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故收當以酸為主也。然徒以酸為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本草求真》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

本草求真

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

酸主收。

故收當以酸為主也。

然徒以酸為主。

而不兼審一陰一陽一虛實以治。

亦非得乎用酸之道矣!故酸收之藥。

其類甚多。

然大要一性一寒而收者。

則有白芍牡蠣粟殼五倍子百藥煎皂白二礬。

其收兼有澀固。

而白芍則但主收而不澀耳。

一性一溫一與澀而收者。

則有五味木瓜烏梅訶子赤石脂等味。

但五味則專斂肺歸腎澀一精一固氣。

木瓜則專斂肺醒脾。

烏梅則專斂氣澀腸。

訶子則專收脫止瀉。

清痰降火。

赤石脂則專收脫止血也。

若在金櫻。

雖為澀一精一要劑。

然徒具有澀力。

而補一性一絕少。

山茱萸一溫一補肝腎。

雖為收脫固氣之用。

而收多於澀。

不可分別而異施耳。

白芍

(芳草)入肝血分斂氣

白芍(專入肝)。

有白有赤。

白者味酸微寒無毒。

功專入肝經一血分斂氣。

緣氣屬一陽一。

血屬一陰一。

一陽一亢則一陰一衰。

一陰一凝則一陽一伏。

血盛於氣則血凝而不行。

氣盛於血則血燥而益枯。

血之盛者。

必賴辛為之散。

故川芎號為補肝之氣。

氣之盛者。

必賴酸為之收。

故白芍號為斂肝之液。

收肝之氣。

而令氣不妄行也。

至於書載功能益氣除煩。

斂汗安胎。

(同桂枝則斂風汗。

同黃人參則斂虛汗。

)補癆退熱。

及治瀉痢後重。

痞脹脅痛。

(脅為肝膽二經之處。

用此則能理中瀉火。

)肺脹噯逆。

癰腫疝瘕。

鼻衄目澀。

(用此益一陰一退火而自治。

)溺閉。

(杲曰。

白芍能益一陰一滋濕而停津一液。

故小一便自利。

非因通利也。

)何一不由肝氣之過盛。

而致一陰一液之不斂耳。

(杲曰。

四物湯用芍葯。

大抵酸澀者為停濕之劑。

故主手足太一陰一之體。

元素曰。

白芍入脾經。

補中焦。

乃下利必用之藥。

蓋瀉利皆太一陰一病。

故不可缺此。

得炙甘草為佐。

治腹中疼痛。

夏月少加黃芩。

惡寒加桂。

此仲景神方也。

其用凡六。

安脾經。

一也。

治腹痛。

二也。

收胃氣。

三也。

止瀉利。

四也。

和血脈。

五也。

固腠理。

六也。

)是以書言能補脾肺者。

因其肝氣既收。

則水不克土。

土安則金亦得所養。

故脾肺自爾安和之意。

(杲曰。

經曰。

損其肝者緩其中。

即調血也。

)產後不宜妄用者。

以其氣血既虛。

芍葯恐伐生氣之意也。

(馮兆張曰。

產後芍葯佐以姜桂。

制以酒炒。

合宜而用。

有何方之可執哉?倘腹痛非因血虛者。

不可誤用。

蓋諸腹痛宜辛散。

而芍葯酸收故耳。

又曰。

今人用芍葯。

則株守前人一定之言。

每於產後冬月。

兢兢畏懼。

及其芩連梔子。

視為平常要藥。

凡遇發一熱。

不論虛實輒投。

致令虛一陽一浮越。

惜哉!)然用之得宜。

亦又何忌。

(同白朮則補脾。

同參耆則補氣。

同歸地則補血。

同芎則瀉肝。

同甘草止腹痛。

同黃連止瀉痢。

同防風發痘疹。

同姜棗一溫一經散濕。

)如仲景黑神散、芍葯湯。

非皆產後要藥耶。

惟在相症明確耳。

出杭州佳。

酒炒用。

惡芒硝石斛。

畏鱉甲小薊。

反藜蘆赤芍。

其義另詳。

五味

(蔓草)斂肺歸腎澀一精一固氣

五味(專入肺腎)。

味雖有五。

(皮甘。

肉酸。

核中苦辛。

皆鹹。

)而酸鹹俱多。

其一性一亦一溫一。

故書載能斂氣。

益氣生津。

補虛明目。

強一陰一澀一精一。

止嘔除瀉。

寧嗽定喘。

除煩止渴。

消腫解酒。

收耗散之氣。

瞳子散大。

為保肺滋腎要藥。

(成無己曰。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震亨曰。

五味大能收肺氣。

宜其有補腎之功。

收肺氣。

非除熱乎。

補腎。

非暖水髒乎。

乃火熱嗽必用之藥。

好古曰。

張仲景八味丸用此補腎。

亦兼述類象形也。

)蓋氣發於胃出於肺。

若一陰一虛火起。

則氣散而不收。

而煩渴咳嗽遺一精一汗散等症。

因之互見。

故必用以酸鹹。

則氣始有歸宿。

而病悉除。

至雲能以除熱者。

是即氣收而火不外見之意也。

所云能暖水髒者。

是即腎因得一溫一而氣得暖而藏之也。

但寒邪初冒。

脈實有火者禁用。

(杲曰。

有外邪者不可驟用。

以閉邪氣。

必先發散而後用之。

乃良。

)北產紫黑者良。

入補藥蒸。

嗽藥生用。

惡葳蕤。

酸棗仁

(灌木)收肝膽虛熱不眠

酸棗仁(專入肝膽。

兼入脾)。

甘酸而潤。

仍有生熟之分。

生則能導虛熱。

故療肝熱好眠。

神昏燥倦之症。

熟則津一液。

故療膽虛不眠。

煩渴虛汗之症。

(志曰。

按五代史後唐刊石藥驗雲。

酸棗仁睡多生使。

不得睡炒熟。

陶雲。

食之醒睡。

而經雲療不得眠。

蓋其子肉味酸。

食之使不思睡。

核中仁服之。

療不得眠。

正如麻黃發汗。

根節止汗也。

)本肝膽二經要藥。

因其氣香味甘。

故又能舒太一陰一之脾。

(時珍曰。

今人專以為心家藥。

殊昧此理。

)按肝虛則一陰一傷而心煩。

而魂不能藏。

(肝藏魂。

)是以不得眠也。

故凡傷寒虛煩多汗。

及虛人盜汗。

皆炒熟用之。

取其肝脾之津一液也。

(如心多驚悸。

用酸棗仁一兩。

炒香。

搗為散。

每服二錢。

竹葉湯調下。

又一溫一膽湯或加棗仁。

金匱治虛勞虛煩。

用酸棗仁湯。

棗仁三升。

甘草一兩炙。

知母茯苓芎 各二兩。

深師加生薑二兩。

此補肝之劑。

)歸脾湯用以滋營氣。

亦以營氣得養。

則肝自藏魂而彌安。

血自歸脾而臥見矣。

其曰膽熱好眠可療。

因其膽被熱一婬一。

神志昏冒。

故似好眠。

其症仍兼煩燥。

用此(同茶)療熱。

熱療則神清氣爽。

又安有好眠之弊乎?(汪昂曰。

一溫一膽湯治不眠。

內用二陳加竹茹枳實涼味。

乃涼肺瀉胃之熱以一溫一膽之寒也。

其以一溫一膽名湯者。

以膽欲不寒不燥。

常一溫一為候耳。

)但仁一性一多潤。

滑洩最忌。

縱使香能舒脾。

難免潤不受滑矣。

附記以補書所未及。

炒研用。

(炒久則油香不香。

碎久則氣味俱失。

便難見功。

)惡防己。

金櫻子

(灌木)收澀脾腎與肺一精一氣

金櫻子(專入腎脾肺。

形如黃罌)。

生者酸澀。

熟者甘澀。

用當用其將熟之際。

得微酸甘澀之妙。

取其澀可止脫。

甘可補中。

酸可收一陰一。

故能善理夢一遺崩帶遺尿。

且能安魂定魄。

補一精一益氣。

壯筋健骨。

此雖收澀佳劑。

然無故熬膏頻服而令經絡隧道阻滯。

非惟無益。

反致增害。

(震亨曰。

經絡隧道。

以通暢為平和。

而昧者取澀一性一為快。

熬金櫻膏為煎食之。

自作不靖。

咎將誰屬?)諸凡藥品。

須當審顧。

不可不知。

似榴而小。

黃赤有刺。

取半黃者。

(熟則純甘。

)去刺核熬膏。

甘多澀少。

訶子

(喬木)收脫止洩仍降痰火除滑

訶子(專入大腸胃)。

味苦酸澀。

氣一溫一無毒。

雖有收脫止瀉之功。

然苦味居多。

服反使氣下洩。

故書載能消痰降火。

止喘定逆。

(杲曰。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洩之。

以酸補之。

訶子苦重瀉氣。

酸輕不能補肺。

故嗽藥中不用。

)且於虛人不宜獨用。

(震亨曰。

訶子下氣。

以其味苦而一性一急。

氣實者宜之。

若氣虛者似難輕服。

如補肺則必同於人參。

補脾則必同於白朮。

斂肺則必同於五味。

下氣則必同於橘皮。

)至於嗽痢初起。

用最切忌。

以其止有劫截之功耳。

(東垣雲。

嗽藥不用者非矣。

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驟。

)服此能調胃和中。

亦能消膨去脹。

使中自和。

用非脾胃虛弱。

於中實有補也。

波斯國人行舟。

遇大魚涎滑數里。

舟不能行。

投以訶子。

其滑即化。

(番船今多用此以防不虞。

)則其化涎消痰。

概可見矣。

第一性一兼收澀。

外邪未除。

其切禁焉。

出番船及嶺南。

色黑肉濃者良。

酒蒸去核用肉。

但生清肺行氣。

熟一溫一胃固腸。

山茱萸

(灌木)一溫一補肝腎澀一精一固氣

山茱萸(專入肝腎)。

味酸一性一溫一而澀。

何書載縮小一便。

秘一精一氣。

以其味酸(酸主收。

)一性一澀。

(澀固脫。

)得此則一精一與氣不滑。

又雲。

能暖腰膝及風寒濕痺。

(肝虛則風入。

肝寒則寒與濕易犯。

)鼻塞目黃。

(肝虛邪客則目黃。

)以其氣一溫一克補。

得此能入肝腎二經氣分者故耳。

(馮兆張曰。

一溫一暖之劑。

方有益於元一陽一。

故四時之令。

春生而秋殺也。

萬物之一性一。

喜暖而惡寒。

肝腎居至一陰一之地。

非一陽一和之氣。

則一陰一何以生乎?山茱正入二經。

氣一溫一而主補。

味酸而主斂。

故一精一氣益而腰膝強也。

)且澀本屬收閉。

何書載使九竅皆通。

耳鳴耳聾皆治。

亦是因其一精一氣充足。

則九竅自利。

又曷為澀而不通乎?(好古曰。

滑則氣脫。

澀劑所以收之。

仲景八味丸用之為君。

其一性一可知矣。

繡按別錄甄權皆雲服能發汗。

多是服此一精一氣足而汗自發之意。

亦非誤文。

但令後人費解耳。

)去核用。

惡桔梗防風防己。

赤石脂

(石)入大腸血分固脫

赤石脂(專入大腸)。

與禹余粟殼。

皆屬收澀固脫之劑。

但粟殼體輕微寒。

其功止入氣分斂肺張仲景用桃花湯治下痢便膿血。

取赤石脂之重澀入下焦血分而固脫。

乾薑之辛一溫一暖下焦氣分而補虛。

粳米之甘一溫一佐石脂乾薑而潤腸胃也。

)禹余甘平一性一澀。

其重過於石脂。

此則功專主澀。

其曰鎮墜。

終遜禹余之力耳。

是以石脂之一溫一。

則能益氣生肌。

石脂之酸。

則能止血固下。

至雲能以明目益一精一。

亦是一精一血既脫。

得此固斂。

始見目明而一精一益矣。

催生下胎。

亦是味兼辛一溫一。

化其惡血。

惡血去則胞與胎自無阻耳。

故曰固腸。

有之能。

下胎。

不無推蕩之峻。

細膩粘舌者良。

(時珍曰。

石脂雖五種。

而一性一味主治不甚相遠。

)赤入血分。

白入氣分。

研粉水飛用。

惡芫花。

畏大黃。

木瓜

(山果)醒脾胃筋骨之濕收脾肺耗散之氣

木瓜(專入脾肺。

兼入肝)。

酸澀而一溫一。

止屬之品。

何書載著其功。

曰理脾舒筋斂肺。

緣味酸澀。

既於濕一熱可疏。

復於耗損可斂。

(時珍曰。

木瓜所主吐利轉筋腳氣。

本皆脾胃。

固非肝病也。

肝雖主筋。

而轉筋則由濕一熱寒濕之邪襲傷脾胃所致。

故轉筋必起於足腓。

腓及宗筋。

皆屬一陽一明。

木瓜治轉筋。

非益筋也。

理脾而伐肝也。

土病則金衰而木盛。

故用酸一溫一以收脾肺之耗散。

而藉其轉筋以平肝邪。

乃土中瀉木以助金也。

木平則土得令。

而金受蔭矣。

)故能於脾有補。

於筋可舒。

於肺可斂。

豈真脾肺虛弱。

可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過。

則又損齒與骨及犯癃一閉。

(針經雲。

多食酸。

令人癃。

酸入於胃。

其氣澀以收。

兩焦之氣。

不能出入。

流入胃中。

下去膀一胱。

胞薄以軟。

得酸則縮卷。

約而不通。

故水道不利而癃澀也。

劉仲海曰。

食蜜煎木瓜三五枚。

同伴數人皆病淋疾。

以問天益。

天益曰。

此食酸所致也。

但奪食則已。

一陰一之所生。

本在五味。

一陰一之所營。

傷在五味。

五味太過。

皆能傷人。

不獨酸也。

鄭奠一曰。

予治舉舟人病溺不得出。

醫用通利藥罔效。

迎予視之。

聞四面皆木瓜香。

笑謂諸人曰。

撤去此物。

溺即出矣。

盡傾其物。

溺如舊。

)以其收澀甚而伐肝極。

奈人僅知理腳。

(濕一熱傷於足者用此可理。

如昔有患足痺者赴舟。

見舟中一袋。

以足倚之。

比及登岸。

足已善步。

詢袋中何物。

乃木瓜也。

若寒濕傷於足者用此酸澀。

雖曰利濕。

而於寒不克除。

恐非利濕佳劑耳。

)而不審其虛實妄投。

殊為可惜。

陳者良。

忌鐵。

烏梅

(五草)入肝斂氣澀腸

烏梅(專入肺腸。

兼入肝膽。

)酸澀而一溫一。

似有類於木瓜。

但此入肺則收。

(成無己曰。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入腸則澀。

(腸垢已出。

肘後用烏梅肉二十個。

水一盞。

煎六分。

食前服。

血崩不止。

用烏梅肉七枚。

燒存一性一研末。

米飲服之。

日二次。

莊肅公痢血。

用烏梅一胡一黃連灶下土等分為末。

茶調服亦效。

蓋血得酸則斂。

得寒則止。

得茗則澀故也。

)入筋與骨則軟。

(酸入筋。

)入蟲則伏。

(蟲得酸則伏。

)入於死肌惡肉惡痣則除。

(鬼遺方用烏梅肉燒存一性一。

研敷惡肉上。

一一夜立盡。

聖惠用烏梅和蜜作餅貼者。

其力緩。

簡便方雲。

起臂生一疽。

膿潰百日方愈。

中有惡肉突起。

用此方試之。

一日夜去其大半。

再上一日而平。

乃知世有奇方。

)刺入肉中則拔。

故於久瀉久痢。

氣逆煩滿。

反胃骨蒸。

無不因其收澀之一性一。

而使下脫上逆皆治。

且於癰毒可敷。

(已潰未潰。

可用此燒灰存一性一為末。

入輕粉少許。

香油調塗四圍。

)中風牙關緊閉可開。

(取肉擦牙齦。

涎出即開。

以酸能入筋骨以軟。

)蛔蟲上攻眩僕可治。

(仲景有烏梅治蛔上攻眩僕。

)口渴可止。

(時珍曰。

人之舌下有四竅。

兩竅通膽液。

故食梅則津生者。

類相感應也。

素問雲。

味過於酸。

肝氣以洩。

又雲。

酸走筋。

筋病無多食酸。

不然。

物之味酸者多矣。

何獨梅能生津耶?)寧不為酸澀之一驗乎!不似木瓜功專疏洩脾胃。

筋骨濕一熱。

脾肺耗散之元。

而於他症則不及也。

白梅由於鹽漬。

味鹹則能軟堅。

(通大便亦用。

)若牙關緊閉。

(白梅尤良。

)死肉黑痣。

白梅用之更捷。

(食梅齒酸者。

嚼一胡一桃即解。

衣有霉點者。

梅葉煎湯洗之。

搗洗葛衣亦佳。

)但肝喜散惡收。

久服酸味。

亦伐生氣。

(生氣者。

一陽一氣也。

)且於諸症初起切忌。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本草求真
凡例上編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上編 卷一·補劑-平補上編 卷一·補劑-補火上編 卷一·補劑-滋水上編 卷一·補劑-溫腎上編 卷二·收澀-溫澀上編 卷二·收澀-寒澀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上編 卷二·收澀-鎮虛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上編 卷三·散劑-驅風上編 卷三·散劑-散濕上編 卷三·散劑-散熱上編 卷三·散劑-吐散上編 卷三·散劑-溫散上編 卷三·散劑-平散上編 卷四·瀉劑-滲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水上編 卷四·瀉劑-降痰上編 卷四·瀉劑-瀉熱上編 卷四·瀉劑-瀉火上編 卷四·瀉劑-下氣上編 卷四·瀉劑-平瀉上編 卷五·血劑-溫血上編 卷五·血劑-涼血上編 卷五·血劑-下血上編 卷六·雜劑-殺蟲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上編 卷六·雜劑-解毒上編 卷六·雜劑-毒物上編 卷七·食物-簡介上編 卷七·食物-面上編 卷七·食物-稻米上編 卷七·食物-稷上編 卷七·食物-粟米上編 卷七·食物-黑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黃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蠶豆上編 卷七·食物-白豆上編 卷七·食物-豌豆上編 卷七·食物-豇豆上編 卷七·食物-豆腐上編 卷七·食物-豆醬上編 卷七·食物-芹菜上編 卷七·食物-胡蘿蔔上編 卷七·食物-芥菜上編 卷七·食物-茼蒿上編 卷七·食物-蕹菜上編 卷七·食物-油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菘菜上編 卷七·食物-莧菜上編 卷七·食物-菠上編 卷七·食物-苦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苣上編 卷七·食物-萵苣上編 卷七·食物-菜上編 卷七·食物-匏瓠上編 卷七·食物-南瓜上編 卷七·食物-茄子上編 卷七·食物-胡瓜上編 卷七·食物-苦瓜上編 卷七·食物-越瓜上編 卷七·食物-甜瓜上編 卷七·食物-絲瓜上編 卷七·食物-冬瓜上編 卷七·食物-醬瓜上編 卷七·食物-芋子上編 卷七·食物-諸筍上編 卷七·食物-李上編 卷七·食物-青桃上編 卷七·食物-青梅上編 卷七·食物-楊梅上編 卷七·食物-栗上編 卷七·食物-橄欖上編 卷七·食物-枇杷上編 卷七·食物-花生上編 卷七·食物-烏芋上編 卷七·食物-橘穰上編 卷七·食物-菱角上編 卷七·食物-香蕈上編 卷七·食物-木耳上編 卷七·食物-蘑菇上編 卷七·食物-雉上編 卷七·食物-雁上編 卷七·食物-鵝上編 卷七·食物-鳧上編 卷七·食物-鷓鴣上編 卷七·食物-竹雞上編 卷七·食物-斑鳩上編 卷七·食物-貓上編 卷七·食物-鰣魚上編 卷七·食物-鰱魚上編 卷七·食物-魚上編 卷七·食物-鯇魚上編 卷七·食物-鰷魚上編 卷七·食物-鱖魚上編 卷七·食物-白魚上編 卷七·食物-青魚上編 卷七·食物-鯊魚上編 卷七·食物-紙魚上編 卷七·食物-石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鰍魚上編 卷七·食物-鮫魚上編 卷七·食物-烏賊魚上編 卷七·食物-鱔魚上編 卷七·食物-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鰻鱺魚上編 卷七·食物-海上編 卷七·食物-蟶上編 卷七·食物-蛙上編 卷七·食物-鱉肉下編 卷八·主治上-臟腑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風下編 卷九·主治下-暑下編 卷九·主治下-濕下編 卷九·主治下-燥下編 卷九·主治下-火下編 卷九·主治下-熱下編 卷九·主治下-痰下編 卷九·主治下-氣下編 卷九·主治下-血下編 卷九·主治下-積下編 卷九·主治下-痛下編 卷九·主治下-消渴下編 卷十·總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