未言者也。

)至書有言夜主闔而姜不宜食。

秋主收而姜不宜食。

與孕婦食姜而令兒指象形。

此雖就其時令及以物類相感立說。

然亦未可盡拘。

姜皮辛涼和脾。

利水消腫。

取其皮以行皮之義。

秦皮為使。

惡黃連黃芩夜明沙。

(相感志雲。

糟姜瓶內入蟬蛻。

雖老薑無筋。

亦物一性一有所伏耶!)

蔥葉

(葷辛)入肺宣寒發汗解肌

蔥葉(專入肺。

兼入肝)。

生辛而散。

熟甘而一溫一。

外實中空。

能入肺經發汗解肌。

以通上下之一陽一。

(活人書治傷寒頭痛如破。

用連須蔥白湯。

仲景治少一陰一病下利清谷。

裡寒外熱。

厥逆脈微。

用白通湯。

若白色赤者。

四逆湯加蔥白。

皆取以通一陽一氣。

)故書號為肺菜。

其力則能明目利耳通便。

(中空則通。

)及治傷寒頭痛。

時疾熱狂。

一陰一毒腹痛之謂。

(因辛則邪外散。

)又氣通則血活。

(氣為血帥。

血隨氣活。

)故書又載能止諸般血出不調。

(如赤白痢。

有用蔥煮粥食。

以治折傷血出。

有用蔥火煨研封。

止痛無瘢。

胎動。

有用蔥豉阿膠以安。

)且氣通則毒解。

故書又言能治諸般惡毒。

(如魚肉蚯蚓 犬藥毒之類。

)即是以思。

則知氣血之凝聚。

是即寒氣之未散。

寒氣之既散。

是即血氣之既理。

又安有毒氣不解。

而雲是藥之莫治乎?一陽一春一回。

草木甲坼。

其勢然也。

故蔥號為菜伯。

又曰和事草。

其意在斯。

取白連須用。

亦有用青者。

(弘景曰。

蔥有寒熱。

白冷青熱。

傷寒湯中。

不得用青也。

)但過食亦損鬚髮。

(以辛劫一陰一故。

)及有虛氣上衝。

汗出不止之弊。

(以辛散氣故。

)同蜜食如何殺人。

以蜜一性一最脹。

蔥一性一最發。

同蔥則脹益發。

而不可解矣。

不死何待。

(思邈曰。

正月食生蔥。

令人面上起游風。

生蔥同蜜食。

作下利。

燒蔥同蜜食。

壅氣殺人。

)同棗食亦令人病。

其義可以例推。

因並記之。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本草求真
凡例上編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上編 卷一·補劑-平補上編 卷一·補劑-補火上編 卷一·補劑-滋水上編 卷一·補劑-溫腎上編 卷二·收澀-溫澀上編 卷二·收澀-寒澀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上編 卷二·收澀-鎮虛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上編 卷三·散劑-驅風上編 卷三·散劑-散濕上編 卷三·散劑-散熱上編 卷三·散劑-吐散上編 卷三·散劑-溫散上編 卷三·散劑-平散上編 卷四·瀉劑-滲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水上編 卷四·瀉劑-降痰上編 卷四·瀉劑-瀉熱上編 卷四·瀉劑-瀉火上編 卷四·瀉劑-下氣上編 卷四·瀉劑-平瀉上編 卷五·血劑-溫血上編 卷五·血劑-涼血上編 卷五·血劑-下血上編 卷六·雜劑-殺蟲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上編 卷六·雜劑-解毒上編 卷六·雜劑-毒物上編 卷七·食物-簡介上編 卷七·食物-面上編 卷七·食物-稻米上編 卷七·食物-稷上編 卷七·食物-粟米上編 卷七·食物-黑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黃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蠶豆上編 卷七·食物-白豆上編 卷七·食物-豌豆上編 卷七·食物-豇豆上編 卷七·食物-豆腐上編 卷七·食物-豆醬上編 卷七·食物-芹菜上編 卷七·食物-胡蘿蔔上編 卷七·食物-芥菜上編 卷七·食物-茼蒿上編 卷七·食物-蕹菜上編 卷七·食物-油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菘菜上編 卷七·食物-莧菜上編 卷七·食物-菠上編 卷七·食物-苦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苣上編 卷七·食物-萵苣上編 卷七·食物-菜上編 卷七·食物-匏瓠上編 卷七·食物-南瓜上編 卷七·食物-茄子上編 卷七·食物-胡瓜上編 卷七·食物-苦瓜上編 卷七·食物-越瓜上編 卷七·食物-甜瓜上編 卷七·食物-絲瓜上編 卷七·食物-冬瓜上編 卷七·食物-醬瓜上編 卷七·食物-芋子上編 卷七·食物-諸筍上編 卷七·食物-李上編 卷七·食物-青桃上編 卷七·食物-青梅上編 卷七·食物-楊梅上編 卷七·食物-栗上編 卷七·食物-橄欖上編 卷七·食物-枇杷上編 卷七·食物-花生上編 卷七·食物-烏芋上編 卷七·食物-橘穰上編 卷七·食物-菱角上編 卷七·食物-香蕈上編 卷七·食物-木耳上編 卷七·食物-蘑菇上編 卷七·食物-雉上編 卷七·食物-雁上編 卷七·食物-鵝上編 卷七·食物-鳧上編 卷七·食物-鷓鴣上編 卷七·食物-竹雞上編 卷七·食物-斑鳩上編 卷七·食物-貓上編 卷七·食物-鰣魚上編 卷七·食物-鰱魚上編 卷七·食物-魚上編 卷七·食物-鯇魚上編 卷七·食物-鰷魚上編 卷七·食物-鱖魚上編 卷七·食物-白魚上編 卷七·食物-青魚上編 卷七·食物-鯊魚上編 卷七·食物-紙魚上編 卷七·食物-石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鰍魚上編 卷七·食物-鮫魚上編 卷七·食物-烏賊魚上編 卷七·食物-鱔魚上編 卷七·食物-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鰻鱺魚上編 卷七·食物-海上編 卷七·食物-蟶上編 卷七·食物-蛙上編 卷七·食物-鱉肉下編 卷八·主治上-臟腑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風下編 卷九·主治下-暑下編 卷九·主治下-濕下編 卷九·主治下-燥下編 卷九·主治下-火下編 卷九·主治下-熱下編 卷九·主治下-痰下編 卷九·主治下-氣下編 卷九·主治下-血下編 卷九·主治下-積下編 卷九·主治下-痛下編 卷九·主治下-消渴下編 卷十·總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