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 內經曰。營氣不從。乃生癰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本草求真》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

本草求真

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

內經曰。

營氣不從。

逆於肉裡。

乃生癰腫。

又曰。

諸痛瘡癢。

皆屬心火。

又觀丹溪有言。

癰疽皆因一陰一陽一相滯而生。

則是癰疽之發。

固合內外皆致。

而不僅於肉裡所見已也。

但其毒氣未深。

等於傷寒。

邪初在表。

其藥止宜升發。

而不遽用苦寒。

俾其毒從外發。

若稍入內為殃。

則毒勢纏一綿不已。

而有毒氣攻心必死之候矣!予按發毒之藥。

品類甚多。

凡三一陽一升麻柴葛羌防白芷荊芥薄荷桔梗等藥。

何一不為發毒散毒之最。

山甲皂角等藥。

何一不為驅毒追毒之方。

至於蜈蚣則能通瘀散結。

蛇蛻則能辟惡。

野菊花則能散火逐氣。

王不留行則能行氣宣滯。

皆為祛散惡毒之劑。

外有蟾酥蟾蜍。

力能透拔風邪火毒。

象牙力能拔毒外脫。

楓香力能透毒外出。

人牙力能入腎推毒。

一胡一桐淚力能引吐熱毒在膈。

輕粉黃丹銀朱。

力能制外癰疽瘡疥。

螻蛄蓖麻。

力能通水開竅。

拔毒外行。

若在芙蓉花。

則藥雖屬清涼。

而仍兼有表一性一。

是以用此以為敷毒箍毒之方。

余則治毒之劑。

審其一性一有苦寒之味者。

應另列於解毒之中。

不可入於劑例。

俾人皆知毒從外發。

不得竟用內藥內陷雲。

蓖麻子

(毒草)有收拔惡毒開竅通利之力

蓖麻子(專入經絡諸竅)。

甘辛有熱。

一性一味頗類巴豆。

既有收引拔毒之能。

復有開竅通利之力。

觀書所言搗膏以貼手臂腫痛。

一一夜即效。

(用此同羊脂麝香鯪鯉甲等藥。

煎作摩膏。

日摩數次。

)子一宮脫一下。

用此研膏以塗頂心即入。

(或搗仁貼丹田亦可。

)胞衣不出。

用此研膏以塗腳心即下。

中風口眼 斜。

偏左貼右手心。

偏右貼左手心。

即止。

至於口噤鼻塞耳聾喉痺舌脹。

用油煙熏即開。

水症浮腫。

用仁研服一頓即消。

(壯人止可五粒。

)針刺好肉。

用仁搗敷患處即拔。

瘰 惡瘡。

用仁外敷立愈。

(時珍曰。

鵜鶘油能引藥氣入內。

蓖麻油能拔病氣外出。

)凡此皆屬外用以奏奇功。

但不宜於服耳。

昔人有以汁點畜舌根下。

即不能食。

點畜一肛一門內。

即死。

並雲服蓖麻者。

一生不得服豆。

犯即脹死。

其毒可知。

鹽水煮。

去皮。

研取油用。

忌鐵。

芙蓉花

(灌木)清肺解毒

芙蓉花(專入肺。

兼入肝)。

為外科癰疽藥也。

凡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

即是此物。

蓋此味辛氣平質滑。

功專清肺。

止痛。

消腫排膿。

凡一切癰疽腫毒!無論花葉及根。

皆可搗研為末。

調蜜塗四圍。

留中患處。

干則頻換。

初起者即覺清涼。

痛止腫消。

已成者即膿出。

已潰者即易斂。

或加赤小豆蒼耳子同入為末。

功效殊見。

然必毒輕不重。

用此方可。

若大毒一陰一毒。

其勢莫遏。

則非輕小一平劑所能治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楓香

(香木)透毒外出

楓香(專入肝脾)。

系楓膏脂所成。

結而為香。

故曰楓香。

又曰白膠香。

按楓一性一最疏通。

故木易蛀。

外科用以透毒。

金瘡末敷即效。

筋斷即續。

齒頰腫痛。

燒灰揩牙甚工。

咳唾膿血。

同藥服之即止。

皆取透發病氣之意。

(時珍曰。

楓香松脂。

皆可亂一乳一香。

其功雖次於一乳一香。

而亦彷彿不遠。

)故能見其皆治也。

以 水煮二十沸。

入冷水中。

一揉一扯數十次。

曬乾用。

象牙

(獸)拔毒外脫

象牙(專入肌肉)。

味甘一性一寒。

按像一性一主剛猛。

而牙則善脫。

故凡皮肉間有形滯物。

及邪魅驚悸風癇。

並惡瘡內有毒未拔者。

服之立能有效。

以其具有脫一性一。

故能以脫引脫耳。

是以癰腫不解。

用牙磨水服之。

並挫末蜜調。

塗之即效。

諸鐵竹木刺入肉。

刮削煎湯。

一溫一服即愈。

諸骨鯁入於喉。

刮下薄片頻服即吐。

不吐再服。

以吐出為度。

象皮味鹹氣一溫一。

專治金瘡不合。

用皮 灰存一性一敷之。

亦可熬膏入散。

蟾酥

(隰生)蟾酥拔風火熱毒之邪蟾蜍外拔內攻

蟾酥(專入肌肉)。

即蟾蜍。

(俗名癩蝦蟆。

)眉間內有白汁者是也。

味辛氣一溫一。

有毒。

能拔一切風火熱毒之邪使之外出。

蓋邪氣著人肌肉。

郁而不解。

則或見為疔腫發背。

一陰一瘡一陰一蝕。

疽癘惡瘡。

故必用此辛一溫一以治。

蓋辛主散。

一溫一主行。

使邪盡從汗發。

不留內入。

而熱自可以除矣。

但一性一有毒。

止可外治取效。

(如發背未成者。

用活蟾蜍系瘡上。

半日。

蟾必昏憒。

置水中救其命。

再易一個。

三日則毒散矣!勢重者剖蟾蜍合瘀上。

不久必臭不可聞。

再易二三次即愈。

慎勿以微物見輕也。

)即或用丸劑。

亦止二三四厘而已。

多則能使毒人。

其用作丸投服。

亦宜雜他藥內入。

如牛黃明礬一乳一香沒藥之類。

毋單服也。

故書載拔諸毒。

只宜用酥一錢。

白面二錢。

硃砂少許。

作錠。

諒病輕重酌與。

不可盡服。

又治背發無名等毒。

取酥三五分。

廣膠水化。

米醋入銚火化。

乘熱手刷不已。

以散為度。

刻玉塗之。

等於刻蠟。

房術用之更善。

總皆外科奪命之功。

(一句括盡。

)輕用爛人肌肉。

至若蟾蜍氣味辛寒。

凡症瘕積塊。

風犬咬傷。

小兒疳積。

瘟疫發斑。

瘡疽發背。

用之與酥略同。

以其辛有發散之能。

寒有逐熱之功。

外敷固見神功。

內服除去頭足腹腸垢。

亦能去積除熱。

如風狗咬傷。

用蟾蜍後足搗汁生食。

先於患人頂心拔去血發三四一莖一。

於小一便內見沫。

其毒即解。

發背初腫。

用活蟾數個更易繫於腫上。

(法詳上)則其毒亦散矣!(時珍曰。

蟾蜍土之一精一也。

上應月魄而一性一靈異。

一穴一土食蟲。

又伏山一精一。

制蜈蚣。

故能入一陽一明經退虛熱。

行濕氣。

而為疳病癰疽諸瘡要藥也。

)總皆具有外拔內攻之力。

勿輕用也。

蟾酥以油單紙裹眉裂之。

酥出紙上。

一陰一干用。

蟾蜍焙乾。

去皮爪。

酒浸去肉用。

人牙

(人)入腎推毒外出

人牙(專入腎)。

味鹹一性一溫一。

功專治痘倒靨。

緣痘或出不快。

反見黑陷。

多因毒氣深入。

故須用此內發。

時珍曰。

齒者腎之標。

骨之餘也。

痘瘡則毒自腎出。

方長之餘。

外為風寒穢氣所冒。

腠理閉塞。

血澀不行。

毒不能出。

或變黑倒靨。

宜用此物以酒麝達之。

竄入腎經。

發出毒氣。

使熱令復行而瘡自紅活。

蓋劫劑也。

若伏毒在心。

昏冒不省人事。

及氣虛色白。

癢塌不能作膿。

熱痱紫泡之症。

止宜解毒補虛。

苟誤用此。

則鬱悶聲啞。

反成不救。

可不慎哉!

(高武痘診管見雲。

左仲恕言變黑歸腎者。

宜用人牙散。

夫既歸腎矣。

人牙豈能復治之乎?)

退火毒用。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本草求真
凡例上編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上編 卷一·補劑-平補上編 卷一·補劑-補火上編 卷一·補劑-滋水上編 卷一·補劑-溫腎上編 卷二·收澀-溫澀上編 卷二·收澀-寒澀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上編 卷二·收澀-鎮虛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上編 卷三·散劑-驅風上編 卷三·散劑-散濕上編 卷三·散劑-散熱上編 卷三·散劑-吐散上編 卷三·散劑-溫散上編 卷三·散劑-平散上編 卷四·瀉劑-滲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水上編 卷四·瀉劑-降痰上編 卷四·瀉劑-瀉熱上編 卷四·瀉劑-瀉火上編 卷四·瀉劑-下氣上編 卷四·瀉劑-平瀉上編 卷五·血劑-溫血上編 卷五·血劑-涼血上編 卷五·血劑-下血上編 卷六·雜劑-殺蟲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上編 卷六·雜劑-解毒上編 卷六·雜劑-毒物上編 卷七·食物-簡介上編 卷七·食物-面上編 卷七·食物-稻米上編 卷七·食物-稷上編 卷七·食物-粟米上編 卷七·食物-黑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黃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蠶豆上編 卷七·食物-白豆上編 卷七·食物-豌豆上編 卷七·食物-豇豆上編 卷七·食物-豆腐上編 卷七·食物-豆醬上編 卷七·食物-芹菜上編 卷七·食物-胡蘿蔔上編 卷七·食物-芥菜上編 卷七·食物-茼蒿上編 卷七·食物-蕹菜上編 卷七·食物-油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菘菜上編 卷七·食物-莧菜上編 卷七·食物-菠上編 卷七·食物-苦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苣上編 卷七·食物-萵苣上編 卷七·食物-菜上編 卷七·食物-匏瓠上編 卷七·食物-南瓜上編 卷七·食物-茄子上編 卷七·食物-胡瓜上編 卷七·食物-苦瓜上編 卷七·食物-越瓜上編 卷七·食物-甜瓜上編 卷七·食物-絲瓜上編 卷七·食物-冬瓜上編 卷七·食物-醬瓜上編 卷七·食物-芋子上編 卷七·食物-諸筍上編 卷七·食物-李上編 卷七·食物-青桃上編 卷七·食物-青梅上編 卷七·食物-楊梅上編 卷七·食物-栗上編 卷七·食物-橄欖上編 卷七·食物-枇杷上編 卷七·食物-花生上編 卷七·食物-烏芋上編 卷七·食物-橘穰上編 卷七·食物-菱角上編 卷七·食物-香蕈上編 卷七·食物-木耳上編 卷七·食物-蘑菇上編 卷七·食物-雉上編 卷七·食物-雁上編 卷七·食物-鵝上編 卷七·食物-鳧上編 卷七·食物-鷓鴣上編 卷七·食物-竹雞上編 卷七·食物-斑鳩上編 卷七·食物-貓上編 卷七·食物-鰣魚上編 卷七·食物-鰱魚上編 卷七·食物-魚上編 卷七·食物-鯇魚上編 卷七·食物-鰷魚上編 卷七·食物-鱖魚上編 卷七·食物-白魚上編 卷七·食物-青魚上編 卷七·食物-鯊魚上編 卷七·食物-紙魚上編 卷七·食物-石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鰍魚上編 卷七·食物-鮫魚上編 卷七·食物-烏賊魚上編 卷七·食物-鱔魚上編 卷七·食物-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鰻鱺魚上編 卷七·食物-海上編 卷七·食物-蟶上編 卷七·食物-蛙上編 卷七·食物-鱉肉下編 卷八·主治上-臟腑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風下編 卷九·主治下-暑下編 卷九·主治下-濕下編 卷九·主治下-燥下編 卷九·主治下-火下編 卷九·主治下-熱下編 卷九·主治下-痰下編 卷九·主治下-氣下編 卷九·主治下-血下編 卷九·主治下-積下編 卷九·主治下-痛下編 卷九·主治下-消渴下編 卷十·總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