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演義》第二十九卷 妖術暗侵凶少吉 神靈阿護死還生:日夜督造,限在速成。然一精一神日減,寒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史演義》第二十九卷 妖術暗侵凶少吉 神靈阿護死還生

北史演義

第二十九卷 妖術暗侵凶少吉 神靈阿護死還生

話說高王因觸黑氣致疾,疑係爾朱舊第萬仁在內為祟,擇地東城另建新府。

日夜督造,限在速成。

然一精一神日減,寒熱時作。

隔三四日出理軍情一次,不勝勞倦。

醫官時時進藥,百無一效。

一日,新府成,王自臨視,庭院深沉,樓台重疊,金碧輝煌,各極土木之巧。

擇於三月初三,同爾朱後遷進。

題其寢宮曰:「廣寒仙府」,珠簾繡戶,彷彿瑤台曲室蘭房,迥非人境。

百官入賀,皆令免見。

至晚,與後並坐對飲,笑謂後曰:「卿是阿一嬌,此處可當金屋否?」

後微笑。

又曰:「前日得病,以府第不安,因急過此,想得安靜矣。」

言未絕,王忽目閉口噤,鼻血如注,身坐不穩,漸下座來。

後及左右皆大驚,急起扶之,已昏迷不省人事。

後正無計,見神氣將絕,且泣且呼。

乃依時俗解救暴死之法,命宮女取外祠紙錢焚於庭下,取酒酬地,須臾鼻血少止。

俄而口開,後遂取薑湯灌之。

良久乃蘇,瞪目視後,但不能出聲。

後即扶之入寢。

約有兩個時辰,王忽長吁,泣謂後曰:「我幾不復見卿。」

後問:「王何若此?令人驚絕。」

王曰:「我正與卿講話,眼前只見一人,身長丈餘,頭裹黃巾,手執文書一紙,告我曰:「主司有請。

』我問:「主司何人?你敢擅入。

』方欲叱之,此人進步將我咽喉捻住,兩目黑暗,不知南北。

耳中聞卿喚我之一聲,開口不得。

魂搖搖漸覺離身,忽有火光從頂門出,喉間才得氣轉,開目見卿。

至今喉痛、眼疼,遍體無力,看來吾命不久矣。」

後聞言淚下,勉強安慰曰:「大王神氣虛弱,故見神見鬼。

宜報知世子,召醫下藥,調理元氣,自然平復。」

王點頭。

天明,即召世子。

世子聞召,即到新府拜見,又拜見莊後。

王謂世子曰:「我二月中得病,淹留至今,昨夜更加沉重。

你母在北府尚未知道,你歸言之。」

說罷,便令出宮。

世子退立中堂,請見爾朱一娘一娘一。

一娘一娘一移步出來,世子曰:「父王所犯何病?兒實不知,求一娘一娘一細言其故。」

後乃以前日若何發痛,若何得安,昨夜若何昏迷,一一告之。

世子聽罷,大驚失色曰:「父病深矣,當急醫治。

諸事全賴一娘一娘一調護。

兒且歸報吾母,再來問候。」

道罷告退。

世子歸見婁妃曰:「今日去見父王,臥病在一床一,十分沉重。」

婁妃驚問:「何病?」

世子備述後園飲酒,黑氣相觸,頓發奇痛。

因疑爾朱兆作祟,遷居新府,不意昨夜鼻血如注,昏迷過去,半夜方醒,病勢較前加重。

婁妃聞知大驚,因問曰:「新府陪侍何人,乃爾留連忘返?」

世子曰:「此事父王不許洩漏,故不敢告知。

今日為母言之,新府美人乃是爾朱皇后。」

婁妃曰:「後何以在此?」

世子曰:「後被恆山夫人擒歸,父王悅其色美,遂爾收納,朝夕不離。」

婁妃曰:「臣納君妻,事幹名義,汝父奈何為此?汝今夜當在閣門外寢宿,病勢輕重當告我知。」

世子再拜而退。

婁妃嗟歎不已。

少頃,諸夫人聞王疾,皆來問信。

婁妃以實告之,無不驚憂。

妃乃謂桐花曰:「大王納爾朱後,汝何以瞞我?」

桐花曰:「大王有命,不許告知。

但罪實在妾,若不擒之以歸,何至為王所納。」

眾夫人曰:「此女容貌若何?」

桐花曰:「若說容貌,果然天姿國色。

我見猶憐,大王焉得不一愛一?」

忽有使至曰:「大王疾病少可,已進湯藥。」

眾心稍安。

妃欲自往問病,先遣宮使啟請。

王命匆往,妃不悅。

要知高王並非疾病,特為妖術所制。

一到黃昏,遂發昏迷,口鼻流血,遙見羽儀隊仗停在翠屏軒側,黃巾人等擁滿一床一前,邀請同往,魂飄飄欲去。

虧有兩個力士似天丁模樣,一個手持寶劍,一個手擎金瓜,侍立一床一前衛護,黃巾不敢近身。

至四鼓方醒,夜夜如此,故肌肉消瘦,自懼不保。

一日,召世子吩咐曰:「吾吉凶難料,但軍務不可廢弛。

你傳我命,叫竇泰引兵三千,去巡恆、肆二州,即懾伏至羅;彭樂引兵五千,移屯平一陽一;段韶權領鎮城都督,領驍步五千,守禦并州;韓軌鎮守秀容,就令兼督東京關外諸軍事;子如可參府事;張亮可令入直。

其餘頭目諸將,各依舊日施行。

明日,替一我各廟行香,祭告家廟。」

世子一一領命,才出閣門,忽報大王仍復昏迷,口鼻流血。

世子大驚,忙問醫官:「父王究何病症?」

對曰:「臣等昨日診王之脈,外冷內熱。

今日診之,又外熱內寒,此系祟脈,必有妖魅作祟,所以日輕夜重。」

世子聞之,甚加憂慮。

明日,王病小可,恐眾心不安,強乘步輿,出坐聽政。

堂上設金一床一繡帳,旁列執事宮女十二人,皆典外內文書箋表之類。

王既升堂,乃召閤府大小文武官員參謁。

謁罷,略諭數語,盡皆命退,獨召天文官,問之曰:「卿觀天像有何變異?」

天文官對曰:「天象亦無大異,但台輔星不明,邪氣蒙蔽,主上有不測之災。」

王曰:「此氣起於何時?」

對曰:「三月初三夜間已犯此氣,近日或明或暗,未嘗有定。

疑下有伏一屍一鬼為禍,故大王不得安也。」

王曰:「何為伏一屍一鬼?」

對曰:「天上月孛、計都兩星為災,此所謂伏一屍一也。

今大王所犯,必有怨王者在暗中作魘魅之術,以亂氣相迷,使王一精一神日損。

幸命中尚有吉耀相臨,可無妨也。」

至酉時,王復升輿入內,因想:「內外左右莫敢作怨,止有恆山夫人素通妖術,未納莊後時恩一愛一無間,今把他冷落,或生怨望,暗中害我,亦未可知。

須召他到來,以夫婦之情一動之,自然改心救我。」

躊躇已定。

其夜病發如故,明日往召桐花。

桐花謂婁妃曰:「大王召妾,未識何意?」

妃曰:「妹多才智,妹去我亦放心,宜即速往。」

桐花至新府,王正高臥,莊後侍坐一床一前。

桐花入,與後見過,便揭帳一看,見王形容憔悴,不覺淚下。

王攜其手,謂之曰:「卿來,婁妃知否?」

桐花曰:「是妃命我來,未識大王何以消瘦至此?」

王曰:「我病無他,據覘象者言,有人怨我,暗裡行魘魅之術,使病日增。

至昏迷時,有黃巾人等前來相一逼一。

卿素有靈術,欲卿作法驅之,以解吾厄。

不然,恐成長別也。」

桐花曰:「妾等全靠大王一人,苟急難有救,雖粉骨碎身,亦所不辭,妾何敢違命?但恐非妾之術所能制耳。」

說罷,淚如雨下。

高王見其意誠,亦泣,因言:「前日道人救解,要我貼肉衣服三件,用為法物,方得痛止。」

桐花問:「道人何在?」

王曰:「已去。」

桐花道:「大王莫非被他誤了?既已解救,何又病謗纏一綿?且要王衣服,大有可疑。」

王曰:「衣服已經交還,現在封固匣中,戒勿妄動,動則病發。」

桐花曰:「既如此說,匣既未開,為何病發?妾意道人決非好人,必有欲害王者使來盜王衣服,以為魘魅之計。」

王悟,遂命取匣開之,果破衣數件,並非王服。

王與後皆大驚。

王謂桐花曰:「非卿多智,不能破其一奸一也。

為之奈何?」

桐花曰:「妾請試之。」

遂入密室,仗劍唸咒,取淨水一杯,埋於寢門之前。

是夜,王方昏迷,逾時即醒,謂桐花曰:「頃睡去,見寢門前成一大河,無數黃巾隔河而望,不能過來,因此遂醒。

此皆卿之功也。」

且說潘有璋在京日夜作法,不見高王魂魄攝到,乃召神使問之。

神使道:「高王一床一前有九真宮游擊二將軍,奉九真之命,差來衛護,不容近前。

又有一婦人在彼作法,寢宮前有大河阻路,因此不能攝其魂魄。」

於是有璋復加秘咒,禁絕一床一前二曜,使不得救護。

又書符數道,焚化爐中,使黃巾力士前無阻路。

吩咐道:「刻期已到,速將生魂拘至,不得有違。」

力士奉命而去。

果然妖術利害,高王那夜血湧如泉,昏迷欲死。

後及桐花守至半夜,漸漸氣息將絕,驚惶無計,相對泣下。

忙召世子進來,世子見王危急,悲痛欲絕,只得跪在庭前,對天禱告。

時三月十五子時也。

良久,口中漸有氣出,血亦止,兩眼微開微閉,漸能言語,見世子在前,謂曰:「我幾不返人世矣。

頃我冥目昏沉之際,見黃巾復來,各仗一劍飛渡大河。

一床一前向有二將擋住,至此不見,遂被黃巾相一逼一,不得自主,只得隨之而去。

其行如飛,我亦自料必死。

行至半途,忽有一隊人從到來,馬上坐一貴人,冠服儼如王者,當前喝住,趕散黃巾。

牽過一騎,教我乘坐,送我歸來,言:「我是晉王,廟在城西,聞王有難,特來救護。

明日有人在我西廊下,其事便見分曉。

自後黃巾不敢來擾矣。

』行至寢宮門口,把我一推,我便醒轉。

明日,你早去廟中行香,即帶子如同往,細加察訪。」

眾皆大喜。

又謂世子道:「汝母處可令知之,以安其心。」

世子道:「兒見父王危急已遣人去報。

今幸得安,又遣人去矣。」

時婁妃在北府,初聞王信,與眾夫人相對哭泣,及後使至,言王可保無事,心下稍安。

世子坐至天明,召子如至,訴以王言,便同乘馬到廟,只帶親隨數人。

道士接進,先向殿上焚香,參謁神像,世子跪下禱謝。

拜畢起身,道士進茶,便同子如步入西廊。

只見一人急急走避,子如視其人頗覺面善,忽然想著:「乃是斛斯椿家人張苟兒,為何在此?必有緣故。」

即喚眾人拿住,將他帶到府中。

世子不解,子如曰:「少頃便知。」

遂同往子如府中密室坐定。

帶進鞫問道:「你姓甚名誰,來此何干?」

那人道:「小人石方,到此買馬。

因有同伴二人住在廟中,故到廟相尋。」

子如道:「你認得我麼?」

對曰:「不認得。」

子如笑道:「你不識我,我卻識你。

你是斛斯椿家人張苟兒,何得瞞我。」

那人聽了失色,叩頭道:「小人實是斛斯家人,因奉主命到此,下書於東陘關張信甫。」

子如道:「皆是謊語。

你是侍中親信家人,差你到此,必有別故。

快快招出,免你一死。」

世子喝令左右:「拔刀侍候,倘有支吾,即行斬首!」苟兒堅口不承。

子如吩咐鎖禁,遣人到廟,押同廟主,拿他伴當二人。

未幾拿到。

不令與苟兒相見,在內廳排列刀斧,將他綁縛跪下,喝道:「你們是斛斯椿家人,你主人情事張苟兒已經招承。

你二人也細細供來,倘有一言不符,立時死在刀下。」

那二人嚇得面如土色,算來苟兒已供,難以抵賴,遂將斛斯椿留道人在家魘魅高王情事一一供出。

然後帶上苟兒問曰:「你家主暗行魘魅之術,欲害高王,我已盡知。

你還敢隱否?」

喝叫:「用刑!」苟兒見事已敗露,受刑無益,只得吐實。

世子問:「妖道何名?」

苟兒說:「一名黃平信,一名潘有璋,一即來盜衣服之李虛無也。」

又問:「所行何法?」

苟兒曰:「聞說是伏一屍一之法,將王衣服穿在草人身上,埋壓地下,雲在三月十五子時王必命絕,故差小人來此打聽。

此皆主人之命,事不由己,伏乞饒死。」

世子聽罷,大怒道:「含沙射影,小人伎倆!堂堂天朝而暗行毒害,寧不愧死!」子如曰:「若非大王有福,險遭毒手。」

遂命將三人監下。

世子急歸新府,走進寢門,遇見桐花問:「王安否?」

桐花曰:「大安。」

遂同至帳前見王。

遂將到廟拿獲苟兒、審出朝廷暗行魘魅情事一一告知。

王歎曰:「我何負朝廷,而必置我於死地?我今不得不自為計矣。」

吩咐將苟兒等好行監守,勿令其死,以為異日對證。

世子出,門吏進報恆州術士高榮祖、山東術士李業興至。

蓋王病重時召來禳解者也。

世子見之,細述其故。

二人曰:「此二妖道,吾等皆識之。

平信法力有限;有璋善持符咒伏一屍一之術,實足害人一性一命。

今幸法已破,除卻此術,余法皆可禳解,不足慮也。」

世子大喜,啟知高王,將二人留住一愛一中。

王自此氣體平復,一精一神漸強,事無大小皆專行之,不復稟命於帝矣。

但未識平信、有璋在斛斯椿家再行何術,且聽下卷分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史演義
凡例第一卷 魏宣武聽讒害賢 高領軍固寵獻女第二卷 於皇后暗中被弒 彭城王死後含冤第三卷 改舊制胡妃免死 立新君高肇遭刑第四卷 白道村中困俊傑 武川城上識英雄第五卷 怒求婚蘭春受責 暗行刺張僕亡身第六卷 諧私願六渾得婦 逼承幸元懌上蒸第七卷 幽母后二賊專權 失民心六鎮皆反第八卷 太后垂簾重聽政 統軍滅賊致亡身第九卷 騁騎射沃野遇仙 迫危亡牛山避寇第十卷 五原路破胡斬將 安亭道延伯捐軀第十一卷 天寶求賢問劉貴 洛周設計害高歡第十二卷 剪劣馬英雄得路 庇幸臣宮闕成仇第十三卷 賜鐵券欲圖邊帥 生公主假作儲君第十四卷 內釁成肅宗遇毒 外難至靈後沉河第十五卷 改逆謀重扶魏主 賈余勇大破葛榮第十六卷 魏元顥長驅入洛 爾朱榮救駕還京第十七卷 趙嬪無辜遭大戮 世隆通信洩群謀第十八卷 明光殿強臣殞命 北中城逆黨屯兵第十九卷 戰丹谷陣亡伯鳳 縮黃河天破洛陽第二十卷 救帝駕逢妖被阻 戰恆山釋怨成親第二十一卷 爾朱兆晉陽敗走 桐花女秀容立功第二十二卷 立廣陵建明讓位 殺白鷂高乾起兵第二十三卷 假遣軍六鎮願反 播流言萬仁失援第二十四卷 據鄴城四方響應 平洛邑百爾歸誠第二十五卷 立新君誓圖撥亂 遇舊後私逼成婚第二十六卷 運神謀進兵元旦 追窮寇逼死深山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夢 宇文泰獲配良緣第二十八卷 思政開誠感賀拔 虛無作法病高王第二十九卷 妖術暗侵凶少吉 神靈阿護死還生第三十卷 宇文定計敵高王 侯莫變心害賀拔第三十一卷 黑獺興師滅陳悅 六渾演武服婁昭第三十二卷 魏孝武計滅晉陽 高渤海兵臨京洛第三十三卷 逼京洛六渾逐主 奔長安黑獺迎君第三十四卷 娶國色適諧前夢 遷帝都重立新基第三十五卷 送密函還詩見拒 私宮婢借徑圖成第三十六卷 施邪術蠱惑夫人 審私情加刑世子第三十七卷 改口詞曲全骨肉 佯進退平定妖氛第三十八卷 黑獺忍心甘弒主 道元決志不同邦第三十九卷 夢遊仙玉女傳音 入輔政廷臣畏法第四十卷 潼關道世寧捐軀 鎖雲軒金婉失節第四十一卷 結外援西魏廢後 棄群策東鄴亡師第四十二卷 奔河陽敖曹殞命 敗黑獺侯景立功第四十三卷 歸西京一朝平亂 懼東鄴三將歸元第四十四卷 私靜儀高澄囚北 逼瓊仙仲密投西第四十五卷 縱黑獺大將懷私 克虎牢智臣行計第四十六卷 玉儀陌路成婚媾 勝明誓願嫁英雄第四十七卷 攻玉壁高王疾作 據河南侯景叛生第四十八卷 用紹宗韓山大捷 克侯景渦水不流第四十九卷 烹荀濟群臣惕息 杖蘭京逆黨行兇第五十卷 陳符命群臣勸進 移魏祚新主登基第五十一卷 宇文後立節捐軀 安定公臨危托後第五十二卷 晉公護掌朝革命 齊主洋亂性敗常第五十三卷 燒鐵籠焚死二弟 棄漳水殺盡諸元第五十四卷 齊肅宗叔承侄統 周武帝弟繼兄尊第五十五卷 棄天親居喪作樂 歸人母懼敵求成第五十六卷 爭宜陽大兵屢卻 施玉珽天誅亟行第五十七卷 和士開穢亂春宮 祖孝征請傳大位第五十八卷 琅琊王擅除宵小 武成後私幸沙門第五十九卷 齊後主自號無愁 馮淑妃賜稱續命第六十卷 拒敵軍延宗力戰 棄宗社後主被擒第六十一卷 捋帝須老臣愛國 捫杖痕嗣主忘親第六十二卷 修舊怨股肱盡喪 矯遺詔社稷忽傾第六十三卷 隋公堅攬權竊國 尉遲迥建義起兵第六十四卷 代周家撫臨華夏 平陳國統一山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