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 瀉濕與不同。者。止用甘平輕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本草求真》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

本草求真

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

瀉濕與不同。

者。

受濕無多。

止用甘平輕淡。

使水緩滲。

如水入土。

逐步滲洩。

漸漬不驟。

瀉濕者。

受濕既多。

其藥既須甘淡以利。

又須鹹寒以瀉。

則濕始從熱解。

故曰瀉濕。

然瀉亦須分其臟腑。

如濕在肺不一洩。

宜用薏苡仁黑牽牛車前子黃芩白薇之類。

但薏苡仁則治水腫濕痺。

疝氣熱一淋。

黑牽牛則治腳氣腫滿。

大小一便秘。

黃芩則治癃一閉腸 。

寒熱往來。

車前子則治肝肺濕一熱以導膀一胱水邪。

白薇則治淋痺酸痛。

身熱肢滿之為異耳!如濕在於脾胃不瀉。

宜用木瓜白蘚皮蚯蚓白礬寒水石之類。

但木瓜則治霍亂洩瀉轉筋。

濕一熱不調。

白蘚皮則治關竅閉塞。

溺閉一陰一腫。

蚯蚓則治伏熱鬼疰。

備極熱毒。

白礬則能酸收湧吐。

逐熱去沫。

寒水石則能解熱利水之有別耳。

如濕在於脾胃不清。

宜用扁蓄茵陳苦參刺 皮之類。

但扁蓄苦參則除濕一熱殺蟲。

茵陳則除濕一熱在胃發黃。

刺 皮則治噎膈反胃之不同耳。

如濕在心不化。

宜用燈草木通黃連連翹珍珠苦楝子之類。

但燈草則治五一淋伏熱。

黃連則治實熱濕蒸。

木通則治心熱水閉。

連翹則治癰毒淋結。

珍珠則治神氣浮游。

水脹不消。

苦楝子則治熱郁狂燥。

疝瘕蠱毒之有分耳。

若在小腸濕閉而見淋閉一莖一痛。

則有海金沙以除之。

溺閉腹腫。

則有赤小豆以利之。

娠妊水腫。

則有赤茯苓以導之。

膀一胱濕閉而見水腫風腫。

則有防己以洩之。

暑濕內閉。

則有豬苓以宣之。

小一便頻數。

則有地膚子以開之。

水蓄煩渴。

則有澤瀉以治之。

實熱熾甚。

則有黃柏以瀉之。

暑熱濕利。

則有滑石以分之。

他如腎有邪濕症見血瘀溺閉。

則有宜於琥珀海石矣。

症見水氣浮腫。

則有宜於海蛤矣。

症見痔漏淋渴。

則有宜於文蛤矣!而寒水石苦參之能入腎除濕。

又自可見。

肝有邪濕。

症見驚癇疫瘧。

則有宜於龍膽矣!症見風濕內乘。

小一便痛閉。

則有宜於萆 矣!而連翹珍珠琥珀之能入肝除濕。

又自可推。

凡此皆屬之劑也。

至於水勢澎湃。

盈科溢川。

則又另有法在。

似不必於此瑣贅雲。

澤瀉

(水草)瀉膀一胱氣分濕一熱

澤瀉(專入膀一胱腎)。

甘淡微寒。

能入膀一胱氣分。

以瀉腎經火邪。

功專利水除濕。

故五苓散用又治水蓄煩渴小一便不利。

或吐或瀉。

五苓散主之。

方用澤瀉。

故知長於行水。

)八味丸用此以瀉腎經濕火。

(時珍曰。

地黃丸用茯苓澤瀉者。

乃取其瀉膀一胱之邪氣。

非接引也。

古人用補藥。

必兼瀉邪。

邪去則補藥得力。

一辟一闔。

此乃玄妙。

後人不知此理。

專一於補。

所以久服必有偏勝之害矣。

汪昂曰。

六味丸有熟地之一溫一。

丹皮之涼。

山藥之澀。

茯苓之滲。

山茱之收。

澤瀉之瀉。

補腎而兼補脾。

有補而必有瀉。

相和相濟。

以成之功。

乃平淡之神奇。

所以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

即有加減。

或加紫河車一具。

或五味麥冬杜仲牛膝之類。

不過一二味。

極三四味而止。

今人或疑澤瀉之瀉而減之。

多揀本草補藥。

恣意加入。

有補無瀉。

且客倍於主。

責成不專。

而六味之功。

反退處於虛位。

失制方之本意矣。

此近世庸師之誤也。

俾其補不偏勝。

則補始無礙耳。

豈曰澤瀉補一陰一。

功同於地黃之列哉?第其濕一熱不除。

則病症莫測。

故有消渴嘔吐。

痰飲腫脹。

腳氣一陰一汗。

尿血洩一精一種種等症。

(病症皆因濕一熱為害。

)用此甘淡微鹹以為滲洩。

(一精一洩安可滲利。

因於濕一熱而成。

不得不滲利耳。

)則濁氣既降。

而清氣上行。

(故有耳聰目明之功。

)所謂一除而百病與之俱除也。

但小一便過利。

則腎水愈虛。

而目必昏。

(易老雲。

瀉伏水。

去留垢。

故明目。

小一便利。

腎氣虛。

故目昏。

)此一定之理耳。

鹽水炒。

或酒拌。

忌鐵。

木通

(蔓草)瀉心經小腸濕一熱

木通(專入心。

兼入小腸。

古名通草。

今之通草。

即古所名通脫木)。

甘淡輕虛。

據書開載治效甚多。

然究不外清火通竅利水數端而已。

緣人一身上下。

外無風寒暑濕六一婬一郁而為熱。

內無火氣熏蒸。

則水道順暢。

一身安養。

上自咽喉以迄心胸。

下自大腹以迄二便。

而無膈結不通之弊矣。

東垣曰。

凡人肺受熱邪。

津一液氣化之源絕。

(肺為水源。

)則泉水斷流。

(源絕則流斷。

)膀一胱受濕一熱癃一閉約束。

則小一便不通。

(濕一熱為害。

)朱二允曰。

火在上則口燥眼赤鼻干。

在中則心煩嘔噦。

在下則淋閉足腫。

木通籐細有孔。

兩頭皆通。

體輕質浮。

味淡氣滲。

能瀉君火。

火退則小一便自利。

(心與小腸相表裡。

)便利。

則諸經火邪皆從心水而下降矣。

是以行經下一乳一。

(火不內亢則經調一乳一通。

)破血除蒸。

(熱除則血破。

血破則蒸除。

)止煩住痛。

(心熱清則煩除痛止。

)排膿生肌。

(心熱除則氣血得養而肌肉生。

)開關利節。

(心竅通則經絡流行。

故關節亦通。

)並凡因於濕一熱而成者。

無不借此以為開導。

此雖類澤瀉同為滲利。

但君火動則宜木通。

相火動則宜澤瀉也。

惟神氣虧損。

汗多外出。

及虛弱孕婦者切忌。

以一性一通利故耳。

車前子

(隰草)清肝肺風熱以道膀一胱水邪

車前子(專入肝肺。

)甘鹹一性一寒。

據書皆載能治膀一胱濕一熱。

以通水道。

然余謂膀一胱之清。

由於肝肺之肅。

凡人瀉利暴作。

小水不通。

並濕痺五一淋。

暑熱瀉利。

難產目赤。

雖有膀一胱水涸不能化一陽一。

然亦有為肝肺感受風熱。

以致水不克生。

故須用此以清肝肺。

兼鹹下降以清水道。

(聖惠方風熱目暗。

用車前子宣州黃連各一錢為末。

食後一溫一服效。

又景駐丸治肝腎俱虛。

眼目昏花。

或生障翳。

迎風有淚。

久服補肝腎。

增目力。

車前子熟地黃酒蒸三兩。

菟絲子酒浸五兩。

蜜丸。

時珍曰。

服此治目。

須佐他藥。

如六味地黃丸之用澤瀉也。

若單用。

則走洩太過。

恐非久服之物。

又歐一陽一公常得暴下病。

國醫不能治。

夫人買市人藥一帖進之而愈。

方叩其方。

則車前子一味為末。

飲服二錢匕雲。

此藥利水而不動氣。

水道利則清濁分。

各藏自止矣!

)是以五子衍宗丸。

用此以為四子之佐。

(五子衍宗丸。

枸杞菟絲各八兩。

五味復盆各四兩。

車前二兩。

蜜丸。

遺洩者。

車前易蓮子。

)金匱腎氣丸。

用此以為諸藥之助。

且此肝肺既清。

風熱悉去。

則肺不受熱而化源有自。

肝不破風而疏洩如常。

一精一與溺二竅。

本不相兼。

水得氣而通。

一精一得火而洩。

故水去而火益盛。

一精一盛而氣益固。

所謂服此令人有子。

(明醫雜錄雲。

服固一精一藥日久。

須服此行一房。

即有子。

)及滲利而不走氣。

(馮兆張曰。

利膀一胱水竅而不及命門一精一竅。

故濁一陰一去而腎愈固。

熱去而目自明也。

)與茯苓同功者。

正謂此也。

但氣虛下陷。

腎氣虛脫。

切勿服耳。

酒蒸搗餅焙研用。

燈草

(隰草)瀉心火以消水

燈草(專入心)。

味淡而寒。

體小氣微。

諸書皆稱能降心火。

以其心治心也。

心火清則肺金肅。

(故書曰清肺。

)心與小腸相表裡。

則熱盡從小一便而出矣。

且熱去而血亦寧。

故能止血通淋。

清上焦伏熱。

五一淋之聖藥也。

(五一淋有氣血膏勞石之分。

)燒可治喉痺。

(一方。

燈心灰二錢。

蓬砂末一錢吹。

一方。

燈心箬葉燒灰吹。

一方。

燈心草紅花。

燒灰酒服。

)及以灰塗一乳一上。

則兒飼不夜啼。

縛把擦癬。

則蟲從草出。

浮水可見。

且能斷根矣。

氣虛小一便不禁者。

忌服。

扁蓄

(隰草)除濕一熱殺蟲

扁蓄(專入脾)。

味苦氣平。

功專利水清熱。

除濕殺蟲。

是以小兒 病。

女子一陰一蝕浸一婬一瘙癢疽痔諸病。

無不借此以為主治耳。

(海上歌雲。

心頭急痛不能當。

我有仙人海上方。

扁蓄醋煎通口咽。

管教時刻便安康。

)以其味苦則熱洩。

味苦則蟲伏。

但此止屬標治。

不能益人。

勿常用也。

葉細如竹。

弱一莖一蔓引。

促節有粉。

三月開細紅花。

(蔓草)祛肝風除胃濕

萆 (專入肝胃)。

味苦氣平。

功專祛風除濕固腎。

凡人一大便燥結。

小一便頻數。

每於便時痛不可忍者。

此必大便熱閉。

積熱腐瘀等物。

同液乘虛流入小腸。

故於便時即作痛也。

(楊子建萬金護命方雲。

凡人小一便頻數。

不計度數。

便時一莖一內痛不可忍者。

此疾必先大腑秘熱不通。

水液只就小腸。

大腑愈加乾渴。

甚則渾身熱。

心燥思涼水。

如此即重症也。

此疾本因貪酒色。

積有餘毒腐物瘀血之類。

隨虛水入於小腸。

故便時作痛也。

此乃小一便頻數而痛。

與淋症澀而痛者不同也。

宜用萆 一兩。

鹽水炒為末。

每服二錢。

使水道轉入大腸。

仍以蔥湯頻洗谷道。

令氣得通。

則小一便數及痛自減也。

)且水道不清。

則濕一熱不除。

而肝火愈熾。

筋骨愈痿。

萆 氣味苦平。

既能入肝祛風。

(時珍曰。

厥一陰一主筋屬風。

一陽一明主肉屬濕。

萆 之功長於去風濕。

所以能治緩弱痿痺。

遺濁惡瘡。

諸病之屬風濕者。

)復能引水歸入大腸以通谷道。

俾水液澄清。

而無痛苦之患矣。

又安有痺痛腰冷。

膀一胱宿水。

與一陰一痿失溺。

痔漏惡瘡之累乎?昔人云。

既有逐水之功。

復有攝一精一之力。

(濕一熱除則一精一自不走洩。

)洵不誣耳!菝 土茯苓。

與萆雖不相類。

而功用不遠。

白虛軟者良。

薏苡為使。

畏大黃柴一胡一前一胡一。

忌茗醋。

(萆 根細長淺白。

菝 根作塊赤黃。

海金沙

(隰草)利小腸血分濕一熱

海金沙(專入小腸)。

味甘而淡。

氣寒無毒。

為主通利小腸血分要藥。

凡小腸熱閉。

而見五一淋疼痛不止者。

服之使熱盡從小一便而出。

且於傷寒熱閉。

而見腹滿狂燥。

則當於此加梔子朴硝蓬砂投治。

俾熱亦從小一便而出。

此灶裡一抽一薪之一義也。

但腎臟真一陽一不足切忌。

淘淨。

取浮者曬乾。

捻之不沾指者真。

忌火。

防己

(蔓草)除濕利水瀉下焦濕一熱

防己(專入膀一胱)。

辛苦大寒。

一性一險而健。

善走下行。

長於除濕通竅利道。

能瀉下焦血分濕一熱。

及療風水要藥。

(杲曰。

本草十劑雲。

通可去滯。

通草防己之屬是也。

夫防己大苦寒。

能瀉血中濕一熱。

通其滯塞。

亦能瀉大便。

補一陰一瀉一陽一。

比之於人。

則險而健者也。

幸災樂禍。

能首為亂階。

然善用之。

亦可敵凶一穴一險。

)故凡木濕喘嗽。

熱氣諸癇。

一溫一瘧腳氣。

水腫風腫。

癰腫惡瘡。

及濕一熱流入十二經。

以致二一陰一不通者。

皆可用此調治。

若屬腳氣腫痛。

(濕則腫。

熱則痛。

)如濕則加蒼朮薏苡木瓜。

熱加黃芩黃柏。

風加羌活萆 。

痰加竹瀝南星。

痛加香附木香。

血虛加四物。

大便秘加桃仁紅花。

小一便秘加牛膝澤瀉。

痛連臂加桂枝威靈仙。

痛連脅加膽草。

隨症通活。

斯為善矣!但此氣味苦寒。

藥力猛迅。

若非下焦血分實熱實濕。

(木通甘淡。

瀉氣分濕一熱。

防己苦寒。

瀉血分濕一熱。

)及非二便果不通利。

妄用此藥投治。

其失匪輕。

不可不知。

此雖有類黃柏地膚子。

但黃柏之瀉膀一胱濕一熱。

則併入腎瀉火。

味苦而不辛。

此則辛苦兼見。

一性一險而健。

故於風水腳氣等症兼理。

地膚子之瀉膀一胱濕一熱。

味苦而甘。

力稍遜於黃柏。

此則健險異常。

有辛無甘。

而為亂階之首也。

其一瀉熱與濕。

而氣味治功。

各別如此。

己有二種。

曰漢曰木。

治風須用木防己。

治水須用漢防己。

漢已根大而虛。

通心有花紋。

色黃。

木己黑點黃腥木強。

酒洗用。

惡細辛。

畏萆 。

茵陳

(隰草)治太一陽一陽一明濕一熱

茵陳(專入膀一胱胃)。

味苦微寒。

諸書皆言濕一熱伏於一陽一明。

(胃)用此以入太一陽一膀一胱發汗利水。

俾太一陽一陽一明濕一熱之邪。

盡得於藥而解矣!且治傷寒時疾狂一熱。

瘴瘧頭痛頭旋。

女人疝瘕。

亦是濕一熱為病。

但黃原有一陰一陽一寒熱之分。

一陽一黃者由熱蘊於脾土。

如苗值於大旱。

則苗必燥而黃。

是苗因燥而黃者也。

太澇則苗必濕而黃。

是苗因濕而黃者也。

熱為一陽一。

寒為一陰一。

故黃亦以一陰一陽一分之。

(一陽一黃身如橘色。

汗如柏汁。

寒黃黃而色晦。

當細辨別。

)是以仲景立有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以治一陽一黃之症。

又立茵陳附子湯。

以治一陰一黃之症。

茵陳治黃通劑。

在人審其所因而酌治耳。

若蓄血發黃。

則治不在茵陳之列。

以茵陳本屬氣分藥也。

於血則不能治矣。

茵陳本有二種。

葉細而青蒿者可用。

若生子如鈴。

則為山茵陳矣。

專於殺蟲。

及治口瘡。

地膚子

(隰草)瀉膀一胱血虛濕一熱利小一便淋閉

地膚子(專入膀一胱)。

治淋利水清熱。

功頗類於黃柏。

但黃柏其味苦烈。

此則味苦而甘。

黃柏大瀉膀一胱濕一熱。

此則其力稍遜。

凡小一便因熱而見頻數及或不禁。

用此苦以入一陰一。

寒以勝熱。

而使濕一熱盡從小一便而出也。

(頻數既謂之熱。

則不禁當不得以熱名。

然不禁亦有因於膀一胱邪火妄動而致者。

但頻數不禁出於體旺。

則為一陽一火偏勝。

用以實治則可。

出於虛衰老弱。

雖有邪火內熾。

亦恐真一陽一不足。

當為詳慎。

)但虛火偏旺而熱得恣。

固當用以清利。

若不佐以補味同入。

則小水既利而血益虛。

血虛則熱益生。

熱生而淋其益甚矣。

故宜佐以牡蠣山藥五味收澀之劑。

俾清者清。

補者補。

通者通。

澀者澀。

滋潤條達而無偏勝為害之弊矣!且能以治因熱 疝。

並煎湯以治瘡疥。

至書所謂益一精一強一陰一。

非是具有補益之能。

不過因其熱除。

而即具有堅強之意耳。

類蠶沙。

惡螵蛸。

(藏器曰。

眾病皆起於虛。

虛而多熱者。

加地膚子甘草。

白蘚皮

(山草)瀉脾胃濕一熱

白蘚皮(專入脾胃)。

味苦與鹹。

一性一寒無毒。

蓋一陽一明胃土喜燥惡濕。

一有邪入。

則一陽一被郁不伸而熱生矣。

有熱自必有濕。

濕一婬一則熱益盛。

而風更乘熱至。

相依為害。

以致關節不通。

九竅不利。

見為風瘡疥癬。

一毛一脫疸黃。

濕痺便結。

溺閉一陰一腫。

咳逆狂叫飲水種種等症。

(諸症皆就濕一熱以論。

)治宜用此苦洩寒鹹之味。

以為開關通竅。

俾水行熱除風息。

而症自克平。

(肘後治鼠 已破。

出膿血。

用白蘚皮煮汁服一升。

當吐若鼠子也。

又陳延之治產後中風人虛不可服他藥者。

一物白蘚皮湯一溫一服。

)奈世不察。

猥以此為瘡瘍之外用。

其亦未達本經主治之意耳!然此止可施於脾胃堅實之人。

若使素屬虛寒。

切勿妄用。

根黃白而心實者良。

取皮用。

惡桑螵蛸茯苓桔梗萆 。

苦參

(山草)清熱除濕殺蟲

苦參(專入腎。

兼入脾胃)。

味苦至極。

古書有雲。

雖在五參之外。

(人參。

沙參。

紫參。

丹參。

玄參。

)雲參亦屬有補。

然究止屬除濕導熱之品。

於補其奚濟乎?(繡按。

五參除人參可以言補。

余不得以補名。

)凡味惟甘為正。

惟一溫一為補。

苦參味等黃柏。

寒類大黃。

一陰一似朴硝。

(的解)號為極苦極寒。

用此殺蟲除風。

治水去疸。

掃疥治癩。

開竅通道。

清痢解疲。

或雲有益。

若謂於腎有補。

縱書立有是說。

亦不過從濕除熱祛之後而言。

豈真補一陰一益腎之謂哉?

況有用此擦牙。

而更見有腰痛傷腎之症。

其可謂之補腎者乎!(素問雲。

五味入胃。

各歸其所喜攻。

久則增氣。

物化之常也。

氣增而久。

夭之由也。

王冰注雲。

入肝為一溫一。

入心為熱。

入肺為清。

入腎為寒。

入脾為至一陰一而兼四氣。

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

各從本髒之氣用爾。

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

此其類也。

氣增不已。

則髒氣有偏勝。

偏勝則髒有偏絕。

故有暴夭。

是以藥不具五味。

不備四氣。

而久服之。

雖且復勝。

久必暴夭。

但人疏忽。

不能一精一候耳。

張從正雲。

凡藥皆毒也。

雖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

久服則五味各歸其髒。

必有偏勝。

氣增之患。

諸藥皆然。

學人當觸類而長之可也。

)至脾胃虛寒。

尤為切忌。

泔浸。

去腥氣。

蒸用。

玄參為使。

惡貝母菟絲子漏蘆。

反藜蘆。

琥珀

(寓木)清肝腎熱邪利水消瘀

琥珀(專入心肝。

兼入小腸腎)。

甘淡一性一平。

(承曰。

茯苓生於一陰一而成於一陽一。

琥珀生於一陽一而成於一陰一。

)按書雖曰脂入土而成寶。

合以鎮墜等藥。

則能安魂定魄。

色赤能入心肝二經一血分。

合以辛一溫一等藥。

則能消瘀破瘕。

生肌合口。

其味甘淡上行。

合以滲利等藥。

則能治淋通便。

燥脾補土。

(經曰。

飲食入胃。

游溢一精一氣。

上輸於脾。

脾氣散一精一。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一胱。

凡滲藥皆上行而後下降。

)且能明目退翳。

(即退翳之效。

)逐鬼殺魅。

(即安魂魄之效。

)謂是水去熱除安鎮之意。

但此一性一屬消磨。

則於真氣無補。

氣屬滲利。

則於本源有耗。

此惟水盛火衰者。

用之得宜。

若使火盛水涸。

用之不能無慮。

(血瘀而小一便不利者宜用。

血少而小一便利者。

反致燥急之苦。

)松脂入土。

年久結成。

或楓脂結成。

以摩熱拾芥者真。

(市人多煮雞子及青魚膽偽之。

摩熱亦能拾芥。

宜辨。

芥即禾草。

)用柏子仁末。

入瓦鍋同煮半日。

搗末用。

豬苓

(寓木)除膀一胱血分濕一熱

豬苓(專入膀一胱腎)。

甘淡微苦。

一性一平無毒。

得楓根之餘氣以成。

形如豬屎。

故以豬名。

凡四苓五苓等方。

並皆用此。

(仲景用茯苓澤瀉白朮與桂。

名五苓散。

為治水之總劑。

方中用以肉桂。

蓋以膀一胱津一液。

賴氣以化。

則能以出。

用肉桂辛熱。

所以化其氣也。

除桂名四苓散。

李東垣曰。

無惡寒症。

不可用桂。

周揚俊曰。

五苓為渴而小一便不利者設。

若不渴則茯苓甘草足矣。

若但渴。

則四苓足矣。

)一性一雖有類澤瀉。

同入膀一胱腎經。

解熱除濕。

行竅利水。

然水消則脾必燥。

水盡則氣必走。

澤瀉雖同利水。

一性一亦類燥。

然鹹一性一居多。

尚有潤存。

澤雖治火。

一性一亦損氣。

然潤能滋一陰一。

尚有補在。

故豬必合澤瀉以同用。

則潤燥適均。

而無偏陂之患矣。

至於茯苓。

雖屬滲劑。

有濕自可以去。

然茯則入氣而上行。

此則入血而下降。

且與澤瀉利水消腫。

治瘧止痢等藥。

審屬暑邪濕一熱內閉。

無不借此以為宣導之需。

(瘧多由暑。

暑必成瘧。

)古人已雲清利小一便。

無若此快。

以故滋一陰一藥中。

止有澤瀉。

而不用及豬苓。

正謂此耳。

(故六味丸有澤瀉。

無豬苓。

)但此專司引水。

津一液易耗。

久服多致損目。

(凡服利水藥而明目者。

因除濁氣濕一熱而成明也。

用利水藥而失明者。

因其走洩真氣也。

)白而實者良。

去皮用。

赤小豆

(菽豆)利小腸濕一熱

赤小豆(專入小腸。

)甘酸色赤。

心之谷也。

其一性一下行入一陰一。

通小腸而利有形之病。

故與桑白皮同為利水除濕之劑。

(十劑曰。

燥可去濕。

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

)是以水氣內停。

而見溺閉腹腫。

手足攣痺。

癰腫瘡疽。

非此莫治。

(朱氏集驗方雲。

宋仁宗在東宮時患 腮。

命道士贊寧治之。

取小豆七七粒為末。

敷之而愈。

中貴人任承亮後患惡瘡近死。

尚書郎傅永授以藥。

立愈。

叩其方。

赤小豆也。

予苦脅疽。

既至五臟。

醫以藥治之。

甚驗。

承亮曰。

得非赤小豆耶。

醫謝曰。

某用此活三十口。

願勿復言。

有僧發背如爛瓜。

鄰家一乳一婢用此治之如神。

但其一性一最粘。

敷毒。

干則難揭。

入苧根末。

即不粘。

此法尤佳。

)且能止濕解酒。

通胎下一乳一。

(陳自明。

予婦食素。

產後七日一乳一脈不行。

服藥無效。

偶得赤小豆一升。

煮粥食之。

當夜遂行。

)至十劑取此為燥。

亦以水行而燥自生之意。

並非因其藥一性一本燥而言也。

故書又戒多服。

則令人津一液枯槁而燥。

取緊一小而赤黯色者良。

(若半黑半紅為相思子。

非赤小豆也。

滑石

(石)降上中下濕一熱

滑石(專入膀一胱)。

何以滑名。

因其一性一滑而名之也。

滑石味甘氣寒。

色白。

服則能以清熱降火。

通竅利便。

生津止渴。

為足太一陽一膀一胱經藥。

故凡中暑積熱。

嘔吐煩渴。

黃膽水腫。

腳氣一淋閉。

水熱瀉利。

吐血衄血諸症。

腫毒一乳一汁不通。

胎產難下。

服此皆能蕩熱除濕。

通汁滑胎。

(同甘草。

為六一散。

)然其開竅利濕。

不獨盡由小一便而下。

蓋能上開腠理而發表。

(腠理為肺所生。

)是除上中之濕一熱。

下利便溺而行。

是除中下之濕一熱。

熱去則三焦寧而表瑞安。

濕去則闌門通而一陰一陽一利矣!河間益元散。

(六一散或加辰砂。

)用此通治上下表裡諸病。

其意在此。

滑石既屬滲利。

如何又言止渴。

因其濕一熱既滲。

則脾胃中和。

而渴自止耳。

故書又載能理脾胃。

義亦由此。

白而潤者良。

石葦為使。

宜甘草。

(汪昂雲。

凡走洩之劑。

宜用甘草以佐。

??

(石)

而小與堅不同。

功專利竅除濕解熱。

故凡目翳不開。

熱一淋不利。

婦人難產等症。

治當用此。

無有不效。

(必審諸病。

果因濕一熱而成。

方用。

)但書所云難產令婦兩手各執一枚。

其胎即下。

合之於理。

似屬誑妄。

未可盡信。

磨汁服。

(書言因雷雨自石一穴一中出。

隨雨飛墮者非。

刺 皮

(獸)祛腸胃濕一熱血瘀

刺 皮(專入腸胃)。

其皮如刺。

因以刺名。

其獸屬胃而入胃。

因以 號。

(宗 曰。

皮治胃逆。

開胃氣有功。

)何書載治五痔一陰一蝕。

以其濕一熱下注。

得此味辛入腸。

金屬大腸。

故能以破其血耳!何書又載能治噎膈反胃。

(普濟治反胃。

用 皮燒灰酒服。

或煮汁。

或五味淹炙食。

)以 屬獸。

兼味辛苦。

故能散邪洩熱。

使其胃氣調和而不上逆故耳。

但食肉切宜除骨。

若誤食則令人瘦劣。

節節漸小也。

似鼠而圓。

火褐色。

攢一毛一。

外刺如栗房。

黑存一性一用。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本草求真
凡例上編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上編 卷一·補劑-平補上編 卷一·補劑-補火上編 卷一·補劑-滋水上編 卷一·補劑-溫腎上編 卷二·收澀-溫澀上編 卷二·收澀-寒澀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上編 卷二·收澀-鎮虛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上編 卷三·散劑-驅風上編 卷三·散劑-散濕上編 卷三·散劑-散熱上編 卷三·散劑-吐散上編 卷三·散劑-溫散上編 卷三·散劑-平散上編 卷四·瀉劑-滲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水上編 卷四·瀉劑-降痰上編 卷四·瀉劑-瀉熱上編 卷四·瀉劑-瀉火上編 卷四·瀉劑-下氣上編 卷四·瀉劑-平瀉上編 卷五·血劑-溫血上編 卷五·血劑-涼血上編 卷五·血劑-下血上編 卷六·雜劑-殺蟲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上編 卷六·雜劑-解毒上編 卷六·雜劑-毒物上編 卷七·食物-簡介上編 卷七·食物-面上編 卷七·食物-稻米上編 卷七·食物-稷上編 卷七·食物-粟米上編 卷七·食物-黑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黃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蠶豆上編 卷七·食物-白豆上編 卷七·食物-豌豆上編 卷七·食物-豇豆上編 卷七·食物-豆腐上編 卷七·食物-豆醬上編 卷七·食物-芹菜上編 卷七·食物-胡蘿蔔上編 卷七·食物-芥菜上編 卷七·食物-茼蒿上編 卷七·食物-蕹菜上編 卷七·食物-油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菘菜上編 卷七·食物-莧菜上編 卷七·食物-菠上編 卷七·食物-苦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苣上編 卷七·食物-萵苣上編 卷七·食物-菜上編 卷七·食物-匏瓠上編 卷七·食物-南瓜上編 卷七·食物-茄子上編 卷七·食物-胡瓜上編 卷七·食物-苦瓜上編 卷七·食物-越瓜上編 卷七·食物-甜瓜上編 卷七·食物-絲瓜上編 卷七·食物-冬瓜上編 卷七·食物-醬瓜上編 卷七·食物-芋子上編 卷七·食物-諸筍上編 卷七·食物-李上編 卷七·食物-青桃上編 卷七·食物-青梅上編 卷七·食物-楊梅上編 卷七·食物-栗上編 卷七·食物-橄欖上編 卷七·食物-枇杷上編 卷七·食物-花生上編 卷七·食物-烏芋上編 卷七·食物-橘穰上編 卷七·食物-菱角上編 卷七·食物-香蕈上編 卷七·食物-木耳上編 卷七·食物-蘑菇上編 卷七·食物-雉上編 卷七·食物-雁上編 卷七·食物-鵝上編 卷七·食物-鳧上編 卷七·食物-鷓鴣上編 卷七·食物-竹雞上編 卷七·食物-斑鳩上編 卷七·食物-貓上編 卷七·食物-鰣魚上編 卷七·食物-鰱魚上編 卷七·食物-魚上編 卷七·食物-鯇魚上編 卷七·食物-鰷魚上編 卷七·食物-鱖魚上編 卷七·食物-白魚上編 卷七·食物-青魚上編 卷七·食物-鯊魚上編 卷七·食物-紙魚上編 卷七·食物-石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鰍魚上編 卷七·食物-鮫魚上編 卷七·食物-烏賊魚上編 卷七·食物-鱔魚上編 卷七·食物-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鰻鱺魚上編 卷七·食物-海上編 卷七·食物-蟶上編 卷七·食物-蛙上編 卷七·食物-鱉肉下編 卷八·主治上-臟腑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風下編 卷九·主治下-暑下編 卷九·主治下-濕下編 卷九·主治下-燥下編 卷九·主治下-火下編 卷九·主治下-熱下編 卷九·主治下-痰下編 卷九·主治下-氣下編 卷九·主治下-血下編 卷九·主治下-積下編 卷九·主治下-痛下編 卷九·主治下-消渴下編 卷十·總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